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优化

2021-12-04甘楚锋

人才资源开发 2021年21期
关键词:设岗设置岗位

□甘楚锋

(作者单位:江西省萍乡市安源生态环境局。)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重点领域、重点任务,岗位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6 年《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 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 号)发布后,我国事业单位岗位管理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2016 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改进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依据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探索优化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岗位动态调整机制,以突出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达成因事设岗、人岗相适、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管理目标,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人员活力、发展潜力。但随着简政放权、职称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同步推进,加之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总量和结构在不断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岗位动态调整的机制在实际落地中的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

一、自主设岗、分类管理,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结构素质

(一)自主设岗

自主设岗是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岗位管理、激励人才主观能动性和满足实际发展需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事业单位而言,最大的好处是能够结合实际,做到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薪岗匹配,极大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要做到有效的自主设岗,需要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1.自主制订岗位设置方案。事业单位应在广泛征求职工岗位设置意见建议基础上,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职能功能、规格规模以及隶属关系等实际情况,按照符合要求、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划定岗位的总量、岗位结构比例和岗位最高等级。

2.自主设置岗位标准。事业单位要对设置的岗位,编制相应的岗位说明书,明确每个岗位的标准,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级别、工作职责、聘用条件、变更要求等。

3.自主确定岗位类别和比例。事业单位根据业务属性、级别和人员结构特点,合理划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在控制总量结构的前提下,可对专业技术岗位高级、中级、初级之间和内部各等级之间比例进行动态的调整。

4.自主确定专业技术人员主辅系列岗位。体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弹性管理的原则,可根据实际需要、专业技术工作特点和工作性质等因素考虑,确定专业技术岗位的主系列岗位和辅系列岗位的数量以及最高等级,其中辅系列岗位的等级设置一般应低于主系列岗位的等级。

5.自主决定岗位设置方案变更。事业单位出现机构职责调整或自身发展定位变化时,可结合实际决定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的变更。

6.自主决定部分聘用人员。对一些人员数量多、纯社会公益组织的事业单位(如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学校等),下放初级岗位(专业技术十级以下、管理八级以下、工勤技能四级以下)聘用权限,由用人单位自主聘用,主管机构备案即可。

(二)分类管理

目前事业单位大体可以分为“全额拨款”“财政补贴”“自收自支”三大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未纳入)。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将主要划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事业单位特点,需要差异化地予以岗位管理。如在招聘时给予用人单位在计划编制、岗位条件设置、人员资格审查、人员聘用等方面充分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在考试科目、考核方式上,也不统一要求,主要是更好地充分考查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指导、优化调控,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内在发展活力

事业单位本质上是从事社会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单位,它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辅助政府提供服务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要进一步突出事业单位的主体作用,发挥其知识密集型的特殊功能,为国家科技创新、生产力提高等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在以上宏观大背景下,政府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事业单位的指导,在监管上进行优化,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的发展活力。

(一)加强高层次岗位结构比例宏观调控指导

为推动事业单位吸纳高层次人才,指导和鼓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向高层次人才倾斜,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比例设置可予以5%-10%的上浮空间。对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事业单位,在引进紧缺高层次人才时,可开通绿色通道入编入岗,不受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总量限制。

(二)加强基层事业单位岗位聘用的调控指导

指导和鼓励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向基层人才队伍倾斜,对在乡镇、偏远艰苦地区从事基层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在符合规定条件、资历较长、取得一定贡献的情况下,可以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直接聘用,提升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发展空间。

(三)指导优化人力资源绩效激励制度

要引导事业单位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设置清晰的考评指标,突出业绩与绩效挂钩,适当拉开差距,用正向激励的手段来促进人员更好地履职尽责。同时在考核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员工感受到公平合理,同时知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提升。

三、深化改革、创新管理,进一步提升岗位动态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改革是系统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的有效手段。各地主管部门要在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紧扣深化改革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在以人为本和以事为重的前提下,创新思维,转变观念,依法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完善事业单位岗位动态管理机制。

(一)加强政策融合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改革必然与职称改革、机构管理改革、工资改革等并行开展,具有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特点,触及的利益也很大。各业务相关部门要精准把握政策运用,加强信息共享,在对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强化系统配置机制,做到政策融合、功能耦合、协同配合,确保政策出台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思路一致,方向一致。

(二)突出精简高效

要进一步梳理各类型事业单位的性质、职能,坚持政企事分开的原则,坚持优解思维,有序做好机构的合并、整合和撤销,同步做好编制和岗位的调整,控制总量规模,提升运行效率。

(三)强化规范管理

按照“放管服”工作要求,推行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强化法人管理和负责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科学布局、合理设定一定比例的事业单位领导岗位数量,加强选人用人规范,提高领导管理的质量,优化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规范事业单位交流回避、培训考核等机制。

(四)加强考核管理

持续优化事业单位管理考核制度,加强运行效能的监管,同时加强前瞻性考虑,明确事业单位要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合理预测岗位结构变化,同步对人力资源岗位设置方案、管理办法等内部岗位管理制度加以完善。设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管理模式,促进岗位管理制度由外生性制度向内生性制度转变,提升运行成效。

(五)统筹利益平衡

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关键要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要吃深吃透上级精神,坚持稳中推进的基调,加强先行试点、分类推进,做深做细基础性调研工作,统筹整体推进的同时,要着力防范各类风险发生,细致做好政策的解读,使岗位管理机制改革顺利推进。

猜你喜欢

设岗设置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班级卫生岗位编排的实践创新与反思
全区今年招8000多名特岗教师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如何打造给力班干部
栏目设置一览表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