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源驱动 四阶递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21-12-03李福英杨芳龙飞曾圭熠
李福英,杨芳,龙飞,曾圭熠
(1.长沙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2.中南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红利持续释放,进出口产品品类及市场更加多元化,跨境电商行业对跨境电商领域数据服务平台分析与应用、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支付、监管风险评价、跨境电商运营与实务等人才需求不断增大。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表明,由于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这对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跨境电子商务行业飞速发展与其人才供需失衡的现实困境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69万亿元,同比增长31.1%[1];2020年,湖南省外贸实现逆势增长,进出口总值4 874.5亿元,通过跨境电商方式出口136.9亿元,增长134.4%[2]。长沙开放型经济和跨境电商亦取得显著成果。2020年,长沙市进出口总值2 35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4%,其中出口1 548.7亿元,增长10.9%,进口801.8亿元,增长32.5%[3]。2020年长沙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4.5亿美元,同比增长90%,超过全国平均增速[4]。长沙市、岳阳市、湘潭市先后获批成为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城市。湖南自贸试验区于2020年获批,进一步凸显了湖南省区位优势、平台优势、政策优势,并构建起我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的开放大通道。湖南省政府继2018年推出《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后,2020年又制定出台了《中国(岳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中国(湘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及《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综合试验区与自贸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校政企合作建立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形成跨境电商人才定制化培养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并解决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短缺的痛点。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且培养速度偏慢,与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尤其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电商企业发展的主因。以某市为例,跨境电商项目组对某市跨境电商应用水平及应用效果进行调研,发现该市中小企业约有5万家,但大部分企业跨境电商营销网站应用效果不佳。项目组选取其中进出口额在992名以内的企业进行统计,仅220家已建设英文网站,占比不到25%。项目组还对有跨境电商营销网站的200家企业进行移动设备的谷歌评分查询,结果显示,有114家企业网站移动设备评分在60分以下,占比57%。企业电商应用水平低的重要原因是跨境电商人才严重不足。跨境电商人才需求量大,而专业人才供给少,人才流失率高,因此,跨境电商行业造血能力严重不足。同时,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据社科院《经济蓝皮书》数据表明:2017、2018年均有超过100万名大学生未能就业。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家经济下行压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与此同时,企业所需专业人才又难以找到。人才供需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有两个:一是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新技术应用于生产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满足行业需求的人才存量不足,有经验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更少;二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滞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经营实践脱节[5]。滞后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迅速发展的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结构之间的错位,加剧了大学生失业与跨境电商产业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近5年,我国3 000多万家中小企业逾半数发展跨境电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据《2017年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管理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跨境电商相关领域的人才缺口高达450万,目前市场需求满足率仅达到41%,企业跨境电商职位空缺率超过50%[6]。面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难题,高校必须依托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二 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长沙学院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是最早启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高校之一。2015年,长沙学院创建了以跨境电商行业为背景,以企业、学校、政府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为湖南省首批加入“百城千校”项目的学校,在跨境电商培训、项目服务、就业创业指导、创业孵化、人才输送等多层面展开了有益探索。2019年,长沙学院被正式授予湖南省首个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人才孵化基地试点单位。多年来,学校以服务长沙区域经济为目标,基于交叉学科视角,围绕跨境电商产业链人才需求,构建稳定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三源驱动 四阶递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是通过市政府、学校、跨境电商行业企业三方资源驱动(即“三源驱动”,见图1)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学校依托长沙市政府支持的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人才孵化基地,聘任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强并具备岗位核心能力的跨境电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同时,鼓励专任教师到跨境电商企业的实践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和学习,通过深度参与企业跨境电商项目运作,构建结构合理、专业操作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且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长沙市政府对人才孵化基地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出台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人才孵化基地建设标准,支持成立由行业协会、高校和企业组成的跨境电子商务教育联盟,组织教育联盟出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分类培养标准,定期组织校政企共同参与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经验分享会。
图1 “三源驱动”培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从行业兴趣、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创新创业素质、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四个层面(即“四阶递进”,见图2)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并使其能运用交叉学科思维探索个性化问题的解决方法。长沙学院根据长沙区域经济特点、行业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通过厘清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交叉学科视野打破学科专业界限,吸收与借鉴多学科知识,围绕“四阶递进”培养目标构建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体系,在商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跨境电商通识讲座模块、跨境电商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模块体系和信息技术课程模块体系,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
图2 “四阶递进”培养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
在第一阶段中,跨境电商通识讲座由企业与高校教师共同组织参与,主要面向大一学生,内容包括跨境电商未来发展趋势、跨境电商生态体系、跨境电商产业链详解、跨境电商与传统企业转型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培养对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学习的浓厚兴趣。在第二阶段中,跨境电商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模块体系包括跨境电商主流大平台分析对比、跨境电商平台运营与操作、跨境电商数据分析、跨境电商推广营销及活动策划、跨境电商新媒体营销等。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涉及的与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课程有差别,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在跨境电商基础技能与专业技能模块体系中按需选择课程,并将选择好的电商理论与技能课程同信息技术课程有机融合,扎实掌握跨境电子商务运营与实务基本知识与技能。在第三阶段项目驱动下的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中,长沙学院充分发挥跨境电商领域创新性研究项目、培训项目、竞赛项目、教师科研项目等项目载体的作用,将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教师教学科研项目融合,将校外跨境电商企业导师实践指导与校内跨境电商创新创业理论方法指导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在第四阶段以产品线为核心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学校采取自愿申报、择优录取的原则,组建创新创业孵化团队,引入优秀合作企业,实施创业合伙人制度,选取合作企业的产品线,对学生进行创业实训培养。合作企业提供账号、产品、供应链、配套服务,以及政府支持的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人才孵化基地企业导师的一对一辅导等,全方位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 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的成效
“三源驱动 四阶递进”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6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建立了跨学科师资队伍
学缘结构合理、知识底蕴深厚、能力素质过硬、专职兼职特聘结合的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重要基础与保障。长沙学院通过打破传统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和专业壁垒,整合校政企资源,组建了由200余人组成的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跨境电子商务教师队伍,其中包括理论导师、创业导师和行业专家;组建了10余个围绕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模块进行建设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之间互相探讨,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扩大教师跨学科知识储备。
(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高
近年来,长沙学院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跨境电商相关学科竞赛奖项50余项,其中包括 202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二等奖、2019年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特等奖;获得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50余项,参与教师课题20余项;3 000余名学生获得跨境电商初级人才认证;成立创业孵化团队20余个。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学校前列,近4年平均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三)服务区域经济
2015年以来,长沙学院在长沙跨境电商领域数据服务平台、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支付、监管风险评价、跨境电商产学研生态环境建设、跨境电商课程资源建设及产学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人才输送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团队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2项、教学改革项目10项,建设省级一流课程3门,出版专著和教材10余部。学校与长沙市政府部门签订了共建中国(长沙)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人才孵化基地框架合作协议,基地建设经验在湖南省其他高校广泛推广;与30余家企业签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直播助农供应链产学研基地”“直播电商短视频制作与推广”等协议;成立了长沙现代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研究会,通过政校企合作,制定了湖南省冷链物流行业协会团体标准《冷链物流城市配送作业规范》,为湖南省发改委、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提供冷链物流发展标准规划建议报告,完成长沙市跨境电子商务应用水平调研报告。基地教师为湘西州科技局提出的《湘西州实行以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脱贫攻坚的建议》获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学校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产学研平台,建立政府支持的产业引导机制,借助合作企业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平台运营经验、良好的品牌价值,与企业合作培养不同层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近万人,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传统企业转型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