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的疗效

2021-12-05怀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7期
关键词:骨髓炎创伤性胫骨

熊 怀

( 辽宁省盘锦市盘锦骨科医院 , 辽宁 盘锦 124000 )

在骨外科疾病中,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各种创伤而导致骨组织受到感染,并且还会波及到多个系统,如软组织、髓腔以及骨膜等[1]。在临床上治疗患者时,通常采用的是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等方法。但是,在彻底清除病灶之后,容易造成周围的软组织受到损伤、骨质外露鞥情况,从而给临床治疗造成了困难。近年来,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中,已广泛的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并且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治疗中应用抗生素骨水泥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采取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7月,共收治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2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31人。观察组男性为20例,女性为11例,最高年龄为64岁,最低年龄为17岁,平均年龄为(36.3±3.5)岁,病程时长为7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4±0.7)年,其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7例,Pilin骨折患者有6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有18例。对照组男性为17例,女性为14例,最高年龄为57岁,最低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3.4±4.1)岁,病程时长为8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2±0.9)年,其中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有6例,Pilin骨折患者有9例,胫骨干骨折患者有1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都已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在知情书上签字。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创伤性胫骨骨髓炎诊断标准;(2)患者身体具有较好的耐受性;(3)有完整的临床资料;(4)有较好依从性。排除标准:(1)骨肿瘤者或合并骨结核者;(2)合并肢体功能丧失者;(3)无完整临床资料者;(4)身体的耐受性较差且不能进行手术者;(5)骨质遭到严重破坏者。

2 方法:对所有患者实施负压引流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实施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局部灌注抗生素进行治疗。首先,应当对患者分泌物进行培养,并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依照最终的检查结果来选择具体的抗生素药物[2]。在手术过程中彻底清除病灶,并将髓腔钻通,然后使用敏感抗生素溶液、双氧水以及碘伏进行浸泡,所冲洗的次数为3-6次。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培养细菌,对于骨折尚未痊愈或者是存在缺损的患者,应当实施自体骨移植术。在实施负压引流之后,将其缝合固定,并在水管中滴入含有敏感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如果患者皮肤存在缺损现象,应当闭合皮瓣,并依照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来进行固定。在手术过后,应当使用超过平时使用量3倍的敏感抗生素药物,在间隔期间,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来进行维持。通常情况下,所关注的时间大约为3周。观察组在实施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的基础之上,再加入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手术前所做的准备和对照组一致,当患者的脓液降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以对患者实施抗生素骨水泥进行治疗[3]。将20g1包的骨水泥加入到2支0.5mg的盐酸万古霉素当中,并加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试剂,在混合物逐渐变为糊状之后,将混合物支撑骨水泥珠链,其直径大约为0.7cm,并且使用钢丝将其串联起来,利于将其取出以及在影像学中发现。如果患者骨折端有比较大的缺损,可以将整团骨水泥填充在胫骨髓腔中以及缺损位置,然后在实施负压引流进行治疗,直到生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之后,再将链珠取出,并进行植骨。在治疗结束过后,应当对2组患者随访,随访时期为1个月[4]。

3 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

4 评价标准:(1)创面愈合时间、膝踝关节功能:使用AOFAS、HSS进行评分,采取满分制,所得分数越高,则代表患者膝踝关节功能恢复的越好。(2)临床效率:采取本院自制评价表,总共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无效、有效、显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创面感染情况:若创面颜色为红润,无异味出现,并且没有脓性分泌物出现,则表示患者好转;反之,则代表患者并未好转[5]。

6 结果

6.1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膝踝关节功能活动情况对比:对照组(n=31)创面愈合时间为(38.23±3.67)天;AOFAS评分为(46.53±5.43)分;HSS评分为(56.53±6.51)分。观察组(n=31)创面愈合时间为(20.23±1.45)天;AOFAS评分为(78.21±6.03)分;HSS评分为(83.01±4.33)分。在经过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T值为25.3974,P值为0.0000;AOFAS评分T值为21.7371,P值为560.0000;HSS评分T值为18.8571,P值为0.000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6.2 2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对比:观察组(n=31)显效人数为22人,占70.96%;有效人数为8人,占25.8%;无效人数为1人,占3.22%;总有效率为30人,占96.77%。对照组(n=31)显效人数为15人,占48.38%;有效人数为6人,占19.35%;无效人数为10人,占32.25%;总有效率为21人,占67.74%。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比对照组67.74%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3 2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情况对比:对照组(n=31)好转人数为23人,占74.19%;未好转人数为8人,占25.8%;感染控制人数为23人,占74.19%。观察组(n=31)好转人数为31人,占100%;未好转人数为0人,占0%;感染控制人数为31人,占100%。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感染控制率为100%,明显比对照组74.19%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创伤性胫骨骨髓炎常常发生在中青年人群中,由于该病有较长的病程,并且还会伴随着出现混合感染现象,在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寒颤、发热等[6]。该病症不仅给患者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而且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传统临床治疗过程中,通常在治疗时对患者使用敏感抗生素,但是仅仅依靠清除病灶,是很难进行彻底根治的,由于残留病灶的细菌会造成组织坏死,对抗生素进行抑制,从而导致患者复发创伤性胫骨骨髓炎。随着近年来,在治疗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时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抗生素骨水泥具有局部浓度较高的特点,其药效所达到的浓度远远比全身给药高,据相关报道表明,抗生素骨水泥珠链局部所释放出的抗生素浓度比全身给药浓度高出200倍,这种药物有较长的持续作用时间,最长作用时间高达38天,由于其不受到局部缺血所带来的影响,而且有较小的毒副作用,可以在局部中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杀菌环境,能够对创面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经过治疗过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膝关节活动功能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比对照组67.74%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率为100%,明显比对照组74.19%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抗生素骨水泥,能促进患者创面愈合,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膝关节的活动功能进行改善,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骨髓炎创伤性胫骨
骨髓炎的诊治原则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创伤性骨化性肌炎中医治疗概述
VSD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中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骨不连2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