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不同,见微知著,探究童话教学策略
——以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为例

2021-12-03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林蝶玲

亚太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巨人人教版花园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 林蝶玲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其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富有想象力,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于正在形成世界认知的儿童来说,童话对他们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应紧扣童话特点,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已在全国普遍使用的统编版教材在课文编选、插图、结构方面有较大变化,与人教版教材有诸多不同。如何立足于统编版教材的特点,体会编者意图,更好地实现童话教学目标?基于此,笔者认真比较了人教版和统编版教材中童话课文的不同,以《巨人的花园》为例谈一谈统编版教材中的童话教学策略。

一、聚焦插图,引发阅读兴趣

通过对比发现统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中《巨人的花园》四幅插图风格迥异,教学时教师要抓住统编版教材插图变化,领会编者意图,充分发挥插图的教学价值。

人教版这一课文中,第一幅插图描绘的是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的画面,画中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孩子们其乐融融;第二幅插图描绘了巨人背靠大树,与孩子们在花园里愉快相处的画面。这两幅图都是从全局出发,描绘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或更好地理解内容并无太大帮助。统编版教材的插图则聚焦局部,凸显重点。统编版教材第一幅插图画了栅栏、鲜花以及一双巨大的脚,画中孩子四处逃窜,大惊失色。此图将画面定格在巨人赶走孩子这一情节,聚焦孩子们的表现,画出孩子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的样子,把学生的情绪带入童话之中,让孩子们不由得思考:是怎样的巨人让孩子们这么害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们四处逃窜?这直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画中没有直接画出巨人,而是留给孩子们充分的想象空间。第二幅图是花园的样子,色彩鲜明,各式各样、颜色各异的花草,充满了浪漫色彩,让人忍不住也想到花园里去看看。

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插图引入课题,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提高孩子们学习童话的欲望。教学伊始,出示文中插图,请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会说看到了一双巨人的大脚、小孩子们惊慌失措……这时教师及时追问:“你有什么疑问吗?”此时学生再次观察插图,会想:为什么旁边那双脚那么大?为什么孩子们这么害怕?为什么大家要逃跑……学生的探究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童话,教师抓住教学契机,带领学生走进童话。

二、巧借习题,梳理故事主线

对比人教版和统编版《巨人的花园》课后习题,可以发现统编版的课后习题目标更加明确,与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切合,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思路。

人教版的课后习题由“读”“说”“写”三部分组成。读:这篇童话很有趣,我要多读几遍。说:我们来交流一下,从这篇童话中懂得了什么?写:课文中的许多地方,读了以后都能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例如,写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让我们从课文中找一找,互相说说想象到的画面,并抄写喜欢的句子。习题中关于朗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落实什么语文要素,没有给予清晰的思路,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统编版则把它改为“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把人教版课后习题的第一题和第三题合并在一起,语言简洁,表述清晰,目标明确。双线并进落实“读”和“思”的教学目标,语言简洁明了,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该把朗读贯穿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初步感受童话。第二题是“说说巨人的花园发生了哪些变化,巨人又有什么转变”,这样的问题把要求细化,明确目标,让学生学有所依。教学时依据这条清晰的问题主线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找出体现花园变化的句子,由此引出巨人的转变,并运用多种方法品读描写巨人言行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更是聚焦表达,提出了明确要求——发挥想象,把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写下来。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并再次梳理文章内容,对课文有更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三、品味文字,提升表达能力

统编版《巨人的花园》篇幅更长,内容更丰富,语言更加优美生动,教学过程要以课文为载体,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教学价值,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人教版《巨人的花园》中关于花园的描写是这样一句话:“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虽然简洁的四个词语描绘了四季特点,但花园是什么样子?有多美?学生没有文字的依托,无法想象,想象也只能局限在现实中花园的样子,缺少童话的奇妙色彩。而统编版教材进行了改编,把花园的美丽用文字表达出来,为学生想象和体会美提供了素材。如“露出星星似的美丽花朵”“淡红色和珍珠色的鲜花”“柔嫩的青草”……学生读这些精彩的文字描写时,脑海中会浮现出特别多美丽又可爱的画面。

再如,巨人赶走孩子们后,描写村子里是春天而巨人的花园仍是冬天的景象时,人教版教材寥寥几笔简洁交代,而统编版教材写出了巨人花园里的景象:“小鸟不肯在他的花园里唱歌”“桃树也忘了开花,偶尔有一朵美丽的花从草丛中伸出头来,可是一看见那块布告牌,就马上缩回地里睡觉去了”“每天总要在屋顶闹三个钟头”……这些拟人化的优美语言,赋予了这些事物人的情感,让童话的拟人化和神奇跃然纸上,让孩子们通过语言深刻地感受童话世界的优美和奇妙。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当借助这些优美的表达,让学生反复诵读并积累,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照样子说一说,把美丽的词语、拟人化的表达、生动的语言放在自己的练笔中。学生由“读”到“想”再到“说”,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而且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走近人物,升华情感体会

虽是同一个巨人,但统编版教材的巨人形象比人教版的巨人形象更加有血有肉,特点更加鲜明,童话中的巨人一开始是冷酷自私的,最后变为一个懂得分享的形象。人教版教材中巨人赶走孩子们是这样说的:“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发现孩子们又溜进花园后发脾气:“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喂!你赶快滚出去!”连用多个感叹号,一连串的“滚”字,读来让人觉得巨人粗暴没有礼貌。人的性格和教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如果巨人平时就是这样的人,那么他会在意识到花园没有春天的原因后就转变态度,接受孩子们来花园里玩,与孩子们分享他的花园吗?这值得商榷。所以后面巨人发生变化的这些情节也就有些牵强,不太符合常理。而统编版是这样描写的:“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斥责道。”此时巨人是用疑问和斥责的语气。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在我们看到别人进入家中时,产生这种反应是比较正常的,因为我们感觉自己的领地被侵犯了,因此统编版教材中的巨人反应符合常理,所以后面巨人心软,敞开胸怀与孩子们分享花园这些情节也是符合逻辑的。并且从“我不懂为什么春天来得这样迟,我盼望天气快点儿变好”“心也软了”“十分后悔”这些细节描写都可以看出巨人本身不坏,因此后面“轻轻走下楼”“静悄悄打开前门”这些动作的发生便在前面情节的铺垫之下水到渠成了。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巨人会赶走孩子,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换位思考和想象等,能发现因为那是巨人的家,而自己很久没回家后发现别人在自家花园里玩耍但没经过自己同意,肯定很生气,所以会赶走孩子们。此时学生已经深入巨人的内心与巨人产生情感共鸣;接着让学生继续品读故事内容,从“悄悄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这些细节描写中体会巨人的形象,感受巨人由自私到分享的变化过程,并体会与人分享这一美好品质带来的快乐。通过学习,升华情感体会,引导学生把懂得分享的美好品质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

总而言之,统编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教师用统编版教材教学童话时要见微知著,认真比较二者不同,领会编者意图,提高童话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巨人人教版花园
国内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直立的石巨人
爱护小花园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