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实·虚构·影响
——来龙去脉说“三国”
2021-12-04石麟
石麟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国文化”,至少应包括有关“三国”的历史著作、文学艺术作品、民间故事、学术研究以及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几个典型个案,从正史、民间文学艺术、小说相互渗透、结合的角度来考察“三国文化”的来龙去脉,同时,也探讨《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巨大影响。
一、“跨江战刘表”与孙坚之死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二有《孙坚跨江战刘表》一则,写孙坚跨过长江向襄阳的刘表发动攻击。这场战争起因有二:一是近因,乃袁术的挑拨和利诱,袁术写信给孙坚:“异日夺印截路,乃吾兄绍之谋也。今绍又与表相议起兵,袭取江东,吾不忍言。公可速兴兵取荆州,吾当与助夹攻袁绍,二仇相报。汝得荆州,吾取冀州,切勿误也。”[1]65二是远因,却是袁绍此前写给刘表一封信,要他阻截从中原回到江东的孙坚,刘表的反应是:“当时收得袁绍书,说孙坚盗去汉朝传国之宝,走回江东,望截其路而夺之。表素与袁绍至好,随即差蒯越、蔡瑁引兵一万,来截孙坚。”[1]58而且,那一次孙坚吃了大亏,并与刘表结下深仇:“孙坚当晚被刘表围住,得程普、黄盖、韩当三将左冲右突,死战得脱。折兵太多,孙坚连夜引军回江东。刘表回荆州,以书报绍。自此,孙坚与刘表结冤。”[1]60故而,这次孙坚接到袁术书信后坚定表示:“叵耐刘表昔日断吾归路,今不乘时报恨,又待何年!”[1]65接下去,刘表手下蒯良建言:“可令黄祖部领江夏之兵为前驱,主公率荆、襄之众作援。坚跨江涉湖而来,安能耀武扬威乎?”[1]65而孙坚那边的布置呢?带着长子孙策领兵征战,次子“权与叔父善保江东”。[1]65
以上,笔者之所以不厌其详地引用《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文,旨在说明一点,罗贯中笔下的孙坚战刘表,是跨过长江的。按照小说所写,讨伐董卓以后十七镇诸侯内部发生矛盾,分崩离析。孙坚得到传国玉玺,被盟主袁绍讨要,孙坚拒绝,袁绍怀恨在心,让刘表在孙坚回江东路上阻截。结果,孙坚损失惨重,回到江东。不久,袁术与哥哥袁绍闹翻了,又向刘表借粮不得,亦怀恨在心,于是挑唆孙坚跨江攻击刘表。整个事件的方位叙述得很清楚,当时孙坚已回江东,他要攻击荆州刘表。
那么,孙坚的行军路线如何呢?江东就是今天的江苏,他要打到荆州,必须“跨江涉湖”。此处之“江”,当然是长江;此处之“湖”,主要指鄱阳湖。孙坚从江苏“跨江涉湖”打到湖北,首先必须与江夏黄祖开战,故而小说写“黄祖部领江夏之兵为前驱”对付孙坚。江夏是今天的武汉,黄祖就是当时的江夏太守,他与孙坚打了一阵,孙坚胜利,挥兵直趋当时荆州州治所在地襄阳,那是刘表的老巢。经过几次战斗,孙坚孤军深入,在襄阳的岘山中埋伏阵亡,结局十分惨烈:
孙坚在帐中忽闻喊声,急上马引三十余骑,飞星赶到东南角时,军士说有一彪人马杀将出来,望岘山而去。坚不报诸将,只引三十余骑赶来。吕公已于山林丛杂去处,上下埋伏。坚马快,单骑独出。前军不远,坚大叫:“休走!”吕公勒回人马来战。孙坚交马只一合,吕公便走,闪入山路来。坚拍马追赶吕公,见路交杂,不知去处。坚欲上山,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俱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俱死于岘山之内。寿至三十七岁。时汉献帝初平三年,岁在辛未,十一月初七日。[1]68
考诸史书,孙坚的确死于岘山,享年三十七岁。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裴松之注引:“《典略》曰:坚悉其众攻表,表闭门,夜遣将黄祖潜出发兵。祖将兵欲还,坚逆与战。祖败走,窜岘山中。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从竹木间暗射坚,杀之。《吴录》曰:坚时年三十七。《英雄记》曰:坚以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又云:刘表将吕公将兵缘山向坚,坚轻骑寻山讨公。公兵下石。中坚头,应时脑出物故。其不同如此也。”[2]1100-1101
以上诸说,有两个分歧意见:一是具体杀死孙坚的究竟是黄祖还是吕公?小说采取的是后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商榷,根据本文后面的考证,可以知道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二是孙坚阵亡的具体时间,小说写的是初平三年(192),而史书中却有初平二年、初平三年、初平四年三种说法。《三国志·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录》载,策上表谢曰:“臣年十七,丧失所怙。”裴松之案:“本传云孙坚以初平三年卒,策以建安五年(200)卒,策死时年二十六,计坚之亡,策应十八,而此表云十七,则为不符。张璠《汉纪》及《吴历》并以坚初平二年死,此为是而本传误也。”[2]1107裴松之认为孙坚死于初平二年,考证非常严谨。小说根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的记载,写孙坚死于初平三年,实在是以讹传讹。但如此一来,孙坚大战刘表的时间也应该是在初平二年,而不是像《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所载“初平三年,术使坚征荆州,击刘表。”[2]1100
但是,更有问题的是下面一句话:“表遣黄祖逆于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2]1100小说中不是写得清清楚楚,孙坚是从江东出发,“跨江涉湖”经江夏而进军襄阳吗?这是从东南向西北进军的路线,怎么历史上孙坚却在樊城、邓州一带与黄祖作战呢?樊城与襄阳隔着汉水,且不用说。邓州在哪里呢?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邓州,汉曰南阳郡,隋曰邓州。”[3]原来邓州在襄阳的北面,汉代名南阳郡。那么孙坚怎么会从东面跑到北面去转一个圈再南下攻击刘表呢?其实,考诸正史,当时孙坚并不拥有江东,拥有江东的是他的儿子小霸王孙策,而且是孙坚阵亡以后的事。那么,孙坚当时在哪里呢?且看史料。《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众诸侯联合讨伐董卓:
坚亦举兵。荆州刺史王叡素遇坚无礼,坚过杀之。比至南阳,众数万人。南阳太守张咨闻军至,晏然自若。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酒酣,长沙主簿入白坚:“前移南阳,而道路不治,军资不具,请收主簿推问意故。”咨大惧欲去,兵陈四周不得出。有顷,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咨于军门斩之。郡中震栗,无求不获。前到鲁阳,与袁术相见。术表坚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遂治兵于鲁阳城。[2]1096
后来,诸侯联军逼董卓西迁,董卓将洛阳搞成一片焦土,攻进洛阳后收拾残局的正是孙坚:“卓寻徙都西入关,焚烧雒邑。坚乃前入至雒,修诸陵,平塞卓所发掘。讫,引军还,住鲁阳。”[2]1097这里说得很清楚,孙坚战后并没有回故乡江浙一带,而是回到他割据的战略要地鲁阳。因此,孙坚在攻击刘表之前,并非从江东出发,而是从鲁阳出发。鲁阳属南阳郡,距邓州不远:“南阳郡三十六县……叶、邓、鲁阳……”[4]。从这儿“战刘表”根本不需要“跨江”,而是从北往南的路线。故而,“孙坚跨江战刘表”乃小说之虚构。但无论如何,孙坚将他的生命留在了襄阳,而且是在孤军深入时被乱箭射死,《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这个场面的描写足够用“惨烈”二字形容。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孙坚之死这个情节,却被《水浒传》借鉴,用以描写“晁天王曾头市中箭”一节:
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5]
这段“晁盖之死”的描写与《三国志通俗演义》“孙坚之死”的描写有几大共同点。其一,死者都是某军事集团的一号人物;其二,两位领袖都是中计上当遭埋伏;其三,两人都是被飞箭射中要害部位;其四,现场都十分惨烈。所不同的只有一点:孙坚当场死亡,晁盖则是被手下救回去以后不治身亡的。两相比较,模仿痕迹宛然。
二、血气之勇与辕门之厄
孙韶,本姓俞,其伯父俞河字伯海者,被孙策赐姓孙。对此,《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有所介绍:“孙韶,字公礼,策赐姓。官至镇北将军、幽州牧。”[1]13这种说法是有史实根据的:“孙韶字公礼。伯父河,字伯海,本姓俞氏,亦吴人也。孙策爱之,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2]1214
《三国志通俗演义》对孙韶的描写不多,重点在卷十八。当时,孙权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都督建业、南徐军马。然而,当徐盛升帐点兵时,却发生了下面一幕:
众皆一一应诺,内一人昂然不语。盛视之,乃吴王侄孙韶也。韶字公礼,官授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御,年幼极有胆勇……韶曰:“吾手下自有三千军马,更兼深知广陵路势,吾愿自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如不胜时,当斩其首!”盛不从,韶坚执要行;盛只是不肯,韶再三要去。盛曰:“汝今不从,吾安能制诸将乎?”叱武士推出斩之。那群刀斧手拥孙韶出辕门之外,立起皂旗……权忽然骤至,喝散刀斧手,救了孙韶……权径入营来。徐盛迎接上帐,奏曰:“大王命臣为都督,提兵拒魏;今扬威将军孙韶不遵军法,违令当斩,大王何故赦之?”权曰:“韶倚血气之壮,误犯军令,万希宽恕。”盛曰:“法非臣之所立也,亦非大王之所立也,乃国家之典刑。若以亲而免之,以仇而杀之,公论何在耶?”权曰:“此子若是宗室,任将军处治,孤岂敢救?奈是孙伯海之亲侄也,少亡其父,依傍伯海养之。本姓俞氏,孤兄甚爱,乃赐姓孙。于孤颇有劳绩。今若杀之,负兄义矣,又绝灭俞门之后也。”盛曰:“且看大王龙颜,寄下死罪。”权令孙韶拜谢。韶昂然不拜。盛问曰:“今番服也不服?”韶厉声而言曰:“据吾之料,只是引军去破曹丕,便死也不服汝之见识!”徐盛变色。权叱退孙韶,回顾徐盛曰:“便无此子,何损于吴?今后再休用之。”言讫自回。是夜,人报徐盛,说孙韶引本部三千精兵,潜地过江去了。[1]832-833
孙韶的表现,首先是凭“血气之勇”,结果遭“辕门之厄”,随后被“大人物”所救,最终仍凭血气之勇而深入敌后。这种写法,被明代小说《北宋志传》所借鉴。
《北宋志传》中,极具传奇色彩的杨宗保与穆桂英阵前招亲的故事初露端倪,先是杨六郎部下大将孟良被穆桂英打败,留下金盔做买路钱。随即更精彩:
孟良离却此地,径回寨来见六使,道知五本官要斧柄,木阁寨主难敌,又将金盔买路事诉了一遍。六使曰:“似此如之奈何?”宗保曰:“小儿与孟良同走一遭。”六使曰:“恐汝不是其敌。”宗保曰:“自有方略。”即日引孟良,率军二千,来到寨外索战。穆桂英听得,全身贯带,部众鼓噪而出。宗保曰:“闻汝山后有降龙木二根,乞借左边一根借我破阵,事定之日,自当重谢。”桂英笑曰:“其木的有,赢得手中刀,二根尽付尔。”宗保大怒曰:“捉此贱人,自往伐取。”乃挺枪直奔桂英。桂英舞刀来迎。两骑相交,二人战上十余合,桂英卖个破绽,拍马便走。宗保乘势追之,转过山拗,一枝箭到,宗保坐马已倒。桂英杀回,将宗保捉之而去。[6]512-513
杨宗保与穆桂英的故事,于史无据。笔者在《杨家将故事的流变及其文化积淀》一文中就曾言及:“如杨文广,史载本为杨延昭之子,《杨家府演义》则将他写为杨延昭之孙,在杨六郎、杨文广之间添出个杨宗保,而这个杨宗保以及由他而来的穆桂英又是书中最突出的人物形象,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好。而《北宋志传》则又按历史改正过来,把杨文广写成杨延昭之子,但又舍不得杨宗保的故事,故而又将杨文广处理为杨宗保之弟,弄得真不真假不假,显露出一种用历史来匡正民间创作的痕迹,实在没有多大的必要。”[7]
回到《北宋志传》。这里,杨宗保凭着血气之勇与武艺高强的穆桂英作战,结果中计当了俘虏。好在被穆桂英看中,到山上结为夫妻。想不到杨宗保的血气之勇换得个阵前招亲,而阵前招亲却换来辕门之厄:
宗保率众军回见六使曰:“不肖交锋,误被木寨主所捉得,蒙不杀,又与孩儿成亲,特来请罪。”六使大怒曰:“我为国难未宁,坐卧不安,汝尚贪私爱而误军情耶!”喝令推出斩之。左右正待捉下,令婆急来救曰:“我孙虽犯军令,目下正图大计,还当便宜放之。”六使曰:“依母所言,权囚起于军中,侯在事宁后问罪。”[6]514
杨令婆的干涉,虽然暂时留下了孙儿的性命,但却没有彻底解除杨宗保的辕门之厄。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穆桂英。这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
杨宗保的故事与孙韶的故事有同有异。同者,都是因血气之勇招来辕门之厄,最后由于某“重量级”人物干涉而脱险。异者有三:第一,孙韶的血气之勇一开始尚停留在口头上,并未实现就被绑在辕门;而杨宗保则是凭血气之勇而被对方擒获,阵前招亲,因为“行为”的完成而遭辕门之厄。第二,孙韶被孙权救后,不思改过,仍凭血气之勇贸然出击,率本部偷偷过江;而杨宗保被救之后,乖乖听话,服从父帅指挥。第三,孙韶被救,只是因为叔祖父是“吴主”,一言而彻底解决问题,被释放,依然带兵打仗;杨宗保被救,虽因为祖母权威发言,但却不彻底,只是判了“缓刑”——权囚军中,事后问罪,最终解决问题还得靠穆桂英。
两相比较,杨宗保的故事应该比孙韶的故事更精彩,但孙韶却是由血气之勇招致辕门之厄的始作俑者,故而孙是杨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学者”无论多么精彩,也只是落于“第二义”。
三、“马跃檀溪”与“三跳涧”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有一段刘备和的卢马的故事,一开始,是刘备与刘表、蒯越、伊籍之间关于此马“妨主”与否的一些议论。后来,刘备在蔡瑁、蒯越的“鸿门宴”中得到伊籍的暗示而逃脱,接下来就发生了刘玄德马跃檀溪的故事。
却说玄德撞出西门,行无二里余,前有大溪拦住去路。此溪名曰“檀溪”,河阔数丈,水通湘江,其波甚急。玄德到檀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五百铁甲军马,随蔡瑁赶来。玄德曰:“吾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看时,兵在后赶。玄德纵马下溪,行数步,水势紧,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玄德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可努力!”言毕,那马忽从水中踊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玄德如云雾中起。[1]339
这段描写是否有根据呢?当然有!但多半是后人附会的典故。且看如下意见相反的历史材料:
《世语》曰:备屯樊城,刘表礼焉,惮其为人,不甚信用。曾请备宴会,蒯越、蔡瑁欲因会取备,备觉之,伪如厕,潜遁出。所乘马名的卢,骑的卢走,堕襄阳城西檀溪水中,溺不得出。备急曰:“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三丈,遂得过,乘桴渡河,中流而追者至,以表意谢之,曰:“何去之速乎!”孙盛曰:此不然之言。备时羁旅,客主势殊,若有此变,岂敢晏然终表之世而无衅故乎?此皆世俗妄说,非事实也。[2]876-877
而后,在《太平广记》中又有:“吴大帝临钓台望葛玄。刘备乘马渡檀溪……出《大业拾遗记》。”[8]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写到“马跃檀溪”的故事以后,曾引用了六首“后人”的诗,最后一首是晚唐著名咏史诗人胡曾的《檀溪》,诗云:“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前绕大堤。”[9]唐宋诗人歌咏檀溪的诗作颇多,大都涉及刘备和的卢马的故事。可见,这个故事即使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典故”,至少也是一种“俗典”,亦即在文人之间和民间流传的典故。尽管它有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真实,却有民众认可的“可能性”。其实,如果把话说穿了,历史人物各种活动的细节,又有多少能百分之百真实地传诸后世?信史不信。从《史记》到《清史稿》,我们能对中间的记载报以“毫无疑问”的态度吗?反过来,有些生活细节,正史中付诸阙如的就一定不存在吗?其实,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从传说开始的,中华民族也是这样。即便有了正儿八经的史书,我们也不能完全摒弃“传说”资料。至于文学史,多半是以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为双重载体。至于小说史,更是民间传说占据了主流位置。
准乎此,一些民间传说中的“俗典”,对于小说潜在的发展而言,较之正史的记载更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马跃檀溪”的故事当然也不例外,在史书的注文、民间技艺的表演、文人的推波助澜之后,在民间通俗文学中又有了更为详细的表现。首先是说话艺人很快就将这样的故事纳入自己的表演系列之中。今存唯一的宋元间“说三分”的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就有“刘备马跃檀溪”的故事。
蒯越、蔡瑁请皇叔出襄阳城外赴宴。蒯越暗使壮士,内一人,见皇叔面如满月,隆准龙颜,私奔于皇叔,附耳具说。皇叔大惊,使令人牵马于柳阴中。皇叔故粘(疑为“拈”)衣私出,于柳阴上马。令人曰:“走了皇叔也!”蒯越、蔡瑁大惊,急令牵马,引军追赶。先主走至一河,是檀溪。先主(原作“生”,误)仰面叹曰:“后有贼兵,前有大水,吾死于此水。”先主马曰的卢(“的卢”原作“滴驴”,误)马。先上付(疑为“附”)马言曰:“吾命在尔,尔命在水;尔与吾有命,跳过此水。”先主打马数鞭,一踊(原作“勇”,误)跳过檀(原作“坛”,误)溪水。有蒯越、蔡瑁追至,见先主跳过,曰:“真天子也。”有诗为证:三月襄阳绿草齐,王孙相引到檀溪。的卢何处埋龙骨,流水依然(原诗作“前”)绕大堤。又诗曰:檀溪两岸长青蒲,过往行人尽的卢(原作“泸”,误)。休道良驹能越跃,圣明天子百灵扶。[10]
请注意,《三国志平话》中偷偷通知刘备逃跑的是蒯越手下的某壮士,而且,这里直接引用了胡曾的诗。尽管胡曾诗中明确标识“王孙”字样,但民间艺人却认为王孙并非人名,而只是“某某某”的意思,故而没有采用。但是,到了元杂剧中,有的剧作家干脆采取偷懒的方式,直接借用胡曾诗中的“王孙”作为剧中人了,而且,还以正末扮演之。
(正末扮王孙上,云)某是这荆王手下家将王孙的便是。因为俺刘玄德问俺这荆王借这城池,留下玄德公赴襄阳会,筵间带酒,问俺索荆州牌印。某奉二公子的命,着某今夜先盗刘玄德的卢马,须索走一遭去……(正末云)襄王放心,我送你出城去。(刘备云)今日之恩,异日必报。(正末唱)【调笑令】不索窨约,你便快奔逃,呀,再休说他乡遇故交。(刘备云)将军,此路往何处去?(正末唱)遥望着新野樊城道,似飞星彻夜连宵。你官道上莫行小路儿抄,岂辞劳水远山遥。(刘备云)前有溪河拦路,如之奈何?(正末唱)【耍厮儿】遥望见绿茸茸莎茵芳草,翻滚滚雪浪银涛。檀溪大堤水围绕,无舟渡、共长桥,险慌煞英豪。(刘备做祷告天科,云)皇天可表,若刘备久后峥嵘之日,马也,我命在你,汝命在水。(正末唱)【圣药王】他将那天地祈,咒愿祷,欠彪躯整顿了锦征袍。将玉带兜,金镫挑,三山股摔破了紫藤梢。(刘备做跳过檀溪科)(正末唱)则一跳恰便似飞彩凤走潜蛟。(刘备回顾看正末科,云)将军,后会有期。(下)[11]149-151
纵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刘玄德马跃檀溪的故事有几个要点:第一,有人要陷害刘备,故而设下鸿门宴。第二,有人明示或暗示刘备逃走。第三,刘备逃走时骑的是的卢马,而这匹马原先有人说过会“妨主”。第四,刘备逃跑时碰到檀溪的阻拦,前有激流,后有追兵。第五,关键时刻,马跃檀溪,刘备脱离危险。其间,变动较大的是元杂剧。因为在高文秀的《襄阳会》中,刘备并非是从酒宴中逃走,而是蔡瑁等人听见刘备“在那酒筵间不合说立长不立庶”的话,得罪了荆州二公子刘琮,故而“差家将王孙先去驿亭,盗了刘备那的卢马”[11]149。而王孙在盗马时被刘备一番言辞打动,反而帮助刘备逃跑。这样的改造,目的当然是使这一故事更富于戏剧性,更适合舞台演出。而《三国志通俗演义》则是顺着《三国志》裴注、《三国志平话》这样一条线索改造而成,故而基本符合以上五点。这大概也是戏曲、小说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为了各自的艺术效果而做出的不同取舍吧。
更为有趣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刘备马跃檀溪的描写,回过头来又影响了此后的一部小说《隋唐志传通俗演义》。当然,在那个故事背景之中,不可能是刘备、的卢马、檀溪三者之间的关系了,而被改成了李世民、玉鬃马、虹霓涧三者之间的关联,而后面追赶的敌人也自然由蔡瑁变成了胡敬德。
时秦王已去得远,只见敬德在后急追,大叫曰:“唐童李世民休走!”展过山坡,又赶一程,直至美良川地界之南,前有大涧拦截去路。此涧名曰虹霓涧,约阔三丈余,水通黄河,其波甚急。秦王走到虹霓涧边,无船可渡,心中大惧。见前有大涧拦截去路,后有敬德铁骑急追,秦王曰:“吾休矣!”遂口告:“皇天后土,世民后若有天子之福,此马一跃而过此涧;若无其福,今日连人带马,落涧而亡。”祷毕,将马加打三鞭,大呼曰:“玉鬃,玉鬃!我命付你,可努力!”言未了,那马一跳三丈,飞上东岸。后有诗曰:世子良川逃难日,龙驹天赐渥洼生,英雄铁骑追来急,翻滚寒波阻去程。流水无情送夕阳,道前驹控锦丝缰。试问大唐谁肇运,飞鞭跳涧小秦王。[12]
尽管《隋唐志传通俗演义》这一段李世民跃马虹霓涧的描写也很生动,甚至那种环境描写、气氛烘托并不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刘玄德马跃檀溪的描写。但可惜的是,这部小说虽然也署名罗贯中,但大家却公认它产生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后,故而给读者产生一种模仿名著而又难以突破名著的感觉。
四、从大将军“八字”威风谈起
中国人爱面子,如果有一官半职就更爱排场,如果是古代的大将军,那可更要讲“八面威风”了。戏台上那些大将军,又是认旗,又是大靠,又是宝剑,又是马鞭,又是厚底靴,拿着大刀长矛,满身锦绣,遍体精神,就连他们的动作,也叫做“亮相”“起霸”云云,真正是威风到了极点。
中国古代小说除了表现大将军八面威风外,还有一种写法:大将军“八字”威风。当然,这里所谓“八字”,并非算命先生经常摆弄的子丑寅卯与甲乙丙丁搭配的那种八字,而是在每一位大将军的头衔前面冠以美好威风的八字“定语”。目前所知,最早这样做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且看曹操发出讨伐董卓的檄文之后应邀前来的十七镇诸侯:
第一镇,交游豪俊,结纳英雄,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阔论高谈,知今博古,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孝悌仁慈,屈己待士,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仗义疏财,挥金似土,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恩惠及人,聪敏有学,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忠直元亮,秀气文华,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圣人宗派,好客礼贤,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武艺超群,威仪出众,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仁人君子,德厚温良,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名镇羌胡,声闻夷夏,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上觉太守张杨。第十六镇,英雄冠世, 刚勇绝伦,乌程侯太守孙坚。第十七镇,四世三公,门多故吏,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1]41-42
这里所表达的,当然是一种民众趣味。这些“八字”定语,正如同戏台上妆点大将军的长枪大靠一样,是给那些诸侯们大展威风的。然而,但凡有一点趣味的文人,对这种做法是深为不满的。如毛宗冈在修改《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就毫不吝惜也毫不客气地将十七镇诸侯前面的“八字”定语给拿掉了: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13]
就以明代而言,至少还有两部章回小说有大将军前面“八字”定语的描写。其一:
晋王令众诸侯呈献姓名封号,并各镇守地方,于是众诸侯次第呈进。第一镇,簪缨世代,阀阅名家,函国公袁容。第二镇,门迎珠履,名重丘山,晋国公王铎。第三镇,沉默寡言,声名著见,荆西节度使王元。第四镇,文学素著,师表一代,泾原节度使程宗楚。第五镇,聪明特达,议论风生,秦州节度使仇公遇。第六镇,沉毅质恪,武艺超群,寰州节度使童弘真。第七镇,德行纯备,节操过人,同台节度使岳彦真。第八镇,轻财仗义,政尚清肃,华州节度使韩鉴。第九镇,交游豪杰,结纳英雄,曹州节度使曹顺。第十镇,学识过人,高尚志节,兖州节度使周顺。第十一镇,阔谈高论,博古知今,郓州节度使赫连铎。第十二镇,贯通诸子,博览九经,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第十三镇,孝弟仁慈,虚己待士,幽州节度使马三铁。第十四镇,仗义待人,挥金似土,定州节度使王景宗。第十五镇,仪容丑陋,膂力绝伦,汴梁节度使朱全忠。第十六镇,赈穷救急,志大心高,徐州节度使支祥。第十七镇,有谋多智,善武能文,景州节度使周太初。第十八镇,惠及诸人,聪明有学,平州节度使王用之。第十九镇,忠直元亮,秀士文华,寿州节度使张仲仁。第二十镇,仁义君子,德厚温良,莱州节度使马君武。第二十一镇,威镇羌胡,名闻华夏,陈州节度使刘从吉。第二十二镇,声如巨钟,丰姿英伟,孟州节度使朱合爽。第二十三镇,随机应变,临事勇为,朔州节度使唐大弘。第二十四镇,英勇冠世,刚勇绝伦,邠州节度使朱文。第二十五镇,先哲流裔,好客礼宾,鄜州节度使杨思恭。第二十六镇,文救唐代,名重当朝,青州节度使王敬武,第二十七镇,精通韬略,善晓兵机,于州节度使王守存。第二十八镇,沉默寡言,孝行署闻,覃州节度使邵升昌。[14]
明代另一部章回小说同样出现了大将军前面“八字”定语的描写,稍有不同的是,那不是在战争发生的前夕,而是在一场大战结束以后朝廷的封赏诏令之中,当然,这就更具有荣誉称号的意味了。且看:
奉皇上敕命将:武艺超群,威仪出众,镇守湖广偏沅等处总兵都督同知陈,赏银五十两彩段表里,仍居旧职,荫一子入太学。足智多谋,雄将威猛,副总兵陈,赏银四十两,彩段表里。丰姿英伟。忠勇过人,镇守州贵中军都督同知李,赏银四十两,彩段表里,仍居原职。善能文武,聪明有学,副总兵王,赏银三十两,彩段表里。高谈阔论,临事勇为,总兵官吴,赏银二十两,彩段表里。面貌魁梧,身材雄伟,协守偏況总兵李,赏银二十两,彩段表里,仍居原职。英雄威猛,识古知今,总兵都督刘,闲住。[15]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即便是大将军的“八字”定语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也能够充分体现文人和民众之间迥然不同的审美意趣。但是,这样一种审美趣味如果被最高统治者拿过去加以利用的话,其社会效应可就增加了千百万倍!
以关羽为例,本来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将军,但在北宋时他时来运转,被官方层层加封。宋徽宗始封关公为“忠惠公”和“崇宁真君”,后又加封关公为“武安王”和“义勇武安王”。再往后,历代帝王对关公的封号愈来愈显赫,也愈来愈繁琐。但每一次都是加以双数的美好字眼。如:宋高宗时加封为“壮缪义勇王”,宋孝宗时改封为“英济王”。元文宗时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宪宗时封为“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明神宗时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世祖时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高宗时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清仁宗时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关圣大帝”,清宣宗时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这样一些封号,其实是更高层面的大将军八面威风,是一种符合统治者利益的人格崇拜。
然而,统治者不仅仅将这些美好的字眼送给大将军们,欺骗他们为自己打天下。有时候,帝王后妃们干干脆脆就挑选了一些最好的字眼留给自己。当然,那就不止于“八字”评语了,而是十几字乃至更多,但无论如何还是以双数为佳。光绪三十四年(1908)叶赫那拉氏被刚刚登基的三岁嗣皇帝溥仪尊为太皇太后,徽号“尊圣祖母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为太皇太后。”[16]967不久,这位慈禧太皇太后驾崩之后,“即以徽号为谥”。[16]8930
五、“十三妹”学桃园兄弟
“十三妹”是一个女人的外号,她真正的名字叫何玉凤,最先出现在晚清小说《儿女英雄传》中。但在更晚又出现了《续儿女英雄传》,何玉凤仍然是其中主要人物,只不过年龄渐大,由少夫人升格为不老不少的夫人而已。然而,有一样东西却没有变化:十三妹骁勇善战的能力。这一点,在《儿女英雄传》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孰料在续书中,她这一特点变本加厉,竟然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她一次性地学习了桃园兄弟中的两个:关云长和张翼德。
陆氏忧闷,只得一马先出,在大营外列成阵势。营前小校飞报中军,何小姐夫妇正饮得高兴,听见了,立起身来,说道:“不要吃了!”吩咐把残酒收过,待擒了陆氏再喝不迟。传令开营出战……此时月色明亮,两边点起成千的火把,照耀如同白昼。战鼓响处,陆氏出马。何小姐亦即迎敌。见面就杀,俱不顾说话……两个厮并了一百多合,全无半点输赢。两下里战鼓震天,扬威呐喊,兵将们都看呆了。但见月华满地,露水澄清。两个又交马斗了五十多合,仍是一样。大家都不济事,都带转马回本阵去了。何小姐到阵里下了马,解去了裙子。女兵们接去,交与花铃收起来,却露出大红湖绉单叉裤,盘膝坐在月亮地里马褥子上,说道:“且等马收收汗,再去战这婆娘。不擒他,誓不回营。”……说罢,便绰枪上马。军士们忙添换了火把,仍旧起鼓出阵。[17]
这段故事,十三妹何玉凤先学的是“关云长温酒斩华雄”,那么,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这一片段是怎样描写的呢?
袁绍曰:“不然。使一弓手出战,必被华雄所笑。吾等如何见人?”曹操曰:“据此人仪表非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某曰:“如不胜,请斩我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某饮了上马。关某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寨外鼓声大震,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却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1]47
两相比较,很明显的是对饮酒和上阵的关系的描写。《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当曹操斟下一杯热酒给关羽以壮行色的时候,关羽的回答是:“酒且斟下,某去便来。”而在《续儿女英雄传》中,十三妹则“吩咐把残酒收过,待擒了陆氏再喝不迟。”表面看来,好像二人一般豪壮,但细细分析,还是关羽更为豪壮,因为关大王放下的是热酒,而杀敌之后回来酒还是温的,而十三妹放下的却是残酒,况且作者也没有写其“残酒杀劲敌”之类,而是让她与敌人打起夜战来。恰恰是这场夜战,十三妹转而又学起张飞来。
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败。玄德观之,叹曰:“真丈夫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谓张飞曰:“马超英勇,不可欺敌。且退上关,来日再战。”张飞杀得性起,那里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战矣。”飞曰:“多点火把,安排夜战!”军士暗暗叫苦。马超换了马,再出阵前大叫曰:“张飞敢夜战么?”张飞气起,问玄德换了坐下马,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超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1]624-625
由上可见,这场十三妹大战陆氏的战斗,何玉凤先学“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后学“张翼德挑灯战马超”,可真是了不得的巾帼豪杰。可惜的是,模仿的痕迹太明显,人们在没有新奇感的同时也就没有了审美兴奋,作者这样写英雄人物,就是学习孙悟空也没有用,不能体现她的神通广大。
小说创作不可能杜绝模仿,但求新求变更为重要。佛有“筏喻”,筏者,通往彼岸之舟也。就小说创作而言,“筏”就是别人的艺术经验和方法途径。若接近彼岸,亦即掌握了这种方法途径之后,就该“舍筏登岸”。否则,死死据于筏,则永远不能达到新的境地。
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永远处于大师们荫影的覆盖之下,该是最痛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