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视域下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的耦合式教育新模式
2021-12-05车璐,李敏
车 璐,李 敏
(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我国正处于由物质现代化向精神现代化转型的过渡期,囿于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追逐重形式轻内容、重热闹轻提升、重迎合轻引导、重娱乐轻教化的大众消费文化成为主流,对审美观、道德观、价值观还处于塑形期的大学生冲击很大,深刻影响着其成长。高校思政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支撑,关系到高校培育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由于教育过程单向化、内容教条化、途径单一化等,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灌输性和机械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和审美需求,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学任重而道远[1]。
学校美育具有强基固本、凝魂聚气的价值作用,对于坚定理想信念、锻炼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加快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为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指明方向。因此,基于“强调教学的导向性和学习的目的性”的OBE教育模式,以美育的情感导向优化思政教学内容,以美育的柔性力量提升思政教学成效,重视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构建刚柔相济、显隐相融的全方位思政新模式,是高校思政教学的新方向。
1 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具有协同育人的内在耦合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儒家以注重陶冶的“乐教”和注重行为规范的“礼教”共同致力于道德人格的培养,服务于社会秩序的建立[2]。从孔子的“礼乐教化”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以美入情洗涤人心、以美入理改造社会的观念源远流长,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对德育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一方面,美育本身就具有德育功能,以自身包含的文化、社会等因素与道德相互协调;另一方面,美育也为德育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以生动形象的感性特质显现理性认知,有助于受教育者建立内在与外在的联系。在人们的印象里,美育与思政教学各自作为独立的学科无法贯通,但实质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耦合性,这是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具有协同育人可行性的基础。
1.1 教育内容具有相通性
思政教学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通过讲解历史进程、传授思想理论、规范道德品质传递主流价值,以德育人。而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通过美学思想和原理、文学艺术作品、艺术鉴赏陶冶情操,由内及外塑造心灵美和行为美,实现德育美育化[3]。虽然思政教学侧重于理论性、科学性,而美育侧重于感受性、艺术性,但都是真善美的统一,以科学的“真”、思想的“善”、人性的“美”共同构成教育内容,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相通性[4]。
1.2 教育形式具有交融性
审美教育是包含着理性内涵的感性形式,以综合性的知觉体验和情感交流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理性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而传统思政教学远离了美的领域,单一的知识灌输使教学缺失了趣味性,逐渐显露出弊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育观点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审美思维引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本质、自发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自觉以美的规律认识自我与社会,使学生在艺术的欣赏与体验中提升道德修养,在教育形式上体现出更大程度的交融性[5]。
1.3 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良,感情和信念端正”[6]。高校美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感知和领会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引导其产生对美与善的向往与追求,具有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从教育目标来看,高校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和优良品质为根本追寻,这为美育内涵与思政教学协同育人提供了目标指引。
1.4 研究范畴具有共通性
美育关注的是美与丑,而思政教学关注的是善与恶,虽然两者的研究范畴截然不同,但它们之间却有“情感”作为共同的基础。研究表明,有效的道德教育与学习必须以情感体验为基础,情感深刻影响着人的道德心理和行为定向,而“美”作为有情感意味的形式,通过不同审美情感升华德育,两者以情感为纽带实现共通共连,要把握好情感的共通性,加深两者间的耦合性研究[7]。
2 基于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耦合性的实践探索
互联网时代的多元文化给正处于“三观”形成期的大学生带来道德迷茫与情感困惑,关注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坚守大学生的精神堡垒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随着国家的重视以及政策的支持,有关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两大极端化倾向:一是将美育理解为单纯的艺术形式或技艺,“形式化”地套入思政教学之中;二是将美育理解成思政教学中“悦耳悦目”的纯娱乐行为,忽略美育内涵与思政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耦合性关联,忽略审美内涵对学生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深层次意义。正视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之间的关系,并在耦合性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应遵循的教学原则,使其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吸引审美注意力,寓美于教,丰富思政教学内容
审美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审美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确保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形式及结构的充分注意,点燃“精神和情感之火”,唤醒审美期待,进而转变成一种内驱力引发深刻领悟。审美注意力作为审美活动初始阶段的重要心理因素,是美育活动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必须将审美注意的教学策略贯穿于思政教学中。
首先,结合思政教学内容,运用形式特征上具有新奇性、变化性、运动性的审美对象。例如,利用具有时代特征的美术作品、旋律起伏的革命乐曲、影视情景的恰当再现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配以美术点评与思政视角的背景知识解读,支撑思政理论教学。其次,深度挖掘思政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丰富的意义特征,只有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才能保持审美注意力。例如,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在形态上是一种理论之美,在真理层面上贯彻着准确把握世界、时代、历史、人生的美学原则,是中国时代发展进程中美的体现,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制度的美的内涵[8]。结合思政教学内容,以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社会变革和时代精神的美术作品实现美术与思政的跨界融合,通过艺术赏析和思政背景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感悟时代[9]。最后,思政教学内容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审美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过于陈旧、枯燥的思政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应选择能激发学生美感和道德感的审美焦点层层推进教学。例如,围绕社会热点、时政焦点补充思政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体验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2 激发审美感知力,融美于学,创新思政教学形式
审美感知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外部形式的感觉和知觉,通过感官对外部形象(如声音、颜色、形状等)个别反映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把握,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也是通向更高审美和道德境界的桥梁。在思政教学中要注重审美感知力的激发与培养,通过审美感知力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和强烈的感官印象,提升对思政教学的“内心感受力”和“精神领悟力”。
思政教学中要强化审美感知,遵循的教学原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通过审美对象所呈现的独有的形式感知和领会美。如绘画的色彩、构图、线条、质地、形状,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调、和声,诗歌的格律、节奏、表象等,每一个审美对象的形式都具有独特的含义,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审美感受与情绪反应。这就要求在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例如将美的景色、事物或人物抓拍并分类总结,体现思政内涵。思政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时要进行讲解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有助于由浅层的审美愉悦向深层次的审美体验过渡。另一方面,营造审美的环境与氛围,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从传统课堂教学走向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真实感受,关注时代、关注民生,提高价值认同;从课本走向革命纪念馆、历史博物馆、专题展览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内心的情感体验相融合,赋予思政教学以感人的力量。
2.3 关注审美情感力,寓美于情,延伸思政教学内涵
审美活动的核心就是感染力,审美主体在想象中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或者联想与自己相关的事情,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以自身的情感宣泄获得心灵的净化[10]。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可以通过了解别人的道德行为来进行自身的道德提升,通过想象中的“具身模仿”丰富道德表象。从德育的角度来看,美育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间接的道德观察学习的过程,能引发亲社会行为。
思政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审美情感力的作用。一是在思政教学中创设审美情景与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联想、想象、回忆等心理活动,将生活体验融入思政教学的情感体验之中。二是在思政教学中运用审美移情理论,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增强课程感染力。例如,利用故事或影像资料使学生从弱者的无助、阶级的压迫、先人的奉献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劳动者默默付出的坚持、战士保家卫国的英勇、医生救死扶伤的伟大,培养学生的审美移情和道德移情能力,实现情感共鸣。三是针对不同思政主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审美情感教育。如将爱国情、家国情、亲子情等情感恰当融入思政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丰富思政内涵,让思政教学更有深度。
3 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耦合性探索应用的现实意义
美育与德育有着天然的联系,其关系本质上是美与善的关系,以美促善、寓德于美,共同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达到以美育德的效果。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耦合性探索,不论对思政教学改革还是对学生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3.1 有助于创新思政教学,培育良好的道德心境
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愉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接受思政理论知识。而美育能够恰当地将思政理论教育寓于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之中,通过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的情感愉悦,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体验,在悦目娱心中产生对真理、价值的认同,实现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切实提升思政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11]。研究证明,经常使个体产生快乐或满足的积极情感体验可以促使某种道德观念或道德实践转化为稳定的道德情感,审美的愉悦感会大大拓展情感体验的深度[12]。基于审美过程中的移情和道德体验,在道德培育方面,美育最显著的功能就是培育良好的道德情感,经过沉淀、积累逐渐弥散为一种良好的道德心境,影响学生日常行为中的价值判断,有助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3.2 有助于加强心灵感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乐记》中记载“致乐以治心”,明确阐述了美育净化心灵的作用。在思政教学中,美育内涵同样具有净化心灵的功能,不同审美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心灵感受。例如,优美、喜剧性的审美体验使人感到心灵的平和安详与轻松愉悦,增强幸福感与满足感;而崇高、刚健、悲剧性的审美体验则使人感到内心的震撼与兴奋,充满面对现实的力量与斗志。无论何种形式,美育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思政教学从理论灌输走向心灵触动。
另外,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半球具有抽象思维功能,而右半球具有形象思维功能,人的智能潜力的开发主要在于大脑的右半球——形象思维[13]。美育是直觉思维、顿悟思维、灵感思维以及多向思维,是直接开发大脑右半球的形象化教育模式,美育内涵与思政教学融合,就是感性与理性、直观与抽象、形象与逻辑的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完善认知结构,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3.3 有助于消除消极情感,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给人们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而压力的堆积必然会产生消极情绪。情绪心理学认为,基于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们尽可能选择控制自己的情绪,其中以东方人尤为显著。但长时间的情绪压抑会引起消极情绪的爆发,产生社会极端化行为和不道德行为,因此,找到情绪的宣泄出口、合理宣泄情绪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美育实质上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宣泄消极情绪的方法,在思政教学中引入时政热点、社会舆论、经典故事、艺术赏析、榜样力量等,营造情景,在分析与讲解中引导学生获得某种心理上的替代式满足和情感心理补偿,消解长期淤积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
4 结语
思政教学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工具和关键支撑,基于美育内涵理论剖析,聚焦高校思政教学与美育内涵的耦合性研究,深度挖掘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美育元素,通过理清“以美育德”的内在逻辑,揭示这一过程中应遵循的教学原理和教育规律,是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青年、实现OBE视域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