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生成探究

2021-12-03刘桂林洪灵敏魏国彬

职教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教职业技能

□刘桂林 洪灵敏 魏国彬

根据“职教20 条”的表述,1+X 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简称。其中“1”代表学历证书,即学习者通过一定时间的在校学习,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而取得的与之相应资格的学习经历证明书。“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学习者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达到相应的职业技能层次而获得的技能水平证明证书。“X”是一种泛指,可从两方面理解,其一是数量上的泛指,“X”可以是一个职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是多个;其二是种类上的泛指,“X”可以是与专业对口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以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创业或可持续发展需要而选择的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概言之,“X”代表不同个数、种类与级别的职业技能证书,蕴含着技能提升与学生兴趣爱好、就业创业和持续发展等方面互融互长的理性诉求。“+”意味着“1”和“X”之间有机融合,体现了两者共同提升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良好生态。

1+X 证书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在传统职业教育单向度的学历证书“1”基础上,增设多向度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1”与“X”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职教20 条”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1]。可见,1+X 证书制度是以学历证书为基础,建立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之上的能力拓展与提升,其中“1”是本位,是“X”的基础。“1”中的基础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决定了“X”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和增进“X”的内涵。“X”是补充,是“1”的反哺、拓展和延伸。“X”中的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反哺“1”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同时拓展与延伸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涵与外延,实现技能层次的提升和范围的拓宽。1+X 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进行学历提升的同时,增进职业活动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倡导“1”与“X”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和前瞻性。

一、1+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从1+X 证书制度的内涵可知,1+X 证书制度在关注传统学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这对职业院校的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和新的期待。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相应职业技能,掌握以技能习得为核心的课堂变革应对技巧,善于为学生搭建技能学习“支架”及提供各种课程和学习资源,成为复合技能的引领者、课堂变革的导向者、学生技能建构的促进者和育训资源的研发者。

(一)复合技能的引领者

根据1+X 证书制度内涵,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培训,使学生在学历证书的基础上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创业能力,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职业院校教师要求学生获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首先教师自身必须习得这些职业技能,获得X 证书,成为复合技能的引领者。这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方面,传授职业技能需要教师成为复合技能的引领者。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试误——默会——外化(示范)的实践过程,教师自身如果缺乏“试误”的经验,没有“默会”技术技能,示范、传授(即外化)技术技能就成了无稽之谈。教师如果自身是能工巧匠、名家大师,谙熟若干职业技能,在教学中更能彰显其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亲师信道”。同时,教师只有自身掌握相关职业技能,才能有效地参与学生相应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另一方面,X 证书标准开发、课程与资源建设等要求教师成为复合技能的引领者。教师只有自身习得了X 证书相关职业技能,才能有效地参与X 证书等级标准、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源建设与开发,才能有效地将X 证书培训内容及要求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二)课堂变革的导向者

1+X 证书制度贯彻实施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在1+X 证书制度下,课堂理念实现了全面更新,课堂成为以技能习得为核心的学习发生场、多空间融合的学习“混合场”、灵活而富有个性的学习自适应场[2]。课堂理念的更新引发一系列的课堂变革,课堂从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割裂状态转向整合,从“教师——学生”单向信息传递转向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分享与建构,从被动接受的“静默”空间转向灵动参与的“活力”场域。当然,这些变革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顺应1+X 证书制度改革趋势,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领课堂成功变革,成为课堂变革的导向者。这种导向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塑造整体性学习情境,使知识、技术与能力习得融合在一起,逐渐将课堂目标由知识习得为主转向以技能习得为核心。二是设置真实任务,引导学习者在完成真实任务的过程中主动与教师、技能大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交互,在交互中获取知识,分享与建构经验。三是在交互中唤醒教学目标的价值,激发学习者技能学习的兴趣、爱好、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焕发课堂生命的活力。

(三)技能建构的促进者

1+X 证书制度要求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标准,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等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保证技能学习围绕学习者需求开展;要求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技能学习围绕学习者发展设计;要求支持学习者自主选择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要求”意味着教师对学习者的技能培养与培训必须“回归学习者自身”。学习者是技能学习的主体,技能学习是学习者基于真实任务的主动建构,教师应成为学习者技能建构过程的支持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作为学习者技能建构的促进者,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习者技能学习的兴趣,必须能创设基于真实任务的学习情境,帮助学习者建构起非线性的学习探索空间,让难以言传的默会技能在多维互动中完成建构;教师必须巧于设置引导技能学习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习者加深对真实任务和所学技能的理解;教师必须精于搭建技能学习“支架”(scaffolding,按“最近发展区”理论提供的概念框架),帮助学生对技能的认识与掌握由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更高的层次。

(四)育训资源的研发者

“1+X 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强调:要“提高教师实施1+X 证书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的能力”。这意味着教师被赋予了职业技能培养、培训与等级鉴定的职责。履行好这一职责,职业院校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育训资源的研发者,研究与开发适应1+X 证书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课程与教学资源。教师要将相关X 证书培训内容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协同组合,研究与开发适合技能教学、培训的课程包;与行业企业合作,研发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吸纳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新要求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与培训评价组织合作,根据职业技能鉴定经验,理清技能目标、操作规范、考核标准、流程与要求,开发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培训包、项目包与项目案例集,等等,由此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习实训以及日常考核,实现教学标准与技能等级鉴定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鉴定要求、课程教学与技能培训、课程考核与技能等级鉴定的深度对接与有机融合。

二、1+X 证书制度下教师职业角色的生成策略

(一)涵养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理念

职教理念是教师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教育认识、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是具有“指向性的观念体系”[3]。1+X 证书制度秉持“全人发展”理念,强调人的“整体生命”的发展,注重富有匠心、美德、个性和技能等“整体生命”的培养;1+X 证书制度倡导终身学习理念,要求对“学习成果进行登记和存储,计入个人学习账号,尝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与转换”[4],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学习者持续主动地根据企业岗位(群)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更新和优化职业知识与技能;1+X 证书制度坚持产教融合理念,要求校企深度合作,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与评价组织协同实施(技能)教学、培训。职教理念是教师角色和行为转变的前提和先导,生成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业角色,教师首先必须涵养与之相应的职教理念。

就本质而言,教师职教理念的涵养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教师职教理念的涵养可从默会、外化、整合、内化四个层次展开。首先,默会理念。教师要积极参加1+X 证书的相关理论培训、会议分享、标准研究和实践研讨,主动申请到开发X 证书的合作单位脱产学习与实践,自觉参与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通过这些活动,增进对1+X 证书制度的理解,加强对学习者和职业技能培养培训过程的关注,积累感性认识,默会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理念,初步形成自身的“缄默知识”或“模糊话语”。其次,外化理念。教师要顺应默会知识外显化的逻辑,尝试将在感性经验基础上积累的默会理念进行清晰表达。教师要适时总结与凝练自己参与1+X 证书相关理论培训、会议分享、标准研究、实践研讨和人才培养与培训的心得、体会与感悟,将校企双元共育、学习者技能交互建构和“全人”培养过程中默会的“缄默知识”通过主题沙龙、教育叙事、专题发言等方式外显化、概念化,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当默会知识外显化时,实质上是默会知识概念化的过程,这时教师的职教理念就逐渐明朗而稳定。再次,整合理念。教师要注重反思,运用逻辑思辨,根据职教理念的内在结构,将零散概念化的理念知识通过转化、综合、重组等方式整合成特征鲜明、逻辑清晰、结构化的系统知识。最后,内化理念。教师可通过典型案例、课题研究、理论探讨等形式,将系统的职教理念知识拓展、优化、升华,内化为自身理性的教育认识、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

(二)重构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知识

职教知识是人们在职业教育实践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经过总结、提升与凝练的系统性认识。职教知识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内涵表征和重要支撑因素,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源泉。顺应1+X 证书制度下教师职业角色的变革要求,教师必须重构与之相应的职教知识。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职教知识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职业知识,技术知识。每部分知识又可按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划分,如学科理论知识、学科实践知识等。通常情况下,教师比较重视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忽视教育、职业与技术知识;从理论与实践维度看,教师又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相对轻视实践性知识。顺应1+X 证书制度下职业角色的变革要求,教师应充实职业与技术知识,既把职业、技术和教育有机整合起教育专业知识,同时又充实学科、教育、职业和技术知识的实践部分,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

重构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知识,主要从外延上扩充职教知识阵容,从内涵上改善职教知识结构,从本质上提升职教知识质量。

1.学习吸纳,扩充职教知识阵容。首先,教师要通过网络、书本、电子文献、培训进修等多种方式全面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职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其次,教师要梳理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照职业技能培养、培训、鉴定的内容与要求,有针对性地扩充职业知识、技术知识及将职业、技术和教育有机整合起来的教育知识,同时适当侧重学科、教育、职业和技术等实践知识内容的学习。就学科、职业、技术实践知识而言,至少要吸纳“精湛的加工知识、对生产系统的完整理解与精准控制的知识、对相关工业软件的操作知识、与特定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产品和工艺研究与创新的知识”等[5]。就教育实践知识而言,则要更多注重探索性、技巧性以及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2.实践累积,改善职教知识结构。教师要通过广泛参加学科、教育、职业与技术等相关项目实践,积累、扩充实践性知识,调整自身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比例,改善职教知识结构。如教师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增长关于技能目标、操作规范与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可积累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的先行性经验(知识),根据这些经验参加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增长有关内容选择、组织与实施的实践知识,又可以积累开发教材、培训包和学习资源的实践经验(知识)。如此累积,实践性知识逐渐扩充,职教知识结构就会得到有效改善。

3.反思改进,提升职教知识质量。教育家洛克认为,反思是人心对自身活动的注意和知觉,是知识的来源之一;人通过反省心灵的活动和活动方式,获得关于它们的观念。教师在学习知识和通过实践累积知识的过程中,经常反思、审视与批判活动和活动方式,能获得间接性实践知识;审视与批判既有知识,进行理性思辨,能形成理论知识。可见,反思能增进教师对相关职教知识的理解、体悟与深化,提升职教知识质量。

(三)淬炼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能力

职教能力是教师从事职教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教师职业角色胜任力的表征。所以,生成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业角色,教师必须淬炼相应的职教能力。根据1+X 证书制度的内涵及其对教师的角色期待,职业院校教师适应1+X证书制度的职教能力至少包括五方面:一定程度的专业实践能力与职业技能,具有相应职业与岗位的专业实践能力,具备相应工种的实际操作技能;课堂资源整合与情境塑造能力,具有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内容和考核要求等有机融入教学活动的能力,具备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实践项目开发能力;技能学习“支架”搭建能力,能根据技能等级进阶,理解技能等级标准的思路与逻辑,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育训资源开发能力,能根据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开发课程包、培训包、教材与学习资源等;课程思政能力,结合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的职业素养要求,能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工匠精神和企业文化等教育。

能力总是和实践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实践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所以适应1+X 证书制度的职教能力的淬炼必须从职教实践中去探寻。首先进行多企多岗锻炼,综合淬炼多项职教能力。教师要脱产或充分利用寒暑假到多家企业多个岗位进行实践锻炼。不同企业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品质追求等方面不尽相同,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对教师职业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有别,所以教师要尽量联系多家企业、多个岗位进行锻炼。教师多企多岗锻炼,参与多家企业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业务管理等,一方面能了解企业项目性质、工作任务和生产流程,熟悉企业新职业、新岗位、新工种、新规范与新要求,学到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与新方法,淬练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及基于企业真实任务情境的实践项目开发能力和技能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能熟悉企业文化及企业对员工的素养要求,学会结合课程实际将企业文化与素养要求有机融入思政教育,淬炼课程思政能力。其次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精准淬炼专项职教能力。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包含两个含义,其一是教师自己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获取技能等级证书,其二是教师参加对学生职业技能等级的鉴定,即鉴定学生技能等级。通过参加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积累鉴定经验,理清技能考核目标、考核标准、操作规范、流程与要求,教师一方面可以尝试开发技能教学的课程、教材和技能等级鉴定培训包、项目包及项目案例集等育训资源,淬炼技能育训资源开发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熟悉掌握技能建构图式,增进技能“支架”搭建经验,淬炼为学生搭建技能学习“支架”的能力。第三,开展“四践互促”探索,渗透淬炼各项职教能力。“四践”即“赛教学改”四项实践,“互促”即互相促进。“赛教学改”“四践”结合,交互促进,可以渗透淬炼各项职教能力。教师要积极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师学)、以赛促改”的实践探索,通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与技能比赛,及时发现和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根据问题和不足加强学习与反思,不断探索、改革、改进和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技能培养培训及资源整合研发等方式方法,淬炼和提升各项职教能力。

(四)提升适应1+X 证书制度的研究水平

1+X 证书制度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产教融合,与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培养,将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及时纳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等等。这必然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以问题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基础,深入技术、工艺、规范及问题等前沿,保持对新问题、新情境的敏锐感、新鲜感,加强教育与科学研究,提升适应1+X 证书制度的研究水平,从而促进研究和1+X 证书制度下的课程与教学需求有机结合,促进研究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促进教育和科学研究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职业技能培养、培训、鉴定等教学需求紧密结合,满足职业院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提升适应1+X 证书制度的研究水平,就是要将教育与科学研究写在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的主课题上,提升新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开发能力、相应职业技能的育训能力、高质量培养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的研发能力。所以,提升适应1+X 证书制度的研究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联合进行科技研发。职业院校教师要积极与行业企业联合进行科技研究、开发与攻关。联合进行科技研发,教师能适时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熟悉行业企业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前沿与问题,这一方面能促进更新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根据最新科技成果开发新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研发新的育训资源,促进科研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与职业技能培养、培训、鉴定等教学需求紧密结合。

2.培养问题发现能力。提升适应1+X 证书制度的研究水平,教师必须培养发现职业技能育训过程中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紧贴1+X 证书制度下学习者个性化、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挖掘技能教学中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解剖分析,加强教育科研,更好地为学习者职业技能的习得与提升服务。同时,围绕1+X 证书制度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积极关注和发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增强研究工作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3.创新科研方式方法。创新是提高教科研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职业院校教师要以科研方式方法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出新的职教理念与模式,努力开创职教思想与理论新境界。教师要充分利用5G、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基于数据、融合定量与定性的实验、实证与比较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与内涵。同时要创新科研方式,加强协同创新,深化跨专业、跨教研室、跨院系、跨学校的协作以及产教之间的跨界合作,集聚与整合科研资源,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联合攻关,争取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教职业技能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1+X”证书企业需求与认可度调研分析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依法推进河南职教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