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法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12-05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22期
关键词:导图语义听力

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陶 涛

法语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是法语听力教学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法语听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沿革,聚焦于听力材料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在声像的不断刺激下,以提高学生的反应力和扩展学生的涉猎面为主,然而以量为主的教学方式类似“填鸭式”教学,极易引起学生的反感。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指出,一定的量变会引起质的飞跃,如何在听力内容和种类丰富的条件下,实现质的飞跃呢?那么就不能仅将教改重点停留在听力材料外部因素上,因为听力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听力理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具有什么环节,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贴合这些环节。只有对听力理解实现的过程进行剖析,才能找到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的关键。

一、听力理解过程的剖析

法语听力教学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这一能力涉及人的感官、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每一种能力的具体运用都是听力理解过程的各个环节。Anderson的认知心理学实验探测到听力理解过程为感知、解析和应用三个信息加工阶段。感知阶段是学习者通过自身听力感觉器官实现声像的接收。解析阶段是学习者运用大脑分析领域将声像以语义为单位进行切分组块。应用阶段属于综合分析判断阶段,学习者将解析阶段切分组块的意义群放在自身已有的百科知识和先验的背景下,予以判断和重组。整个听力理解过程的有效实现在于感知、解析和应用三个阶段的逻辑衔接和搭配,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则在于每个阶段的准确性以及三个阶段的连贯性。如果学习者听觉器官的生理机能是正常的,那么影响他们听力理解的关键环节就是解析和应用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深层机制是如何运行的呢?

解析阶段的重点是组块,学习者对声像信息进行语义切分,以词、短语或句子为单位,划分话语结构,最终以意义群组建意义模块的心理表征。应用阶段的关键是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解析阶段的意义表征进行分析或重组,以实现充分的理解和记忆。实验证明,实际理解过程中大脑运行常将后两个阶段融合甚至叠加,因此解析和应用两个阶段的融合过程,即在逻辑和先验背景的分析下,句法划分的意义模块不断调整,组建成意义总体。融合过程涉及两个层次的意义模块构建:一是意义模块和意义总体的逻辑关系;二是百科知识和先验背景对意义总体的约束。

除此以外,比现实语境更难的是听力音像中的语链是线性结构,信息量的连续性输入要求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快速且连续处理融合过程涉及的两组意义映射,并且最终在不遗漏任何意义模块的条件下,对听力语料实现精准理解。Darwin等人通过实验证明,声像记忆的消退时间约为4秒。Peterson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延缓的3秒内,正确回忆内容占80%,得出的结论是延缓时间越长,正确率越低。因此,实现精准理解必须要在3秒内实现两组意义映射和信息存储,但是大脑信息储存容量有限,需要及时将信息编码转换为非声像形式。Sperling等人通过实验证实图像记忆容量约9个测试单位,比声像记忆容量多4个测试单位,但保持时间不超过2秒。实验结论为图像记忆容量是声像记忆容量的两倍,而图像记忆时间比声像记忆时间略微短1秒。如果同时将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则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存储最大容量的信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信息编码转换方式应先将声像记忆转化为图像记忆,以此容纳更多信息,再将图像记忆转化为图像形式,规避遗忘。

综上所述,提升听力理解能力,首先要实现听力理解过程的两组意义映射准确完成。其次,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将两组意义映射转换为图像形式,以保证意义信息得到完整保存和表现,两组映射之间的关系也需要在图像形式中得到体现。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升听力理解能力,途径是实现信息存储,体现意义模块关系,形成意义理解总体,找出对应的图像形式,既能快速实现信息存储,又能准确体现意义映射总体。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和类型

思维导图是英国认知心理学家Tony Buzan提出的认知图式,与概念图式不同的是,思维导图是以发散型思维为依据,通过中心主题记录主要内容。中心主题可以用图形表达,由中心主题发出不同分支,犹如树枝状外形,每个分支节点为各个下级主题,每个分支节点又可继续连接下级分支节点,形成二级系统里的上下级关系,这一结构可以根据思维的拓展无限延伸。从图像形式上看,思维导图由中心主题、下级节点和关系线共同组成。从中心主题和各下级节点之间的关系看,在每一个上下级关系系统中,上级节点与下级节点之间的关系定义可以不一致,即发散性思维特征构建非统一关系层次结构。

从语义关系层次分析,思维导图的特征是建立中心主题语义场的整体性和全局观。听力理解过程中,听力与口语交际并非现场发生,听力理解的语境是延时语境,学习者的角色并非语境参与者,而是语境旁观者和判断者。学习者对听力材料语义的把握角度,与思维导图的语义场整体性和全局观贴切吻合,同时因语境时空受限,听力材料的类型常为简短的话语交际和篇章,投射到思维导图的形式上表现为交际主体或交际主题组成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语义场的源点和中心。由于听力材料的交际语思维特征也是以发散性为主,话语交际的主题语义场也包含联想义素,听力材料的各联想义素链接的下级主题类似思维导图的分支向外发散,呈树状结构,并且听力材料中话语交际的时空概念蕴含突出,思维导图的关系线索通过分支结构可以突出时空关联。此外,听力材料篇章语的特征多为链式思维,逻辑性强,通常围绕某一事物或事件展开,篇章语的主题语义场常为逻辑互通的上下层二元结构,这一语义特征可用思维导图的特性表现。将思维导图的关系线索延伸更长,可用不同形状的关系线索表示句法中不同的逻辑关系,如因果、目的、让步、转折、条件、方式等逻辑关系。因此,从语义层面分析,听力材料的语义特征是完全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描述和表达的。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横向角度剖析,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与各二级分支节点通常呈组合关系,即上下位关系或平级关系,这与听力理解过程中解析阶段的组块关系相吻合。解析阶段的组块行为就是对意义模块按语法功能进行划分,再将意义进行组合。而从纵向角度剖析,思维导图中的各个节点及其分支呈聚合关系,各个节点之间通过某一相关特征连接,而这一相关特征恰是两个节点属性的相似点或相反点,反映两个节点的类比或对比关系。这种关系与听力理解过程中应用阶段的意义关系相匹配,因为应用阶段的意义映射重组是根据学习者的先验和百科知识进行类比或对比的。据此得出结论:聚组合关系与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两组意义映射关系可以类比,组合关系可以实现听力意义模块的组块环节,聚合关系能体现应用阶段意义分析整合。

通过运用语义学和符号学理论分析,思维导图的语义场特征和聚组合关系特征,可以全面展现听力材料的语义整合关系。加之在具体运用中,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用图形或简略文字表示,节点则用语义关键词或义素表达,关系线索的形状可根据具体逻辑关系进行区分,这样的图式结构比书写笔记更简约节时,并且可以实现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和关系有效记录,理论上可论证思维导图适用于短时间内听力理解内容信息的准确存储。思维导图的实际教学运用中,教师应全面参考哪些因素,才能发挥出思维导图的最大功效呢?

三、思维导图的教学运用实例

思维导图是以发散式思维特征为主,具有个体思维的特征。因个体发散思维的方向不同,关系不同,即使针对同一听力材料,不同学习者的思维导图形式也会存在差异。根据思维导图这一特性,听力教学实施前教师应将思维导图的原理阐释清楚,其具体绘制细节应留给学生自行体会和揣摩,不要求形式统一。根据外语教学理论,引导学生观察语言现象,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总结语言规律。

听力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运用的具体步骤为:(1)听力训练前,教师详细讲解思维导图的原理,并展示常用结构图形;(2)播放音频前,先选用与听力主题相关的交际语和篇章语的阅读材料,和学生共同划分句子结构,进行组块,找出意义模块中的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二级分支节点,厘清意义模块之间的关系;(3)与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要求图式与内容完全贴合,清楚反映内容模块意义的关系,以关键词为节点,并用对应的关系线索连接;(4)绘制过程中,记录学生提出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5)要求学生反思问题的出现,是自己误解的原因,还是意义难以用图式标注的原因;(6)如果是误解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索是自己思维的问题还是语言水平的问题;(7)如果是意义难以用思维导图标注,或标注后再次遗忘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案。

教学实例之一:交际语的思维导图如何分析绘制,现选用听力教材《法语听力理解训练题集》第一单元中第三大题的第三对话为例。此对话中出现Jacques和Masahiro两位话语交际者,思维导图以话语交际者为主体。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话开始阶段的问候语,判断他们之间是朋友关系,主体间的关系线索可暂标注为amis。随后交际中,Masahiro提及假期,Jacques则由时间顺序联想到法国音乐节(La Fête de la Musique),两位交际者的对话内容就音乐节展开,思维导图绘制时的中心主题应为音乐节。思维导图的发散式特征,再根据对话内容继续延展。对话随后提及音乐节的节目单、举行时间、地点、参与对象、活动内容、乐器,其中对话者由日期的时间关系还联想到和音乐节同天的夏至时令和同月的圣让节。思维导图绘制时可将音乐节的相关信息列为二级节点,体现之间的组合关系,而夏至时令(Le solstice d’été)和圣让节(La Fête de la Saint-Jean)则与音乐节用时间线索连接。

教学实例之二:篇章听力材料的思维导图如何分析绘制,实例选自《法语听力理解训练题集》第八单元中第四大题的第四篇短文。此文讲述了法国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Coluche开办的“爱心餐厅”(Les Restos du Cœur),讲述了该餐厅的创办起因、发展历程和法国现今贫困人口的状况。思维导图的绘制以餐厅为中心主题,其创办起因、发展过程、现状为思维导图二级节点,法国现今贫困人口的状况可绘制为主题背景延展的三级节点,法国贫困人口相关数据作为三级节点的分支。爱心餐厅的中心主题与创办起因之间的关系线索归为因果联系,发展历程可以根据时间和空间关系连接,爱心餐厅现状则以组合关系与中心主题连接。法国贫困人口状况则以聚合关系与中心主题连接。

实际绘制过程中,学习者提出了如下问题:(1)音乐节的活动内容丰富,涉及乐器较多,列举众多的内容,如何在短时间内将涉及的信息不遗漏地绘制在思维导图上?(2)没有圣让节的相关背景知识,如何在思维图中体现这个节日?(3)篇章里涉及的数据较多,如何在短时间内运用思维导图快速记录数字?(4)当篇章句式结构冗长的时候,如何快速在思维导图中体现意义模块的关系?

针对实际运用的问题,教师和学习者应共同分析,找出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第一个问题分析步骤:教师应引导学习者自评语言水平,自问对乐器的法语表达是否理解。如果学习者没有相关的词汇量和先验,首先要提升学习者自身的语言能力。如果学习者已能准确理解法语表达,学习者就需要自己领悟具有个体思维特征的关键词记录方式,尤其是在记录较长单词时,鼓励学习者自我创新。第二个问题的分析情况:教师首先提示语言学习的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帮助学生找到主题和二级节点之间的联系。教学案例一的对话是以节日为主题,由于中心主题和下级节点之间的组合关系,二级节点的延展也会具有和中心主题相似的特征。因此,在没有先验背景知识的情况下,首先可以确定圣让节是一个法国节日(Une fête),其次根据Saint的词义推断是圣让节,属于宗教节日(Une fête religieuse),因此学习者如果没有学习过这个单词,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用宗教节日进行表示。教师借此机会向学习者证明思维导图是体现整体意义的总体全局,并非因部分单词不理解而难以绘制,思维导图的这一特征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语言水平不足的问题。研究发现,多数学习者会因为听力理解过程中的生词而影响理解过程,思维导图可以从语义整体性出发,通过逻辑关系推导生词语义的内涵和外延。第三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似,学习者自测数字表达的语言水平,如果是非语言水平造成理解困难,原因则可能是数字的认知水平和反应力快慢问题,教师应帮助学习者创造更好的记录方式,鼓励创新。第四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教师和学习者共同探讨,首先解决学习者句式结构划分的能力和习惯问题,其次和学习者共同研讨合适的关系表达方式。

思维导图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成效显著。同一时期中,通过测试成绩分析,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者听力成绩比没有运用思维导图的学习者听力成绩高出20个百分点。同时,学习者的听力练习的积极性显著提升,主动要求增加各种不同题材的听力材料练习,以探索更多样、更有效的思维导图绘制方式。

思维导图的应用提高了学习者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升了学习者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成效显著提高。学习者在近年来全国法语专业四级、八级的听力测试中,听力听写单项成绩上升明显,同时语言类听力素材类型多样,涵盖面广。在法语听力教学中,思维导图理论的细化和与语言学理论的结合有待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导图语义听力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语言与语义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