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研报告
2021-12-0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杨丽丽崔智慧莫丽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杨丽丽 崔智慧 莫丽娜
2020 年春节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上升,“封城”“限行”“隔离”“健康打卡”“频繁洗手”等防控措施打破了原本的生活模式,尤其是开学时间的一再推迟,让学生倍感压力。本调查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防疫教育,并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心理自助与疏导,尽量减少疫情对学生的影响。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以某高职2017 级、2018 级、2019 级三个年级全体在校生14915 人为研究对象,回收有效问卷12134 份,回收率81.35%。男生7680 人,占63.30%,女生4454 人,占36.70%。大一学生5254 人,占43.30%,大二学生4292 人,占35.37%,大三学生2588 人,占21.33%。
(二)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自编的《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状态、对心理服务的需求以及近一个月的心理情况自评。其中,心理情况自评共18 题,采用李克特式5 点计分,分别是没有、很轻、中等、偏重、严重,总分90 分,得分越低越健康。通过“问卷星”系统发放并回收电子问卷。
(三)调查时间
2020 年4 月底,大一、大二学生回校复课前2 周。
二、调查的结果
(一)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状态
1.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整体心理情绪状态
调查发现,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学生的情绪状态是比较平稳的,有98.17%的学生表示心理状况不差。通过具体分析发现,疫情虽然在蔓延,但是学生已经放假在家,心里踏实。进一步调查发现,在“疫情防控期间,你主要的情绪是(多选)”题目中,76.02%表示情绪状态是“自在”,但是也有很多学生表示无聊(66%)、孤独(24.14%)、焦虑(15.88%)、抑郁(7.51%)、愤怒(3.15%)、痛苦(4.2%)、其他情绪(2.15%)。
2.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差异比较
三个年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情况,平均值为24.33,标准差为7.60。不同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差异性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大一、大二、大三心理情况存在显著差异(P <0.000)。通过事后检验发现,大三学生心理情况得分低于大一、大二学生,表明疫情防控期间大三学生心理状态优于大一、大二学生。
(二)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需求
调查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需求,不仅可以帮助被动求助的学生重视心理健康,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发现,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有93.85%学生表示不需要心理援助。为了了解不需要心理援助的可能性是学生有心理调适方法,还是学生不知道心理援助途径,调查发现只有10.29%的学生对学校心理咨询是非常不了解的,从而也表明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情绪状态是相对良好的”是比较真实的情况。进一步了解学生心理援助服务的内容,可以更好地开展心理援助服务,设计了“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内容的心理援助服务(多选)”题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时间管理(49.74%)、睡眠调节(49.4%)两个方面面临较大困扰,后面依次是生活规划(42.18%)、未来规划(40.67%)、考证与考试焦虑(36.41%)、人际沟通(35.2%)、就业焦虑(32.33%)、情绪调节(29.25%)、危机应对(17.26%)、恋爱关系(16.84%)、亲子沟通(6.04%)。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一)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状态
1.学生心理情况总体较乐观
调查发现,98.17%的学生在疫情防控居家学习期间情绪状态是平稳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情绪状态是“自在”“无聊”。该校学生生源大多数不是来自疫情高发地区,所以受到的生命威胁较小,并且疫情暴发之时,学生基本已经放假在家,是在有亲人陪伴的安全之地,情绪得到了极大安抚。随着疫情蔓延,学生被局限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在家不能外出,可做的事情少而单一,没有目标,无处释放自己,这会对部分学生的情绪造成困扰,产生焦虑、茫然、百无聊赖的感觉。
2.疫情防控期间不同年级学生心理情况差异比较
调查可知,疫情防控期间大三学生心理状态优于大一、大二学生。一方面在于大三学生心智的成熟。大三学生经过在校学习和社会实习相对于大一、大二学生心智更加成熟,面对疫情铺天盖地的消息,他们会进行筛选,更加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在于未来目标明确。疫情发生之前,大部分大三学生已经找到工作,虽然疫情防控期间暂时没有上岗,但是已经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对于大一、大二学生,网课学习受到环境、网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达不到校内课堂学习的效果,返校时间不确定,以及返校后进行网课学习效果测试、各种考证等让学生有所顾虑。
(二)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服务的需要与主动求助的矛盾
在调查疫情防控期间心理援助服务的需要中发现,学生关注自我成长与发展,寻求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时间管理、睡眠调节、生活规划、未来规划、考证与考试焦虑、人际沟通、就业焦虑、情绪调节几个方面,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但是又拒绝心理援助(93.85%的学生表示不需要心理援助)。对于心理援助,学生内心是矛盾的,一方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又害怕在心理服务过程中暴露自己。
四、疫情防控期间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和启示
(一)及时开展心理排查,建立心理帮扶清单
学生遇到如此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会紧张、焦虑、害怕,这是正常的。在此调查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对象是家里有肺炎患者的学生以及家庭突发变故、单亲或重组家庭、贫困生、学业困难、曾受到情感伤害、曾患心理疾病的学生,还有心理素质较差的需要心理咨询教师、辅导员进一步心理辅导的学生。对于以上学生,返校前,教师需要利用QQ、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其进行谈话谈心,时时关注其心理动态。返校后,可以进行心理中心邀约心理咨询,尽量面对面地沟通。
(二)坚持做好心理课堂,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与时俱进的网络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是顺应技术发展、面对疫情过程中心理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将“疫情防控期间心理调适”“回校复课后心理调适”等内容纳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让学生了解人遇到突发危机事件会出现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反应,以及讲解学生可能遇到的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学习调适的方法。
(三)时刻坚守,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及心理调适宣传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铺天盖地的负面消息,足不出户的害怕、紧张、焦虑让人倍感压抑。尤其是学生群体在面对这样的疫情时,内心容易产生较大的波动。学校教师可以利用易班、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推广心理调适技巧的宣传文、视频小微课等,帮助广大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尽快适应疫情防控期间校园生活的变化,同时开通心理援助热线,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四)全校齐力,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抗击疫情需要全校师生共同面对,全校教职员工都是抗疫队伍的一员,学校需开展全员培训,齐心协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工作。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缓解疫情焦虑
学校借助“5·25”心理健康活动月这一载体,并结合问卷调查中学生提出的心理需求,开展“时间管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等系列网络讲座。同时,学校可以开展互动性的活动,例如“发现身边的感动”“在留言墙给TA 一句鼓励”“抖音展风采”等活动,让学生在网络中感受身边的关爱与活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给学生的健康带来了威胁,同时还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恐慌、焦虑、孤独等心理应激反应。我们应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增强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提高自我心理关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