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业电商发展探究

2021-12-03雷启英

广东蚕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产品

雷启英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12)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变革呈现着日新月异的趋势,改变了人民群众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甚至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一直将建设数字化农业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举措以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电子商务模式打破传统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的局限性,切实地提升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科学性。

1 发展意义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电商,可以理解为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与推广,其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快速、高效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经济社会的高速稳健发展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农业销售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无法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也无法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农民辛苦劳作的成果卖不上好价钱,而真正的好产品也并未走进市场。鉴于以上情况,在农业发展方面引入电子商务模式,能够帮助购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联系到农产品销售者,加强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联系,缩短了农产品销售周期。同时农业电子商务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来集中农业生产,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规划,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资源分配效率和农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这对巩固农产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地位,继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都十分有利。

2 发展现状

2.1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率还不够高

虽然当前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然而在我国一些落后、偏僻的农村,还没有实现网络全覆盖,一些农民对于互联网的缺乏了解,当地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还是传统模式,农民只能被动等待农产品的收购商上门收购,没有讨价还价的条件。农民缺少电商知识、电商技术也正是当前农业电商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

2.2 缺少互联网+的相关监管制度

网络平台上的交易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与传统的面对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销售模式不同,电子商务下的农产品销售对农民而言似乎存在一定的虚拟性,网上诈骗事件层出不穷,缺乏比较完善的市场监管体制做保障,朴实的农民为此对互联网交易产生恐惧感,不敢且不愿去尝试电商模式,仍然沿用传统且保守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而这也是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

2.3 农产品物流配送成本高

农产品的物流配送成本高。这是因为农村地区往往交通闭塞,距离终端销售市场较远,物流运输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且农产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保鲜期短,长时间运输可能导致其腐烂、发霉,因此常常需要采用冷链技术运输,设备要求高,成本大,这大大增加了了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制约了农业电商的发展[1]。

2.4 农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制约

农业发展受到极强的自然条件影响,农产品的种植以及市场的需求都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无法及时地契合市场的需要。由于农业生产信息程度不高,没有实现订单式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产供销信息不对称,使得很多农民付出很多辛勤的劳动却依然收入微薄,甚至时常出现农民的农产品因没有销售渠道而烂在地里或者因价格太低宁可弃之也不赔本出售的新闻,这大大打击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此外,农产品的种类丰富但又缺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这些都会使得农产品生产产业化和流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同时也将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消极的制约作用。

3 发展趋势

3.1 农民的角色商业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有别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农民在电子商务模式下的角色定位也产生了颇为明显的变化。在以往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中,农民就是农产品的生产者,他们只需要生产农产品,然后等待收购商上门收购,按照收购商既定的价格来销售农产品,在整个农业生产销售过程中都处于被动且劣势的一方。在“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之下,农民在自媒体宣传、电商平台销售、农业资源整合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础的商业销售与营销方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角色定位的商业化特色也会增强,此时的农民具有一定的商人品质,随之农产品的深加工也会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将迈向新的台阶[2]。

3.2 丰富农业产品的种类

互联网时代农产品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多样化,供求双方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将互相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将影响到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计划,反之农业生产者提供的农产品种类又将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选择。农业技术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将使得改良的农产品种类层出不穷,而未来农民的销售范围将从初级农产品向着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农产品的种类必将得到不断地丰富。

4 发展对策

4.1 以互联网为载体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

我国具有品种丰富、质量优良的各种农产品。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农产品已经被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向国际舞台。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当以整合农业资源、形成兼具系统性与科学性的产业链条为主要切入点,以此实现农业经济的长远稳健发展,打破传统农业将销售初级农产品作为主要出路的限制,开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3]。

以近几年比较火的一种农产品零食“枣夹核桃”,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其进行销量分析,分析该产品的消费者特征,进而科学地整合农业资源,创造更加优质的“枣夹核桃”产品。如今消费者更加看重产品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体验,而非单纯追求其价廉,鉴于此,农业生产者可以挑选最优质的大枣和核桃来生产质量上乘的“枣夹核桃”产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可以为产品设计不同的包装与名字:比如针对婚庆市场,可以命名为“枣嫁核桃”,同时以大红色为主要基调设计包装,以供作为婚礼的伴手礼使用;针对年轻人,可以将设计风格小清新化,命名为“抱抱果”;针对学生这一消费者群体,可以着重宣传其营养价值。

4.2 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来销售农产品

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有诸多的弊端,既无法切实满足市场需求又无法保障农民的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技术呈现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农民应当极力拓宽电商平台这一农产品销售渠道,以实现农产品的高效出售,并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

举个例子:在瓜果成熟的时候,果农可以通过淘宝、抖音等平台来销售水果,切实地增加产品销售渠道,主动进行销售而非被动地等待收购商来收购。果农可以通过抖音直播自己的果园,将最真实的一线水果生产基地展示给广大网友,在直播中向网友介绍自己农产品的性质、优点等,以优质的产品和朴实的讲解赢得观众的好感,而这些观看直播的粉丝都将是农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在选择电商平台时,农户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挑选,比如在出售产品时可以制定偏远地区不包邮等条件,事先将运费情况对观看直播的粉丝进行说明。总之互联网时代下,果农或是农民应当积极地利用电商平台拓展自己的消费者群体,以自己的实际生产规模和物流条件来选择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销售,防止出现生鲜农产品积压甚至腐烂变质的情况。

4.3 利用互联网培养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

要想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就必须利用互联网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将种植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而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这就很容易出现市场上的供大于求状况。要想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在提高产品品质与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还必须提高农业生产者的销售意识,提高其销售积极性。

互联网时代下,镇政府或者村集体可以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农民电商线上培训课程,既节约成本又能够打破农业生产者接受培训的时间、空间局限性,为本村的农业生产者提供学习使用电商平台的机会,授课内容可以包括电商平台的基本使用方式、操作模式、注意事项。为了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出台相应的现金奖励措施,为学习成果显著的农民发放奖金。此外,政府可以与当地的物流企业沟通,为农产品销售的交通运输费争取最大的优惠,为农民开展电商平台销售模式创造便利。

5 结语

互联网时代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而电商平台就是农业发展的创新性渠道。政府可以以互联网资源为媒介来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帮助其利用新媒体进行农产品的营销,以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通过对农业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来创建系统的农业产业链条。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俄罗斯农业生产者收益或因出口关税损失10%~15%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农产品争奇斗艳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