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构建

2021-12-03

关键词:家校思政时代

张 昊

(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全面阐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涵、要求和举措。[1]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广大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要职责。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家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过程中的关键角色和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家长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和作用,通过创新思维和工作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同心协力、齐抓共管地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校联动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家校联动模式再认识

如何发挥家长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是广大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育工作者现实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经有很多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校联动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刘孝群等认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尤为必要,建议从制度上将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规范化,给予大学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与指导,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家庭的心理教育功能,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2];刘晓晗从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原因和重要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对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联动机制进行了阐述[3];林明哲也从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角度出发,强调家校联动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4]。二是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杨荣萍等阐述了家校联系的意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各自的优势及局限性,提出要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联系[5];李晓华等从学校与家庭沟通的视角出发,分析学校与家庭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家校沟通的方法和渠道,认为家校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6];江滨等强调,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应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家校共育,但由于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交流较少等原因,难以形成合力来提升教育效果,必须综合利用多种方法强化家校共育建设[7]。三是家校联动体制机制研究。张如等提出构建家校联动育人新模式,强调高校是核心、家庭是关键、学生是基础、教师是重点,四位一体,协同合力,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8];彭丹等认为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要树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9]。上述研究中的家校联动模式,都是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视角,强调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通过文献梳理,结合工作实践,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要放弃单一视角,着力构建新的家校联动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交通便利度的增加,人际交往中的时空限制越来越小,更有利于我们着手构建新的家校联动模式,更好地进行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时代家校联动模式,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将“家长-学生-教师”视为“成长共同体”的联动模式,其与以往家校联动模式最大的区别和差异就在于从仅关注学生的成长转变为家长、学生、教师在联动中共同成长。

二、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家校联动模式的时代价值

社会思潮的多样化、社会服务的信息化、人际交往的虚拟化,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面对新形势,有必要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需要。就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而言,必须从国家教育的宏观层面、教育关系和谐的中观层面、思政教育具体开展的微观层面加以分析,才能更加全面地探究其深刻的时代内涵与价值。

1.构建家校联动模式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说:“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0]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将以往单一的“教师-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转为“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联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家长引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工作体系中来,既可拓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也能促使家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实现有机对接。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教师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通过阅读档案了解学生情况,所看到的那几张薄薄的纸片只能部分地传递有关信息,而不可能更为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学生成长的具体履历和生动、鲜活的个性特征。家长则是一路看护着自家孩子从出生到长大,因占有“主场之便”对孩子履历及个性的了解要比教师和学校德育部门来得更加真切、全面和深入。故而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可以帮助大学教师及德育部门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相关情况,从而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稳步前进。

2.构建家校联动模式是新时代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新时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不管是家长,还是大学生,亦或是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都面对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就家庭而言,子女进入大学读书后,夫妻关系需要重新调适,亲子关系也会发生种种变化。对教师而言,每一届学生都是新的,都有其独特的鲜明个性。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协调好“教师-学生-家长”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早发现在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家校关系之间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隐患,化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家庭与学习之间的误会和纠纷,避免小摩擦变成大矛盾、小问题酿成大事件,从而有助于促进我国新时代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与良性发展。

3.构建家校联动模式是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围绕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既往的政策推动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但是随着新时代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前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面对新问题、求得新方案、取得新成绩。网络虚拟空间的形成,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交流的同时,还存在一个虚拟空间的人际交往,这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着力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有助于推动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

三、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家校联动模式的路径选择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家校联动模式,要围绕“家长-学生-教师”这个“成长共同体”的建立和发展,注意抓好关键的时间节点和工作环节。

1.开好新生家长会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大学新生报到时,许多学生都是父母甚至祖辈一起送到大学来,独自一人来上学相当少,这折射出当下大学生的家庭依赖性强、独立沟通与生活的弱化态势。因此,将新生家长会同时转变成家长-新生入学沟通第一课就尤为必要。邀请学生一起参加,介绍院系及专业的相关情况,解答学生及家长的疑惑,留下彼此的联系方式,这些在过去看似没必要的环节,在当下现实工作中,反而成为了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院系情况、建立“家长-学生-教师”成长共同体最基本的联络与沟通的基础。

2.在学生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建立“成长共同体”

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处于崭新的起点上。每位进入大学的学生,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进入大学会发现强手如林,教师也不会像中学那样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少学生感觉到危机和压力。教师通过班会讲解大学校园生活的注意事项、个别谈话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迅速克服不适应的感觉,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有利于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同时,子女进入大学就读后,父母对子女在大学里面学习、生活情况的了解,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要少一些,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中,向家长详细解释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的不同之处,鼓励家长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也有利于建立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思政工作者要抓住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信任感,适时建立“家长-学生-教师”这个“成长共同体”,共同对学生今后的大学生活提供引导和帮助。

3.把学生的学业状况作为重要的观测点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学生的主业还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教师和家长要关心学生的学业状况,留意学生学业成绩的波动,并将之作为观察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一般说来,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出现波动,其背后隐藏着包括家庭突发变故、心理疾病、沉溺网络游戏、人际交往障碍等诸多信息,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学业成绩波动的原因之一。发现学生学业波动后,要通过和学生谈心、向同寝室同学了解情况、与家长沟通等方式“把准脉”,帮助学生有效克服遇到的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和家长解决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巩固和强化“家长-学生-教师”这个“成长共同体”的过程。

4.用好信息技术这把双刃剑

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网络设备的移动性、即时性,使家长、学生、教师之间的即时交流变得异常顺畅。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掌握学生没有告知的有关信息;教师也可以从家长处获知学生的有关情况。遇到突发事件,家长与学生、家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都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交流。学生微信群、家长微信群、家长QQ群,这些群的存在使信息交流从单向转为多向,为教师及时发布面上的信息提供了便利。在发挥信息技术的长处加强家校联动的同时,要避免信息技术对家校联动带来不利影响。笔者在和同事交流时,曾经提过“后信息时代的工作”的概念,即“网络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能当面说的,不打电话;能打电话的,不发短信;能发短信的,不发微信、QQ;发微信和QQ,能文字就不要截图”,“能一对一说的,不要在群里说”。信息技术越发达,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越重要,家校联动过程中,教师、家长、学生尽可能地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交流,非常必要。

5.抓好家校联动的风险点防控

家校联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度,要抓好风险点的防控。一方面,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不能变成简单的“告状”。交流时,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和家长一起分析学生遇到的困难、面临的问题,共同分析解决的途径,明确提出需要家长协助的地方,有必要时可以老师、家长、学生一起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流,理直气壮地批评,达到教育的本来目的。另一方面,要注意学生的承受能力。逆反心理作为青春期萌发独立意识的表现,在大学生的身上仍有所表现,有时还比较突出,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成熟”,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决,对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与不足,也不希望老师告诉家长。因此,在与家长联系、沟通时,要注意学生的承受能力,要告诉学生,学校与家长联系是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状况,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把道理讲透,把工作做细。

总之,大学生思政教育是个永恒的育人使命和重要课题,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家校联动模式,需要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相向而行,深入交流,积极行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培养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卓越人才资源,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家校思政时代
家校合作,共育新苗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共育合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思政课“需求侧”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