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以来唐宋转型视域下宋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2021-12-04张文利

关键词:变革转型文学

张文利

(西北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唐宋转型(变革)理论是近年来比较引人瞩目的学说,如果从1922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及唐宋变革的思想算起,迄今差不多有百年的历史(1)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及“宋代近世说”的提出时间究竟是何时,中日学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内藤在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之前,已经阐述过这个思想。相关讨论,可参阅李庆《关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学术月刊2006年第10期。牟发松《“唐宋变革说”三题——值此说创立一百周年而作》,《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近百年来,围绕唐宋转型学说本身以及此学说在唐宋史学、文学等研究领域的实践,学界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论著,也存在一定的观点纷争。在这一学说产生百年之际,对学说本身及其在宋代文学研究中的实践进行检讨和总结,当有助于宋代文学研究的良性推进。

一、理论回顾及新世纪以前的研究

(一)理论回顾

提到唐宋转型学说,多数人会将其与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联系起来。其实,梳理反思这个理论及其相关的学说,我们发现,对于唐宋转型的思想和理论,应当从两个路径去考察其发生和演变的进程。一个是中国本土学者的相关学说,一个是日本及欧美学者的相关学说。两条路径之间有联系和交叉,也有疏离和分歧。中国本土学者的学说发端甚早,而海外学者的学说因为诸多机缘影响更大。

1.中国学者的学说 翻检史料,南宋初期的郑樵就有了唐宋转折变化的认识。其《通志》卷25《氏族略》云:“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1](P768)从科举取士和缔结婚姻两个方面论及唐宋之间的不同。南宋末的文天祥在为他人的家谱题写序跋时,亦不止一次表述了同样的思想(2)参阅文天祥《文天祥全集》卷10《跋吴氏族谱》《跋李氏谱》等篇,中国书店,1985年版。。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他的《二十二史札记》和《陔余丛考》等著述中, 通过对《梁书》《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史学著作的剖析, 认为唐宋时期史学著述发生了一系列变迁, 诸如史书文体由崇尚骈体到推重散体、史书编纂法由崇尚照录到推重别裁、修史组织形式由“一家著述”到史馆分纂等。有学者认为, 他的唐宋史学变革思想, 对于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产生了直接的影响[2]。

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是史学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傅斯年、吕思勉、柳诒徵、陈寅恪、钱穆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探究中唐到北宋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转型特质(3)参阅傅斯年《中国历史分期之研究》、吕思勉《隋唐五代史》、柳诒徵《中国文化史》、陈寅恪《论韩愈》、钱穆《理学与艺术》等相关论著。。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前,唐宋转型的话题在中国学界相当沉寂。20世纪80年代后,史学界重新掀起对历史分期的探讨热,唐宋转型再次成为颇受关注的话题。尤其台湾学者傅乐成首次以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阐释唐宋文化的不同(4)傅乐成《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载1972年《“国立编译馆馆刊”》第1卷第4期,又收入其《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版。大陆对傅乐成观点的引入稍晚一些。,更推进了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究。

2.日本和欧美“唐宋变革论”的提出与发展 从历史分期的角度,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开端的假说,认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内藤关于宋代是中国历史近世开端的假说,经他的学生宫崎市定等人的发挥和展开,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中国近世说在国际唐宋史领域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是日本的中国史研究可举出的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至今仍然是考察这一时代的坐标轴”[3](P5-71)。

欧美学者对于唐宋变革论的认识与日人不尽相同。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宋史学者研究的重点转向士大夫和学术文化思想,受当时西方流行的社会学中精英与分层理论的影响,他们以唐宋时代士人的变化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唐宋变革,进而否定或修正日本学者的唐宋变革观。1974年刘子健出版了《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4]一书。他将南宋与北宋作为两个时期进行研究,认为两宋之交是中国转向内在的关捩期。包弼德(Peter Bol)的著作《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5]考察了社会变革视角下的唐宋之间的思想转型。他认为,在社会史方面,我们现在可以把唐宋的社会转型定义为士或士大夫(他们是政治和文化精英)之身份的重新界定,以及他们逐渐变为“地方精英”的过程,以此来取代以往把这一转型定义为门阀制的终结和“平民”的兴起[6](P63-87)。韩明士(Robert Hymes)的《官宦与绅士:两宋江西抚州的精英》是一本研究宋代地方精英的地域社会史著作。美国学者的“精英理论”受到了中国本土学者的质疑(5)包伟民在《精英们“地方化”了吗?——试论韩明士〈政治家与绅士〉与“地方史”研究方法》(《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的书评中写道:“说到最后,南宋的精英们究竟有没有‘地方化’呢?坦率地讲,尽管到宋代,儒学开始呈现‘为己之学’的新特征,但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特征并未变化,所以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参与国家政治,应举出仕,正是精英们主要人生价值之所体现。如果以为以儒生为主体的中国传统社会精英阶层可能与国家‘分道扬镳’,转向‘地方化’,实在是本人所难以想象的。”。

从上述可知,唐宋之间中国历史的变革, 无论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本土学者, 还是日本和欧美学者, 也无论他们采用什么样的话语表达系统, 在认识到变革的存在这一点上, 其认知是基本一致的。中外学人的不谋而合, 证明了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确乎发生了改变, 唐宋转型理论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

(二)新世纪以前宋代文学研究对唐宋转型学说的吸收借鉴

20世纪之前的宋代文学研究,很少从唐宋转型的角度措意。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唐宋转型(变革)论,但本质上践履这一理念的论著尚有不少。往前追溯,有陈衍的这段著名论断:“余谓唐诗至杜、韩而下,现诸变相。苏、王、黄、陈、杨、陆诸家,沿其波而参互错综,变本加厉耳。”[7](P226)已明确涉及唐宋诗的流变转型问题。20世纪后半叶,钱锺书《谈艺录》中论唐音与宋调(6)参阅钱锺书《谈艺录》之“诗分唐宋”等条,中华书局,1984年版。;缪钺《论宋诗》[8](P35-51)一文中谈唐诗与宋诗的区别等,其实质都含有唐宋转型和唐宋文学比较的意味在内。

至20世纪末期,有数种著作涉及这一视角。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指出:“宋代作家与唐代作家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如果说唐代作家多具诗人气质的话,那么宋代作家多具有文人学者风度,往往一身兼有政治家、诗人、思想家等多重身份,除了诗文创作以外,还有经史著作,精通绘画、书法和音乐,在人文生活和文化修养方面远胜于唐人,具有宏通广博的知识和文化上集大成的自觉意识。”[9](P8)此书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唐宋转型或者变革,但对唐宋文人差异的描述是含有唐宋转型的意味在内的。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中唐—北宋)》[10]、程杰《北宋诗文革新研究》[11]、戴文和《唐诗、宋诗之争研究》[12]等,也都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阐释中,隐然包含着唐宋转型的考量维度。

唐宋转型论对宋代文学研究的显性影响,较早的体现是王水照先生主编之《宋代文学通论》。此著“绪论”标题是“宋型文化与宋代文学”,其中第一个小标题是“宋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成熟期的型范”。文中说:

据我们有限的见闻,台湾学者傅乐成教授可能是此说的首倡者。……这里提出的从类型上来探究唐宋文化各自特质的命题,甚为精警,尽管在内容的界定上不无可商榷之处,也仍然获得了海峡两岸学者的纷纷回应。

在我们看来,唐代的“安史之乱”,不仅是唐王朝由盛世逐渐走向衰微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渐由前期转向后期的起点;而从文化上看,唐朝代表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上升期,宋朝则是由中唐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的定型期、成熟期。因此,类型的划分比单纯的朝代划分,更具有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价值。[13](P2)

此书没有直接提及“唐宋转型(变革)论”这一命题, 但是傅乐成的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区分, 很明显是建立在唐宋转型(变革)这一前提下的, 是唐宋转型(变革)论在唐宋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二、新世纪以来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研究的相关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宋代文学研究的成果繁荣兴盛。唐宋转型是这一时期受到相当重视的文学观念和研究方法之一,也产生了一批在此学说影响下的研究论著。以下从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两个方面稍加梳理,并及台湾地区和海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一)宏观研究

这方面,以复旦大学王水照先生及其门下才俊的研究为突出。王先生对唐宋转型之于宋代文学研究的意义非常重视。上文已经提及1997年他主编的《宋代文学通论》中明显贯穿着唐宋转型的理念。2005年,王先生主编“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丛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推出。在丛书前言中,王先生梳理内藤湖南的“宋代近世说”和“唐宋转型说”的发展脉络,并给予很高评价:“内藤氏的宋代近世说,以唐宋转型或曰变革为核心内容,从横向上突出宋代文化或文明的高度成就,从纵向上追寻当下社会的历史渊源,体现了对历史首创性的尊重,对历史承续性的观察,体现了东方文化本位的思想立场,构成了完整的宋史观。”[14](P6)丛书所收的日人著作,有几种从唐宋转型的视角对唐宋文学进行研究,如浅见洋二《距离与想象——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副岛一郎《气与士风——唐宋古文的进程与背景》两书,就是直接讨论唐宋文学的转型问题。次年,王先生又撰文《重提“内藤命题”》[15],重申内藤命题的意义。文中说:“纲举才能目张,‘内藤命题’关心宋代社会的历史定位,关心其时代特质,关心社会各个领域的新质变化等等,就为宋代研究提供了这样一个‘纲’。对于我们宋代文学研究而言,也是这样一个‘纲’。”此文更是把“内藤命题”提到了宋代文学研究之“纲”的高度。

值得注意的是,王先生在其论著中,常常将“变革论”与“转型论”相提并用,并且用“转型论”的频率更高一些,可见他认为这两个术语的内涵应该是一致的。而在中国的学术语境中,“变革”重在强调动态性、过程性和阶段性,“转型”不仅包含了“变革”的意味,也包含对变革之后状况的认知,这大约是国内宋代文学研究者更倾向于用“转型”一词的原因。日本学者的《唐宋変革論》直译成汉语即《唐宋变革论》,与“转型”毫无关联。故中国学者对于“变革”“转型”的混用以及对于“转型”一词更多的倾向性,应是在汉语语境下对于二者的理解和选择。或许在中国学者看来,“转型论”情感更温润,力度更缓和,含义更丰厚,更能揭示出问题的实质性和系统性。

2013年,王水照先生接受《文汇报》记者采访时,又提出“研究唐宋转型与当今社会有密切联系”(7)访谈文章刊登于《文汇报》2013年2月25日第00A版。。他说:“日本和中国学者都曾提及的‘唐宋变革论’或‘唐宋转型论’,我觉得很有道理,即认为中国社会在唐宋之际有了一个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与当今的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他认为“唐宋转型”研究不仅是唐宋文史研究的必须,也对当今社会很有意义。同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王先生主编的“复旦宋代文学研究书系”(共六册)。王先生为书系所作的序言,仍然强调从唐宋转型角度研究宋代文学。诚如学者所言:“王水照先生多年来从唐宋文化转型的角度出发,在作为一种文化型范的宋型文化的坐标系中观照宋代文学,取得了公认的成就。”[16]

近二十年来,王水照先生培养的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及指导的博士后,学位论文或科研方向都以宋代文学为选题,有的就与唐宋转型有直接关联。朱刚的《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17]及《唐宋“古文运动”与士大夫文学》[18]两部著作都是从唐宋文道观及古文运动入手,对宋代文学“唐宋转型”的实证性研究。查屏球的《唐学与唐诗:中晚唐诗风的一种文化考察》[19],虽然副题揭示为对中晚唐诗风的文化考察,实则其学术视野并不限于中晚唐,而是力图勾勒诗歌由中唐向宋代转型的总体倾向。张海鸥的《宋代文化与宋代文学研究》[20],分析宋代文人的疏狂心态和淑世精神,考察盛宋诗的雅化、老境等,彰显其与唐代文人及文学的对比。林岩《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21]指出北宋科举考试制度发生了系列历时性的变化,对北宋文人的知识结构、读书风尚等均有影响。成玮《制度、思想与文学的互动——北宋前期诗坛研究》[22]认为从北宋初三朝到仁宗朝,宋诗完成了“宋调”的蕴育和成熟,多角度呈现了“宋调”形成的历史现场。李贵《中唐至北宋的典范选择与诗歌因革》[23]对唐代杜甫、白居易、韩愈、贾岛、李商隐的文学考索,均是着力于他们与宋代文学风貌之间的关联。陈元锋《唐宋之际:一个历久弥新的学术史话题——唐宋转型理论与唐宋诗歌研究》[24]呼吁从唐宋转型的视角来研究唐宋诗歌的特点,是对乃师王水照先生重提“内藤命题”的及时响应。

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元白之“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25]一书的讨论范围从中唐元和体到宋初诗坛,研究的内在理路是,“从元白的‘元和体’在中晚唐和宋初的创作影响入手,考察唐宋诗歌的转型;同时又找到与‘元和体’关系最密切的士人‘文官化’的问题,来考察诗歌创作主体的精神面貌的变化。”(8)葛晓音《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序》,第2页。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认为:“宋型文化的一个突出的新的特征,就是作为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体的士大夫群体的社会构成发生了根本转型。寒门、庶族士子成为士大夫群体主体成分,并且成为宋代权力核心的主体成分。”[26](P5)张兴武、王小兰《唐宋诗文艺术的渐变与转型》[27],聚焦晚唐五代到北宋的诗文研究,着力揭示其诗文面貌的逐步衍变及其内外动因,强调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学在唐宋转型中的桥梁作用。林科吉《视觉意识到视觉形式的升华——对“中国诗学的唐宋转型”内涵的再思考》[28]一文,对日本学者浅见洋二强调“绘画性”在唐宋转型中的意义纠正和补充,认为“绘画性”在唐宋诗歌中有一个从“意识”到“形式”的升华,而绘画性视觉构形到宋代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范式。蒋晓光《唐文化发展进程与唐宋文化转型的必然性》[29]一文从唐文化结束的必然性谈宋文化建立的合理性,为唐宋转型说追根溯源、大力张本。

虞云国《唐宋变革视野中文学艺术的转型》[30],将文学艺术的转型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场景中作总体性审视,进而深入思考这一转型的过程性、迟滞性、差异性及其对周边政权的辐射性。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31],将宋诗新变追溯到中唐时期。作者对这一转型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成因挖掘较深,对于不被重视的诗学群体(如唐末江南诗人群体)及其在唐宋诗歌转折中的作用的考察,新颖可观。田耕宇《中唐至北宋文学转型研究》[32]从“文化制约文学”这一基本理念入手,紧扣“文化要素”“人的转型”等范畴,阐发唐宋文学的转型问题。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进程》[33]以百年为时间维度,考察宋初文学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复杂的内外成因。

以上诸种论著,无论研唐还是究宋,都以唐宋转型为立论基点,从诸多层面、诸种角度来思考唐宋文学的面貌与特征,深化了唐宋文学的研究。

(二)微观研究

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唐宋文学微观研究,以对宋代文学的研究成果居多,但也有若干关于唐代文学的。元白和“元和体”诗歌在北宋初的大受追捧,使得元稹和白居易成为在唐宋转型视阈下研究唐代文学时容易关注到的考察对象(9)如宋淑芳《白居易在唐宋文化转型中的典型意义》(《南都学坛》2009年第5期)和谢琰《“兼济”的下移与“独善”的升华——白居易诗歌精神在唐宋之际的影响与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两篇文章,对白居易及其诗歌精神在唐宋转型中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讨论。陆扬《孤独的白居易: 九世纪政治与文化转型中的诗人》(《北京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一文,从时代转型、清流文化、翰林学士身份要求的变化以及诗人的个性才情等因素着手,对白居易翰林学士时期诗歌创作的“强烈的疏离感”作出新颖解释。田恩铭《文格与人格:唐宋思想转型背景下元稹形象的建构》(《求索》2015年第9期),以两《唐书》对元稹形象的描述从文学到德行的书写标准的变迁,揭示《旧唐书》和《新唐书》的撰写中体现出的唐宋史学家的不同历史观,从史学传记角度对唐宋转型命题加以探究。。而宋人在崇唐情结下,对唐人偶像的宋型化塑造,“正是唐宋转型的历史走向在文学史上的投射”[34]。

新世纪以来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微观研究,以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居多。他们思维敏锐,思想新潮,研究视角独特,很有创新意识,对电子图书资料的熟练使用,更使他们如虎添翼。许伯卿《宋词题材研究》[35]一书归纳出36种宋词题材类型,并从社会文化学角度解读宋词题材的多样化构成,得出有别于认为宋词题材狭窄的传统观念的新见解。谢琰的《北宋前期诗歌转型研究》[36]从自然观照、情感表达、历史记忆、政治关怀四个方面,对唐宋诗歌转型进行“内容史”的研究。曹逸梅《午枕的伦理:昼寝诗文化内涵的的唐宋转型》[37]一文探究昼寝诗从唐代白居易到宋代苏轼、黄庭坚的衍变,“希望通过对昼寝诗文化内涵的考察,窥见唐宋文化转型的一个侧面”。周剑之《从“意象”到“事象”:叙事视野中的唐宋诗转型》[38]一文提出“事象”和“事境”范畴,从“意象”“意境”和“事象”“事境”两组范畴的对比研究中体现唐宋诗歌转型。侯体健《幻象与真我:宋代览镜诗与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一文认为“宋代览镜诗延续中唐范型,又有所发展,‘镜中像’‘现实我’‘理想我’出现了更为繁复多维的对应关系”[39]。贾晓峰等撰文讨论唐宋佛寺壁画诗的演进及其成因[40],也是关于唐宋诗歌转型“内容史”的研究。这类研究成果甚富,此不一一列举。

(三)台湾地区及海外的相关成果

台湾地区的宋代文学研究者对唐宋文学的转型关注度较低。台湾成功大学张高评和王伟勇先后担任主编的《宋代文学研究丛刊》,是台湾地区集中刊发宋代文学研究成果的专门刊物,已出的15册共刊发论文306篇,其中涉及唐宋转型视角的论文仅2篇。龚鹏程《从杜甫、韩愈到宋诗的形成》[41](P1-20)一文对于“连续性历史观”的肯定,是他考察杜甫、韩愈之于宋诗意味的逻辑出发点,是基于唐宋变化、转型的动态认知。林天祥的论文《从登览诗看唐宋诗的差异——以瀛奎律髓为例》[42](P143-160),认为唐宋登览诗在诗的形式、作诗的态度、情感表现以及思想意识诸层面,都在有所不同。“从登览临景反映诗人心境,再从心境反映到诗境,唐宋人确有不同,这种不同不在于优劣之辨,也不在于选诗时的偏颇,而是文化的不同,和诗人自觉新变的不同”。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内山精也撰有《宋代士大夫的诗歌观——苏轼的“白俗”之评意味着什么》及其续篇《宋代士大夫的诗歌观——从苏黄到江湖派》,对宋代士大夫理想中的诗人形象作出解说,并从理念与实际创作之间的错位来分析宋代诗歌史上重要的诗风变迁如何发生(10)这里对内山精也的成果介绍,参阅了内山精也撰、朱刚译《日本80年代以降的宋代文学研究——以词学及诗文研究为中心》,宋代文学研究丛刊,第15辑。。高津孝的《北宋文学之发展与太学体》,从唐宋转型的视角考察宋文发展轨迹及特征,颇多启发之论(11)此文后收入其著作《科举与诗艺——宋代文学与士人社会》,亦列为“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之一种推出。。

欧美汉学界老一辈的宋代文学研究者的成果,有些已经被译介到国内。除前文提及的刘子健、包弼德、韩明士等人的著作外,艾朗诺(Ronald Egan)的《美的焦虑》[43]讨论宋代文学的审美;《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44]研究李清照及其身后声名。伊沛霞(Patricia Ebrey)的《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45]着重于揭示宋代妇女的生活变化。傅君劢(Michael Fuller)的《漂游江湖:南宋诗歌和作为问题的文学史》(12)Michael A.Fuller, Drifting among Rivers and Lakes: Southern Song Dynasty Poetry and the Problem of Literary History(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3)。此著目前尚无中译本。以及宇文所安的新作《唯歌一首:十一至十二世纪早期的词体创作》(13)Stephen Owen, Just A Song: Chinese Lyrics from the Eleventh and Early Twelfth Centuries(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9)。此著目前尚无中译本。分别对南宋诗歌和北宋词作专题研究。这些汉学家还培养出一批致力于宋代文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杨晓山的《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与玩好》[46],以园林诗歌为切入点,考察了中唐至北宋期间文学传统中的私人领域的发展,从新颖的视角展示了唐宋文学的转型。其他如魏希德(Hilde De Weerdt)、谭凯(Nicolas Tackett)、田安(Anna Shields)等的研究都值得关注。而更为年轻的80年代出生的宋代文学研究新秀也在欧美汉学界崭露头角。近年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的汉学家轮流举办的“唐宋变革工作坊”,显示出他们对唐宋转型问题的浓厚兴趣(14)关于欧美汉学界的唐宋转型及宋代文学研究成果,部分参考了2019年10月19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11届宋代文学年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田安教授的参会论文《北美宋代文学研究现状》而补充,同时承蒙普林斯顿大学夏丽丽博士提供有关论著的英文出版信息。特此说明并谨致谢忱。。

三、几点思考与设想

唐宋转型论是研究唐宋文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它既是我国本土学者的识见,也是日本和欧美等海外汉学家对于中国历史及文学的一种认知。新世纪以来,史学界尤其是宋史研究者对此理论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很多,相比较而言,文学研究者对这一理论的重视程度显得不够,研究成果亦逊于史学界。笔者以为,唐宋转型论对于宋代文学研究的价值仍有很大的开掘空间,可以从如下层面深入拓展。

第一,唐宋转型论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延展性。唐宋转型论之于史学研究的意义在于,突破了以朝代作为历史分期的僵固思维,注重历史的动态演进,形成以阶段和过程来研究历史的思路。受此理论的启发,研究视野可以突破唐宋,向前向后拉伸延展。一方面,考察唐之前的隋朝孕育的唐宋转型因素,形成一种“长时段”的唐宋转型(变革)论[47]。另一方面,考察宋以后中国历史的演进,形成“宋—明”的历史框架,对唐宋转型后的历史进行研究[48]。转型理论的丰富性和包容性,使得“转型”成为考察中国历史、思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学等诸多问题的有效的范畴和方法论之一。但是,我们在借鉴运用此方法时,要警惕“泛转型”论的负面影响,即过度强调历史发展的动态性,相对忽略历史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葛兆光的“创造性思想”和“妥协性思想”以及“思想与文化的制度化、世俗化和常识化过程”的观点,大致也是这个意思[48]。

第二,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研究,不仅包括从唐到宋的动态性、阶段性过程以及其间的文学生态,也包括转型后的宋型文化场域中宋代文学的面相,两者都应该是唐宋转型视阈下的研究命题。这一认知,可以令我们不仅仅把目光留驻在中唐到北宋这一阶段,还应当继续往后看,对北宋中后期和南宋文学进行考察,使唐宋转型成为揭示整个宋代文学全貌的又一视角。甚至从某种意义看,研究唐宋转型的终极目标,正是为了在厘清转型之后,分别从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角度开展对唐宋文学的研究。诚如杨庆存在《黄庭坚与宋代文化·前言》中所说:“时代培养和造就了黄庭坚这位文化巨擘,而黄庭坚的文化实绩也反映了他的特定时代”,所以,“本书将黄庭坚作为剖析宋代文化的典型”(15)杨庆存《黄庭坚与宋代文化·前言》,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晚宋文学生态的一种考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等论著,也是循着这一思路的成果。。

因此,有些论著虽然没有涉及唐宋转型理论,但他们将宋代作家作品置于宋型文化场景中进行讨论,也属于唐宋转型研究的一个层面。以研究团队而言,除上文提及的王水照及其弟子的研究外,四川大学的宋代文学研究成果亦颇为挺出。曾枣庄先生的《宋文通论》,对全宋文做全面的审视考察,颇多新颖之论(16)比如关于宋代文赋,该书认为“文赋并未成为宋及宋以后赋的主体。《全宋文》所收宋赋约1 400篇,堪称文赋者不足100篇……宋人并不是有意作文赋,而是受古文运动影响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文赋这种体裁。”(《宋文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6页)此种研究,以作品数量的精确统计和简明通达的论述解释文学本相,持论新颖,给读者颇多启发。。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49]中对宋代科举与理学、宋代科举制度下的社会心态等问题的考察;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50]对宋代诗学理论体系的研究,都新见频出,启迪学林良多。吕肖奂《宋诗体派论》[51]、伍晓蔓《江西宗派研究》[52]等,亦在各自研究方向对宋代文学专题研究颇有推展。以学者个人而言,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53]《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54]等著作均多有新论,其论文《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55]见微知著,可视为是对唐宋诗歌转型问题的另辟蹊径的思考。陶文鹏的《宋代诗人论》[56]及其主编的《两宋士大夫文学研究》[57]等,立足文学本位,知人论世,言之成理。此方面成果颇为繁盛,这里所列举的,难免挂一漏万,读者诸君察之。

第三,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研究,应当包括对宋代作家、作品、创作思想及批评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唐宋转型促使宋代由唐代的士族社会转向吸纳了大批庶族文人的士大夫社会,创作主体身份气质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文学创作的差异,因此对宋代作家的研究应当结合宋型文化特征展开。唐宋转型在宋代文学创作上的体现,应当包括文学的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前文述及学界已有的“内容史”研究之所以能推出系列成果,就是因为内容研究理当是唐宋文学转型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与此相应,“形式史”的研究也要成为唐宋文学转型研究的另一羽翼。诸如体裁类别、语言修辞、意象事象、色彩情感等等层面,都可以是转型视阈下宋代文学研究继续深入拓展的角度。事实上,学界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周裕锴对禅宗之于唐宋诗的影响研究,揭橥了唐宋诗歌从思维逻辑到外在呈现的不同(17)参阅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等论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田安教授新近提出以“接受史”作为唐宋转型下唐代文学接受研究的一个研究视角的设想,亦颇有启示(18)田安《“接受史”作为唐宋转型中文学研究框架的局限性》,收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九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2018年8月。田安提交本次会议的另一篇论文《从“文苑”之文到“淑世”之文——新唐书列传对“文”的重新定义》,亦是对于唐宋转型的“接受史”视角的考察。。或许我们可以循此思路,开展对唐宋转型下的宋代文学的“接受史”研究。“内容史”“形式史”“接受史”三者结合起来,将形成对唐宋转型视野下宋代文学的全面研究。宋代数量众多的诗话、文话类著述的涌现,表明宋代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繁盛。探析宋人对前代及当代文学的批评,可以看出宋型文化特征之于宋人创作理念和批评思想的影响。并且,我们还应当像程千帆先生多次强调的,不但要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更要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即从宋代文学创作中,抽绎出其创作的理论和范畴。

第四,唐宋转型与宋代的各体文学研究都有关联。词被视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对宋词的研究要考虑到宋型文化的大环境,这样有些命题就迎刃而解。比如关于欧阳修的艳词“著作权”问题,如果我们认识到宋代文人诗词有别的文体观念,以及士大夫身兼学者、文人、政治家的多元身份,就不必为尊者讳,强行把欧阳修和艳词创作撇开干净,而恰恰能证明宋代文化和文人通脱圆融的精神气质。杨海明先生《唐宋词史》[58]中以“多重人格”论北宋文人的人格和心理,指出宋代文人感情世界的多面性问题,对于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维路径。唐诗与宋诗的比较研究,更是从南宋开始就纳入了学者们的关注视野。唐宋诗之争的命题,其实质就是对唐宋转型下的唐诗和宋诗特征的认识,对此命题,要联系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特质,作进一步的深入和细化研究。唐宋转型论对于北宋初期文学的意义,也即学界已经注意到的“中唐—北宋”的课题,学者们关注较多,成果显著。而从唐宋转型的角度研究宋诗创作、研究宋诗不同的体派特征的意义,尚涉猎不够,应当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学术生长点。宋文创作同样具有唐宋转型的特征。中唐韩愈陈言务去,诘屈聱牙,体现出追求生新瘦硬的美学思想。北宋欧阳修提倡平易浅近,简而有法,和宋人追求平淡美、老成美的审美理想有关。宋文是宋代文体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又是文本最为庞大的文体,陶文鹏先生呼吁未来十年的宋代文学研究学者,要加强对《全宋文》的研究(19)参阅陶文鹏《未来十年宋代文学研究之我见》,载《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微信公众号,2018年11月19日。。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文研究大有可为。

第五,应当及时关注史学界唐宋转型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宋代史学研究日新月异,成果丰硕,其中颇有重新思考宋代政治、历史与文化的颠覆式全新研究成果,比如对于宋代是否积贫积弱的重新认识、对于南宋经济状况的重新考量、对于南宋后期权相贾似道的重新评价等。我们应当及时了解宋史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文史结合,以史学研究奠定文学研究的扎实根基。例如,史学界对于唐宋时期家庭家族类型的探析,启示我们可以对宋代不同家族的文学作专题研究。张剑、吕肖奂对宋代家族文学与文学家族的考察,注重借鉴史学界相关研究,取得系列成果(20)参阅张剑《宋代家族与文学——以澶州晁氏为中心》,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张剑、吕肖奂、周扬波《宋代家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张剑《宋代范浚及其宗族考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史学界对宋代家族经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宋代家训文学中的治生理财因素。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哲学界对于宋代理学的研究,打通文史哲,寻求宋代文学研究的康庄大道。

综上言之, 新世纪以来的唐宋转型视阈下的宋代文学研究, 已经取得相当的成果, 但更有值得深入开掘的广阔研究空间。宋代文学研究界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文学遗产》2017年第6期集中刊发一组“唐宋文学的会通研究”笔谈,邀请六位在唐宋文学会通研究方面多有心得的学者发表高论, 足见对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视。尽管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本身遭到质疑(21)2016年5月29日,《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第382期刊发《陆扬谈唐宋变革论》一文,质疑唐宋变革论。《文史哲》2019年第4期刊登杨际平的论文《论亟应走出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误区》,批评内藤命题。, 笔者仍然坚持认为, 我们应当在唐宋转型学说的基本理念指导下, 具体细致地对宋代文学进行掘发, 把宋代文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变革转型文学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我们需要文学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