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

2021-12-05闫向勇燕忠生王江雨

西部中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气短咽痛酸痛

闫向勇,燕忠生,李 俊,王江雨,张 炼△

1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2 火神山医院中医治疗组

2020 年2 月11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Corona Virus 2019);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evere Acute Syndrome Coronavirus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1-2]。围绕该病的诊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的工作,目前已有一系列指南和文献指导临床实践[3-5]。

本病属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黄帝内经》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既强调了疫病具有传染性,又强调疫病在临床表现方面具有高度相似性。中医药因在历次“瘟疫”“疫病”爆发流行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自入驻火神山医院后,笔者对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应用西医常规联合中药治疗新冠肺炎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2020 年2 月10 日至2 月25 日火神山医院收治住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78 例依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90 例和对照组88 例。治疗组患者年龄(59.7±15.5)岁;体温(38.8±0.63)℃;心率(88.8±15.43)次/min;呼吸(19.4±2.0)次/min;淋巴细胞(19.28±11.15)%;其中慢性肺病21例,发热90例,咳嗽78例,乏力64例,胸闷、气短55 例,咽痛37 例,食欲下降48 例,肌肉酸痛47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0.9±17.7)岁;体温(38.3±0.67)℃;心率(87.6±13.13)次/min;呼吸(18.8±1.65)次/min;淋巴细胞(18.12±12.65)%;其中慢性肺病19 例,发热88 例,咳嗽77 例,乏力61 例,胸闷、气短53 例,咽痛39 例,食欲下降46例,肌肉酸痛49 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新冠肺炎的诊断依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普通型的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中寒湿阻肺证、湿毒郁肺证两型。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稳定、给予有效的氧疗措施以及抗病毒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温阳化湿方,药物组成:苍术12 g,陈皮10 g,厚朴10 g,藿香10 g,草果6 g,炙麻黄6 g,羌活10 g,生姜6 g,槟榔10 g,射干6 g,连翘6 g,川芎10 g,瓜蒌10 g。清热宣肺方,药物组成:炙麻黄6 g,杏仁10 g,生石膏15 g,薏苡仁30 g,苍术10 g,藿香10 g,芦根15 g,葶苈子12 g,橘红10 g,丹参10 g,丝瓜络10 g,瓜蒌皮10 g,黄芩6 g,桑白皮10 g,竹茹10 g,甘草6 g。水煎服,每次200 mL,每日2次,连续口服10天。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气短、咽痛、食欲下降、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缓解率,淋巴细胞比率恢复情况及患者由普通型转为重型、危重型的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缓解率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发热90.0%(81/90),咳嗽、咯痰61.5%(48/78),倦怠乏力79.7%(51/64),胸闷、气短89.1%(49/55),咽痛100.0%(37/37),食欲下降64.6%(31/48),肌肉酸痛85.1%(40/47);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发热78.4%(69/88),咳嗽、咯痰38.9%(30/77),倦怠乏力65.6%(40/61),胸闷、气短73.6%(39/53),咽痛79.5%(31/39),食欲下降73.9%(34/46),肌肉酸痛63.3%(31/49)。临床症状缓解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食欲下降改善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

2.2 淋巴细胞恢复情况治疗后淋巴细胞比率治疗组为(31.22±10.09)%,高于治疗前的(19.28±11.15)%;对照组为(22.12±11.12)%,高于治疗前的(18.12±12.65)%;治疗后治疗组淋巴细胞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9,P=0.012)。

2.3 病情进展情况治疗组90 例患者中有2 例患者进展为危重型,7 例患者进展为重型;对照组88 例患者中有5 例患者进展为危重型,14 例患者进展为重型。病情加重情况(重型+危重型)对照组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1,P=0.034)。

3 讨论

通过本临床观察发现,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气短、咽痛、肌肉酸痛、食欲下降等。其中以发热、咳嗽、乏力最为常见,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有发热症状。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观察发现“湿”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从患者发热情况分析,患者发热持续时间较长,以中等程度发热为主,符合中医湿邪外束、热势不扬的特点。咳嗽、咯痰、胸闷、气短、咽痛等症状提示病位在肺,倦怠乏力、食欲下降和肌肉酸痛表现提示病位在脾、胃,属表里同病。本病初起多属实证,或寒或热。无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制定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3],还是李力等[6]的研究结果,均明确指向“湿”邪。感受外风夹杂“湿毒疫”,从阳则化热,从阴则化寒。因为天气变化,或人体体质倾向,或失治误治,而从天化,从人化。故可见有风湿热者,有风寒湿者。因此主要以温阳化湿、清热宣肺为主进行辨证论治。

本研究温阳化湿方中苍术、厚朴为对药,均可苦温化湿;苍术苦温性燥主升,善除湿运脾;厚朴苦温辛散主降,可温中下气,化湿除满,两者为伍,升脾气降胃气化湿浊;草果增强燥湿功能;藿香芳香避秽;陈皮化痰;羌活、生姜、槟榔均属辛温药,能理气祛湿、温中祛痰;射干和连翘解毒利咽;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兼活血;瓜蒌宽胸涤痰。全方共奏辛温补中,祛湿补肝泻肺,兼泻脾之效。对于湿热为主的患者清热宣肺,方中含有经典名方麻杏石甘汤辛凉宣泄,清肺平喘;薏苡仁、苍术、藿香、竹茹芳香燥湿,健脾化湿,清化痰热;芦根、黄芩、桑白皮、葶苈子清泻肺热;瓜蒌、丝瓜络苦甘咸,可加强泻肺功效。湿邪日久阻碍气机,影响气机运行,导致血瘀,因此加用丹参活血化瘀。新冠肺炎不同于一般外感六淫之邪,无论起病急缓,定要重视泻肺[7]。

传统中医药防治“疫病”有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春秋战国时期《素问·刺法论篇》,还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均有详细记载。明代吴又可《瘟疫论》专门论述瘟疫防治,认为瘟疫为“戾气”致病,经口鼻传播,致病具有特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医常规联合温阳化湿方及清热宣肺方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确切,患者发热、咳嗽、乏力、胸闷气短、咽痛、肌肉酸痛等临床症状缓解率高于对照组,食欲改善情况两组患者无差别,可能与部分患者服用中药后有轻微消化道反应有关。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证据强度有限,样本量较少,确切的临床疗效尚需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评价。

猜你喜欢

气短咽痛酸痛
浅谈经方半夏汤论治寒湿咽痛*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练肌肉不必追求酸痛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空调病”腰腿酸痛有克星
流感和感冒是一回事吗
醋和酱油能治咽痛
作业跳跳豆
喉咙痛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