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时代逻辑及其路径研究
2021-12-03付百峰尹怀斌
付百峰,尹怀斌
(湖州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1]恩格斯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观点,阐明了自然界对于人类劳动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自然界与人类发展的关系是理解和评价现代性的重要尺度,“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谐共生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自然前提,遵循自然规律的现代性逻辑就是绿色发展方式的现代生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引领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明显的体系化特征,不仅体现于理念本身的先进性、丰富性,还展现于绿色实践的全面性、融入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理应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
一、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时代逻辑
1.绿色发展理念:人类发展方式及其共同命运的“再启蒙”。21世纪,人类无疑对“风险世界”“风险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区域性、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挑战超越了人们关于生存现实的理解和想象。最近,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进一步证明了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风险之大及其应对的复杂性,中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体现了对人类的责任担当,“中国之治”的治理优势与治理经验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扬和积极评价。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促使人思考人与自然的本然关系。人与自然共存于一个生态系统,本应各有其生存权利及界限,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越界行为导致了共生关系的破坏和紧张。此次疫情再次深刻教育我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建构”是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时代课题,教育我们必须深入领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的丰富内涵,教育我们要不断反思“现代化的自然边界问题”“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尺度问题”。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根本上变革发展方式,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长期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类未来发展方式及其共同命运的“再启蒙”。
“启蒙”,即“接受具有根本性、革命性意义的教育”,让光明照射、驱除黑暗、点亮希望、创造美好未来。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伴随工业文明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社会普遍经历过一次“生态启蒙”。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应对快速发展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经历了生态文明的早期启蒙。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突出战略地位,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现代化、共谋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标志着中国正在推进关系人类发展方式及其共同命运的绿色(或生态)“再启蒙”。这一启蒙不是运动,而是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的历史性选择、实践性养成和制度性稳固,其根本意义在于:从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危机中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生成、实践价值、现实意义,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现代建构。认识和确立作为“再启蒙”的绿色发展理念,必须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位一体”的视野考察其价值内涵和教育意义。
一是“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的历史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既是对人类文明史的深刻洞察,也是对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交互作用的深刻揭示。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均以适宜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和条件,与之相关联在思想观念领域也产生了各自的自然崇拜、自然哲学,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成为各文明独特的重要内容和象征;这些文明的后续兴衰,皆可从其生产方式、社会变迁与区域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中得到解释。以中国为例,“在上古时,不仅黄土高原多森林,就是黄河流域也是森林遍地”[2]。宁波地区的四明山,在宋代以前,因森林茂密、水土保持良好,发源于该山的河流少有淤塞,然而到宋代嘉定年间,因山林植被破坏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已废,时人魏岘即道:“近年以来,木植价高,斧斤相寻,靡山不童,而平地竹木亦为之一空。大水之时,既无林木少抑奔湍之势,又无包缆以固沙土之积,致使浮沙随流而下,淤塞溪流,至高四五丈,绵亘二三里,两岸积沙侵占,溪港皆成陆地。”[3]中国人均可用耕地少,且分布不均,加之人口增长和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古人为了生存而毁林开荒、毁草开荒、围湖造田、修造梯田,实属无奈之举。虽有朝廷的三令五申,也有民间百姓的强烈不满,但依然无法改变人与自然斗争而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我国历史上所谓政治昌盛和经济繁荣的直接表现就是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不断扩大,其结果只能是耕地从平原向山地、湖滩发展,由此引起环境不断恶化。”[4]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5]“生态兴衰决定文明兴衰”的历史考察,增强了我们认识绿色发展理念的历史厚度,成为我们接受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维度。
二是“批判性反思现代发展方式”的现实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绿色发展方式是对人类现代化进程开启以来现代发展方式的批判性反思和建构。人类现代化进程以西方“现代性”启蒙为起点和标志,现代科技、现代资本及其全球化增强了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拓展了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界限,科技革命助推工业化持续升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加速世界市场一体化、争夺全球资源市场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后以科技和经济发展为导向的竞争格局,使人类命运陷入多重困境,生态环境问题成为上世纪后半世纪人类面对的最突出的时代课题之一。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标志的生态启蒙运动的着力点正是反思人类发展方式、解决困扰人类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实现代内和代际公平保障人类长远利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正视自身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不仅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创新性提出科学发展观、“两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理念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是将“两山”理念、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战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倡议全球合作共建生态文明、共同促进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关注时代问题、关怀人类命运的责任担当。“批判性反思现代发展方式”的现实考察切中了科技革命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发展面对的突出问题,澄清了我们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现实向度,成为我们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和维度。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旨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其“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必须协同共进的实践原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统一的历史实现过程,这一原则和过程的本质就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署高度评价中国“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解决了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为人类社会尤其是不发达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领域,中国的视野和格局是开阔而深远的,全球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携手促进绿色发展、共建美丽地球家园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从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相统一的视域关怀着人类未来。因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视野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尺度,绿色发展昭示未来,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应当从“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其内在关联上理解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2.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时代必然性及高校的责任担当。第一,人的自然属性及其实现是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本源诉求。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属性、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规定性是我们理解绿色发展理念进而反思发展的本质内涵的关键所在。私有制、资本逻辑、“人类中心主义”忽视了人类的自然属性,其主导的社会生产方式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卢梭敏锐地观察到西方近代启蒙以来所谓文明社会对于人性的伤害和束缚,批判性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在自然中理解和寻求人类自由的本性,将自然性确立为认识人和社会的首要原则。马克思断言:“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我们所处的时代,越来越重视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的联结方式和作用机制,在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生活水平不断攀升的文明景象中,人的自然属性及其实现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回到自然”“拥抱自然”“发现自我之中的自然”成为现代人自我认同的重要表现,人离不开自然、人在自然中生活成为一种强烈的时代意识,人们把自然的解放看作是自身自然性的解放,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重新获得了地位以及实践上的优先性。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及其实现的本源诉求而具有了强烈的时代必然性,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领域。
第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内生动力。什么是美好生活?如何创造美好生活?这些问题蕴含深刻的价值论思考,需要通过教育的力量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思索,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既体现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结构之中,也体现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从美好生活需要的结构看,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态安全的强烈诉求成为新时代的显著特征,从而决定了高质量发展的自然生态内涵和评价标准。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就是要培养人们的生态价值自觉意识和能力,认识到自己作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享有者必须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责任使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第三,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是高校担当时代责任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愿景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及其实践支撑,接受生态文明教育、从根本上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国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趋势。面向大中小学各阶段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当是一个体系化推进的过程,按各学段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策略等有所不同并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从早期习惯养成到简单认知培养和知识获得,再到复杂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高校在这一教育体系中处于高位阶段,承担着集成教育、深度教育的责任使命。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看,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内容,需要有较好的前期教育基础、接受能力,也需要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强的学术研究支撑、因地制宜选择地方资源开展实践性教育,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和条件,理应承担好这一时代责任。
二、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高校可通过各类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等平台载体,围绕绿色发展理念体系化构成、支撑性理论、拓展性实践等细化教育内容、设计教育体系。
1.绿色发展理念体系化特征及其内在结构的教育。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作为一种“理念”类型的教育,必须清楚“理念”的价值观引领功能及其作用,着眼于理念本身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阐释其价值意义。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是我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绿色发展理念具有显著的体系化特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共同体理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和谐共生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共同构成了一个紧密关联、相互支撑、逻辑严密的理念系统,就其本质而言就是促进绿色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并实现效应最大化。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系化特征及其内在结构的教育应全面体现于各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校园文化建设、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这是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首要原则。
2.绿色发展理念的支撑性理论教育。理念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之上,如果缺乏理论支撑,理念应有的价值引领作用就失去了说服力、吸引力。高校拥有一定的学科专业和学术研究优势,应当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理论教育优势,在培养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的过程中厚植理念教育的理论基础。支撑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研究阐释其精神实质、核心内容、实践要求、重要意义是开展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理论前提。此外,还应拓展理论视野,汲取人类思想史优秀资源中的丰富营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哲学、环境伦理等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建构及思想观点,在比较中发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优势,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3.绿色发展理念的拓展性实践教育。理念及其支撑性理论既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回到行动。绿色发展理念既是对人类发展历程、发展方式的总结、反思,也是对发展本质、未来发展方式的启蒙、重塑,从历史教训到改变现实、开创美好未来,需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行动。“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7]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实践养成应当建立于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基础之上,每个人作为实践主体同时就是绿色发展的责任主体。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实践性教育重在从三个方面拓展:一是融入实践性课程,使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元素,各专业各课程均可在实践教学中深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二是融入校园生活,以绿色校园建设营造师生绿色生活氛围,培养绿色生活习惯和能力;三是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地方资源因地制宜开展“两山”理念与生态文明教育,运用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增强理念教育的具体性、针对性、生动性。
三、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主要路径
既然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具有强烈的时代必然性,高校亦有基于未来视野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赋予的时代责任,在厘清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核心内容后,我们建议从四个方面深化具体教育路径的探索。
1.塑造具有整体效应的教育生态化环境。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系化特征及其内在结构和逻辑决定了高校必须塑造和建构整体性的教育生态化环境,为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创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提供细致的行为指导、做出有效的制度安排。“教育的生态化建设包含教育环境、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等内容”[8],其核心在于绿色发展理念的全面融入和深度践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9]教育生态化环境的创造应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受益的价值原则,从节约型校园建设、垃圾分类、无纸化办公、绿色出行、绿色创建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形式加强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课程内容、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之中,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与道德教育、劳动教育、审美教育等结合起来,丰富人才培养内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融入课程教学。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便能发挥其强大力量。高校育人的主渠道是课程教学,这决定了绿色发展理念和其包含的支撑性理论、思想观点必须融入高校的课程教学才能发挥绿色发展理念的强大育人效果。一方面要结合各地区及学校实际,从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课程设置、课程效果评价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绿色发展理念课程体系;另一方面要利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平台,将绿色发展理念包含的支撑性理论和思想观点深度融入到不同的学科和专业,以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潜移默化地成为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内在价值引领,引导各学科和专业人才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过程中将绿色发展理念作为长远的价值追求。
3.扎实开展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而形成共识的一种价值体系,体现了办学精神和环境氛围。高校的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拓展到绿色发展实践,从拓展途径看,绿色校园文化对于大学生的绿色实践起着重要的渲染效果。从校园文化所含内容看,首先,要打造绿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硬件,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校园内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高校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途径需要从打造绿色的校园物质文化开始。其次,要建设绿色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包含校园的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推动绿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需要重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的绿色导向。再次,要完善绿色的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维系着学校的正常秩序。仪式的安排、规章制度的起草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教育为导向,其目标就是让绿色的教育价值观成为学校主流价值观之一。
4.发挥绿色发展社会资源育人作用。社会资源,如绿色发展成效显著的典型区域和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的诸多历史痕迹都是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一方面,通过收集典型区域和历史痕迹,充实高校绿色发展理念教育内容和素材;另一方面,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体味绿色和非绿色发展理念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好或不好的影响。通过集体组织或个人进行社会实践、社会调研、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让大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看、听、触,对大学生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和震撼,使其对绿色发展的价值有深刻的认同,从而达到绿色发展理念教育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