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1-12-03黄晓君王冉黄龙珍
黄晓君,王冉,黄龙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福州 350004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病, 主要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血管腔阻塞或者狭窄现象,进而导致心肌缺氧、缺血与坏死而引起疾病,冠心病还包括栓塞与炎症导致的管腔闭塞或者狭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老年冠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1]。 老年人由于基础性疾病较多,机体功能相对较弱,发病后预后相对较差,及时给予患者有效治疗虽然可控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症状,但复发率较高,为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就需要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预后[2]。 改进护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对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价值[3]。 该次研究对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的45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改进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的9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5 例。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5∶20;年龄61~76 岁,平均(68.52±3.48)岁;病程3~8 年,平均(5.85±0.15)年。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4∶21;年龄62~77 岁,平均(69.55±3.45)岁;病程4~9 年,平均(6.15±0.85)年。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经心脏彩超及心电图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均具有较高的依从性;④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
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②严重意识障碍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严重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协助患者完成相关临床检查,加强用药指导与运动指导,加快机体恢复速度,做好饮食指导,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1.2.2 观察组以改进护理进行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了解其需求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与相关文献为患者制订健康教育计划,并及时对患者实施宣教,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纠正错误的认知,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同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指导手册, 或者在病房放置资料便于患者查阅[4]。 ②心理干预。 护理人员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评估其心理状态,患者由于担心治疗效果与疾病造成的痛苦,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对此,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支持,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与不适感, 充分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 叮嘱家属多支持并鼓励患者, 增强其治疗的信心,加强巡视,了解患者的不适状况并及时进行干预[5]。③运动干预。 加强运动指导,为患者示范相关动作,所提供的运动指导主要以竞技性训练与游戏性训练为主,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为其合理制订运动方案,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6]。 由于患者的病变程度不同,护理人员要规定运动时间, 让其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运动锻炼,完成之后可给予其相应的奖励,以此来提高患者的积极性[7]。 ④疼痛干预。 患者发生心绞痛后要告知其在第一时间内调整体位, 可通过更换体位来减轻疼痛,还可通过不同的呼吸方式放松身心,必要时给予止痛药[8]。 ⑤延续护理。 患者出院后前3 周进行电话随访,1 次/周,叮嘱患者第4 周到门诊复查,出院之后的2~6 个月,每月进行1 次随访,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后续护理进行强化与调整,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增加随访频率[9]。 ⑥院外饮食干预。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的每次随访均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与运动情况,帮助其调整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饮食主要以清淡、低脂、高纤维及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控制钠盐的摄入,多进食新鲜蔬果预防便秘[10]。 ⑦院外运动干预。 为保证机体健康, 要叮嘱患者适量进行有氧运动, 提高机体功能, 并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情况对运动计划进行调整,主要以小幅度健身操及散步等有氧运动为主,但需要在家属的陪同下完成运动[11]。
1.3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干预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采用SAS 评分评定患者的焦虑情绪,分界值为50分,51~59 分表示轻度焦虑;60~69 分表示中度焦虑;70分以上表示重度焦虑, 分数越低表示焦虑程度越轻。SDS 评分评定患者的抑郁情绪, 分界值为50 分,50~60分表示轻度抑郁;61~70 分表示中度抑郁;71 分以上表示重度抑郁,分数越低表示抑郁程度越轻[12]。 生活质量评分主要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理功能及角色功能5 项,每项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1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 评分、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 评分、SDS 评分比较[(±s),分]
组别SAS干预前干预后SDS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值P 值63.22±6.12 63.27±6.03 0.039 0.968 35.28±3.36 37.58±3.59 3.137 0.002 65.28±5.88 65.24±5.76 0.032 0.974 32.17±3.14 34.26±2.24 3.634 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n=45)对照组(n=45)t 组间干预后值P 组间干预后值时间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70.39±5.02 89.41±7.92 70.77±8.32 84.39±5.02 3.591 0.001 67.21±4.87 91.77±4.63 68.48±9.28 88.21±4.87 3.553 0.001 70.38±5.47 93.34±5.96 69.77±4.73 90.38±5.47 2.454 0.016生理功能角色功能67.91±8.82 95.48±4.91 66.35±5.13 89.91±4.82 5.431 0.001 67.24±2.32 86.73±4.20 67.78±1.15 83.77±4.73 3.139 0.00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慢性心血管疾病, 病程相对较长且病情不容易控制,极易反复发作,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导致其依从性较低,甚至会出现缺血性心肌病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4]。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较高且逐年上升,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为提高治疗效果,需要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改进护理来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效率,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健康行为, 在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方面与行为方面加强干预可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 进而不断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5]。
改进护理干预主要通过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其疾病恢复的需要,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科学性及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相关护理干预进行调整与规范可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求, 保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16]。 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该种护理方式更具科学性与针对性, 尤其注重对过程的管理与相关环节的质量控制, 可使得护理内容得以改善与优化,护理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改进护理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与改进,在改善病情的同时可帮助患者形成健康行为[17]。 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其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可强化其临床治疗信念, 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相关治疗与护理工作,可提高其积极性与配合度,加强巡视可了解患者具体情况,满足其需求[18]。 患者出院之后对其进行随访,并对其运动情况、饮食情况及疼痛情况进行了解,做好跟踪宣教,有助于积极引导患者,还可帮助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运动习惯与生活习惯,加强院外随访还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了解患者的自我护理实施情况, 能够尽早发现并解决患者在院外存在的相关问题。 另外,改进护理的实施还可通过相关护理满足患者的需求,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认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19]。 该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为(35.28±3.36)分、SDS 评分为(32.17±3.14)分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功能为(89.41±7.92)分、躯体功能为(91.77±4.63)分、社会功能为(93.34±5.96)分、生理功能为(95.48±4.91)分、角色功能为(86.73±4.20)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78%,不良情绪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表明该护理模式的实施在改善情绪状态与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与范玉伟等[20]的研究中护理满意度为95.42%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改进护理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还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