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展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4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褚天霞

亚太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跨学科会展大湾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褚天霞 曾 炜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暴发,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会展业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20年4月,商务部办公厅及时发布了《创新展会服务模式、培育展览业发展新动能有关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加快推进展览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积极打造线上展会新平台,促进线上线下办展融合发展。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总体保持良好态势,而国外疫情仍然相对严峻,疫情防控趋于常态化。2020年,国内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展会充分运用5G、VR/AR、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举办“云端展会”,开展“云展示”“云对接”“云洽谈”“云签约”。根据商务部通知,2021年第129届广交会继续在线上举办。笔者通过对企业实地调研、发放问卷调研以及线上采访得知,“云端会展”对参展人员的素质要求有所不同,侧重于参展人员的直播带货、翻译,以及使用各种会议工具的能力。高职会展专业作为向社会输送大量会展专业人才的主阵地,在新形势下应结合以上市场行业人才需求,基于会展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国际化视野和疫情防控常态化思维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展专业技能人才,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市场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会展企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核心技能分析

在知识迅速更新的5G时代,会展行业需要与时俱进,会展从业人员应不断更新知识技能。虽然近几年来会展业已经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但是还没有进入常态化阶段。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得会展企业不得不迅速开展线上模式,相关参展企业也在短期内培训相关从业人员。本项目顺利开展的一个关键条件就是,通过各种调研活动掌握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会展企业及行业协会对新形势下会展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

(一)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后疫情时代会展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技能需求,笔者走访了大湾区三家重点会展企业,分别位于广州、珠海和澳门,这几家企业与我校有深度校企合作,不仅毕业班学生在以上公司顶岗实习,而且还与我校建立了项目班合作模式。2020年下半年,已完成两期项目班的实践活动,这两期项目班的教学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开展的,整个实践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反馈,对于我们研究后疫情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重要意义。对企业实地走访调研的主要内容有:(1)企业岗位需求;(2)岗位典型工作任务;(3)岗位核心素质能力;(4)企业对学校教学安排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议。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当前企业急需的岗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展会项目助理:(1)了解会展行业发展及现状;(2)与主办单位行业协会沟通联系;(3)组织邀请专业观众;(4)熟悉展会整体流程,协助项目主管协调展期重要活动(开、闭幕式等)及嘉宾接待事宜;(5)现场运营管理,风险隐患检查及修正;(6)协助处理现场突发事件;(7)熟练使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

2.文案策划:(1)制定或撰写展览活动总体方案、相关活动执行方案;(2)展会项目的前期市场策划、调研、撰写立项报告;(3)媒体管理,媒体广告、报道、新闻发布会及其文件材料的编写;(4)官网与自媒体的运维,负责硬广、软文、宣传资料、新闻稿、产品说明书等文案的撰写;(5)支持完成网络推广策划和内容策划工作;(6)支持完成展会、活动、会议等营销活动策划工作;(7)根据业务和市场发展状况,制订年度、季度、月度宣传推广计划。

3.新媒体运营专员:(1)负责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平台(微信、微博、手机终端为主)的日常运营及推广工作;(2)负责独立运营微信公众号,为粉丝策划与提供优质、有高度传播性的内容;(3)负责策划并执行微信营销线日常活动及跟踪维护,根据项目发送各种微信内容;(4)负责增加粉丝数,提高关注度和粉丝的活跃度,并及时与粉丝互动;(5)挖掘和分析网友使用习惯、情感及体验感受,及时掌握新闻热点,有效完成专题策划活动;(6)紧跟微信发展趋势,广泛关注标杆性公众号,积极探索微信运营模式;(7)充分了解用户需求,收集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及需求。

4.销售专员:(1)了解展会所属行业发展及现状,撰写行业简报;(2)制订招商计划及具体工作方案;(3)以电话、网络或外出等形式,通过往届信息、同类展会、行业协会等渠道邀请企业参展,撰写展会招商报告及考察报告;(4)完成与客户的商务谈判,处理订单、签订合同,展后服务、协调和维系客户关系;(5)负责一项或多项展会服务工作,并参与展览现场服务(问卷调查、展后回访、现场突发情况处理等);(6)项目总结及改进措施,提出专项招商及服务改善方案。

5.主场服务:(1)熟练运用展会平面图制图软件(如CAD、CDR、PS等),根据展会最新销售情况更新展位图;(2)依据展位图进场划线;(3)与外包服务商一起审定特装展位;(4)熟悉搭建手册,与搭建商联系落实搭建事宜,落实水电、运输等服务。

(二)毕业班学生调研分析

除了对大湾区的三家重点会展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外,笔者还对本校往届毕业生和大三实习生进行了电话访谈。通过整理访谈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重视前期招展以及展会现场运营,专业课程可以增加相关方面的教学内容;(2)企业对策划能力要求较高,重视学生策划过程,如头脑风暴的实施等具体内容,专业应加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3)企业重视文案写作能力,注重原创作品,不喜欢公式化的写作;(4)企业对于新媒体推广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掌握较高水平的Word、PPT以及具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能力;(5)企业注重综合素质能力,必须清楚营销、推广、招商、现场、展后回访、总结等,只有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成为岗位上的“多面手”才能在市场变化过程中游刃有余。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措施

基于对大湾区多家会展公司、参展商、客户在2020年的办展参展方面的情况进行广泛深入调研,以及对毕业生和实习生的访谈总结,梳理线上展会与传统线下展会的差异,搜集会展公司新形势下对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要求,参展商所需的专业技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客户“云逛展”“云洽谈”的感受等信息。通过对比传统线下展会的展前、展中、展后的特点和要求,探索高职会展院校面向市场新需求下的会展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路径。

(一)加强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将顶岗实习、实训、项目班教学、短期实习融为一体。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应紧密联系市场需求,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大湾区的会展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的院校数量很多。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就业网站上,公司招聘会展专业人才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是66.49%,说明会展企业倾向于高职会展人才,因此为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实习活动,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全程参与到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除了毕业顶岗实习之外,将校内实训与展览活动结合起来,提前与企业沟通,询问企业的展览活动安排,以此安排实训时间。大力发展项目班教学,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学生,提供真实工作环境,利用大湾区会展业优势,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短期展览或活动实习,学以致用。

(二)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

会展专业课程应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对企业调研的反馈,企业对于策划类、设计类人才需求较大,但是根据学生实习表现来看,策划和设计所需的创新能力较差,同时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抗压能力不够,因此有必要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学生大一刚入学,学校便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由于很多高职院校教师不具备创业经验或企业工作经历,教学效果没有充分显现,学校虽然举办了各类形式的双创比赛,学生参与热情也较高,但是受众面较小,因此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对接不同行业的需求。同时,将会展业发展趋势、岗位职责、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提升学生职业幸福感,降低会展从业人员流失率。

(三)对接行业需求,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会展+”系列课程,对接大湾区会展行业人才需求,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会展专业是一个新型产业,涉及非常广泛的周边产业,除了具备一定的会展专业知识外,还需要拥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根据对大湾区多家会展企业的调研显示,以上5种岗位目前比较急需人员补充,而这些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也非常多元,如策划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英文沟通书写能力、CAD制图能力、大数据分析能力、直播能力等。会展专业的师资很难保证完成以上所有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可探讨开发“会展+电商”“会展+设计”“会展+新媒体”“会展+创新”等课程,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升教师“双师”素质,鼓励会展教师前往企业顶岗锻炼,管理项目班,聘请其他专业教师承担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同时邀请企业人员来校担任兼职教师或者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会展专业现有教师很少是科班出身,大多是从其他专业如旅游、国贸、文秘等专业转行而来,缺乏专业系统的知识背景,同时缺少实际的展览活动工作经验,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除了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外,还需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会展教学师资队伍,该队伍需要有校内校外教师,有专职、兼职教师,有企业专家也有青年教师,知识、实践、阅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意义

学科的发展必须探索有效的融合,多学科融合可以打破单一学科存在的思想禁锢,有利于学术和实践创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往往可以达到1+1大于2的效果,获得单一学科发展难以实现的突破,同时也是适应区域内甚至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一)有利于优化高职会展专业课程结构,促进跨学科协同育人

加快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课程结构优化,以会展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同时融入电商、新媒体、计算机、艺术设计、国际贸易等学科,打造“会展+”的跨专业课程模式。

(二)有利于探索高职会展专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加快跨境电商数字化转型,推进线下与线上相辅相成发展,一直是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展会思考和探索的方向。高职院校的会展专业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有利于高职院校为企业量身打造多元化的会展专业人才

2015年之前,以广交会为代表的国内外展会主要以线下展会为主,2015年底广交会开始实施“广交会+互联网”计划,并试运行广交会电商2.0版本。“线上+线下”展会相辅相成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培养线下的专业会展人才和打造线上的专业会展“主播”,为企业发展培养多元化的专业会展人才。

(四)有利于增添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跨学科人才培养有利于大湾区主动拥抱互联网,发扬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增添大湾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以“云端会展”为契机,主动求变,解决线下展会的短板跟痛点,加快高职院校会展专业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是时代青年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秉承和发扬互联网开放包容之精神,也将为大湾区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高职院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根据市场需求及社会发展形势,适时做出调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项目班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和教师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做好校内校外教学相结合、校内校外实训相统一,与时俱进,输送创新性应用型人才,构建会展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的基地,需要凸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丰富协同育人模式,积极履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培养出能够高度匹配会展行业企业要求的会展专门人才。

猜你喜欢

跨学科会展大湾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