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四史”教育背景下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

2021-12-03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亚太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四史红色政治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与信息工程学院 陈 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中指出:“就近就便用好红色资源、党性教育基地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前行动力。”在党中央提出加强“四史”教育背景下,上述重要论述为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红色资源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主渠道,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材,对当代大学生的德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一、红色资源的科学内涵

红色资源(亦称“红色教育资源”或“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且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红色资源的主要存在形式有:有形物质形式、文学艺术形式和理论精神形式。有形物质形式大致可以归纳为革命遗迹、文献档案、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文物等物质实体;文学艺术形式主要指颂扬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影视、歌舞、书籍等文学艺术类作品;理论精神是红色资源的内核和精华,包括红船精神、抗战精神、抗疫精神等。

二、地方红色资源的价值

地方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地方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历史见证的组成部分,蕴含地方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了党领导地方的光辉奋斗史。

地方红色资源是革命历史积淀下留存的优质精神养分,饱含地方特色和地方先进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塑造人、培养人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可以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提供深厚的力量。

三、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还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发掘和善用地方红色资源,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传承延续红色基因的重要途径,更是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径。

(二)丰富高校思政教育内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品质

地方红色资源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历史见证,具有民族性、先进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教育内容。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极大地丰富高校德育资源。

充分利用好地方红色资源,有助于学生就近就便深入了解地方的历史进程和革命过程。易激发高校师生的共情,激发高校师生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校师生深度参与了解所在地的“四史”内容学习。鲜活生动的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让高校师生正确认识所在地的历史人文、优良作风等,是德育价值的体现,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品质。

(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振兴

在建党95 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地方红色资源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并且仍然在持续不断地发展、创新、完善并升华着,是地方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自信的基础,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极具现实借鉴价值。挖掘地方红色资源中包含的地方人文历史的独特价值,进行开发和保护,有利于增强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推进地方文化振兴,彰显地方的文化自信,以展示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把地方红色资源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保护好,让民族文化坚实壮大起来,对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四、采用“红色+N”新路径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思政〔2020〕1 号文件《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可见,继续通过单一的纯理论教学这类传统模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高校应着力开发新路径,通过“红色+N”的方式,打造复合型、多维度、全方位、创新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一)“红色+新媒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的定义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媒体具有传播信息海量性和开放性、高度的交互性、传播快捷高效、突破时空限制、信息传播和获取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直播、Vlog 等新媒体途径,可以打破地域、时间界限,把地方红色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广泛宣传、精准推广、多样传播,在网络上大力唱响红色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同时,借助VR、AI、全息等技术,提升陈设类场馆的沉浸式视、听体验,拉近受众群体与红色资源的距离,提升红色文化的生动性,提升理解效果,实现有效内化。

(二)“红色+旅游”

“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红色旅游绝不仅是单纯游玩,更是一种升华精神的思想之旅,底色是红色,核心是精神,具有特定的政治意义和文化蕴意。

高校可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合建红色教育基地、思想政治学习基地等,使学生能定期到访,在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历史,感悟先烈的爱国情怀。这也有助于地方红色资源更有效地转化成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怀,提升学生理论认识高度,实现思维创新。

(三)“红色+培养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高校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需要加入科学的考核机制,能够有理有据有抓手。将“红色学习”纳入高校的培养方案,设置如“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模块,包含理论学习学分、实践劳动学分、社团志愿活动学分、创新教育学分、品牌党团活动学分等,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该模块的系统学习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力,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红色”学习。再结合地方“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教学、融入实践、融入社团、融入教材等,实现“红色基因”融入学生的头脑,迸发思维创新能力。

地方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短期速成的工程,需要长效坚持并落实执行。在加强“四史”教育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巧妙活用地方红色资源这一知识宝库,开展全覆盖、全媒体、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高校学生了解历史、了解国情,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四个坚持”,坚定“四个自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奉献青春和热情。

猜你喜欢

四史红色政治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红色在哪里?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