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价值引领下高职院校新时代职业精神培育诉求

2021-12-05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培育精神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李 峰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可以看到党中央把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放在了十分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上,把现代职业教育作为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力量的支撑,要求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为一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人们对职业教育中职业技能的培养有了高度统一的认识,无论是社会、学校、教师还是学生自身,无一例外都对职业技能的学习、考评与实践给予了特别关注;无论是人才培养方案编订、人才培养模式制定,还是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实践,它们的指向都非常明确,即职业教育要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然而,当今世界的发展瞬息万变,职业技能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创新求变,职业技能不断升级转换,这就要求职业人才具有快速适应新的职业岗位和可持续发展职业技能的能力。然而,要想具备这一能力,职业人才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因为只有具备以“爱岗敬业”“忠诚团结”“卓越创新”“精益求精”为核心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的职业精神,才能焕发出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使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驱动力,才会实现创新求变、追求卓越的职业行动和效果。

因此,职业精神的培育必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才能使职业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成为不断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并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实现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的改革目标。

高职院校新时代职业精神培育诉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时代职业精神是核心价值引领下的职业精神

新时代职业精神是新时期国家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它不仅仅是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职业素养,更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和时代映射。这种新时代职业精神应该是包括四个层面核心价值。

(一)以忠诚团结为核心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个人对职业同一性的认识,是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主观建构的、与职业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认知和感受,它是基于经验和过程的心理建构形成的概念。职业认同的构成有四个维度,即职业成就感、忠诚度、回报和满足感。简言之,职业认同解决的是“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自己的职业角色是重要的有吸引力的与其他角色是融洽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因此,职业认同的意义非同寻常,它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的职业积极性,使个人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产生极大的精神向心力,同时可转化为行为和行动,有助于组织和个人紧密团结协作,共同遵守准则和规范,承担和完成责任和使命。

在新时代职业精神中,职业认同最核心的内容应该是构建忠诚团结的心理认知和感受,并转化为行为准则和规范。“尽力为忠、开心见诚”,忠诚是每一个人遵守承诺和契约的品德和行为,更是每一个职业人应该遵循的职业准则,是职业发展的基石和起点。团结是协作和配合,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细化的职业和专业分工,使得个人愿望和团队目标只有紧密协作配合才能成功实现。因此,培育构建忠诚团结的职业认同心理和行为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逻辑起点。

(二)以爱岗敬业为表现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和义务,它包括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具有自愿性、社会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是从事职业活动十分重要和珍贵的品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以爱岗敬业为表现的职业责任的履行就意味着社会责任的担当,是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的体现。同时爱岗敬业精神也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成为每一个人自觉遵循、践行的行为准则。在今天科技日新月异、产业不断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这种强烈的责任意识,是促使职业人才不断适应社会创新变革与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动力来源。

正如朱熹所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敬业以成就专心致志的人格,乐群乃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敬业乐群”的传统道德精神正是今天职业认同与职业责任的精神指向,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内涵的组成部分。

(三)以卓越创新为追求的职业理想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那么创新作为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第一动力,在表现于各行各业的行动和效果之前,首先应该成为每一位职业人才追求的职业理想,只有首先具有不懈追求卓越创新的远大理想,职业发展才会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才能最终成就职业成功之路,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因此,追求卓越创新的职业理想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核心价值内涵。

(四)以精益求精为诉求的职业态度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国正处在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对于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是虚空的,“大国工匠”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凡事严谨细致、耐心雕琢、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上。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前,技术技能可以不断被复制超越,但远大的职业理想和精湛的职业态度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秉持着这样的职业品格就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中国制造才会真正走向世界,成为制造强国。

二、高职院校新时代职业精神培育是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持续的职业发展以及实现个人价值追求的迫切需要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使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要使“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就需要不断提高产品的优质含量,而精湛的产品技术和卓越的产品质量背后的逻辑起点则是职业人才高超精湛的职业技能和恪尽职守的新时代职业精神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高职院校是培养新时代高技术高技能职业人才的主阵地,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将培育新时代职业精神放到新的高度,改变“重知识传授、轻品格养成”“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精神培育”的教育短板是高职教育当务之急。注重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和道德品格的培育,使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不仅注重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更应该通过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塑造和沉淀,使他们具备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去追求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的实现,去满足社会、职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成为具有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是推动大变局的凸显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不断地创新发展,因此,创新、敬业、勤业、专业的精神内涵成为新时代的价值指向,这种价值指向不仅明确地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映射为新时代的职业精神和个人的价值追求。这种职业精神和个人价值追求可以看成社会精神的“职业化”和个人精神的“价值化”。新时代职业精神培育实际肩负着对于社会精神、职业精神和个人价值追求三位一体的培育诉求,任重道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个人职业适应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

三、高职院校新时代职业精神多元有效的培育路径

新时代职业精神的培育是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下,面向世界大变革进行的新时代职业精神的提升和重塑,需要通过高职院校改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建设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多元化、有效性的培育路径来实现。

(一)利用新型网络媒体平台和资源,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任务

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具体目标是塑造和养成良好精神品格和职业精神,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根本和基础。职业人才首先是有德之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职业技能之“才”必须与职业精神之“德”高度统一才能成为真正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在将道德品格修养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思想和内在意识,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德育平台,强化网络新媒体育人媒介,强化挖掘德育工作的新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媒体手段,积极建设数字化德育平台和网络德育空间,开发优质高效、贴近实际、喜闻乐见、传播力强的优质网络德育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歌唱主旋律。

(二)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精神培育全面有效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中

首先,将职业精神培育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专业课程、人文基础课程、思政课程中关注职业精神和人文价值元素,注重职业技能工具性和精神性培育的融合统一,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突出体现职业精神元素的培育。其次,拓宽专业课程平台,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选修课平台,发挥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程在职业精神培育中的独特作用,完善其中与职业精神相关的内容,探索新颖的职业精神培育方式,在课程体系中全面融入职业精神元素,通过教学实践和职业引导,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诉求得到有效满足,加深学生对职业精神重要意义的理解。同时,构建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多元培育和实践平台,建立职业精神考核测量体系,将职业精神培育由软性教育转化为刚性教育,以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多元化刚性方式进行职业精神培育。

(三)依托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机制,建设一支独特的“双元”育人教师队伍

在“学业导师”的基础上引入“职业导师”,建立“学业导师”和“职业导师”组成的双师队伍,发挥课内课外不同师资特长,利用校内校外不同平台优势,让学生既能在学校里课堂内跟随“学业导师”传道授业,也能够在企业行业里跟随“职业导师”深入实践、答疑解惑。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引导校企共建实践基地。鼓励从合作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道德楷模担任“职业导师”。在教学中,带领学生走入职业现场,进行真实技能和岗位实训,感受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把职业精神变成具体时空中可感知的事物,对核心价值观、团队协作、激励与创新等职业精髓加深理解,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职业实践实训中培育职业精神,以生动真实的职业情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知行合一,使职业精神培育摆脱虚空和僵化,成为真切生动可感知的人生体验,从而将职业精神深化内化为学生的自觉价值理念。

(四)将职业精神元素融入校园文化中,打造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学校文化系统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和学校特点;另一方面更应该将职业或行业长期工作活动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行为方式等精神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使校园文化全面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职业道德、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成为学生职业价值观念和职业精神培育的有效途径。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主题文化活动,设立创新创业大赛、职业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媒介和平台,营造积极生动、真实贴切的职业文化氛围,同时发挥学生社团的自主作用,创建合作学习和创新社团,还可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

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一百年征程中,高职院校通过大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引领下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卓越职业技能和良好职业精神的德才兼备的新时代职业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这是中国迈向现代化制造业强国和实现中国“强国梦”的时代召唤和迫切需要。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培育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