APP下载

老年生命教育对老年安宁疗护发展作用的探索

2021-12-05尹嫒妮梅旭张婷婷邱芳刘梦婕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病人

尹嫒妮 梅旭 张婷婷 邱芳 刘梦婕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死观成为国内老年安宁疗护发展受限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老年人基本上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结局,但是当死亡真正来临时,也会感到无所适从,对其死亡过程和死亡带来的影响感到焦虑[1]。如何让老年人实现生命尊严,更加自然、安稳地走完最后一程,如何体现老年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社⁃灵”照护,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安宁疗护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国外老年安宁疗护发展经验,探究老年人生命教育在老年安宁疗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推动、促进新时期老年安宁疗护的发展。

1 老年生命教育和老年安宁疗护的相关性

1.1 老年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指向个体生命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其内涵包括“生”与“死”两面,一方面可通过生命关怀教育,如伦理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和健康教育等方式以充实生命价值责任感,丰富人生意义;另一方面,可通过生死体悟教育,如生死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等方式领悟生命的有限性,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独特价值[2]。而老年生命教育旨在帮助老年人树立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通过生命教育这一种形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引导人生走向美好与完善[3]。通过对老年人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从“善生”到“善终”的观念,有利于消除其面对死亡时的焦虑和恐惧。人的死亡观念和心态取决于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价值态度,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要让老年人树立积极的死亡态度,解决生死困惑,减少死亡过程中的精神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1.2 老年安宁疗护的内涵 老年安宁疗护是安宁疗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口慢病管理以及老年人临终关怀的发展,老年人成为安宁疗护主要的服务对象。有学者将老年人安宁疗护定义为:多学科协作团队为60岁以上的生命末期老年人及其亲属提供的涉及医疗、护理、心理咨询、死亡教育、居丧服务等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各方面的综合性照护[4]。老年安宁疗护包含了临终阶段(即最后6个月左右)的姑息治疗,它包括减轻和预防病人痛苦、给予症状缓解和关怀服务,结合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护理,并建立支持系统,以帮助家庭应对病人的疾病和家属的丧亲之痛[5]。

1.3 生命教育和安宁疗护的相关性 根据上述两个定义,可以得知老年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的生死观念,而老年安宁疗护的宗旨是为临终老年人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安宁疗护服务,提高其生存质量,保证老年人终末期的幸福感,目的是能够达到“善终”。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帮助老年群体提高生存质量,保证生命尊严。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缺失,对安宁疗护认识和态度的缺乏,将直接影响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国内有研究显示,老年病人被告知生命终末期后,对其进行相关的生死教育会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以及悲观情绪的发生[6]。如果老年人在生命终末期之前就接受了相关的生命教育,树立积极的生死观,能使其在真正面临死亡时正确认识所患疾病,了解疾病转归,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团队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2 老年生命教育在多元化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2020 年,中国人口发展报告[7]提出了关于构建年龄友好型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议,该建议强调了推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纳入措施当中,明确要通过开展死亡教育构建完善的安宁疗护支持体系。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都提出开展以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师以及志愿者等多学科协作的模式来促推安宁疗护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区、居家和医院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发展[8]。作为服务主体的老年人也渴望通过多学科协助开展对于生命知识的学习,对生老病死有一个更积极的态度。

2.1 社区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作用 在国内,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社区安宁疗护发展较成熟,内地主要是作为第一批试点的上海引领了中国社区安宁疗护服务的发展。截止2016年,台湾一共有200多家社区安宁居家照顾院,安宁疗护小组成员对临终病人每周至少进行1次家庭访视,并提供24 h的咨询服务来帮助病人树立“善终”的观念,在病人离世后也会对家属进行哀伤辅导,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其度过悲伤期[9]。在香港,社区安宁疗护在改善病人及家属对死亡质量的认知方面效果显著[10],他们通过微电影、通讯设备、报纸、网站、新闻发布会等多种形式向公众宣传,市民支持在家附近兴建安宁照顾设施、支持居家安宁疗护,扩大了安宁疗护在社区的影响力及关注度[11]。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工作中,大力开展老年人生命教育宣传工作,每年举办科普大讲堂—“学会告别”,对社区老年居民进行告别教育。该中心还会给居民分发宣传小册子,并征集安宁病房真实故事,汇编了《阳光下的告别》科普专著出版宣传[12]。

在国外,英国作为最早开始安宁疗护的国家,为了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并接受社区安宁疗护,利用当地的临终关怀机构作为教学资源。在英国随处可见志愿者发放临终关怀宣传资料,机构募集资金时,某些关怀院还会发放黄色水仙花作为纪念品进一步宣传[13],使临终关怀在社区家喻户晓。上世纪80年代,美国律师协会和临终照护专家编写了“The Five Wishes”(我的五个愿望),通过这种形式为社区老人普及尊严死、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的最新知识,生命教育的普及不仅为病人在生命末期提供了情感安慰,还提高了照护质量[14]。日本作为亚洲人口老龄化问题较突出的地区,由于社区老年生命教育的宣传比较到位,再加上思维观念的影响,全社会老年群体高度响应、积极参与安宁疗护,促进了日本老年安宁疗护的发展[15]。

2.2 卫生保健机构开展老年生命教育的作用 吕妃等[16]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最希望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生命教育,并且是以面对面的宣教形式开展,最希望接受生命教育的场所是医院或者养老机构。因此,老年生命教育需要由综合性医院老年科、安宁疗护病房、临终关怀机构等为主导开展,由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学人员如医护人员、老年护理教师负责课堂讲授。目前,国内老年生命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正确地理解生死;正确地对待终末期心理变化;做好身后事的安排;探寻生命的意义[17]。生前预嘱是由病人在具有表意能力时作出临终期的治疗决定,是对病人医疗自主权的尊重,同时也是安宁疗护发展的重大进步[18]。医生和护士必须鼓励病人阐明在他们的生活、应对和接受癌症治疗过程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对他们有意义[19]。美国国会在1990年通过了《病人自主法案》、《病人自决权法》,要求卫生保健机构在病人入院时向其提供有关其决策权利和国家预先指示政策的信息[20]。决策还必须考虑到老年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之间的文化和关系,特别是对于少数民族的一些病人来说,文化价值观和家庭动态对临终决策有更大的影响。国外医生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通过对老年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做出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决策,让病人享有自主决策和人性照护的权利[21⁃22]。

有研究显示,普及“死亡”观念教育,有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23]。我国深受儒家孝亲文化和传统重生讳死观念的影响,在做临终医疗决策时,病人家属常常因为不忍亲人遭罪而放弃治疗后遭受外界“不孝”的舆论压力而采取积极治疗[24]。有学者指出,病人应在疾病早期或未发生意外之前,就开始与医生进行多次简短的沟通,以积极的态度选择治疗方式,以保证意愿与治疗的一致性[25]。当前医务人员作为实践和传播生前预嘱的重要参与者,应加强老年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在病人疾病终末期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有据可依地协助病人选择治疗方式,帮助临终病人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最后一段时光[26]。死亡教育是一种预防式教学,清晰分析、判断死亡及濒死的因素,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及死亡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生命末期老年人作为被关照的对象,医务人员开展对家属和病人本人的死亡教育至关重要。无论倡导生前预嘱,还是推进安宁疗护,都要发挥医护人员关键性的作用。

3 小结

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老年人的生死观和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态度是安宁疗护事业取得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内地也应该加强对老年群体积极生死教育理念的宣传,提高其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完善法律体系,提供立法和政策的保障。无论是社区和养老机构的生命教育讲座或其它宣传形式,还是医务人员对于老年病人及家属的生前预嘱知识宣教等都是促进老年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病人
国外安宁疗护准入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安宁疗护护士人格特质与安宁疗护胜任力的相关性研究
谁是病人
广西医学院校安宁疗护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祖国和谐 家家安宁
巧联得安宁
采蜜忙
安宁的战争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