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内经理论指导下的取嚏防疫思想

2021-12-05李奕褀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9期
关键词:内经邪气鼻部

周 露,李奕褀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素问遗篇·刺法论》载有预防疫病的重要思想:“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其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预防理念已深入人心,该理念认为人体正气充盛,防御能力强,则邪气不入,而对于疫病,更重要的是要“避其毒气”。疫病期间,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已成为防疫常识,戴口罩通过遮挡口鼻,有效隔绝病毒传播源,利己利他,更是成为了预防疫病的关键环节。根据内经防疫理论,若要避免邪气的侵袭,需把邪气阻挡于鼻外;若邪气已入,则要及时通过鼻部把邪气排出,防止邪气深入,而这正是戴口罩及取嚏防疫的重要思路。以下将从内经理论分析取嚏防疫思想的实际应用,现探讨如下。

1 “天牝从来”“气出于脑”释义

“天牝从来”“气出于脑”皆指疫病之邪从鼻而入,防病需从鼻复出。天牝指的是鼻,张景岳《类经·论治类》载:“天牝,鼻也,鼻受天之气,故曰天牝”,《素问》言:“五气入鼻,藏于心肺”,肯定了鼻与心肺之间的关系。外界清气入鼻,鼻为肺与外界相通之门户,故清气入肺,经肺宣发肃降而滋养全身,再此过程中,邪气自然也可入鼻进肺而引发疾病。“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最早源于道家存思辟疫法,古代医家将其引入医学并赋予不同的含义。《类经》言:“清气通于五脏,由喉而先入肺”,指出清气入鼻由喉进肺,通于五脏,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脑,故鼻连脑。脑为元神之府,诸经之会,气通鼻,鼻连脑,则邪气可通过鼻部,随经络循行而侵袭人体。《类经》解释:“盖以气通于鼻,鼻连于脑中,流布诸经,令人相染矣。气出于脑,谓嚏或张鼻泄之,则邪从鼻出”,故疫邪从鼻而入,经肺宣发肃降布及全身,或随经络循行到达机体各处,皆可患病;而邪入鼻欲侵,经鼻将邪原路排出,或在邪气未侵入之前彻底阻挡于鼻外,病邪不入则疾病不生。

鼻部特有的驱邪方式为喷嚏,生理状态下阴阳二气和利而为嚏,最早载于《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即阳气充盛,运行和利,满于胸腔从鼻而出为嚏。内经还提出“肾者,为欠,为嚏”,认为肾气虚者可表现为打呵欠、喷嚏,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中对病理性的喷嚏作出完整归纳及解释:“嚏: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原文中加以解释说明“痒”不只是以物扰之而痒,更是指火热之邪上攻鼻部或伤寒虚热发于鼻部而出现。喷嚏同时也是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方式,通常在鼻腔黏膜受到外界不良刺激时就会发生喷嚏;若欲嚏而不出,多为阳气郁滞、阴寒内盛,《医宗金鉴》载:“欲嚏而不能嚏,是阳欲出而复留,阴气盛也”,故久病、重病者若取嚏而不能引发喷嚏,为里虚内寒,病难治;反之,若取嚏奏效,为疾病向愈之征兆。

2 预防疫病

呼吸道传播疾病如SARS病毒、普通流感以及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新冠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几小时,故也存在接触传播。所以,预防疫病应该以戴口罩、手消毒为第一要务;而祖国医学早已认识到瘟疫邪气多从口鼻而入,取嚏法自古便作为预防疫病的重要方法,在祖国医学预防疫病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

古代医学常用的预防疫病的方式有用药物涂鼻或塞鼻以起保护作用,阻挡邪气于鼻外,出疫区后若是担心有部分邪气已入,用药物刺激鼻腔取嚏将其逐出,病邪不入则人不染病。如雄黄涂鼻,将雄黄研末涂鼻,雄黄味苦平寒,其气彪悍、能辟疫邪;或用皂荚末搐鼻,《本草征要》谓其“驱邪辟疫,搜风逐疫”;或麝香涂鼻,《神农本草经》言“主辟恶气”;也有记载使用醋,《新修本草》言“杀邪毒”;又如用麻油等油状物涂于鼻上,取其油性黏腻,能在鼻黏膜上形成保护膜而避疫邪;或者用蒜、佩兰、细辛等极为辛香之品,以臭除秽。古代医家也注意到口鼻相通,故对口腔的防御也极为重视,如福建香茶饼(由沉香、白檀、儿茶、粉草、麝香、冰片组成)放于口中不时噙化能避瘴气瘟疫;透顶清凉散(由白芷、细辛、当归、明雄、牙皂组成)搐鼻,同时口内含水,吐水取嚏可避邪;或是口中饮酒,取其辛辣酒气避秽。综上所述,此类药物皆为辛香臭秽之品,一则刺激气味可促进打喷嚏;二则辛香臭秽之气味可阻挡邪气于口鼻之外,使邪不侵犯人体。

需要注意的是,在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免直接用手捂住口鼻,而应使用纸巾或衣服袖管内侧代替;一方面手几乎处于无保护状态下与外界接触,又易触摸皮肤或眼部,可增加病原体侵入的风险;另一方面,以纸巾或袖口遮鼻也是自身修养与素质的体现。此外,还需认识到身心综合预防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悲观忧虑等不良情绪。肺在志为悲,悲忧极而肺伤,肺伤则气闭塞而不行,气机郁滞则肝疏泄不及、脾运化失司,进而影响心肾功能,则病由内生。

3 取嚏疗法

取嚏法隶属于中医鼻疗法,祖国医学最早用其作为预防疫病的重要手段,后因其具有振发阳气、宣畅气机的功效,在临床中被广泛使用。取嚏法是通过药物或非药物刺激鼻腔而不断地打喷嚏,也可使药物在鼻内吸收,以达到祛病、防病的目的。西方医学认为,鼻部黏膜毛细血管丰富,且渗透性强,能快速使药物进入体循环被吸收而达药效,且其吸收速度优于静脉注射[6]。通过鼻腔嗅区被吸入的药物又可绕过血脑屏障而传送到脑部,呼吸区表面又含有大量微细绒毛,可增加呼吸面积而促进药物吸收。此外,鼻黏膜含有大量嗅细胞,外界刺激嗅细胞,神经兴奋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及脑部,从而对机体产生调节。

《医宗金鉴》提到“阳气奋发而为嚏也”及“发散之中兼升提”,结合内经阳和则利,可以看出,喷嚏可布达阳气、通利关窍,古代医学常用于急症治疗,如《急救广生集》记载治疗中风晕迷不省人事:“细辛末吹入鼻中”;又如朱丹溪用通关散取嚏治疗“卒中风邪昏闷不醒,牙关紧闭,汤水不下”。《医学真传·嚏》提及“肺主皮毛,肝主肌腠,风邪陡袭皮毛,则皮毛之气不通于肌腠……滞而不和则嚏……”可知外邪侵袭,皮毛肌腠滞而不和则打喷嚏,结合吴师机“邪在皮毛则嚏,故嚏可以解表”及“连嚏数十次则腠理自松,即解肌也”,故嚏法还可宣泄腠理,解肌发表,在治疗伤风感冒等疾病中疗效甚佳,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及“风热上攻,头鼻壅滞……内药鼻中,得嚏则壅滞开通而愈也”。吴师机还提及“嚏即吐也,在上宜嚏”,并进一步解释“涕、泪、痰涎并出,胸中闷恶也宽,即吐也”,故嚏法也是吐法之体现。

另外,取嚏是基于“提壶揭盖”的一大用法,由于肺气宣发,气机畅达,进而水道通调,下焦得利。故可用于下焦水停之候的癃闭病,或气机阻滞所致的便秘病,通过宣发上焦肺气,升清降浊,小便得利,大便得通。由于全身气机通畅,气行则血通,通则不痛,对于不通则痛的瘀证也可获效,如刘完素所说“因嚏之气攻冲结痛”,可应用于妇科痛经等病证。

4 操作方法

取嚏操作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即用草茎等柔软之物,探入鼻腔以刺激鼻腔黏膜出现打喷嚏。晋代《肘后备急方》采用药物吹鼻、滴鼻、塞鼻等,并且采用葱黄心刺鼻法;到明清取嚏法使用到达鼎盛时期,《晋济方》完整记载前人取嚏方法及药物,为现代研究奠定基础。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探鼻、吹鼻、搐鼻、塞鼻、涂鼻。探鼻法以纸捻、草等物品刺激鼻腔引发喷嚏,此法无需药物,最为简单,可为大众使用。但以吹鼻法和涂鼻法最为简便广用,吹鼻法用空心管状物如鹅毛管等将药物粉末吹入鼻腔,但此操作需有他人的帮助,若欲自行操作,可用搐鼻法,将药末蘸取少许于指尖,置鼻下吸入而取效。塞鼻法是药物用纱布包裹或用大蒜等物品塞入鼻腔,由于鼻部血供丰富,持续刺激鼻腔可引发不断打喷嚏,但此法刺激性强且易引发呼吸不畅的不适感,涂鼻法便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成,通过将药物涂于鼻腔表面而取嚏。此外,还有嗅鼻法、熏鼻法、滴鼻法、灌鼻法。

常用的药物皆是辛香发散之品,如皂荚、薄荷、川芎、细辛、冰片、鹅不食草等,单味便可取效。成药记载的方剂有通关散、通气散、上清散等。

取嚏法是取喷嚏而达到目的,孕妇、冠心病、高血压等应慎用,因为此法容易使腹腔压力增加,而导致不良后果。此外,虚证也应慎用,因过多打喷嚏易耗气,不利于疾病向愈。最应注意的是,由于此法刺激性较大,过度吸入药物可能出现喷嚏不止的情况而导致人体不能接受,故应严格选择药物,并控制好使用的时间和方法;若是选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以缩短剂量和塞鼻时间,或用纱布等包裹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5 结语

内经理论指导下的取嚏法,旨在取嚏避瘟,该法在祖国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位置。如今,随着医学条件的完善,有了更好的预防方式,如戴口罩、酒精消毒等,故取嚏避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因其振发阳气、宣畅气机、通利官窍之功效,操作简单、取材便廉之亮点,及鼻内吸入优于静脉注射的优势,在临床治疗中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过由于鼻疗法使用剂型及成药较少,故取嚏法目前已少为人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适于临床使用的剂型及药物,以充分发挥其功效。

猜你喜欢

内经邪气鼻部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幸福来自感动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别轻易拔罐刮痧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