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日语人才的定位与培养模式探究
2021-12-0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韩 勇
一、研究背景
2020 年1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标准和规格的定位上有别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高等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高职教育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日资企业对中国市场投资需求的变化,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日趋多样化。那么,高职院校就需要对日语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思考。
二、日语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人才定位的理论,日语人才培养定位的关键是对所培养人才使用规格、规范要求和培养方向的界定,培养具有现代文化素养,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
(一)校园文化定位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校园文化也应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点和浓厚的职业教育校园环境,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立足高职院校的实际对校园文化进行精准定位。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是学校的灵魂,彰显着学校魅力。校园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在图书馆、宿舍、食堂、教学设施(特别是实训室)、自然环境等方面都要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改革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大学制度与企业制度融合的文化氛围,在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徽、校歌等方面形成共识,逐步成为全员的精神财富。在日语专业文化定位方面,把具有日本文化特点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东西引进专业,学习日本人的严谨、认真、敬业的职人精神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具有导向作用,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特别是在全球化、信息化、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高职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的目标除了掌握和应用日语语言技能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了解日本文化及国际商务文化,能够完成国际商务文秘、行政助理、业务助理等一线工作任务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定位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在实践教学中理论知识方面以必需、够用为度,不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能力要求方面,应具有创新能力、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语应用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培养学生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四)就业方向定位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是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日语专业人才主要面向国际商务一线业务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主要就业单位为政府部门、外贸公司、旅游公司、银行、咨询服务公司、日资企业等。
三、高职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特征
高职日语教育应是一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人才培养的复合性。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日语知识,还要了解商务知识、业务操作流程等,改变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二是教育目标的定向性。围绕人才培养的复合性要求,高等职业日语教育必须围绕和针对职业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
三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只需掌握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即可,要更注重专业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以实际应用为主。
四是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日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不应只局限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当引进企业、其他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也就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是师资队伍的“双师型”。教师既要能教书育人,又要具备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即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六是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高职院校也应根据这些变化改变人才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及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机制和岗位需求变化,从而避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出现偏差。教学要做到有的放矢,就业要做到精准有效。
四、高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一)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另一种类型、另一个层次的教育,在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安排上,不能成为普通高校本科体系和课程的压缩,应具有独立的系统安排。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多数是对本科课程的压缩,不符合高职课程特点,因此有必要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整合。(1)教学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2)突出课程的专业针对性和实践性,根据岗位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对理论和实践课程进行整合,突出强化实践课,课程设置重点考虑模块化。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特点,教学计划可分为三个模块,即“外语平台模块+专业模块+素质技能模块”。(3)加快教材改革,开发配套教材,强化教材、教学内容的适度性和实用性。同时,根据信息化时代所呈现的学生阅读习惯和特点,开发智能、可视、便捷的立体化教材,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求,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满足现代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实践性的要求。(4)开放课程体系。高职日语课程的设置不能闭门造车,应采取开放式办学,成立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的设置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二)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日语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重在培养社会需求的实用型日语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构课程体系,把实践教学始终贯穿教学的全部过程。(1)理论方面以“够用、实用”为度,加大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开展情景教学、即兴翻译、现场模拟、外语沙龙等活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2)合理确定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减少基础理论课的讲授时间,加大专业实践课的训练时间,教、学、练同时进行。(3)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等引入课堂,模拟现场训练,开展实践教学。(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无论从环境还是从学生心理因素来看都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工作流程等,需要安排学生去日资企业实习,通过现场训练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5)建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创造条件,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实习进行监管。
(三)采用合理有效的培养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院校生源比较复杂,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贴近生活的例子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兴趣。(2)创造宽松有序的教学环境。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情景教学、项目化课程教学等,把课堂变成模拟现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3)建立适当的鼓励与评价机制。对于缺乏自信心的高职学生来说,鼓励的意义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讲日语,再加上适当的表扬,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重要教育类型,逐步被国家和社会所认可,能为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高职日语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环,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主线,从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主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习实训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对高职日语人才培养模式有科学的认识,从而构建合理的培养方案,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和竞争力,努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