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外治法在气道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12-05黎仁权许围城杨秋雨廖健明秦祖杰
黎仁权,许围城,杨秋雨,廖健明,秦祖杰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
呼吸道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等。近年来,由于工业化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颗粒物以及病原体均可进入呼吸系统,造成呼吸道感染,呼吸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壮医外治是壮族人民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的治疗方法,回顾近年来壮医外治在气道病中的应用,总结壮医外治气道病的临床经验,并分析此治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1 壮医对气道病的认识
气道,壮文为Hozgyongx,是人体与自然气体交换、流动和相互作用的通道,“咪钵”(肺)是调控气道的关键脏腑。气道以吸入清气、排出浊气为生理特点[3]。壮医之气道,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呼吸系统[4],气道病是气道受阻或失调所致的病变,包括感冒、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咳血、胸痛、胸胀等症状[5]。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的特点,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均可导致发病。若气道通畅,调节正常,天地人三气保持平衡,则身体健康;若气道不畅,功能失调,影响三气调理,则发生气道病变。
2 壮医外治法在气道疾病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更加注重养生防病,因此,对于外治法的治疗意愿发生改变。壮医外治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药物或非药物,通过人体龙路、火路在体表构成的脉络,疏通瘀积,排毒解毒,调理体内气血平衡,复归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6]。壮医注重运用外治防治疾病,内病外治、外病外治是壮医临床治疗的特色。壮医外治方法种类繁多,例如壮医针法、灸法、刮法、敷贴疗法、药罐疗法、点穴法等,在临床运用广泛,深受患者认可。
2.1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机体气血不足密切相关,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气血失调,风寒毒邪乘虚侵袭体内,向上阻滞于鼻窍,使鼻窍失于通畅,肺功能不全而发病。临床常表现为突发、阵发性和反复性的鼻痒,频繁打喷嚏,鼻塞,流大量水状涕等症状[1]。桂雄斌等[7]应用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在患者至阳、定喘、肺俞、壮医夹脊等穴位,用莲花针叩刺,叩刺至微渗血时拔罐,拔除体内瘀血、寒湿之邪,使经络疏通,气血运行通畅,从而达到治病目的。张喜娟等[8]用药线点灸结合穴位埋线治疗5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4.3%,较单纯用穴位埋线治疗疗效更佳。
2.2 哮喘
壮医学认为,外感邪毒(风、热、寒等),邪藏于肺,阻塞气道,气道不畅,气逆上冲发为哮喘[9]。陆婷婷[10]运用壮医穴位疗法治疗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取得良好疗效。张俭业等[11]以常规治疗结合壮医刮痧敷姜疗法治疗79例支气管哮喘(寒哮)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学者[12-14]采用壮医针挑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良好效果,该法操作简单、副作用小,深受患者认可。李珪[15]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和针灸治疗72例肺虚哮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同时研究发现,壮医药线点灸可提高IgG和C3补体水平,降低IgE水平,明显改善哮喘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增强呼吸功能。
2.3 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由于外邪从口鼻侵入,阻塞气道,使气道功能障碍,“咪钵”(肺)调节与宣发功能失调,或由于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易感邪毒,气道受阻,引起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症的病证。梁群等[16-17]采用敷背散贴敷联合壮医手法按摩治疗300例风热犯肺肺炎患儿,治疗有效率达100%。刘云等[18]亦用此法治疗111例风热犯肺型肺炎患儿,临床疗效显著,表明壮医手法及敷背散贴敷对小儿风热犯肺型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减轻患儿肺部湿啰音,提高患儿机体免疫水平,治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2.4 慢性支气管炎
壮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病机是邪毒阻滞气道,或内伤于气道,使气道不畅,气机上逆。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咳嗽、咳痰,或气喘、气急等。李巧云等[19]对9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予以常规抗炎及对症治疗后,联合壮医刮痧排毒和背部敷姜治疗,结果表明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效果;可明显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韦兰岚[20]对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常规抗炎和对症治疗,联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治疗有效率达94.6%,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法对慢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5 其他气道疾病
有学者[21-24]运用壮医莲花针背廊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喷嚏、流涕、鼻痒、鼻塞等症状明显改善。梁群等[25]运用壮医膏摩及穴贴敷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现该法可显著减少患儿发病次数,提高患儿血清IgA、IgG含量,改善机体免疫水平。宋兴武等[26]选取大椎、肺俞、风门、定喘等穴位,运用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顽固性感冒后咳嗽,基本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随访观察无复发,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结语
壮医学中气道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风、湿、痧、瘴、蛊侵犯气道,气道受阻,呼吸不利,气上逆而不降导致发病。内伤致病是由于水道和谷道[27]病变导致脾胃虚弱,津液运化失司,水聚凝结成痰,痰湿阻滞气道,致气失宣畅;或因谷道病变,气血生化不足,削弱人体卫外之力,易感外邪,天、地、人三气失去平衡而引起人体气机升降失调。
气道病的治疗,气顺则气道畅通,脏腑功能恢复,瘀滞之毒袪除。故众多壮医学家以疏气道、祛外邪为主要治疗原则。对毒邪、痰湿明显者,加解毒、祛湿;气血偏虚者,则需补益气血。壮医外治能刺激人体的龙路、火路,疏通气道,振奋阳气,驱除毒邪,平衡气血,恢复天地人三气的协调运转,使疾病治愈。壮医外治中的热熨贴敷,对虚寒性、寒湿性、凝滞性的气道疾病效果显著;火攻、竹罐疗法具有散寒通络、散结消肿、行气止痛等功效,对寒凝气滞所致的气道病效果显著;对瘀滞明显的气道病,则宜用壮医莲针拔罐逐瘀疗法。
壮医外治法在治疗气道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目前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一是临床研究水平偏低,缺乏基础实验研究;二是临床研究缺乏随访,无法确定长期疗效;三是目前的文献书籍,对气道疾病的辨证分型没有规范的分类标准。因此,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法、穴位选择、用药方法等差异明显。所以,临床研究之间的可比性差,这也导致临床医师在穴位选择和用药方面的差异。
由于壮医外治法种类繁多,每种疾病采用的外治方法也各不相同,壮医治疗疾病时,常采用多种疗法综合治疗,缺乏独立研究,难以确定特定疗法的疗效,因此,应根据不同气道疾病的不同病因及特点,开展更加系统规范的临床研究和疗效评价,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开展动物实验,从生化和分子水平上阐明壮医外治治疗机制。在治疗同一种气道疾病时,不同的医者选择不同的穴位,有医者直接选择中医针灸穴位,不能体现壮医专穴的优势。在针灸治疗中,穴位的选择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可以通过临床对比观察等方法,选择出有效的治疗穴位或多组穴位的组合,以优化针灸治疗用穴。因此,在治疗气道病时,应综合各种适宜的外治方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