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江南道观壁画创作考论*
2021-12-04马新广
马新广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道观壁画由来已久,南朝时期陶弘景曾在明州(今属宁波市)蓬莱观“自写真于东壁”[1]。隋代杨素曾在“楼观见老庙壁上画作老子化罽宾国度人剃发出家之状”[2]。唐代道教鼎兴,开元二十六年(738)撰成的《唐六典》载:“凡天下观总一千六百八十七所。”[3]唐中宗李显在《禁化胡经敕》中曰:“天下诸道观,皆画化胡成佛变相。”[4]据此可想象唐时宫观壁画的繁复。
唐五代的道观壁画文物今已无一幸存,笔者拟依据相关诗文、道典、笔记、画史等传世文献(1)本文检阅基本文献有彭定求等编《全唐诗》、董诰等编《全唐文》、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道史仙传”部类(第45~48册)、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陈垣《道家金石略》等7部。,一窥唐五代江南宫观壁画的概况。(2)本文的江南即指唐代的监察区江南道,其又分作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两部分。在对相关道观壁画进行文献考辨辑录的基础上,笔者对壁画创制的核心信息予以归纳总结(见表1)。考录时将宫观壁画相关文献系于道观所在区域的州名之下,州名及其次序皆以《旧唐书·地理志》为准,宫观尽量采用唐五代名号,并依照唐前期、唐后期(3)本文将安史之乱结束的宝应元年(762)作为唐前期和后期的分界。和五代三个时段辑录,如壁画创制时间未详,则以文献生成时段录入。考录时尽量明晰壁画创制的时间、地点、造像者、画家、题材等信息;对道典所载传闻故事,基于或有一定原型之考虑,也酌情录入;对隋唐之际、五代赵宋之交时期的壁画亦录入。
表1 唐五代江南道观壁画列表
一、江南道观壁画考录
(1)苏州同元观有展子虔所画山水、吴道子所画邈真
宋代张尧同《嘉禾百咏·天庆观》:
(天庆)观在府治西北一里,有七贤遗迹:一严陵烛焰,二蹇子虔山水,三葛洪书额,四吴道子貌真,五张僧繇鹰,六顾虎头神……又有唐开元钟。[5]
按,蹇子虔,当为“展子虔”之误,展氏擅长宗教壁画,唐初尚存,故录入。又,貌真,即邈真、写真、肖像画,多见人物生前画像,也有虚构的宗教人物画像,此处具体对象俟考。顾虎头(顾恺之)、张僧繇分别为东晋、萧梁时期画家,均以宗教壁画见长。
另,天庆观“在郡治西北一里,本名同元观,……宋雍熙三年(986)改栖真观,大中祥符五年(1012)置圣祖殿,六年赐今额,……有唐开元钟”[6]。据此可知,天庆观在赵宋之前额号为同元观。
再,嘉禾,宋代嘉禾府,即唐代苏州嘉兴县。
(2)洪州盱母靖观有胡惠超自画像
宋代施岑编《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载:
(胡惠超)天师归西山,居于盱母靖,观有三清中门,……又自写其真于后殿之壁。[7]
按,胡惠超(?—703),初唐人,西山(又作逍遥山)道士。盱母靖观,位于西山,唐属洪州。
(3)洪州游帷观有胡惠超像
元代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七“胡惠超”条记载:
临川井山黄花姑云:“游帷观有胡天师画真像壁。”[8]
按,游帷观,在洪州西山,晋代许逊飞升之地,后人于此建观,唐代永淳年间(682—683年)胡惠超重建。
又,黄花姑,“《胡慧超》中所提黄花姑……‘长寿二年(693),岁在壬辰,冬十月壬申朔,访于洪州西山胡天师’”[9]。胡惠超,一作“胡慧超”,而据此可知,黄花姑为初唐武后时期人,所述事必在唐前期。
另,胡天师画真像壁是否为自画像,此处语义未详,然参照盱母靖观,疑为胡惠超自画像。
(4)江州九天使者庙依吴道子样本画有五百灵官之像(在应门左右壁)、十真人(二壁)
唐代杜光庭《录异记》卷一“仙·九天使者”条记载:
(玄宗)皇帝梦神仙羽卫……,有一人朱衣金冠……谒帝曰:“我九天采访……欲于庐山西北置一下宫,自有木石基址,但须工力而已。”帝即遣中使诣山西北,……既而建昌渡有灵官五百余人,若衣道士服者,皆言诣使者庙。今图象存焉。[10]17
五代徐铉《庐山九天使者庙张灵官记》载:
开元(713—741年)中,……诏置九天使者庙于匡庐之山……应门左右,图五百灵官之像焉。[11]
陆游《入蜀记》卷四载:
太平兴国宫,门庭气象极闳壮。正殿为九天采访使者像,……两壁图十真人,本吴生笔。[12]
按,太平兴国宫,唐代作“九天使者庙”。《庐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卷一“见祥”条载:“(开元十九年)帝乃设案焚香,至诚祷吁。须臾,云鹤仙仗森布含元殿前,第见使者乘青龙之车,……时见五百灵官……上清二十四位真人,仪仗罗列。百官瞻望,乃诏吴道子肖貌,敕内供奉张奉国及法师张平公等赍像诣江州。”[13]此处图像当据吴道子所作样本,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创立九天使者庙时绘制。
又,应门,即正门。
另,正殿设使者像,单独陈述,当为塑像,故不录。
(5)江州冲阳观画有真像、仙仪、龙、凤,画家俟考
唐代李湜《唐江州冲阳观碑》载:
冲阳观者……垂拱四年(688)冬,遂为野火所侵,……爰有北岳先生洞元苏慕道等……痛此荒芜,乘兹舍施,衣布之外,衾被罔留,抚遗迹而兴工,……洞开妙门,式图真汇。炳乎丹铺翠幌,奂若秋水春台。镂度元关,重庄昔像,影升元籥,更饰仙仪。凤憩龙盘,宛然功备。[14]
按,“式图真汇”,即仿效图样,绘制真像。“镂度元关,重庄昔像,影升元籥,更饰仙仪”句中,“元关”“元籥”在《文苑英华》本作“玄关”“玄籥”[15],当为后世讳改,二词义均指入道之法门。据此,该句语义为“通过镂刻塑像、图绘影像,体现教义法门”。
又,基于重修道观背景,“式图真汇”和“重庄昔像”当有真像,“更饰仙仪”当有仙仪形象,“凤憩龙盘”当有龙、凤形象。以上形象为塑像或画像均未详,姑且录入。
另,李湜为开元时人,事必在唐前期。
(6)明州某观画有太一天尊像(二壁),画家俟考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五《孙静真救苦天尊验》载:
咸通庚寅岁(870),海风翻浪,漂浸江浙,溺陷居人。明越苏杭尤甚。……孙静真兄弟精勤,世奉救苦天尊香火。……置道堂画像,……刺史黎郁闻其征异,助送香花,亦画太一天尊像以修奉焉。[10]201
按,道堂,即寺庙或庵观,此处当为道观。建置道观而画像,当为壁画。
另,黎郁,咸通十一年(870)为明州刺史,故系于明州。
(7)台州某观有壁画,所画及画家俟考
唐释贯休《寄天台道友》载:
石碑文不直,壁画色多枯。冷立千年鹤,闲烧六一炉。[16]
按,此诗作于“咸通八年(867)秋冬,诗人游天台”[16]。据知,事在天台山。
另,依据诗题和语境,诗中壁画为描写环境,当指道观壁绘。唐代天台山有桐柏观、玉霄宫、道元院、王真君坛等[17],惟所在道观俟考。
(8)睦州城隍庙画有侍卫(左右壁)、兵仗(左右壁),画家俟考
唐代吕述《移城隍庙记》载:
睦州城隍神庙……开成四年(839),刺史吕述移狱就六司院东南之隙地,于废址上立新庙。……(开成)五年(840)正月十九日庙成,迁神像焉。神坐后分画侍卫于左右壁,其门左右画兵仗屏之。[18]
(9)江州简寂观画有列仙,画家俟考
唐释齐己《宿简寂观》云:“闲寻古廊画,记得列仙名。”[19]
按,齐己,晚唐诗人,据知事在唐后期。又,诗中“简寂观,在庐山”[19],据知事在江州。另,画在廊间,当为壁画。
(10)润州紫阳观有壁画,所画及画家俟考
五代徐铉《茅山紫阳观碑铭》载:
今上承积德之基,……乃建两序,纷逦迤而重深,……赫光景以烛坤,丽丹青而藻野,……岁己未十二月一日。[20]
按,茅山紫阳观,东晋许长史旧宅,唐太宗改建作华阳观,五代道士王栖霞(882—943)曾重建,唐属润州。据“岁己未”,结合徐铉(916—991)生时,文中事当在南唐李璟显德二年(959)。
又,据“丽丹青而藻野”,结合道观营葺背景,当有壁画,惟所画未详。
(11)润州紫极宫有壁画,所画及画家俟考
徐铉《紫极宫新建司命真君殿记》载:
(故司空相国冯翊懿公)嗣子太仆少卿俊……近浃于三茅之境,……其冶城峻址,西州旧署,……乃相形势,补废阙,建司命真君之殿于宫之艮维,集国工而考艺,……崇高壮丽,重深藻绘,焕如也。[21]
按,三茅,即茅山;冶城,今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一带;西州,即古西州城,今属南京市秦淮区。综上可知,事在润州。
又,该文作者徐铉,五代宋初人,姑且系于五代。另,据“重深藻绘”,结合营构背景,当有壁画。
(12)洪州祈仙观画有黄仁览事迹图等,画家俟考
徐铉《重修筠州祈仙观记》载:
筠州祈仙观者,东晋黄真君上升之地,因为道馆,绵历代祀,互有增修。……(道士罗自正)即旧谋新,兴废补阙,……凡建圣祖殿、黄真君殿各一区。……藻绘丹雘尚其丽。……会罗君状其功绩,图其形胜,见托纪述,欣然而书。开宝七年(974)九月二十四日记。[22]
按,筠州,唐初置,旋即废入洪州,五代复置。
又,东晋黄真君,即黄仁览,“西山十二真君”之一,祈仙观为其升天之地。
另,基于道观重修背景,结合“藻绘丹雘尚其丽”和“罗君状其功绩,图其形胜”等,当有黄仁览事迹图等壁绘。据语义,罗氏为道观修建发起组织者,壁画当为雇佣画工创制。
(13)洪州信果观厉归真画有一鹞
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五代九十一人”记载:
道士厉归真,异人也,……尝游南昌信果观,有三官殿夹纻塑像,乃唐明皇时所作,体制妙绝,常患雀鸽粪秽其上,归真乃画一鹞于壁间,自是雀鸽无复栖止。[23]
按,南昌,唐属洪州。
(14)江州真风观画有悍兽、圣祖、灵官,画家俟考
五代韩熙载《真风观碑》载:
庐山之阳,有女真观曰崇善,……是观有女道士杨保宗者,……于是庀徒度费,即旧创新,……镂盘虬于密石,图悍兽于飞梁,……道场严肃,绘塑精明,圣祖灵官,俨然如在。轩甍互映,丹漆相鲜。[24]
按,真风观,梁大同二年(536)立位于庐山,原名崇善观,南唐保大五年(947)杨保宗重修,更额真风观。
又,圣祖灵官为绘像或塑像未详,姑且录入。
(15)抚州后土庙有壁画鬼神队仗,画家俟考
五代林赞《重修后土庙记》载:
(兹庙)轩墉而已半隳颓,……合图葺创,……并起遮殿行廊,及画壁鬼神队仗二十余堵,……常(阙)汝水之军民。今则缔构成功,彩绘告毕,……时太岁乙卯巨唐保大十三年(955)孟秋月。[25]
按,汝水有二:一在今河南境内,一在今江西境内(亦作“旴江”)。《重修后土庙记》作于保大十三年,林赞时在南唐,故知事在旴江,唐属抚州。
(16)抚州魏坛观有画,所画及画家俟考
五代李建勋《题魏坛二首》云:
丹井岁深生草木,芝田春废卧牛羊。雨淋残画摧荒壁,鼠引饥蛇落坏梁。[26]
按,魏坛,《明一统志》卷五十四“抚州府”载:“丹井有三,一在府治西南魏坛观,乃魏夫人炼丹之所。”[27]据知,魏坛即魏坛观,位于抚州。
又,该诗作者李建勋(873—952),“为南唐重臣,曾几度出任宰相,后罢出镇临川,不久以司徒致仕”[28]。临川,即抚州。据此,该诗或作于其晚年,故系于五代。
另,据“雨淋残画摧荒壁”,当有壁画,惟画家以及所画俟考。
二、江南道观壁画述论
(一)道观壁画的时空分布
第一,从时间分布看,江南道观壁画在唐前期有5处,唐后期4处,五代7处。如果基于仅有的数据,考虑到五代时间分别为唐前期和后期的三分之一的话,那么,唐前期和后期大体均衡,而五代的分布相对密集。从历史背景看,江南道未受到安史之乱的直接破坏,所以,唐前后期差距不大。而五代壁绘活动较频繁,这与当时江南道域内南唐政权的烈祖、元宗二帝采取的崇道政策[29],以及在此政策下大规模的道观营构活动相关。其情形正如上引《真风观碑》所载:“名山福地,胜境灵踪,坏室颓垣,荒坛废址,咸期完葺,式表兴隆。”[24]
其实,唐前期道观壁画繁盛于两京,晚唐五代鼎兴于成都府。两京和成都府的壁绘,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高度集中,对此已有研究者给予关注(4)参见邢飞《唐宋时期蜀中道教壁画小考》,《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59~62页;包艳《魏晋至唐宋长江流域道教宫观造像艺术研究》第四章“宫观造像艺术的文化语境”,东南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第169~204页。。而据笔者所见资料,江南道是除两京、成都之外,宫观壁画较密集的地方。但是,江南道宫观壁画在唐五代呈现了持续发展的态势,这点与成都府和两京在时间分布上的大起大落迥然不同。
第二,从空间分布来看,江南道壁绘分布有两个中心。其中,一个在江南东道的北部,即文献显示的苏、台、明、睦、润等州;另一个在江南西道,即江、洪、抚三州一线。
另外,这些壁绘大都分布于道教的洞天福地。例如:唐前期的盱母靖观和游帷观都在西山,九天使者庙都在庐山;在唐后期,贯休《寄天台道友》所述事在天台山,简寂观在庐山;在五代,紫阳观在茅山,祈仙观在西山,真风观在庐山。换言之,8个道观明确位于道教的洞天福地,占了笔者所列宫观总数的一半。这表明了道观壁绘在诸多洞天福地繁荣丰富,而且洞天福地的壁画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例如:庐山的九天使者庙,绘有与当地相关的五百灵官;祈仙观,绘有在此观飞升的黄仁览事迹;游帷观、盱母靖观中胡惠超的画像,也与其在此处的修行相关。
(二)道观壁画的造像者与画家
1.壁画的造像者
从现有文献看,造像者身份多样。其中,有帝王,如九天使者庙壁绘就是唐玄宗让吴道子创制壁画样本并令地方官员完成的;也有官僚,如明州刺史黎郁造像太一天尊;还有平民,如明州某观的孙静真兄弟。
另外,还有诸多壁绘是在道观营构时一并创制的。虽然文献未详尽造像者,但是可以看到道观营构活动的许多发起组织者。这些发起组织者以道士多见,如祈仙观的罗自正、冲阳观的苏慕道、真风观的杨保宗;也有一些官僚,如城隍庙的刺史吕述、紫极宫的“太仆少卿俊”;还有帝王,如紫阳观的“今上”李璟。这些宫观壁绘的创制,必然体现着各个发起组织者的思想信仰。换言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造像者的角色。
要之,道观壁画的造像者身份多样,基本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
2.壁画的画家
一是知名画家。江南道观壁绘的知名画家有展子虔、吴道子和厉归真。其中,展子虔和吴道子在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有小传,厉归真在《图画见闻志》中有小传,三人均属于著名画家。九天使者庙的壁画据吴氏样本而创制,同元观吴氏、展氏的壁绘具体情况未详,而信果观的为厉归真的亲手壁绘。从籍贯看,“厉归真者,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人也,……妙于水墨,见屋壁即画鹊”[30],展子虔为渤海(今山东省滨州市)人,吴道子为唐代河南府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即本地画家仅见厉归真一人。
二是道士画家。胡惠超、厉归真等都属于道士画手,他们代表了壁绘作者里的道士群体,其中厉归真具有知名画家和道士的双重身份。事实上,道士本来就是壁绘的重要力量,也有壁绘的传统。如前所述,南朝陶弘景曾在明州蓬莱观“自写真于东壁”;又如,晚唐五代的道士张素卿在成都府的龙兴观、蜀州的丈人观等都有壁画[31]25。
三是无名画工。除了少数具名画家,江南道观壁画创制以无名画工为主。例如,润州紫极宫重修时“集国工而考艺”,透露出画工参与壁绘的信息。其实,大多未详画家应该属于无名画工。江南道以无名画工为主的特点,与两京和成都府的名家荟萃相比,差别明显。
三、江南道观壁画的题材内容
基于辑考文献所见壁画题材特点,借鉴敦煌壁画分类方法(5)参见郑炳林、沙武田《敦煌石窟艺术概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125~148页。,江南宫观壁画的题材主要有道教偶像、高道史迹、祥符瑞兽和自然四类。如果从所辑录的表示壁画题材的词语数量来看,并把标注“二壁”的计作两个词语单位,那么道教偶像数量最多,而自然题材类数量最少。以下就分类统计,予以说明。
(一)道教偶像类
道教偶像类计17个词语单位:真人像、太一天尊(二壁)、圣祖、十真人(二壁)、真像、列仙、仙仪、侍卫(二壁)、兵仗(二壁)、鬼神队仗、灵官、五百灵官(二壁)。
唐五代的太一天尊,即指老君。因为据唐前已成书的《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二《造像品》载:“一者先造无上法王元始天尊,太上虚皇玉晨大道,高上老子太一天尊。”[32]唐末五代时杜光庭《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引述尹氏《玄中记》语曰:“太上老君常居紫微宫,号天皇大帝,或曰太一救苦天尊。”[33]另外,圣祖也是指老君。因为李唐皇室自称老子后裔,故称老子为圣祖。
事实上,老君形象在唐五代道观壁画中是最常见的题材。例如,前文所引杨素在楼观所见壁画有“老子化罽宾国度人剃发出家之状”;今存于甘肃庄浪县老君庙的元明时期的壁画“老子八十一化”系列,就是以老君为题材,其中就有第三十三化《化摧剑戟》(见图1)。
图1 《化摧剑戟》(资料来源:甘肃省平凉地区博物馆《甘肃庄浪紫荆山老君庙壁画》,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第12页)
至于老君等主尊会有真人、列仙、仙仪等陪侍,以及诸多的侍卫、兵仗、灵官等护法,也是符合道教造像仪规的,即“元始天尊、灵宝道君、太上老君左右,皆有真人……侍香、侍经……狮子辟邪、龙麟猛兽、螣蛇神虎、凤凰孔雀、金翅朱雀……护法善神,备卫左右”[32]。所以,偶像类题材除老君之外,又有陪侍的仙曹、护法两类。例如,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壁画文物中也有诸多仙曹、玉女的形象,以及护法类的青龙君、白虎君、力士等。[34]
(二)高道史迹类
高道史迹类计3个词语单位:胡惠超像(二壁)、黄仁览事迹图。
高道形象是唐五代道观壁画的常见题材,出现于以上壁画并非孤例。例如:唐洛阳“政平坊安国观,明皇时玉真公主所建,……叶法善、罗公远、张果先生并图形于壁”[35];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遗存的元代壁画中还有《汉钟离与吕洞宾》尊像壁画(见图2)。
图2 《汉钟离与吕洞宾》(资料来源:《永乐宫壁画选集》,文物出版社1958年版第99页)
史迹类壁画是以与教史相关的人物故事、形胜名迹为题材而绘制的壁画,上述黄仁览事迹图当属此类。黄仁览是东晋人,娶许(逊)真君之女,得许真君之道,传说能以竹杖化为青龙,乘之顷刻即越千里,后族人三十二口从许真君仙驾升天。黄仁览事迹图的内容应是依据这些故事而来。至于以形胜圣迹为题材的,如唐开元年间王屋山“阳台观天尊殿内壁画高壹丈陆尺,……画神仙、灵鹤、云气,右画王屋山(缺二十五字),依按经传”[36]。这里的王屋山,显然类似于敦煌壁画里的五台山圣迹图。
(三)祥符瑞兽类
祥符瑞兽类计3个词语单位:龙、凤、悍兽。
龙作为道教祥瑞是比较常见的。今存于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元代的壁画《云行雨施图》,依然有身长达6.4米的龙(见图3)。
图3 《云行雨施图》(资料来源:《曲阳北岳庙壁画》,《美术研究》1985年第4期第79页)
江州冲阳观的凤题材壁画,与上述《造像品》中的“龙麟猛兽、螣蛇神虎、凤凰孔雀”等道家造像仪规相契,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的凤凰形象(见图4)亦可佐证。
图4 《凤凰》(资料来源:金维诺《永乐宫壁画全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悍兽”所指未详,但大致不出《造像品》所列举范围。另外,江南道壁绘未见的鹤,其实也是道观壁画常见的祥瑞,如上面王屋山阳台观就有“灵鹤”。
(四)自然题材类
自然题材类计2个词语单位:山水、鹞。
苏州同元观展子虔所画的山水、洪州信果观壁画的鹞,都属自然题材。该类题材也见于其他道观,如上文王屋山阳台观的“云气”,唐代长安城内“万安观公主影堂东北小院,南行屋门外北壁,李昭道画山水”[37]。
四、余 论
就笔者所稽考的文献看,江南宫观壁画未见帝王皇室形象,而以帝王皇室形象为题材的宫观壁画却盛行于唐代两京和五代蜀地。例如:《唐朝名画录》“妙品中五人”条记“陈闳会稽人,……写太清宫肃宗御容”[38];《剧谈录》载,老君庙“壁有吴道玄画五圣真容”[39]。太清宫和老君庙分别在长安城内和洛阳北邙山,而五圣是指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同样,晚唐五代成都府的道观壁画也不乏帝王形象。例如,五代时前蜀后主王衍曾命“(杜)齿兒龟写大唐二十一帝御容于(上清宫)殿堂之四壁,……又命齿兒龟写先主(王建)太妃、太后真于青城山金华宫。”[31]63-64其中,上清宫在成都城内,金华宫在毗邻成都的蜀州。笔者所稽江南道观壁画未见帝王皇室形象,这当与唐时江南道远离政治中心、此类画作的样本传播有限、画家迁徙流动不易等因素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