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与启示
2021-12-04罗彩娟
罗彩娟
(广西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概念的争议探讨,从理论上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界定和阐释、从实践上总结和探索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路径等方面。(1)罗彩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学者们在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认识也逐渐形成一些共识性见解,但是对各区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与现状研究还比较缺乏,尤其是对1949年以来有关各个地方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历程和经验总结更为少见。笔者曾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包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力保障和维护各民族合法权益;聚力脱贫攻坚、富民兴桂战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树立民族团结模范典型;大力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素质等四个方面,并提出了三条深化路径。(2)罗彩娟:《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及其深化路径探讨》,载《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历程和现状特征,并总结其经验启示,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可资借鉴的认识。
一、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范围日益扩大、程度日益加深,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历史与社会环境基础。
(一)民族“互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自秦汉以来,广西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之间就已经普遍存在交往交流交融现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既有汉族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为汉族的构成注入新鲜的血液;又有少数民族民族吸收了其他民族成分的历史事实。笔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民族之间的“互化”。它既包括少数民族的汉化,也包括汉族的少数民族化,以及一个少数民族变成其他少数民族成分的现象。关于广西民族互化的现象,早已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多部论著对此进行了讨论,有的甚至提出壮汉民族融合论的观点。(3)
首先,最典型的是壮族与汉族的“互化”现象。作为广西人口较多的两个民族,壮族被“汉化”和汉族被“壮化”的现象在广西历史上都出现过。其一是部分壮族“汉化”融合于汉族之中。广西壮侗语族的先民百越族群一直跟汉族有密切来往互动,先后不同地逐步与汉族相联合和融合。唐代以后,部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较快的俚人和僚人,逐步融合于汉族了。(4)周宗贤:《百越与华夏族及其他民族的关系》,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74页。壮人汉化的历史痕迹,在于新中国民族识别之前,大量壮族同胞都自认为是“土话汉人”(5)龚永辉:《“土话汉人”与“汉裔”概念——壮族自我意识历史形态初窥》,载范宏贵,顾有识:《壮族论稿》,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102页。。其二,部分汉族“壮化”,充实到壮族成分中。汉族的“壮化”主要集中在那些与少数民族混杂居住的,壮族人口占比多数的地方。广西汉族的几个族群是典型代表。其中,“蔗园人”主要分布在以南宁为中心的左右江、郁江流域一带。与壮族杂居的部分被“壮化”的蔗园人,如邕宁大塘、五塘原有部分被划为汉族的蔗园人已于1983年被改为壮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被登记汉族的部分人群实际上是壮族。伢人既有别于壮族,又不同于一般汉族;保留着汉族的许多基本特点,又受到壮族的影响。(6)姚舜安主编:《广西民族大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58页。余锦龙认为,一般情况下,在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汉族融入壮族的现象比较多;而在广西东南部,壮族融入汉族的情况较为突出。(7)余锦龙:《广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12期。对此,覃树冠认为,在接受中原先进生产技术与经验影响上,壮族比其他少数民族拥有更多的渠道,接受的程度更为深广,这就是壮族与汉族加快融合的原因之一。(8)覃树冠:《浅论广西壮汉民族融合问题》,载谢启晃,郭在忠等:《岭外壮族汇考》,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846页。也有学者从生态适应策略视角来讨论“汉化”“壮化”的互动问题。刘祥学就提出,壮族“汉化”正是壮族“生态适应策略”的体现。(9)江田祥:《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评介,载《地理研究》2013年第11期。汉族和作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状况应是广西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民族彼此吸收和接纳,并“互化”为对方的一部分,这是广西民族团典型的缩影。
其次,其他民族的“汉化”现象。除了壮族,其他少数民族同样存在“汉化”的现象。费孝通指出,在广西,“特种民族的教育问题,瑶人口中的‘开化我们’。其实是汉族同化瑶人,使瑶人不再成为许多独立的族团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就是汉族间的向心动向所引起的现象。这汉化过程所采取的步骤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行政上的‘编户’,一方面是文化上的‘教育’。”(10)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的社会组织》,载费孝通:《六上瑶山》,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107页。红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成分,主要有壮族 、苗族和汉族。
最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化”。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各个少数民族相互杂居共处的地方。广西汉人的一支“百姓人”分布于融江流域三江、柳城等县。由于其定居时间比较早,在与周边壮族、侗族和仫佬族等的来往互动过程中,不断受到这些民族的影响,因此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化的倾向。诸如柳城一带的汉族“百姓人”带有比较明显的壮化或仫佬化的特征,(11)姚舜安主编:《广西民族大全》,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6页。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汉族“六甲人”被认为是受“侗化”影响较深的汉人。实际上,他们中有一部分六甲人是由其它民族演变而来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的主体民族是苗族。据调查,由于长期与融水的苗族来往互动,有些壮族、侗族以及汉族逐渐融入到当地苗族的社会、文化之中,最终转变成为苗族的成员。
其他少数民族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不少民族人口数量上的增加,其中就存在有的民族成员是为了享受民族政策而做出的理性选择,这是族群认同理论中工具论的具体体现。因此,根据民族人口的变化,可以进一步深入了解到民族“互化”是广西各民族交融程度的影响结果。
(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环境
徐杰舜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对于确立壮族在自治区的主体地位以及理顺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广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标志。(12)徐杰舜:《广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简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增刊。实践表明,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关系团结和谐发展的有力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刻领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开展了下列有关民族工作。
一是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制订出了旨在维护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系列民族政策。广西壮族自治区坚持深入贯彻落实有关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关系友好发展。
二是推行并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8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实现了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从1951年起,先后批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建立自治县12个,另有3个县享受自治县待遇,设有59个民族乡。这种从自治区到自治县、再到民族乡的民族区域自治格局的确立,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各个少数民族充分享受自治权利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13)周健:《试论广西当前的民族问题》,载《广西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三是完成民族识别工作,加强民族团结。1954年,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确认和当时的广西省民委、广西省选举委员会的认定,广西全省计有汉、壮、瑶、苗、回、蒙、满、越南、倮倮(彝)、俫俫(未定)、仫佬、偏(壮)、毛难、侗14个民族成分。经过持续开展民族识别工作,直到1990年10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并报国家民委和国务院备案,确认“俫人”是仡佬族的一支。以“俫人”族属确定为标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民族识别工作基本结束。这些工作有效促进了民族团结。
四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自2010年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发动各个领域的力量,同时采取了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14)罗彩娟:《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经验及其深化路径探讨》,载《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5期。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方面的工作,还有许多涉及各民族的民族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为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三)各民族人口跨区流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环境
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格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也提供坚实基础。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南宁、柳州、崇左、百色、河池、来宾6市。靖西市是壮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县级行政区,占当地总人口的99.7%。汉族主要集中在广西南部沿海及东部地区,瑶族主要居住在金秀、都安、巴马、大化、富川、恭城6个瑶族自治县。(1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年鉴(2018)》,南宁:广西年鉴社,2018年版,第38~39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务工人员从农村流动到城市,各民族人口流动加速,带来民族人口分布的分散化,少数民族聚居程度急剧下降,民族与区域的结合度逐渐减弱,跨越族际的人员交往和交流程度加深。
在城市,多民族杂居共处于同一社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南宁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城市,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侗族、回族等50个民族。2014年,南宁市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0多万人,占全市流动人口总数的40%左右,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比例较高和数量较多的城市。2013年9月,南宁市被国家民委确定为1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市(州、盟)试点城市之一,其经验可供借鉴。(16)周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之南宁经验》,载《中国民族报》2015年11月6日。广西的其他城市也表现出常驻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上升的特征。各市民族工作部门积极探索城市民族工作的方式方法,创新社会管理,以服务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通过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中心,在社区成立“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等形式,切实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解决务工、经商、就医、就学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样,有的农村也由于移民搬迁等原因,形成了互嵌式的社区居住格局。获得全国民族团结示范村称号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是易地安置贫困人口和库区移民的安置点,全村27个自然屯有19个是移民屯,居住着壮族、毛南族、汉族、苗族、瑶族、水族、阿昌族、侗族、布依族、满族、仫佬族、土家族等12个民族。该村自1995年以来,由于易地安置或库区移民的毛南族、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迁入,与原有的壮族、毛南族等民族杂居,建成了互嵌式的社区环境。
这种社会互嵌打破了民族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的重合,使不同民族成员掺杂或嵌入到其他社会结构中去,为消除民族隔阂、实现民族交融创造条件。
二、广西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历程与现状特征
民族交往是各民族之间的互动往来和族际关系的协调,包括民族群体之间、个体之间、民族之间的接触与往来。民族交流是建立在交往基础上的民族之间在物质与文化、精神等多层面的交流,是民族交往在表现形式上的拓展与深化。民族交融是民族交往交流过程的本质,是一种发展状态而非结果,其表现就是民族交流的深入和共性的增多。它所指的民族发展现象,既不包含旧民族的消失,也不包含新民族的产生。“交往是形式、交流是内容、交融是本质”(17)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不少学者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作一种递进的关系,也就是交往是最基础的,在交往的基础上各民族进行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更深层次的物质、精神方面的交流;最后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保持各自文化特性的交融程度。通过对70余年的实践历程进行回顾,对现状特征进行提炼,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呈现出各民族交往愈益广泛、交流更加全面、交融程度不断深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共同体:各民族经济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发展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相处过程中,经济上互帮互助,经济往来日益频繁,经济交流主要表现在经济生产上的互帮互助、商品经济上的交易活动等形式。
这种经济交流的现象在历史上就表现突出。费孝通、王同惠在大瑶山的调查,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注意到各个族团之间合作的关系也很重要,而其中的经济上的交易是最易见到的合作关系。瑶人许多东西要仰给于山外,如布、日用品等。瑶人要用汉货,不能不输出土产,大宗是木材和自然的采集物。(18)费孝通,王同惠:《花篮瑶的社会组织》,载费孝通:《六上瑶山》,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各民族经济往来现象尤为普遍。在龙胜,壮族、瑶族、汉族共同开垦梯田、开发旅游、共享发展的果实是经济往来互助的成功例子。龙脊梯田景观主要可分为平安壮族梯田观景区和金坑红瑶梯田观景区。龙脊人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壮族与瑶族、汉族等互利合作,共同致富,有目共睹。处于中越边境地区的各民族边民在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好的和谐民族关系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如在宁明爱店镇壮汉同胞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做大做强了爱店边贸事业。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族人民的经济联系由自发的互通有无、互助合作逐渐发展到了以市场为主体的经济合作。经过通力合作和努力,各民族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各民族基本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的经济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19)《习近平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载《人民日报》2020年5月21日。在第7个全国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的2020年10月16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城西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举行毛南族整族脱贫成就展示馆开馆揭牌仪式,以此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鼓舞了人心,引起热烈反响。广西各族人民感受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激励了全区干部群众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继续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将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起来,推动广西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共有精神家园: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关系是民族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以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吸收、互补、更替和排斥等为主要交流形式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民族间友好的关系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民族间文化的和谐、互利交流也能促进良好民族关系的形成。
首先,表现在民族节日文化交流。广西有“百节之乡”之称。据不完全统计,广西每年大大小小的民族传统节日多300多个。如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花炮节、仫佬族的依饭节、彝族的火把节、水族的端节、京族的哈节等,不胜枚举,还有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百色市布洛陀文化艺术节、花山文化节等各个地方举办的节庆活动,精彩纷呈。丰富多样的节日盛会为各族人民交流互动提供了共同的场域。而传统节日中的相互借鉴与移植,各民族共享节日庆典,邀请其他民族来参加本民族的节日的现象在广西各地均有表现。各民族代代相承的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因而成为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其中,“壮族三月三”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一个新的载体和方式,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壮族三月三”也逐渐成为广西各民族构筑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20)罗树杰:《“壮族三月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平台》,载《中国民族报》2016年4月29日。
其次,旅游文化推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各地的旅游文化事业如火如荼,在努力开展特色旅游名县建设活动中,各县、市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开发事业。除了著名的旅游城市之外,不少地方的旅游业也逐渐升温。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市民的主要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大发展,不仅促进了城乡之间的交流互动,城乡分离的二元区隔,还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通过外出旅游,不同民族的游客们对其他民族的民族文化的了解更为直观和深入,也更能理解、欣赏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从而有效减少不同民族之间的误解和偏见,加深情感交流。
再次,宗教信仰的互相渗透影响。在宗教与民间信仰方面,除了几大制度性宗教之外,广西各地各民族普遍存在多神信仰。各民族的民间信仰中,既有自身的独特性,有自己的主神,在不断交往交流中,各民族的民间信仰中的共性要素越来越多。比如对土地神的信仰是普遍存在各个民族的,每到一个村庄,我们都能看到守护这个村庄人畜平安的社王庙;对祖先的崇拜也是几乎所有民族的共同性,家家户户都都在家里设置神龛供奉祖先。广西壮族比较有代表性民间宗教是流行于壮族社会中的麽教,而壮族的麽教也是杂糅了汉族的道教的因素,也是壮族与汉族宗教信仰文化互相渗透的体现。
最后,除了上述有代表性的各种民族文化交流之外,还有文学艺术、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交流互鉴。在与其他民族长期杂居共处中,本民族的文化也会因此而吸纳了周边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不断丰富发展为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体,是民族文化深入交流的体现。
(三)民族大家庭:从民族隔阂到族际通婚
族际婚姻是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族群与族群之间的极其复杂的结合。它所牵涉的不只是两个个体之间的私人关系,而且包含着缔结婚姻的这两个个体所承载的各自民族的文化与社会背景,足以反映民族关系的深层次状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在广西许多地方,由于民族歧视、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因素,部分民族之间的通婚受到限制和打压。新中国成立以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得到落实,民族关系得到改善,民族信任增加,各民族间通婚的情况日益增多,越来越普遍。
在田林县的弄光屯建有瑶娘亭,每年正月二十五举办祭瑶娘仪式。当地人纪念潘姓瑶女与壮族小伙子对歌相爱冲破禁忌而通婚的故事。在田林县潞城瑶族乡那帮村那合屯(壮族屯)一带盛行祭瑶王仪式,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七至十九举行。该仪式起源于三百多年前,为纪念一位不辞辛劳拯救面临瘟疫与疾病的壮族乡村的瑶族神医。瑶王去世后,那合屯村民建立了瑶王亭,在每年正月十七到十九日祭祀瑶王,开展娱乐活动。2010年田林的祭瑶娘仪式申请到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祭瑶王仪式也申请到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孙彩霞:《壮瑶民族关系研究:以广西田林县为重点》,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李荣灿:《壮瑶民族关系史的象征:广西田林祭瑶娘和祭瑶王仪式》,广西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瑶娘亭和瑶王亭是壮、汉民族从隔阂走向通婚和友好合作的象征,是广西壮瑶民族关系发展史的象征。
同样,龙胜各民族如今从过去的“火不合水,苗不合客”变成了“水乳交融,苗汉相通”:从“好人不走茅山窝,好汉不娶苗侗婆”变成了“灯油灯芯,难舍难分”。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里排屯侯日孟一家是远近闻名的“十口之家,情融五个民族”的代表。在这一家里,由于族际通婚,当前十口之家却分别来自苗瑶侗壮汉五个民族。其实,这个寨子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两三个民族,只有一个民族的很少。(22)宋兴烈,徐杰舜:《族际通婚:一个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桂林龙胜里排壮寨族际通婚的人类学考察》,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如今,广西族际通婚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族际通婚是更深层次的民族交流,通婚的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离不开的血浓于水的关系,民族交融日益加深。
(四)命运共同体:“打老庚”与族际交友
在广西,尤其是滇、黔、桂交界地区的各民族之间普遍存在一种被称为“打老庚”或者“打老同”的族际交友方式。清至民国时期,就存在认老同、认老庚的习惯,俗称打老庚、打老同、打同年。(23)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民俗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3页。“打老庚”是一种拟血缘的结拜方式,不是兄弟如同兄弟。有谚语称“老庚老庚,配命合庚”(24)王晖:《打老庚:滇黔桂交界地区的民族关系》,载《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隆林各族不仅在县内“打老庚”,而且与毗邻的贵州省黔西南州一带的布依族、汉族“打老庚”,使两个省(区)相邻的各族人民,更加团结友好相处。(25)摘自广西隆林网民族风情 http://www.gxll.gov.cn/html/2012/ethnic_0815/9463.html。凌云县境内,壮与壮、壮与瑶打老庚比较普遍。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最为普遍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交往形式便是跨民族的认老庚和认寄亲习俗。
一旦认了老庚,双方在生产生活中就会互相帮助、相互扶持,共渡难关。俗话讲:“除了同年无好亲。”认了老庚,就是“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同甘苦,共患难”(26)蓝基椿:《可爱的龙胜》,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5~86页。。仫佬人与其他少数民族同胞结亲戚、结“老庚”、认“老同”很是普遍。(27)潘琦主编:《仫佬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38~141页。通过上述可见,认老庚习俗不仅流传于本民族之间,也广泛存在于不同民族之间。它缩短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地域和心理距离,促进了不同民族的交流与民族感情。
1949年以后,在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大好局面下,广西各地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已消除,各民族之间打老庚现象日益增多。在最近的“热血丹心八桂情——讲好‘广西故事’民族团结进步征文”获奖作品中,就有1篇作品讲述了广西西林县一个壮族人与一个瑶族人在半个世纪以前相互认“老同”,这种“老同”情缘延续了两家三代人的生动故事。(28)曾庆春:《壮瑶“老同”的三代情缘》,载《中国民族报》2021年6月1日。通过“打老庚”习俗促进族际交友,增进了民族之间亲密无间、患难与共的关系,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途径。
三、广西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深刻启示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高度评价广西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勉励广西继续发挥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广西新时代民族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29)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倍加珍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崇高荣誉 继续发挥好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动作用》,载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2021年5月20日。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210520/newgx60a5a723-20269874.shtml.因此,总结1949年以来广西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经验,归纳可供借鉴的有益启示,正是我们努力发挥广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带动作用的充分体现。这些深刻启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善于挖掘和合理利用历史资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2020年12月2日召开的少数民族界主题协商座谈会上强调要“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搞清楚,把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搞清楚”(30)新华社:《汪洋出席全国政协民宗委主题协商座谈会》,载《中国民族》2020年第12期。,从而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研究透彻和讲清楚,从而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支撑。70余年来,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加深,是由于广西具有深厚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基础。广西自从秦始皇在岭南建立三郡,壮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互动就已经开始,历史上各个朝代各民族的迁徙、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分布格局。其中,前文所述的汉族与壮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互化”现象由来已久,早已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此外,在历史上,广西各民族友好往来,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土安全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尤其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广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了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团结一致抗敌。比如宋代的侬智高起义、明代著名的大藤峡瑶民起义,以及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都有汉族、壮族、瑶族等各民族共同参与。这是各民族在共同抗敌斗争中团结互助的历史体现。(31)罗彩娟:《一部民族融合的历史:广西民族关系史浅论》,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这些深厚的历史基础在广西的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在具体的工作中,既要有宏观的视野,还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民族交往交流历史,寻找出有益经验并加以宣传和合理利用,方能为新时代的民族工作提供借鉴作用。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稳定的环境,要坚持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供政治保障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广西民族工作的历程,广西民族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这充分表明了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各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同时以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民族理论为指导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有力保证。
在总结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以来的民族工作成效上,学者们已发表不少论著。陆鹏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在广西60年的成功实践“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维护典范、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的实践典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价值典范和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创新典范。”(32)陆鹏:《“四个典范”是广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生动实践》,载《广西日报》2018年11月13日。樊常宝,周光大从历史基础、心理基础、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等几个方面深入分析和阐述了广西民族关系之所以和谐发展的原因。尤其从坚持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以及正确协调和处理民族关系这三个方面强调了政治基础。(33)樊常宝,周光大:《广西民族关系和谐发展探因》,载《民族论坛》2012年第3期。
笔者认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政治基础和保障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忽视。前文已述及广西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已经建成了从民族乡到民族自治县、再到民族自治区的自成体系的民族区域自治格局,从而为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关键在于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广西历史上曾经存在民族关系恶化,民族之间不平等、民族歧视现象等。民族之间的纷争又多体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资源的分配不均方面。无论是来客之争,还是历史上爆发的历次农民起义等等,都包含着民族之间生存资源的竞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广西跟全国一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经济持续增长,取得了飞跃发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2018年,广西全区生产总值20352.51亿元,突破2万亿,比上年增长6.8%。(34)数字广西:2018年GDP破2万亿 去年广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提质,载人民网,2019年1月23日。http://gx.people.com.cn/n2/2019/0123/c179430-32567185.htm.
2000年开始,广西持续开展和落实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兴边富民行动”,有效改善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此外,广西连续实施了“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和兴边富民行动”“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民族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等一系列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民族之间的经济差距也逐步缩小。
2015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广西代表团共商国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11月,广西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12月,通过《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对广西脱贫攻坚战进行了部署。“截至2020年,全区106个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县(市、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5)钟振,黄丹,石志韬:《广西脱贫攻坚大事记》,载《当代广西》2020年Z1期。。至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的重大任务。
随之而来的是,广西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也进一步缩小,但仍然存在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增强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推动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更要站在新的起点,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
(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离不开族际接触空间,要进一步构建互嵌式民族社会结构
民族之间因为地理空间的相近,才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生场域。2014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36)《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载《人民日报》2014年5月27日。。紧接着在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了要推动建立各民族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自从党中央提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概念以后,学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民族互嵌式社区和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有关概念界定和实证研究上。无疑,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构建是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措施与路径。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环境也将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化提供平台空间。在原有的民族居住格局下,如何进一步打破各民族相对聚居的局面?尤其是在城市里,如何创造一个能够让更多民族相互嵌入居住的社区环境,为各民族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往来互动的机会?这些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有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快建成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情感等各个层面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嵌式社会结构。近年来,广西各民族跨区流动日益增多,创造了良好的局面,然而仍需要深入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为进一步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有利于族际接触的空间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