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研究

2021-12-03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崔炳德齐传辉李梦真李越越

亚太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数字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冯 涛 崔炳德 齐传辉 刘 斌 李梦真 李越越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它涉及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视觉设计、影视、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众多领域。目前,国内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在国外高校和国内研究型大学的课程体系基础上稍加修改而来,没有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有的应用性、地方性、特色性的办学定位,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培养符合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上手快,能实战,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们对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一、确定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和专业特色的准确树立,核心是做好专业需求分析。需求必须是准确的、全面的,既包括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需求、学生发展需求等方面,还要充分结合区域特性。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河北,京津冀地区是主要的就业区域,因此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符合国家战略和京津冀区域产业发展的需求。

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专业,根据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选择教学内容。为此,我们通过大量走访用人单位、邀请业界专家座谈、与毕业生交流反馈、与兄弟院校交流探讨、搜集招聘网站对数字媒体人才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等多种方法,对京津冀区域的数字媒体人才市场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深入剖析了相关岗位的特点,了解了人才需求的结构特征,洞悉了专长人才的专业内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围绕京津冀区域对视觉设计、影视、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创业能力、数字媒体作品设计制作及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树立专业特色

只有树立专业特色,培养的人才才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就业质量才能得到提升。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后,我们根据京津冀区域的数字媒体人才市场需求,再结合我们学校和学院的学科专业特长和优势,确定了我们的专业特色:兼顾艺术修养和工程素质教育,以视觉设计、动画、游戏设计开发三个专业方向为主线,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赋予人才专业特色内涵,推动专业特色形成的关键要素。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应兼顾艺术修养和工程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知识内容应具备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充分反应数字内容产业的技术变革和模式更新,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形成技术专长,应能协调共性和个性教育,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我们以视觉设计、动画、游戏设计开发三个专业方向为主线,课程体系形成了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群,一个课程群的多门课程形成课程链,构建相关能力体系,科学融入文艺课程和理工课程,以培养“文理融合、工程技术见长”的专长人才。大多数专业方向课程采用选修课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特点,选择专业方向,在学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后选修专业方向课程,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培养“专业方向明确,技能特长鲜明”的特色专长人才。

四、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

课程教学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学方式,实施项目驱动式教学。为此,我们从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践项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规划,为每个专业方向主线都设计了若干相对完整的项目。通过同一课程链中前后衔接的课程,按照从分立到联合的原则,把项目内容进行逐步分解,细化为不同的知识点。

整个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以项目为主线,上课时学生分组而坐,项目中涉及的知识点以学生自学、组内讨论学习为主,教师只讲解知识难点部分。较大的项目划分模块,由不同小组完成,小组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项目完成情况报告,教师根据小组的报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果遇到各小组共同反应的技术难题,则集中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说就是项目经理,学生就是项目组成员,这样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就是开发的过程,非常接近实际开发环境。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收获的实战技术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五、改革实践教学

大力改革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层次性和连续性,实践教学总学时占课程总学时的46%左右,有课程实验、课程设计、项目创作训练、专业竞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形成验证级、课程级、项目级、工程级由低到高四个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层次。加大学科竞赛项目与教学的融合度,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环节纳入教学中,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近年来,学生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高校视觉艺术设计赛等各级各类数媒专业大赛中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行“专业导师+学长传帮带”机制,组建“数媒工作室”,成立了平面设计、视频、动画、游戏、虚拟现实多个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采用项目驱动模式,项目既有自拟题目,也有大量实际项目和专业竞赛题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将真实的工作情景融入课程体系,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融合,达到“产学研”一体化,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快速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六、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数媒人才,既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素养的“双师型”教师是关键,但目前“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为解决该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一是聘请行业企业一线高水平的专业技术工程师和其他高校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承担授课和实践环节指导任务,打造内外教师融合的教学团队,实现课程、技术与行业企业实时直接对接。二是邀请一线企业的资深技术专家和知名校友,对现有师资队伍进行行业动态分享、专业技术讲解、职业技能培养和专业课程讲解。三是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学习,参加生产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四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真题真做,完成企业实际项目开发,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七、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数字媒体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行业,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切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专业教师引导,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立数字媒体工作室,入住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以实际项目为支撑,自主管理和经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工作能力和协作能力。

八、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在“双师型”人才紧缺、学校自身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高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转变的桥梁。我们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主动联系企业,先后与北京课工场、中公教育、达内集团、沧州壹加壹科技公司、沧州东薇影视等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训方案,编写实战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等,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零距离接轨,实现学生就业无缝对接,培养企业、产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通过上述专业建设改革举措,我校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有了清晰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特色,办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差距还很大。我们将继续积极探索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不断优化应用型本科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符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体系数字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