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三大环节及方法论启示

2021-12-04杨振家

关键词:编译局阶级恩格斯

刘 伟 杨振家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意识形态批判是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范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是在对各种旧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清算中逐步建立起来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并不是那种认为观念(哲学理论)能够自己分辨出谬误(或迷信)与真理(或科学)——如唯理论者所做的那样,也不是真理优先论,即认为真理已将意识形态与常识进行了区分(如拿破仑要做的)。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正在进行的批判。”(1)特里尔·卡弗.“意识形态批判”政治: 新/后马克思主义时代的社会主义[J].张秀琴,魏天舒,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4): 125-13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批判实际是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逻辑原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是以一种意识形态或秉持某种意识形态立场去还原另一种意识形态的本性,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总体性理解。这种总体性理解的目标指向是破解意识形态幻象,摆脱现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从而构建一种内蕴真实合理需要的新形态。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中蕴含了意识形态批判的科学方法论,为从学理上厘清马克思意识形态虚假性批判和科学意识形态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批驳各种对意识形态的错误理解,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关照。

一、 前提澄明: 价值立场自觉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

明晰自我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克服意识形态冲突,是新意识形态建构的核心问题。意识形态批判就是要以自我批判为逻辑起点,重新审视自我价值立场和利益关系,在自我本质还原基础上深化外部批判的自觉性和彻底性。因此,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是意识形态的自我“去蔽”,即透过意识形态表象看到其背后被遮蔽的价值实质。价值立场作为主体判断和评价客体效用的根本出发点,其背后蕴含着不同阶级和群体的社会关系纠葛和利益诉求。只有一个阶级认识到自身价值立场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之间所存在的间隙,意识形态批判才有自由自觉的可能。从阶级意识觉醒中明确价值立场,到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手段自觉,进而贯通塑造意识形态认同的实践目标,这是意识形态批判前提澄明的基本理路。

(一) 阶级意识的自觉: 自身价值立场的确立

社会问题分析背后必然存在主义之争,反映的是价值观念、利益诉求的根本差异。不同的主义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方式手段都存在差异,而不同的价值立场决定了不同的主义。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历程来看,意识形态批判不可能是以宣称自身价值中立为前提,更不可能以去“非意识形态化”来指摘其他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不是超脱的旁观者,即使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批判其他意识形态的时候,也要先在地审视自身的局限性。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既包括对异质性意识形态的批判,也包括自我批判,是对自我原有核心要素继承基础上的自我革命或自我扬弃。因此,我们不是以置身利益冲突之外的客观观察者身份进行一次公平客观的批判,而是应该毫不掩饰地承认并肯定自身价值立场。唯有如此,才能跳出意识形态的公私纠葛,走出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困境。

厘清自身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是实现有效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条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以元批判为基础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其理论批判与实践批判的逻辑起点是先行进行自我批判,即对自身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和价值立场加以澄明,进而对一切旧意识形态展开批判。如马克思所言,“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43.任何意识形态批判都不是一种想象的批判,也不是一种纯粹客观的批判,它一定是立足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以一定生产力和阶级关系为基础的批判。这进一步表明,明确本阶级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区别与纠葛,厘清自身价值立场和利益诉求,是实现有效意识形态批判的前提条件。

在明确利益诉求中实现阶级意识自觉。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毫不奇怪,各个世纪的社会意识,尽管形形色色、千差万别,总是在某些共同的形式中运动的,这些形式,这些意识形式,只有当阶级对立完全消失的时候才会完全消失。”(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1-52.这里指明的是,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必然存在阶级性。意识形态作为特定阶级价值观的理论体系,集中反映了特定阶级的利益诉求,这就决定了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也绝不会是代表全社会所有阶级全部利益的意识形态。与此相对应,一个革命阶级的思想意识,如果趋同于被统治阶级意识形态,那么革命的意识和思想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任何阶级只有在明晰了本阶级的利益诉求,确立了价值立场之后,阶级意识才能够被唤醒。

在厘清阶级关系中明确自身价值立场。阶级意识自觉所带来的本阶级利益诉求的明确及其实现,是意识形态批判话语权争夺的关键前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主要体现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对立,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两个阶级之间各自集团利益的冲突。统治阶级从自身立场出发,总是希望维持现有的统治秩序,实现阶级利益的最大化。为此,统治阶级便把自己化身成为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代表,不仅在社会思想层面把一切反对他们的行为称作是反对整个社会的行为加以批判,并运用掌握国家机器的优势对反对的力量进行压制。而革命阶级要想表达自身阶级利益诉求和推翻统治阶级实现解放,也必须明确自身的价值立场,宣称自己的特殊利益不是被代表了的共同利益,由观念上的阶级意识启蒙向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批判过渡。总之,每一次意识形态批判都必须首先对自我观点提出质疑,承认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是基于特定集团利益维护和权力意志的表露。在去除神化自我和客观自尊中揭示他者本性,实现新意识形态的理性建构。

(二) 批判手段的自觉: 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

实现有效的意识形态批判不仅要实现阶级立场的自觉,还需要实现批判手段的自觉,积极掌握意识形态批判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意识形态批判一定是双向平权的,没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会被动地等待其他意识形态来摧毁自己。任何意识形态都具有固定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属性,不掌握话语权的意识形态是无法实现其阶级利益的,因而也无法成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所有意识形态都是为利益服务的,意识形态话语就是权力意志的显现。为了实现自身发展延续,每一种意识形态都会主动参与思想论争和话语权争夺。

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发展的必然要求。把特殊利益说成普遍利益是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要实现形式,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每个阶级把本阶级意识形态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手段。“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24.作为社会物质生产交往中形成的介体,语言和话语从一开始就带有了价值的属性。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33.统治阶级掌握着社会意识形态话语权,因而总是倾向于把本阶级的话语扩大为全社会的共同话语,赋予其“普世”的形式,使其成为“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意识形态斗争的现实表征。在马克思的语境下,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可以被视为阶级斗争的具体表现,每个希望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都必须通过意识形态话语权为本阶级获取合理性资源。当资产阶级对封建贵族统治进行挑战时,他们首先在社会上立起“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大旗,极力将这些理念称作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这样,封建统治阶级对这些价值理念的违背就成为对全社会的背叛。在这种情况下,资产阶级革命便不再只是一个阶级对统治阶级的革命,而是其他所有阶级对抗统治阶级的集体行为;在这种社会共同力量的作用下,封建贵族的统治很快土崩瓦解。当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工人阶级生活的苦难处境实际上戳破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粉饰下的和谐。与此相对应,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也是这样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即使它的统治要求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式和一切统治,就像无产阶级那样,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又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它在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36-537.工人阶级也必须冲破资产阶级虚伪的“爱”的说教,与资产阶级争夺政权,以便把本阶级的话语上升为全社会的话语,并以此作为革命的依据。

(三) 批判目标的自觉: 核心是塑造意识形态认同

面对多元社会思潮的竞争,意识形态批判需要在复杂的意识形态中排除错误思潮的干扰,保持足够的理论清醒和政治定力,明确自身的使命和目标。意识形态批判的目标指向就是“思想掌握群众”,让本阶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社会的物质力量,进而为本阶级利益诉求的实现提供现实动力和合理性辩护。

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实质是对社会统治基础的争夺。每一个阶级为了夺取政权都必然需要构建和革新自己的意识形态,致力于以普遍的外衣掩饰其特殊利益,赢得更多阶层的拥护。正是因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的特殊利益和社会的普遍利益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即阶级的特殊利益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之间总是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在国家范围内,统治阶级利用其自身在物质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优势,在思想生产特别是意识形态生产中也同样占据统治地位。统治阶级必定会用带有普遍性的“外衣”去修饰自己的特殊利益,让其看起来是全社会的利益。也就是说,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就是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在这个意义上,革命阶级与统治阶级批判话语权的争夺可以被视为对社会群众基础的争夺,其意识形态能够被社会接受为“普遍思想”的一方将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因此,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就是瓦解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认同,在“思想掌握群众”中树立本阶级意识形态权威的过程。对于每一个想要取得统治的革命阶级来说,这是它最初所不得不做的。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11.在这个意义上,争夺意识形态批判话语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社会多元思想的论争中“思想掌握群众”,进而给本阶级的特殊利益“披”上合理性“外衣”,为更好地追求和实现特殊利益提供依据。特殊利益被接受为普遍利益的过程就体现为意识形态批判话语权逐步掌握的程度。

思想掌握群众就是要塑造公众的意识形态认同。意识形态是一个阶级或利益集团联结成员的纽带,是吸纳融合社会成员的思想武器,它使不同社会成员在这一思想体系及其现实关照中体认自己的身份,赢得社会生活的基本价值规范。因此,思想掌握群众的关键是在复杂社会关系中建构一套为共同体所共有的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努力突破给定的位置,实现思想体系现实效用的最大化,在解释和说明世界中占据社会主流地位。“具有一套新价值观的新兴资产阶级并不满足于仅仅在旧的封建秩序中被指定给一个受限定的位置。它代表一个新的‘经济体系’,伴随着一种新型的思想,这种思想最终取代了解释和说明世界的现存模式。”(8)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66.可见,赢得更多阶层拥护的过程就是本阶级意识形态得到认可,逐渐掌握群众的过程。因为“共同的意识形态形成成员间的共同利益与目标之核心,促使他们使用共同的方法来表现与追求其利益与目标。所有的社会(与团体)都不仅需要控制冲突,而且需要其成员间的政治整合”。(9)恩格尔,等.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M].张明贵,译.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5: 21.对于个体而言,每一位社会成员都需要融入社会主导的价值规范,以便消除思想和行动上的可能冲突,更好地掌握社会生活之法,实现个体社会生活的圆融通畅。就共同体而言,同样需要一套思想体系来整合多元主体的思想分歧、协调不同共同体成员的利益关系,使其朝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和目标方向努力,这既是消解社会冲突稳定秩序的需要,也是实现意识形态所代表的利益诉求的必然要求。

二、 实践展开: 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揭示与本性还原

意识形态批判实践的展开,是通过揭示批判对象宣称其代表普遍利益背后的社会关系实质和利益根源,揭示批判对象的虚假性,从而还原批判对象的本来面貌,这是意识形态批判走向深入的又一个环节。还原批判对象的本性是为了认识其产生、发展以及逐渐占据统治地位的过程,探究意识形态批判对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渊源和阶级实质,为进行彻底的清算和批判性建构做准备。

(一) 揭示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

回顾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历程,对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进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主要部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主要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围绕以往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颠倒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来展开的。

其一,对颠倒现实世界的世界观的批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开篇便指出,“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09.意识脱离社会现实,成为独立的存在,所有的批判都局限在了哲学的基地,一切看似激烈和伟大的斗争都在“纯粹的思想领域发生”,德国哲学代替宗教成为人们思想中又一个“独立王国”。对此,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意识的起源来进行考察,得出意识形态没有独立发展的历史,“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25.

其二,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批判,还体现在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虚假的普遍形式的批判,揭示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实质。“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0.统治阶级在掌握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同时,也调节着社会的精神生产,并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于是,“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1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2.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被这种普遍性形式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统治阶级的利益被当作是社会的整体利益进行维护。此时,“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体系,它表达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阶级关系”。(14)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19: 40.这种被幻想化了的阶级关系就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美化下的阶级矛盾调和,统治阶级把自身作为全社会的代表,进而把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说成是社会的普遍利益,社会其他各阶级的利益诉求被统治阶级有意地“虚化”了,而只留下统治阶级意识形态一元化背景下的社会思想和谐。对此,马克思指明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阶级局限性进行了批判,驳斥了各种超阶级形式的意识形态。

(二) 还原意识形态背后的社会关系和利益本性

马克思不仅揭示了意识形态虚假性生成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历史根源,而且还深入到现实社会关系的剖析,并还原了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本性。任何意识形态都是维护特定利益集团的思想体系,其背后展露的就是权力意志和阶级利益的本性。

其一,没有超越利益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一开始就是形而上的产物,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无可避免,关键在于统治阶级是否以有意欺骗的方式延伸其意识形态触角,制造理想性幻想来麻痹人们。”(15)刘伟,陈锡喜.“技术理性统治”何以可能: 兼论哈贝马斯技术理性批判的反思向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4(2): 51-58.由于意识形态都具有特定价值属性,这种属性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意识形态对现实的指向之中,因而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在这个层面上都成了意识形态的加工物,这就是意识形态“虚假性”的根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在现在这样的社会中没有发现隐蔽地存在着无阶级社会所必需的物质生产条件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关系,那么一切炸毁的尝试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1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册).北京: 人民出版社,1979: 106.因此,我们认为没有超越阶级意识的普世的意识形态,任何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属性。“在与其资产阶级对手进行斗争时,马克思主义重新发现,在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中,不可能有‘纯理论’。它看到,在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潜伏着集团的观点。集团思维这种现象依照利益以及社会环境和生存环境表现出来,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意识形态。”(17)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0: 126.我们不能天真地认为可以超越利益,可以悬在没有利益渗透的真空之中,建构一种客观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其二,对意识形态背后的社会关系进行批判性反思。意识形态是维护阶级利益的基本工具,任何意识形态都与相应的权力和利益相互勾连,追逐利益是意识形态生成和发展的必然追求。意识形态批判就是要揭示其背后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土壤,看清利益斗争的真相。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就是把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作为意识形态的基础来进行考察。不管是什么意识形态,它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土壤中产生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出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一般意识形态”的生成渊源和虚假性建构进行了梳理,还原了意识形态的本性生成的过程及其阶级根源。马克思指出了“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3.在人类物质资料的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意识才会出现。“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23-524.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并相互竞争,正是源于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出现了矛盾冲突,社会利益开始分化。“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2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36.意识形态的本性就是表达阶级意志和论证阶级利益正当性的思想体系,其根本功能是将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因此要认清这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批判的任务还必须深入到被批判对象背后的社会关系,揭示其阶级政治属性及其社会关系土壤,这也是意识形态批判从观念到现实的必然环节。

(三) 面向现实的事实批判与社会关系变革

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是新意识形态建构的基础,但这种意识形态批判不是止步于抽象的理论批判,诉诸经验基础上的感性还原,而是以现实为导向的事实批判。“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任何意识形态只有对自身观念进行革命性、批判性的省思,才能确立起牢固的意识形态,对自身意识形态现实基础进行批判性分析,以确认意识形态认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深入到意识形态背后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中,摆脱一种笼统的道德批判,实现具体的实践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是以现实为导向的事实批判。作为“批判的武器”的革命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的语境中是呼唤无产阶级觉醒的先导,只有“思想掌握群众”后,“批判的武器”才能转换为物质力量,从而进行对“武器的批判”。因此,意识形态批判实际上是作为对整个社会交往关系和观念上层建筑进行合理批判的前提而存在的。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实际包含两方面的深层内涵: 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背后社会关系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这种意识形态所代表的阶级统治的批判。意识形态批判绝不能只停留在道德和观念上的批判,而应该转向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本性批判和对统治阶级统治的批判。

意识形态批判的实践指向是社会关系的变革。意识形态批判不能局限于观念的批判,而应该深入现实生活的根基做彻底的现实批判。因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生成于意识对现实生活的颠倒,即人民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因此,意识形态批判不仅要批判虚假意识本身,而且要在社会关系的变革中重置人民对虚幻意识赖以生存的社会生活基础的认识。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2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44.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实际上是要求相应社会关系的变革,主张用革命的手段去消灭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的社会关系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大工业发展阶段产生并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必须表明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态度,实际地投入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斗争中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意识形态批判是对根源其中的社会关系的否定,而要对这个社会关系进行否定只能依托革命的实践。在完成了对意识形态的本性还原和虚假性揭示之后,问题就在于如何夺取政权,以便将本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升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 目标指向: 在批判旧意识形态中建构新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目标就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建构新世界。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的最终目的不是彻底否定,乃至消灭意识形态,也不是致力于对社会多元意识形态背后的利益诉求进行简单的平均实现。作为阶级社会中必然存在的精神产物,意识形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在社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问题在于能否用科学的意识形态指导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指向不是“消灭”意识形态,而是构建科学地代表广大劳动者根本利益的新意识形态。新意识形态建构显然不是为旧世界的持续存在进行辩护,也不是纯粹地否定和完全抛弃旧世界,而是在对旧世界批判性变革的基础上建构新世界。正如马克思所说:“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2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0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7.通过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进行逆向推导,不难得出新意识形态构建应该致力于达成的关键,即实现真实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做到意识形态话语言说和利益实现的统一,实现意识形态生产革新和制度维护的统一。

(一) 意识形态真实性与广泛性的统一

新意识形态若不能在前提性批判中自我扬弃,而是同虚假意识一样失去真实性,就必然会造成社会成员的怀疑和疏离。新意识形态建构应该实现真实性和广泛性的统一,要立足于关注现实的人的利益需要和发展诉求,广泛吸纳社会成员的利益关切,采取切实有效的制度措施推动利益吸纳和利益实现机制的构建,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套普遍适用的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的认识框架和价值体系。

新意识形态建构应积极回应现实的利益需要。从意识形态所代表的利益特殊性和形式普遍性的矛盾出发,新的意识形态需要代表社会最广大阶层的利益,这是新意识形态真实性在社会中更具广泛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每一个新阶级赖以实现自己统治的基础,总比它以前的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基础要宽广一些;可是后来,非统治阶级和正在进行统治的阶级之间的对立也发展得更尖锐和更深刻。”(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3.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要使自身的意识形态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无产阶级政权就必须真正地代表社会最广大群体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避免以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所代表利益的阶级局限性,构建起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的意识形态。因此,新意识形态建构要把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核心价值关切,保证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广泛吸纳多元社会阶层的合理意志与核心关切,保持社会思想的流动性,避免遏制思想交流。要努力整合多元社会意识,积极回应新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和引领整合新生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主张。要实现政党意识形态、国家意识形态和个体意识形态的统一,正确处理阶级内部的利益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凝聚利益共识,提升新意识形态的向心力。

新意识形态建构要为社会成员提供有效的社会生活指引。意识形态批判的目的不是采用一套新的概念术语来统治现存世界,而是为认识和推动现存世界的发展提供新的思想框架和现实指引。正如马克思所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25.新意识形态建构无论如何不能止步于抽象的意识建构和思想演绎,而应当以现实生活为根基,为人民完满生活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思想指引。道格拉斯·诺思生动地形容“意识形态是种节约机制,通过它,人们认识了他们所处环境,并被一种‘世界观’导引,从而使决策过程简明化了”。(25)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3.从这个意义上讲,新意识形态可以而且应该为社会成员编制共同遵循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导引,塑造社会成员认知和评价的价值标准。新意识形态建构要以重构民众认同为基础目标,在多元整合中实现价值引领。要在理性的基础上重构社会的思想秩序,平衡好一元化本性和多元自由的张力,重新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套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的认识框架和价值体系。

(二) 意识形态言说与实现的统一

意识形态发展的路径依赖主要体现为对本阶级价值观的宣传和教化,但单纯的意识形态言说并不足以支撑起意识形态的现实说服力。意识形态尽管是抽象的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但它绝不是空洞的、教条化的存在。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都必须是话语言说与利益实践的统一。构建科学的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言说就必须建立在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实现的客观基础上,这也是新意识形态与以往意识形态的主要区别。

新意识形态建构要告别空洞的说教。在马克思看来,“如果把统治阶级的思想和统治阶级本身分割开来,使这些思想独立化,如果不顾生产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它们的生产者而硬说该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是这些或那些思想”,(2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2.那么统治阶级也只不过是自己为自己编造了一些脱离实际的幻想。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统治阶级之后,革命时期举起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依旧在社会中高高飘扬,但无产阶级的生活处境却并没有因为革命的胜利而获得多大的改善,只不过是从封建主的奴仆转变为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由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理念发展起来的社会意识形态反过来沦为资产阶级压迫无产阶级的道德借口。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言说与意识形态内容的实现完全脱离,意识形态就成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空洞说教。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看待新意识形态构建的条件,新意识形态应该是从现实的人出发,对社会交往关系和经济基础的真实反映。新意识形态建构指向的就是现实观念上层建筑的建构,它是建立在新的经济基础之上与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相适应的一种全新锻造。总之,新意识形态对认识框架和价值体系的重构,必须力戒虚假意识。

新意识形态建构要实现价值取向的知行合一。马克思指出,“每一个企图取代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 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2.对特定阶级来说,要构建一种告别空洞的新意识形态,除了在革命时期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在取得政权之后,同样需要把实现革命时期所说的社会共同利益作为自己的执政目标。因此,相比于仅仅以话语创新来丰富意识形态言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满足社会成员的普遍利益来为社会意识形态进行辩护,做到意识形态言说与实现的统一。新意识形态建构必须紧密地贴合现实,掌握社会发展变化的基本理路,在思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中建构能够推动社会关系变革和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体系,并且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力量引领人们在意识形态教化中确认自己的社会本性和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利益需要和价值诉求,辩证把握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在主体的自觉建构中实现完满的个性生活。当社会意识形态中所宣扬的价值成为人们认同的实在价值,并且人们的利益需求确实通过这种意识形态得到了满足,那么该意识形态便从抽象理念转化为社会成员现实获得的具体感知。这样,意识形态的根本功能就在“思想掌握群众”的过程中得到了实现。因此,通过利益实现来引导人们增进对主导意识形态的认可,不仅是意识形态构建的必要手段,也是驳斥意识形态虚假论的最好方式。

(三) 意识形态生产与维护的统一

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要始终保持生命力,延续对现实的影响力,就离不开意识形态的生产与维护。意识形态生产是意识形态保持生命力的根本,不断为阶级统治提供新的辩护和精神支持,意识形态维护机制则为意识形态能够更具说服力提供制度保障,实现两者的统一是推动新意识形态构建的重要手段。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生产指向意识形态内容的创建、丰富与发展。同时,意识形态也需要依靠一定的体制机制来维护其在社会精神领域的统治地位。因此,意识形态的生产与意识形态的维护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表里,为新意识形态的构建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要积极促进新意识形态的革新。意识形态生产要将知识生产、话语生产和权力生产有机统一起来,其中知识生产提供具有普遍规范的思想体系,话语生产使得思想体系落实到教化实践,从而在知识和话语生产的基础上维护本阶级的核心利益。意识形态生产就是要时时检视自身知识和话语的不足,根据时代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呈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解释系统和批判系统,构建一种动态开放的思想体系。在此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生产主体的作用,努力培养一批具有理论自觉的意识形态家。在马克思看来,统治阶级的内部总有一部分人是作为这个阶级的思想家而存在的,他们对本阶级的思想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自觉地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而生产出新的思想。“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551.对于革命的阶级来说,同样需要在革命中培养出一批属于本阶级的理论思想家,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本阶级的思想体系。按照葛兰西的话语范式,革命的阶级必须在阶级内部培养出一大批“有机知识分子”,更好地创新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本阶级的利益诉求,并不断地运用理论生产来提升本阶级意识形态的生命力。

二是要积极建构意识形态维护的制度力量。新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不仅依靠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而且需要以制度化规范化的形式嵌入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是一种内化与外化相结合、思想教化与行动规范相统一的现实建构。制度是一种蕴含典范力量的社会规范和行为范式,具有稳定性、长期性和规范性特征,依靠制度的推行可以有效巩固新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社会成员的行动生产中育化意识形态认同。作为观念上层建筑,其现实作用的发挥需要有政治上层建筑作为抓手,只有将新意识形态从思想观念落实为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才能有效发挥它对社会成员的引领作用。意识形态实现机制和其他相应制度的建设为意识形态的生产和构建提供了制度保障,也是构筑意识形态权威的重要力量。主导意识形态不仅依靠制度与权力来保证其主导地位,同时需要通过自觉的意识形态生产强化政治权威。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相关体制机制的建设也是“意识形态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它既为本阶级意识形态思想理论的革新和丰富创造条件,也为意识形态权威的树立奠定了基础。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首先离不开政治权力“硬实力”的支撑,政治权力可以对敢于挑战主导意识形态的行为以制度的方式加以限制。同时,也需要在制度构架上让意识形态对群众更具说服力,加强对群众的正面引导,对符合主导意识形态的个人或事迹进行嘉奖和褒扬,树立榜样典型。

四、 结 语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贯穿了前提性批判、本质性批判和现实性批判,实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原则和方法论启示。意识形态批判的双重使命在于,一是从唯物史观的立场出发,构建起属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形态;二是摆脱以往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革命意识形态下追求真实合理需要的实践批判。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在审视自身意识形态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中不断推陈出新,把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和广泛性统一起来,把意识形态言说和意识形态实践结合起来,把意识形态生产与意识形态维护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的有效提升。唯有如此,社会转型中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能找准正确的前进方向,为社会成员提供一套认识和理解现实生活的思想框架和价值体系,以帮助社会成员在开放而有秩序的思想图景中获得自由而稳定的生活,在破除意识形态幻象中走向自由自觉的世界。

猜你喜欢

编译局阶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阶级话语与翻译:以英译《暴风骤雨》为例(1949~1966)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被遗忘阶级的困顿与救赎——关于影片《钢的琴》的分析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简介
中共中央编译局江苏师范大学发展理论研究中心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简介
中央编译局俄罗斯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