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21-12-03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吕晓妹
福建省漳州市正兴学校 吕晓妹
立德树人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是重中之重,能助力基础教育目标的实现。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教育教学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目标。初中生物课程的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物学体系和生命观,感悟生物学习思想方法,养成科学探究思维和精神,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奠定素养基础。
一、关注核心概念,促进生命理解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其研究范围不仅包括生命现象,还包括生命规律。而生命观念是在具体的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生命观念以后,他们能够对相关现象和事件做出准确解释。生命观念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观察生命、理解生命,了解生命的结构与功能形成,掌握生命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生命观,有助于学生进行科学的生命探究。
例如,在“生物进化的原因”一课中,“保护色”是本课的核心概念,理解“保护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为此,笔者首先引领学生回顾了相关知识点,在这个环节中,增进了学生对生物进化历程的了解。接着,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直观展示恐龙灭绝的相关图片,呈现生物进化树,同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们知道生物灭绝的原因吗?为什么会有新的生物产生和生物进化?”期间,在学生的积极回答中引出生物进化的原因。接下来让学生阅读材料,结合阅读材料,精心设计问题:“1850 年,浅色和深色桦尺蛾数量是多少?1950 年呢?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原因是什么?”在一片激烈的讨论声中,学生了解了桦尺蛾体色的变化与不同环境的关系。教师继续出示不同环境下的变色龙、蛙、雷鸟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学生类比分析其他不同种类生物进化的原因,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完成了对“保护色”概念的构建,形成了进化与适应观,有效实现了学生生命观的培养。
二、指引思维方向,发展理性思维
思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思考过程,而理性思维是指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对事物或问题有依据、有方向地进行分析的一种思考方式。理性思维能力是后天形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方面的核心素养展开科学训练。理性思维是具有逻辑性的思考过程,这个过程围绕着相关证据进行。要想让学生具备良好思维,教师应指导学生于日常学习中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向。对于思维水平比较薄弱的初中生而言,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避免学生进入盲目的思维活动。
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课教学为例,对于心脏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路径:观察心脏模型、寻找心脏结构、了解各个构成之间的关系。理性思维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与巩固,需要在任务或问题驱使下形成。日常教学活动中,面对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会自觉回顾已掌握的知识,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联系与区别。因此,笔者结合理性思维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实践活动。
活动一:认真观察心脏模型,并寻找心脏结构。首先利用课件为学生播放心脏跳动的声音,带给学生听觉的刺激,激发探究兴趣。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找到心脏的各个结构,展示了猪的心脏,引导学生观察结构、识别各个方位,并且思考心脏壁的组织构成及其功能、心脏四个腔之间的关系、心脏四个腔的心壁异同之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和实验,为进一步构建概念奠定基础。
活动二:先让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再展示提前准备好的模型,设计摸一摸、捏一捏实践体验活动,增进学生对心脏相连的血管类型、特点的直观认识。
活动三:根据教材内容,提前制作“往四条血管中注水”的教学视频,要求学生自主观看视频,展开思考活动,归纳总结实验结果,在分析结果、纠正结果的过程中,再出示猪心脏瓣膜实物。学生观察后,结合前面的实验结果,推理出“瓣膜具有控制血流方向的作用”这一知识规律。
对于学生而言,理解相对抽象的心脏原理课堂知识点存在难度。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模拟心脏工作”的模型,通过不断地挤压心室、心房,使学生观察得更清晰,增进学生对心脏血液流动情况、流动线路的了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领下,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对结果分析获得知识规律的表象,掌握事物探索的一般规律,并通过逻辑推理形成理性思维和认知。
三、强化生物实验,培养科学探究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与活动规律的学科,是众多事实与理论的汇总,同时也是对生命不断进行深入探究的过程。生物学科中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巩固掌握相关探究方法的活动。在对学生这方面综合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些提出问题的机会,同时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将科学探究作为生物核心素养之一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体验科学过程和方法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探究能力。近年来,随着中考体制的改革深化,科学探究试题的分值逐渐增加,并从传统的选择题向多种题型发展,也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究实验能力的考查。
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习得知识,而且能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鸟的生殖与发育”一课教学中,教师考虑到认识鸡卵结构是课堂教学重点,精心组织了一次实验观察活动。活动中,明确观察重点是结构功能和解剖,在实验中为学生提供鸡卵、放大镜、剪刀、镊子、培养皿等器材,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鸡卵进行解剖,并观察鸡卵的内部与外部结构,做好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成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卵壳上存在很多气孔,并推测卵壳的功能。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搜集材料、明确实验步骤和观察任务,通过解剖操作了解鸡卵结构及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合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发展。
四、实施分层教学,促进个性发展
核心素养培养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班级每个学生发展。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生物课堂引入分层教学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实现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这正好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不谋而合。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分层教学能在考虑学生个别差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基于此,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合理运用分层,帮助学生提高生物成绩的同时促进所有学生素质的提升。例如,在“植物的生殖”一课中,当讲到“植物的有性生殖”这一知识点时,一开始,笔者将学困层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掌握植物有性生殖和受精的过程,结果发现学困层学生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于是,笔者及时调整目标,仅让学困层学生了解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并列举出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这样学困层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达到了合适的教学目标,学困层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基本规律,满足每个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发挥学优层学生的作用,在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促进自身素养提升。
五、开展科学实践,渗透社会责任
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社会责任以后,他们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自觉承担实际生活中问题解决的责任,造福人类,助力绿色家园的发展。对学生社会责任进行培养,是日常教学中的最高目标。相比于语文、政治等其他学科,生物学无法利用较多的故事与哲理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但是也不能局限于“叙述式”教学形式,将过多精力放在生命现象讲解上。课堂上,教师可展开创新性教学,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生物学科关系到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国民健康、环境保护和农业生产等问题,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结合课本知识和生活问题开展科学实践,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综上所述,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生物课堂中,以核心概念为统摄,改变以往过度关注碎片化知识教学的方式,通过设计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能促使学生深层理解和应用知识内容,逐步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念和必备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