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意义、格局和途径
2021-12-05王渊博王小明
王渊博,王小明
(北京舞蹈学院,北京 100010)
文化是一个城市建设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人们对首都文化的研究早已有之,但是随着北京“四个中心”功能的明确定位和“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的确立,首都文化内涵和外延已融合比以往更多的意义。
一、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引领打造全国文化中心的“金名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明确指出,要抓实抓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静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自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以来,文化中心是重要的首都功能之一。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对外展示国家文明形象,对内增强文化自信,对全国文化建设起着引领示范作用。文化中心建设不仅是“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部分,作为软实力,也贯穿于其他三个中心之中。北京文化资源基础雄厚,市场潜力巨大,文化产业前景广阔。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是履行首都职责使然,是建设和谐宜居之都的必然要求。
(二)引领提升首都城市治理机制的“绣花功”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要舍得费“绣花功”,大到总体规划,小到一砖一瓦。“和谐宜居”四个字,不仅是对北京城市空间规划提出的外在标准,同时也是对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蕴含的内在文化机理建设的治理要求。“没有统一的管理首都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机制,首都文化发展战略规划的真正确立与实施都是不可能的”“城市发展事实上是生命的长成,其精神就是在生命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自生自长、水到渠成的结果。”[1]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打破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局面,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首都城市治理布局。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党建治理,都体现了城市治理的“绣花功”。近些年,北京城市治理效果显著,2020年,北京城上榜“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北京人对医疗服务、就业环境、食品安全、养老服务和法治环境满意度都高于全国平均值。[2]
(三)引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民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北京作为都城,经过3000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都城史,经过了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史,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首都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集大成,首都北京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队”,其文化建设具有样板示范作用,其完善的制度建设、繁荣的文化产业、浓郁的古都风味等,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方面都发挥着“头雁”作用,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民心、积攒力量。
二、新时代首都文化基本格局
政府在首都文化生活中最关键的作用就是铸造首都之魂。[3]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立足北京城的历史定位、政治定位及国际发展定位,立足人民群众发展需求,对首都文化的基本格局和主体文化作了高度总结:首都文化应包含四个基本格局——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4]这四类文化为首都文化的高度凝练,紧密结合首都城市的“四个中心”定位,扎根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对“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作了具体阐释和凝练,为建设首都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
(一)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
古都文化主要体现在立足“首善之区”的都城品格,表现北京城在时间轴上悠久的文化气息。北京作为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的都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气息。古都文化是北京长期以来作为国家首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凝聚融汇、传承积淀的文化宝藏,是首都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内核。北京城具有“朱墙黄瓦翠柏青松”的古都风味,诸如,故宫的宏伟,天坛、地坛严肃而庄重的社稷氛围,拥有壮美秩序的中轴线。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对“一区三带”加强遗产整体保护利用。“一区三带”,即老城区和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承载了古都文化的核心精神,也集中体现着北京的古都风貌。在老城区中,北京老“中轴线”鲜明地呈现了北京建城的中心原则:天人合一、法天而治、象天设都。梁思成先生称,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中轴线表现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都城应有的等级礼法与严明的规制。优秀的古都文化为首都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历史参考借鉴,遗存的古迹为首都城市建设注入了深沉、稳重的元素。
(二)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主要体现在立足马克思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表现北京城在时间轴上浓郁大气的政治气质。在20世纪初,北京城汇聚了一大批爱国之士,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发起五四运动,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并取得胜利,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以红色为主基调设计的北京大学红楼,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营垒,也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这个文明古国的新的发展历程,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时期。于北京城而言,它同样因为新中国的诞生,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天安门广场作为新中国成立的见证者,伴随着新中国的发展,凝结成一座显著的首都地标,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每年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游人如织。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仅10月3日当天天安门地区全天接待游客达268万人次。[5]北京城的中山公园、景山公园、北海公园都曾是皇帝祭祀祖先的“皇家禁苑”,普通老百姓绝不能踏入半步。而今,北京城因为新中国的诞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褪去了皇权的森严等级,成为归还于人民的城市。新一版北京城总体规划中提到“做好在京单位文物腾退保护,做到不求所有,但求向社会开放”,充分体现了文物腾退还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人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可以说,红色文化奠定了首都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为首都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根基和理论基础,为首都城市建设注入了鲜明的底色和理性的元素。
(三)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
京味文化主要体现北京城老百姓的立体生活,表现北京城独特的“接地气儿”的性格特质。由于北京独特的厚重历史,产生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文学、戏曲、年画、影视、饮食、医药等京味文化。京味具体指什么,还是要从这些作品里去找、去寻、去品。如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先生所著的《骆驼祥子》《茶馆》《正红旗下》等作品,无不体现了北京城内老百姓独具特色的性格特征还有思想动态。北京城胡同里的家庭邻里相处文化,不同于江浙一带的宗祠文化;北京茶馆里人们的谈笑风生,不同于四川茶馆里人们的聊天内容;老北京人特有的京腔京味儿,亦有别于吴侬软语的上海话。很多影视作品将京味儿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如《京华烟云》《皇城根》《城南旧事》等。同样,在文化产业领域,全聚德、同仁堂、庆丰包子、六必居、稻香村等老字号无不体现了首都北京城的历史厚重感和专业气派。京味文化为首都文化建设注入了丰富的城市建设思想,指导、引领并激荡文化的传衍,消解城市中来去匆匆的忙碌和疲惫,消解钢筋水泥的冷漠和人与人交往的孤独感,给首都城市建设注入了浪漫而活泼的元素。
(四)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体现的是北京城面向未来的科技前沿,表现北京城进取探索的“国际范儿”。创新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是首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城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北京承办了诸多大型国际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城市。《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提出,要布局基于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全媒体建设,加强数字内容供给;打造融精品路线、文化精华区为一体的文化景观网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挥“双奥之城”独特优势,打造国际体育赛事集聚地,推动文化和体育互融互促等等。[6]北京作为历史古都,经历了上百年的文化洗礼,面临建设“世界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定位要求。北京应立足自身特色优势,在冬奥会、京津冀一体化、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建设等发展机遇中,着眼制度机制创新、文化产出方式创新、品牌推广方式创新等途径,推动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教育等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引领辐射能力,规划建设好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不断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机遇和动能,将首都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发挥得更明显,凝聚首都建设的广泛认同。
三、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路径
首都文化是立足于首都价值所提出的国家文化代表性概念,是北京文化含义的拓展和清晰化,源于首都城市地位。加强首都文化建设是首都文化人的神圣使命,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重视软件建设,以观念、纽带、环境、结构建设为切入点,充分抓住重大国际文化活动的发展机遇。[7]2020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印发《关于新时代繁荣兴盛首都文化的意见》,[8]明确提出了如何传承发展四类文化落地的指导性方针和举措,为铸造首都之魂提供了具体的发展举措。研究者认为,还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并形成首都文化建设的合力,共同建设首都文化。
(一)市委市政府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京市委市政府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思想,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广泛凝聚区县、智库、历史文化遗产等资源,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力量,进一步运用多种形式推介新时代首都文化内核,做好具体阐释和统一共识的工作。大数据显示,北京在旅游、家电、数码产品、健身、养老等方面增加消费的意愿更强,均高于全国平均值。市委市政府要不断推动在旅游文创、实用家电、健身设施、养老等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大力增加急需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共同推动文化中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首都高校层面坚持“四个服务”,建设首都文化建设智库
首都高校,不仅是首都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首都文化建设的一份子。首都高校应坚持“四个服务”,增强首都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感,加强对新时代首都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需求,为政府决策建言献策。此外,首都高校不仅要加强自身已有学科建设,同时还要加强新文科建设,在知识体系中加大首都文化相关内容和知识的比重,培养热爱首都、了解首都文化相关理论和知识的青年人才,在国际教育交流交往中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三)社会层面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凝聚“首善”共识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绣花功夫”不仅靠政府的制度治理,更需要首都市民的“首善”意识和日用而不觉的自治规范。首都群众相较于其他城市,其政治素质和自治能力等“首善”意识非同一般。习近平总书记曾点赞“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称这是北京的好传统,“哪里多一些红袖章,哪里就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安心”。当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发地爆发时,首位确诊感染者是一名“西城大叔”,他被网友们称为“最强大脑”,被政府点赞“这是首都市民应有的基本素质”。为此,社会新闻媒体应聚焦城市治理过程中社会各界“大人物”的榜样作用和“小人物”的号召力和亲和力,运用人民满意的、喜闻乐见的新媒体等形式和作品,凝聚“首善”共识,推动首都文化产出丰富成果,引领全国文化建设。
作为大国首都,北京在不断探索和谐宜居发展之路,文化建设理应成为首都城市治理的中心环节。为了完善城市治理,推动新一轮首都城市建设规划的落地实施,社会各界还应形成首善共识,在首都文化建设的意义、格局等方面加强学习、探讨,推动首都文化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建设的样板,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凝聚人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