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的理性向度研究

2021-12-04

关键词:改革开放建构中国共产党

陈 平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创构业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思想结晶,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创构的主体,已经充分展现了文化理论创构的思想动能与实践潜能。文化理论研究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颇受理论界关注,其重要性和特殊性首先在于党和国家提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增强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的大战略。其次,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既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层面上的创新发展,也是哲学理性精神在文化理论创构领域的全方位彰显。从基本行为类型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创构既是交往行为,也是价值重塑和实践创构行为,且彰显了三个理性向度。

一、以“对话扬弃”为旨趣的交往理性向度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执政地位决定了其在中国文化理论创构中必然要发挥领导者、决策者和实施者的作用。事实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和文化事业前进的原动力。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总是通过彼此兼容、和而不同、寻求共识、尊重差异的交往对话,从而避免自说自话、闭门造车、排斥异己、唯我独尊的孤芳自赏。正是基于兼容并蓄、对话扬弃的旨趣,我们党的文化理论创构走出了自身独有的康庄大道。对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创构所凸显的交往理性向度,笔者认为,主要从与现代化对话、与全球化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这几个层面来展开。

(一)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彰显了与现代化对话,立足现实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P544)众所周知,改革开放的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逐渐现代化的进程中,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正是通过不断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行交往对话,从而使我们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主题、诉求与现代化建设的现实紧紧关联在一起,并深深打上了“时代性”和“现实性”的标签烙印,同时又凸显了一种以“解决时代问题、关注时代发展”为目的的问题意识与时代精神。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理论创构,这与我国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总结历史经验可知,文化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灵魂,因此,党的文化理论创构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总是在不同阶段产生新的意义,取得新的成果。如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坚定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提出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文化教育事业和知识分子,特别是“三个面向”的文化发展战略,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江泽民指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2](P294),胡锦涛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都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根据国情和发展阶段特征与时俱进地建构了党的文化理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践,对凝聚共同价值信仰、提高人民道德修养、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回应着“现实之问”。

当前,中国坐稳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位置,相较于经济的迅猛发展,虽然我国的文化建设也蓬勃向上,但发展速度仍相对缓慢,文化产品的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与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尚不匹配。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文化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要超越现代化建设中的自我文化困境,并与西方现代文化迥然而异的新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党要把文化自信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要不断推动文化创新,丰富和发展党的文化理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实现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是在不同阶段“关注时代”“对话现实”的理性弘扬。

(二)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体现了与全球化对话,尊重差异的国际视野

全球化的概念成为当代理论和现实的流行话语甚至是最重要术语,是研究当代问题不可回避的时代背景。但全球化是“以同一性思维和普遍主义诉求为旨趣的”[3],其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多元世界的趋同,包括文化的趋同,特别是西方凭借经济实力大规模进行文化输出,在此态势下,如何坚守中华文化特质,保持理想状态下的文化间性,拒绝西方主导下的以全球化为名的“文化移植”,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语境,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全球化境遇下构建新的文化理论图景,必须要审视文化同一性与文化差异性的平衡问题,理性地进行文化自我与文化他者的对话。邓小平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要坚信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抵制西方霸权主义文化的渗透和“入侵”。江泽民提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古今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认识。胡锦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倡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从而实现多样文化共同发展、达到文化自强的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全球化境遇下的文化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古代的中华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等,还是现在的亚洲文明、非洲文明、欧洲文明、美洲文明、大洋洲文明等,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4]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一方面放眼世界,保持文化交往和文明借鉴态势,积极将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引进来”;另一方面又努力保持和伸张自身的独特个性,坚守文化主体性,不断形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家特性和民族身份,努力推动自身文化“走出去”,形成了勇于直面世界、接纳异己、表达自我的过程,避免了“唯我”或者“唯他”这两种非此即彼的极端状态。

(三)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表征了与传统文化对话,批判继承的交融原则

文化理论的建构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是开放的、发展的。从横向坐标来看,文化理论建构需要吸收中外全部先进文化成果;从纵向坐标来看,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千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共同的文化基因,不仅团结凝聚了整个中华民族,也是我们民族的突出优势。从文化理论建构的规律上看,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间距离并不是一个断裂的鸿沟,而是被连续性填满,人为切断传统与现代之间关联的做法不过是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所致的产物。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逐渐升温,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断对话,中华传统文化也在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系统中占据着日益突出的重要地位。在这一对话融合的过程中,批判继承的交融原则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党的文化理论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基础和逻辑起点。

如何推进中华文化融入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使其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党和国家历代领导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邓小平理论不断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融合,他用“小康”概念形象生动地提出了我们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小康”的古老概念经过邓小平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从而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邓小平还用“求同存异”的传统文化内核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祖国统一战略,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辉。江泽民批判继承“德治传统”的文化概念,摒弃“德”凌驾于“法”之上的片面缺陷,用社会主义道德取代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道德标准,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包含德治和法治两个不可分割方面的“以德治国”方略。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来自于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但又与之有着本质区别,其“人”指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从而扬弃了“民本思想”中的历史局限。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极力推崇传统文化,他“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多次强调中华文化基因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他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4]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使中华传统文化助推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发展,实现文化自信,还要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特别是“中国梦”的伟大构想,是传统文化中“大同理想”在当代的最新话语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思想成果。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使党的文化使命与历史使命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激活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下的生命力,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形式、中国气派。

二、以“人民性”为判据的价值理性向度

纵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其方方面面的政策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重要的调整与变化。然而,贯穿其中的价值旨归却从未动摇,那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可以说,以“人民性”为价值判据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这一经验放诸文化理论建构也同样适用。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总是通过“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导引,从而避免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空中楼阁式的自满幻境。对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所凸显的价值理性向度,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

对政党而言,“依靠谁”“为了谁”是一个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文化理论建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文化理论建构和文化事业发展中,要注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相信人民、依靠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民,从而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充分关注了人民群众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主动把握不同历史阶段的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如在“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初,在传统文化被解构,而新的文化尚未形成的历史关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什么文化?邓小平重新思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谁服务”的问题,他指出文化工作者要为人民负责,从而明确了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构想,并指出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的崇高理想,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美好追求,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5](P41)。

其二,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紧紧根植在人民群众实践;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不是凭空得来的,不是靠什么人馈赠施舍得来的,不是靠理论演绎或逻辑推导得来的,也不是凭空想象虚构出来的,更不是化缘求来的;而是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奠定的,是以自己的社会贡献来体现和证明的”[6](P150)。因此,要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文化创造、尊重文化人才的制度和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文化理论建构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民群众通过实践为文化理论建构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由人民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产生的原料素材和创作灵感,为文化理论建构提供了丰富养料和内容来源。

(二)党的文化理论建构重构“家国一体”的理念

“家国一体”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文化经典思想,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毕生追求的人生理想。两千余年来,由此而产生的家国情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发展。中国共产党通过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由此重构了“家国一体”的传统文化理念,使之成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文化的“家国一体”思想中,个人、家庭和国家从整体和全局高度整合,自天子到百姓,浓郁的家国情怀笼罩着整个中国社会。然而,传统文化下的“家国一体”将“忠君”与“爱国”捆绑在一起,将人置于宗法、血缘的等级制度之下,强调“君牧其民”,诱导人民认同“君权”“父权”,自觉做统治阶级的顺民,实际上异化了“国”与“民”的概念。中国共产党继承延续了“家国一体”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发掘其当代价值,将其与现代文明、时代精神交融创新,实现了对“家国一体”文化概念的重构与超越。

其一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超然于其他民族精神之上的独特属性。中国共产党吸收传统文化“家国一体”中的优秀成分,消解爱国主义虚无化、过时论等错误论调,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形塑社会主义国家意识,使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超越了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将“爱国”与“忠君”捆绑的狭隘属性,爱国主义的实体对象明确指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7]爱国主义精神引起中华民族的强烈共鸣,并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上孕育出与传统相呼应、与时代相契合的多种精神表现,如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

其二是培育社会主义公民。封建文化下的“家国一体”强调以“忠孝”作为人立身的根本要求,个人被异化为“君臣父子、家族宗法”的附庸。新中国成立之初,集体主义被无限放大,人的概念再次湮没于集体之中。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冲击又使个人至上的扭曲价值观大行其道,以至于社会道德滑坡,个人逐利膨胀。如何培育现代社会主义公民,使之担负感恩家庭父母的基本伦理价值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邓小平提出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001年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党中央颁布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指导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予青年要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三)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在马克思主义场域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价值目标,更是不断超越束缚,推进人的解放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同时吸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精髓,在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不断提升、不断深化的思考和探索。

邓小平反思“文革”教训,他清醒地认识到,“文革”的错误除了制度原因之外,也有人的问题。几千年的封建思想禁锢了中国人民的头脑,使他们惯于服从,因循守旧,由此导致家长制、个人崇拜的盛行。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明确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邓小平认为,要大力解放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要着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都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实际上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现了以人民性作为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的价值维度。

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导。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要注重人的文化发展,对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提出了要求,这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精神境界,从而以人类本身能力的发展来实现“真正的自由王国”,是对传统人的发展观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属性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他之前,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中,对人的文化属性的说明仅仅是“潜语”,并未直言道明,我们只是从经典作家们的著述中解读出人的文化性。习近平将人的文化性“潜语”变成了“显语”,他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8](P150)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的发展缺乏价值取向,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

三、以“文化自强”为意旨的实践理性向度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还彰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理性向度,即实践理性向度。实践理性是一种把“改造世界”作为自身最高任务的理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基于唯物主义实践观,其要义重在实践、意在改变、旨在创新,其旨归于实现文化自觉,构筑文化自信,达成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辩证统一的实践路径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语境下,在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下的强烈冲击下,文化自觉应运而生。从费孝通对文化自觉的定义来看,文化自觉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实践活动,关涉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在实践理性的“自知”之境下对文化的“反思”和“自知”。我们党倡导文化自觉,就是要在文化上采取觉醒和自觉的行动,对古今中西文化形态进行辩证综合、筛选创新,汇聚到党的文化实践中来,从而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建构的“综合创新”,并以此为起点,开启新一轮的文化实践活动。在这一螺旋上升的文化理论建构过程中,通过不断扬弃旧有的文化图景,建构出更突出文化主体性、突出人本价值性,从中国散发至世界的新文化图景,并在这一历程中生发了文化自信。

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个纯学理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国家事业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问题。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文化问题逐渐走向国家建设舞台的中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指导文化实践的关键集中于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所要表征出的统摄范围也不仅仅是要涵盖当下的国人,更要成为吸引世界各个国家文明、民族文化的漩涡,成为他们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的文化图景,是党的文化理论建构更具主体性、开放性的表现,两者不是完全同质性的建构,从实践理性向度的视域来看,两者是“一体两面”、辩证统一的哲学关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继续升华。没有文化自觉的文化自信犹如空中楼阁,只能陷于孤芳自赏之境。没有生发文化自信的文化自觉,则丧失了对文化根基和文化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同和期待,只能像水中月、镜中花,似有实无。

(二)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的实践归宿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文化强国的逻辑进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建构纵深延伸、动态推动的生成路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批判地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在科学分析、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文化理论建构与实践得到了全面拓展,业已催生的文化理论成果充分表征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特征、新面貌、新气派,形塑了一种更高形态的文化理论之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在深入思考“经济发展以后要干什么”的问题,文化作为国家自强之魂、自强之本、自强之源,占据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国家战略的“浪潮之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9](P349)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从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领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诉求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从“自”出发:立足自身国情、依靠自身力量、发展自身特色,归宿于“强”:强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吸引力、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论建构通过拓展理论内涵和实践范式,使我国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交往理性向度意在彰显一种与现代化对话、立足现实的时代精神、表征一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价值理性向度意在坚持“以人为本”,重构“家国一体”,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揭明中国共产党人民性的价值立场;实践理性向度则通过文化自觉,构筑文化自信,达成文化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重理性向度虽各侧其重、各显其用,却又共同构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理论建构立意高远、逻辑严谨、运思缜密的有力明证。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建构中国共产党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梦想之城》3月8日上映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