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变革的边界重构

2021-12-03张龙何蕾

职教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分变革

□张龙 何蕾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技术进步,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的终结则成为一个深受关注的时代议题。在凯里(Carey,2017)看来,传统封闭、僵化且具有垄断性的高等教育将会在新技术的冲击下逐步走向终结,一种新型的以“泛在学习(U-Learning)”为特征的泛在大学将应运而生[1]。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变革趋势。从根本上看,泛在学习不仅对传统高校继续教育的边界框架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将继续教育纳入到开放教育的范畴,致力于推动继续教育与其他教育融合发展的终身化开放式教育体系建设。国内诸多高校也纷纷成立了开放教育学院,以取代或者弥补传统意义上的继续教育学院,这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泛在学习时代的新要求与新挑战。但整体而言,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变革相对迟缓,与新时代的终身化开放教育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强化泛在学习时代的高校继续教育变革研究显然是促进未来高等教育体系重构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有鉴于此,文章以泛在学习和边界重构为视域,围绕“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核心问题域,从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动因、困境与路径等方面具体展开,以期为未来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变革提供理论与实践意义上的参考借鉴。

一、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变革的动因

泛在学习能够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或者课堂教育的时空局限,为学习者提供及时高效的教育服务,促进学习的随时随地发生。研究显示,泛在学习正在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被认为是未来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2]。进入泛在学习时代,传统的高校继续教育体制与模式将受到空前的挑战。如何基于泛在教育的时空突破、终身发展和个性学习来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变革将是理论界与实践界需要突出关注的重点。

(一)从时空局限突破看高校继续教育变革

继续教育的发展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受到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3]。从形式上看,其与正常的学校课堂教育有所差异,主要的对象是社会人员,以远程方式为主,但也还仍然受到一系列规章制度的束缚和制约。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将围绕时空局限的突破迎来新的变革,超越传统教育理念和体系、重构高校继续教育生态将成为新的时代语境[4]。

一方面,从时间维度上看,高校继续教育将深度融入到终身教育的框架体系之中,打破传统继续教育的学制、学时安排,让每一个想要学习进步的人能够随时获得学习的机会。从实践看,现阶段的继续教育服务仍然带有很强的管理规划色彩,学习者需要在既定的时间框架范围进行学习,并且接受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考核。泛在学习时代的高校继续教育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充分尊重和满足学习者随时可学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从空间维度看,高校继续教育将突破校园和课堂的边界限制,学习场域空间将会得到无限地拓展和扩增,让身处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都能够基于在地化学习终端享受高效、优质的教育服务。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开放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和建设力度,但从成效上看仍然存在诸多的不足和缺憾[5]。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资源应当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优化,智能学习终端应当得到升级换代并且辐射到每一个偏远角落,继而实现学习场域空间的真正超越。

(二)从终身化发展看高校继续教育变革

随着以学历为主的“补偿式”继续教育式微,终身教育的兴起[6],传统高校的继续教育办学形式和理念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危机,如何在泛在学习时代适应终身教育的新要求成为继续教育变革需要思考的突出问题。早在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而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年和明天》 则将终身教育推向了新的高潮。作为一种面向社会人员的后学校教育,高校继续教育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终身教育的需要,是终身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7]。随着终身教育发展矛盾的转移以及体系发展的变革,高校继续教育也将呈现出新的办学形式和特征。

泛在学习时代,终身教育的理念将进一步渗透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办学过程之中,终身化的学习型社会将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面临的新境遇和新环境。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常常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受到多方主体的质疑,尤其是关于办学质量和成效方面的问题。事实上,用人单位对于继续教育的认可度普遍不高。随着终身教育的改革深化,传统理念中的高校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的制度边界将逐步被弱化。高校成为一个提供学习服务的开放资源中心,无论是适龄学生还是社会人员,均可接受高校提供的优质教育服务。区分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成为一个毫无价值的话题,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都是基于个体的自由意愿和选择。

(三)从个性化学习看高校继续教育变革

个性化学习被认为是一种因材施教的理想教育方式,也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需要进一步突破的难点。尽管其受到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和赞赏,但在具体的操作执行过程中却面临着种种现实的实践困难。泛在学习时代,人工智能及其带来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被深度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通过智能化分析应用,个性化教育与个性化学习开始成为新的可能,而这也为高校的个性化继续教育服务提供了新的契机。《斯坦福2025》计划就明确提出了“开环大学(Open Loop University)”的概念,认为未来的高校将打破物化校园的围墙边界,致力于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服务,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8]。

从根本上看,个性化学习其实是对高校继续教育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是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6]。满足市场化个性化继续教育需求,实现精准有效的继续教育服务供给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应当遵循的基本方向。长期以来,继续教育更多被认为是一种补偿式教育。相对正统的大学教育,继续教育常常处于边缘化的不利境地。究其原因,粗放式的教育教学服务及其带来的办学质量不高与社会认可不高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个性化学习要求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变革至少应当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要变革粗放的教育教学服务,转型提供精细化的、精准化的高质量服务;另一方面,要从办学质量和成效上进行努力,积极适应学习者差异化的多元需求,满足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二、基于泛在学习的高校继续教育边界重构困境

未来社会,泛在学习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其在继续教育中的发展应用无疑会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如何基于泛在学习的新要求与新挑战构建新的高校继续教育发展体系成为需要慎重考量的重大战略问题。结合继续教育的现实问题以及泛在教育的未来挑战分析认为,制度、场域、内容与方式将是推动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应当聚焦的核心要素。

(一)制度重构困境:如何实现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融通发展

制度性因素是影响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深层次因素。从已有研究看,尽管继续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却略显不足,尤其是关于如何打通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的制度边界问题研究还亟待强化。从具体实践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管理制度体系,被不同的制度管理逻辑和利益分配机制所主导,继续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被重视程度整体偏弱。从机构性质看,诸多高校都将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职能管理部门,而非专业的教学科研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特征。

泛在学习时代,继续教育将会逐步发展演变为一种无边界的终身化教育,但会受到一系列现实制度性因素的阻碍。从变革趋势看,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的制度边界应当被逐步弱化。无论是继续教育还是非继续教育,都应当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发作为重要任务,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作为目标追求,推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衔接。重构泛在学习时代的高校继续教育制度需要摆脱既有的利益关系格局,促进各类办学资源的创新整合,以期从根本上摆脱继续教育受歧视的不利境地,实现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的融合贯通发展。

(二)场域重构困境:如何应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关“人工智能+教育”的研究如火如荼,在教育学界掀起了一股“人工智能热”[9],线上学习则成为了一种教育新常态,而这也给高校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未来教育新形态将呈现出弹性教学与主动学习的基本特征[10],超越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场域制约成为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11]。高校继续教育应当以此为背景和语境,积极适应未来教育新形态的要求,充分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现更高层次的转型发展,以拓展学习活动的场域空间。

事实上,传统教育背景下的公民学习权被认为是一种不完整的、被束缚的学习权[12]。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习场域局限导致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权益受到损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无法得到充分的保障。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将完全摆脱时空学习场域的限制,进入一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育时代。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打造完善的线下继续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心,形成以研究为主的课程开发团队,确保优质的继续教育资源能够得到充足有效的供给;另一方面,要构建线上继续教育的智能化教学系统,为定制化服务和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的场域支撑。

(三)内容重构困境:如何提供学习者多元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

优质的课程内容资源具有稀缺性,对于继续教育而言更是如此。研究显示,我国继续教育的课程资源质量普遍不高[13],存在缺少整体性规划、定期更新机制不健全、审核与评价体系不完善[14]等诸多问题。如何基于优质内容资源的共享共建来推动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提升是泛在学习时代高校发展变革需要回应的迫切问题。尽管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在线课程资源的建设之中,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呈现出了种种不足,例如学科专业设置与经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等,对于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满足还亟待进一步优化提升。

泛在学习时代,高校应该根据网络教学的特点,从网络教学关系、网络学习活动、网络环境等方面对课程资源进行再设计和开发[15],着力提升继续教育在线资源的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生产实践与学习者个体自由发展的需要。从深层次看,课程内容的优化提升应当成为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主线和内在生命力保证。优质的课程内容资源是高校继续教育保持发展竞争力的基础,也是提供人民满意的继续教育服务的根本要求。回应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新要求需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注重继续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师的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设计能力;另一方面,要提升优质课程内容资源的使用效益,扩大优质课程内容资源的影响力和辐射度。

(四)方式重构困境:如何推进终身学分银行建设

不同历史时期,继续教育的存在方式和推进方式有所差异。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现阶段的继续教育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整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完善混合式教学流程,确保各类教育方式的无痕衔接;另一方面,要从评价方式上推动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式转变,简化接受继续教育的繁琐程序,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提供系统化的可持续保障。从国外发展态势看,促进基于学分银行的终身化教育体系建设被认为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主要方向,欧盟、美国和韩国等均已启动了基于学分银行的继续教育方式转型。

“学分银行”建设使得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决定学习时间、自愿选择学习地点[16],是创建学习型社会和架构终身教育“立交桥”的有效措施[17],也是回应继续教育发展现实困境、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升级的未来选择[18]。泛在学习时代,继续教育将呈现出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累积性学习,而且这种松散的学习方式可能成为继续教育的一种主流形态。故而,高校需要通过完善学分银行制度来对这种累积性学习进行认证和考核,确保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能够得到科学的官方认证。

三、回应泛在学习的高校继续教育边界重构路径

进入泛在学习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必然将发生新的转变。对于高校而言,如何基于泛在学习的特征属性和内在要求,将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进行创新整合,继而使之成为终身化教育框架体系中具有独特性价值的教育存在。相比于社区教育,高校继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殊职能、使命和优势,推动泛在学习时代的继续教育边界重构需要合理确定其自身的办学定位,明确其存在的独特意义。

(一)基于开放思维的边界融通机制完善

开放思维是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和办学主体都应当具备的基本思维,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坚持开放思维却并不能轻易达成。整体来看,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近年来的发展并不轻松,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了办学萎缩的趋势。“开放教育”概念的出现便是对传统继续教育问题进行反思的结果。诸多的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校等纷纷改名为开放大学,一系列的开放学习服务支持系统也纷纷涌现[19]。从根本上看,开放教育既是对传统继续教育的革新和发展,也是对传统继续教育的继承和拓展。进入泛在学习时代,开放教育的理念将会得到进一步的认同和深化,也将更加符合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基本方向。

对于高校而言,推动基于开放思维的边界融通机制完善是适应泛在学习时代继续教育新要求的具体体现,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要搭建全方位、立体化终身教育平台,构建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系统化机制。从根本上看,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共性逻辑,并不是严格区分的两种对立教育,因此需要从学习者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打通继续教育与非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边界。另一方面,积极引入行业协会参与高校继续教育[20],提升高校继续教育供给与社会生产实践需求的融合度与契合度[21]。继续教育不仅要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要,更要符合社会生产实践的真正需要。高校在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变革过程中,应当以开放思维积极适应社会生产实践的动态变化,避免陷入自我封闭所导致的“教非所需”和“教非所学”。

(二)基于定制服务的多元化学习需求满足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步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深化给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对于高校继续教育而言,通过提供定制化学习服务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是未来发展变革的方向。现阶段的高校继续教育受到多方质疑,存在着诸多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问题。学习者在选择接受继续教育时更多是基于一种外在的功利性目的,高校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学习者的这种功利性目的。进入泛在学习时代,高校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继续教育服务的精准化供给程度,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需求。

首先,要提升继续教育者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提供多元化的继续教育供给服务。教师是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定制化教育服务的重要支撑。要推动高校继续教育的精准化供给能力提升需要特别注重教师的课程开发和设计能力培育。事实上,目前的继续教育师资来源广泛,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学习者的真正需求缺乏个性化的关照。泛在学习时代,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大继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确保教师能够针对实际的个性化需求开发和设计相应的课程与教学内容。

其次,要优化高校继续教育定制化服务的系统化机制,真正体现以学习者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最终追求。泛在学习时代,学习者可以选择的学习资源和内容将会进一步扩增和拓展。更多的选择也就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对于高校而言,提升继续教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至关重要。如何提供定制化的优质服务是高校继续教育保持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核心。故而,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变革应当充分关照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变动,制定个性化的继续教育服务方案。

第三,要注重对学习者职业价值观的引导,避免过于注重形式而轻视自身内在综合素养提升。从调查数据看,高校继续教育的学习者主要以学历提升和职业发展为诉求,具有很强的现实功利性。泛在学习时代,综合素养将会成为愈来愈重要的关键能力。高校在推进继续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学习者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避免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或者文凭颁发。从深层次看,注重学习者内在综合素养的提升是高校继续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也是泛在学习时代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应有之意。

(三)基于资源整合的各级各类教育衔接

高校继续教育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同时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终身教育的完整教育框架体系。从趋势看,泛在学习时代,继续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的联系将会进一步增加,各自的教育边界则会逐步走向弱化。对于继续教育而言,充分地进行资源整合,激发学校各方主体办学活力,从而使得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是未来发展变革的重要方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办学资源,促进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相比于学生群体,高校继续教育的对象更为复杂和多元,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也更为复杂和多元。泛在学习时代,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给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资源整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给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机遇。高校应当充分借助新技术和新手段来推进继续教育办学资源的整合优化,有效发挥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在继续教育中的功用和价值。

另一方面,要做好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机融合和衔接,使得继续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散发出新的生态活力。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是一个密切互动、有机融合的综合生态系统。但现行制度下继续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关系并没有完全理顺,存在着诸多的利益性冲突和制度性障碍。进入泛在学习时代,高校应当转变自身的继续教育理念,将继续教育纳入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之中,打造继续教育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四)基于学分银行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

作为一种新的历史存在和实践存在,学分银行的出现是继续教育发展变革的进步产物,为高校继续教育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从终身教育的视角看,继续教育有效弥补了校园教育的不足,面向的是规模更大的学习群体。对于个体成长而言,继续教育是伴随着终身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随着终身化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校园教育之外的继续教育将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学分银行不仅仅是一套系统化的学习认证体系,更是一部记录个体成长的终身发展史。近年来,世界各国均已经开始建立继续教育的学分银行系统,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学分银行平台也越来越多。这些无疑都为继续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泛在学习时代,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继续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程度也将会进一步提升,学分银行在继续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的价值也将会进一步突显。对于政府和高校而言,一方面,要推动学分银行系统的共享共建和互通互认。现阶段的学分银行建设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不同学分银行体系下的标准存在着诸多差异,后续有待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另一方面,要深化学分银行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应用拓展。推动学分银行从概念到具体的应用落实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目前的学分银行还存在着功能不健全,无法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等问题。泛在学习时代,学分银行建设对于支撑高校继续教育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学分银行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是确保继续教育转型升级的必要之路。

猜你喜欢

终身教育学分变革
我国终身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变革之路
国外终身教育立法对我国构建相关机制的启示
终身教育研究在中国的回顾与展望
“三个经济”体现“三大变革”内涵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两岸终身教育法律比较研究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