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源性晕厥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探讨
2021-12-03丁峰
丁峰
东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盐城 224200
晕厥属于老年人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情况, 主要因脑部供血不足所致,造成患者短暂性丧失意识,引起跌倒、晕厥。 一般病发较为突然,15 s 内出现跌倒,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安全[1]。 根据病因分析可将其划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两种。 据统计显示,我国60 以上老年人群出现心源性晕厥的概率高达25%以上。 随着我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患病率逐年升高。 以往临床多通过心电图进行疾病诊断,但容易出现误诊、漏诊问题,影响疾病后续治疗[2]。 近几年,随着动态心电图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用于诊断心源性晕厥具有准确性高、安全无创伤等优势,倍受认可。 该文以2017 年1 月—2020 年1 月该院收治的76 例疑似心源性晕厥老年病患为例,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疑似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76例进行研究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38 例, 女性患者38例;年龄为62~85 岁,平均年龄(74.1±1.3)岁;病程时间范围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1.8±0.4)年。 纳入标准:①均出现不同程度意识缺失、晕厥等情况;②患者均自愿配合该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合并癫痫疾病患者;②抵触配合研究患者。 该次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同时开展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在检查前为其详细说明该次研究涉及的两项检查意义, 需所有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情况下方可开展。 ①心电图检查:指导患者取平卧仰卧位,针对随后需要粘贴贴片的皮肤部位使用酒精进行消毒, 待酒精自然干燥后对心电图导联予以连接, 黄色贴片粘贴于患者左侧第四至第五肋骨间; 红色贴片粘贴于右侧第四至第五肋骨间;棕色贴片粘贴于锁骨中线(剑骨)和第五肋骨交叉点位置; 黑色贴片粘贴于左侧腋前线和第五肋骨交叉点位置; 紫色贴片粘贴于下中心和第五肋骨交叉点位置;其它位点粘贴完毕后,以棕色和黄色贴片作连线,其中点粘贴绿色贴片。 检查前护理人员协助患者放松肌肉, 并以深呼吸方式调整呼吸频率和心率,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②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查时同样采取平卧仰卧位, 粘贴电极片前应先使用一次性酒精棉球对相应部位皮肤进行擦拭, 待酒精自然干燥后使用专用备皮砂纸轻轻擦拭相应皮肤, 再涂抹导电液,以确保导电液在该区域皮肤的渗透率。 电极片粘贴位置和常规心电图相同, 设备启动前需由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调整呼吸频率、心率,并放松全身肌肉。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灵敏性(真阳性率/真阳性率+假阴性率)、特异性(真阴性率/真阴性率+假阳性率)、准确性,对比差异,分析不同群体患者心律失常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常规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析
经诊断, 老年心源性晕厥疑似患者确诊阳性60例,占比78.95%,确诊阴性16 例,占比21.05%。 经常规心电图诊断检出阳性患者50 例,阴性患者26 例,灵敏度为73.33%、特异性为62.50%、准确率为71.05%。 见表1。
表1 常规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析
2.2 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析
动态心电图检出阳性患者59 例,阴性患者17 例,灵敏度为96.67%、特异性为93.75%、准确率为96.05%。见表2。
表2 动态心电图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析
2.3 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对比
动态心电图灵敏度96.67%、特异性93.75%、准确率96.05%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灵敏度73.33%、特异性62.50%、准确率7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71、26.772、20.401,P<0.001)。
2.4 不同群体心律失常情况对比
心源性晕厥阳性患者出现窦性过缓、 窦性停搏概率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单纯性房室期前收缩患者概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不同群体心律失常情况[n(%)]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晕厥在人体处于直立位状态下, 或蹲位更改为直立位时发生率相对较高, 其主要是由于脑组织缺血所引发的,具有短暂性、广泛性的特点,发病后患者会在短时间内丧失意识, 如未及时接受治疗很可能引发脑组织或脑神经不可逆性损伤[3-4]。 引发晕厥的疾病类型相对较多, 例如血管收缩-舒张功能障碍、血管病变、心源性晕厥、血液成分改变等。 根据生物、病理等多门学科研究显示, 当人体处于直立体位时脑灌注压相对较低,且回心血量、脑血管流量等也会相对降低,体内大部分血液会进入下肢,因而更容易发生晕厥的症状[5-6]。 在所有晕厥症状中属心源性晕厥的危害性最大,也是发生率最高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老年群体由于正处在身体机能快速衰退的阶段,心血管收缩-舒张障碍概率也随之大幅度提升,因而更加容易发生晕厥。一旦老年群体出现心源性晕厥, 加之其自身血液灌注能力衰退,有更高概率导致血压短时间内快速下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和修复难度也会提升。
老年心源性晕厥患者发病后最典型的症状即为心律失常, 根据其发病速度可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大类。 快速型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源性晕厥患者大多属于心脏器质性损伤患者, 少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出现此类病变。 其中表现为室性心率过速者经心电图检查可见明显的心室率增加情况,而心室扑动、颤动者可能是由于器质性病变、用药不良反应、应激反应、电解质紊乱等所引发的, 属于病症合并症或治疗不良反应的范畴。 频发型多源性前期收缩也有较小概率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症状,继而导致心源性晕厥症状。 而如果患者具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 则当心率高于200次/min 时,且自身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则会引发心源性晕厥。 缓慢性心律失常则是由急性心肌炎、 心肌梗死、先天性心脏病等引发,主要是由于心肌损伤型病变导致, 由于心肌受损会使患者心脏窦房结出现病态改变,继而容易出现心源性晕厥症状。 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可能出现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 当心室率极度缓慢时可能诱发心源性晕厥。
同时心血排出受阻也可能引起心源性晕厥, 根据血流受阻的部位分为左室型和右室型, 左室型患者多可伴有主动脉瓣狭窄的情况,部分肥厚型梗阻、左室内积液等症状也可能引发病症; 右室型患者则主要表现为肺动脉瓣狭窄情况, 且如患者具有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栓塞等症状,也会引起心源性晕厥。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出现心源性晕厥的概率相对较高, 因该类患者心肌结构和功能均存在异常, 继而导致心脏收缩和射血功能严重下降,且常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症状, 另外此类患者如发生心源性晕厥则猝死概率也比普通心源性晕厥患者高, 且大多数发生于从事体育运动、体力劳动等方面。
临床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给予治疗时需借助心电图指标作为参考, 以评估晕厥发生后其心血管的功能状态。 常规心电图虽然操作简便,检测时间较短,但由于其所获得的指标数据仅为测量时的即时状态, 不能直观反映患者病情的变化, 因此具有明显的局限性[7]。动态心电图属于全天性心电图检测技术, 其可以在较长周期内对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开展不间断的检查和记录, 从而更加客观地反应发病后患者病情的实际变化情况, 为心源性晕厥的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数据[8-9]。 相关研究显示,当心源性晕厥症状发作时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情况, 此时心电图R-R 间距相对延长,推测与窦房结功能降低有着直接关联,此时患者需要较长的恢复期缓和异常心率。 同时心源性晕厥也和窦性心室停搏、 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有着密切联系,可利用动态心电图予以监测,以做好早期预防[10-12]。另外,由于心源性晕厥的老年患者出现反复性晕厥、猝死的概率相对较高, 而动态心电图本身属于无创性诊断方式,不会给患者造成过多的应激反应,因而更适合应用于老年患者群体, 也能在出现猝死前得出高危指标数据,并快速做出应对反应,最大程度减少临床病死率[13-14]。
动态心电图借助动态心电图设备在每天连续24 h的条件下记录患者的心电活动过程, 并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给予分析, 借此可发现间断性测试时不容易或漏诊的心律失常症状, 进而由此评估患者自身的疾病特点,为主治医生诊断患者病情提供有效数据。 动态心电图仪的数据波动还可用于用药指导工作, 可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对用药方案给予准确修改, 以确保药剂用量可以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进而控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15]。实际诊断时可根据患者病情为其选择坐位或卧位,无需在特殊体位下维持监测。 实际检测前仅需使用小砂片对电极放置处皮肤给予适当打磨即可,目的在于降低局部皮肤电阻,但并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度影响。 粘贴和连接电极时,由于所产生的电流量相对较低,患者并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感。 由此可见,在应用动态心电仪时患者受感到的不适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并不会导致不良的应激反应。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完善,动态心电图设备已经发展出随身携带功能,所需携带的记录盒体积较小,可选择斜跨、后背等多种方式携带,即便患者并未采取卧床静养方式,也可在运动状态下记录心电数据, 进而为医生提供患者动态活动状态下的心律数据,可更好地获得客观性数据[16-17]。
但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电极粘贴时需要在相应皮肤位置涂抹导电糊,加之电极片长时间覆盖,会使皮肤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 导电糊也会对皮肤产生浸泡影响, 使局部皮肤屏障功能出现障碍情况。 因此必须定时、短暂取下电极,并清理导电糊覆盖的皮肤,待擦拭干净后重新粘贴,以防止局部皮肤感染症状。 在佩戴动态心电仪时也不得开展任何超声或影像学检查,例如X线、CT、MRI 等,以免设备间出现电磁干扰,导致设备损伤。 在开展动态心电图观察阶段,叮嘱患者不得洗澡,且佩戴过程中只能进行适当体育运动, 切忌不可开展剧烈运动,尤其是双侧上肢,以免上肢、胸部、颈肩等肌肉群剧烈运动下产生强生物电, 进而对心肌生物电信号产生干扰,使检查结果发生错误。 另外佩戴后患者不得擅自摘下电极片,也不能拉扯所有连接线路,以免影响数据的采集[18-19]。 并详细记录佩戴动态心电仪过程中的具体运动时间、不适感持续时间、不适感类型等具体数据,将相关内容上报主治医师,再由其根据心电数据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动态心电图诊断老年心源性晕厥准确率96.05%、灵敏度96.67%、特异性93.75%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P<0.05)。 该研究结果与徐菲[20]发表文章结果动态心电图诊断准确性90.91%、 灵敏度93.18%、 特异度81.82%高于常规心电图诊断63.64%、72.73%、27.27%(P<0.05)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 通过动态心电图能够准确显现患者心脏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数据支持,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