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实践路径
——基于习近平多次视察北京的重要论述研究

2021-12-03陆小成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总书记文明群众

陆小成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城市问题研究所,北京 100101)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首都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解决首都超大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丰富和实践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有利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推动在首都北京进行实践积累和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形成并构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北京模式、北京经验、北京样板,谱写新时代美丽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

新时代孕育产生新思想,新时代会催生新理论,新理论也会引领新实践。在新时代起点下,面对首都社会主要矛盾、首都城市转型发展、首都人民期待的背景下,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和新要求,产生和形成了习近平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一)首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

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突出短板,在首都北京依然如此。面临着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现实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断发展的北京面临令人揪心的很多问题,需要加强资源环境的底线约束。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强调,对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要系统分析、综合施策。这是对北京生态环境污染等严峻形势下作出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起点、现实背景上,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换的背景下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二)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发生深刻转型

当前,北京城市发生深刻转型,表现为从聚集资源求增长到疏解功能谋发展、从城市发展转向首都发展、从减量发展转向创新发展、从城市管理转向城市治理,从单一城市发展转向区域协同发展。首都北京是一座超大、复合型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国际交往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承担着多重性、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复杂城市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强化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四个服务”水平提升等城市发展的战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避免资源过度集聚,扩大城市生态空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这些重要指示深刻表明了首都城市发展模式已经发生深刻转型。

(三)首都市民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期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更高水平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包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以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随着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生态环境的改造,对干净水源、清洁空气、生态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升首都市民获得感必须要重视的问题。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要加强民生改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生态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肩负起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责任担当,推进首都高质量发展,更重要的内容是要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机制等方面统筹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凝聚起首都强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力量,以良好环境、优美生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在首都优美生态中拥有更多获得感。

二、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首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不断形成和完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内容,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一)生态问题意识:污染防治是最突出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关注首都北京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视察北京时指出,大气污染防治是北京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针对首都北京当前发展遇到的特大城市病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奔着问题去、抓住问题改,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重要目标和中心工作,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首都生态问题,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基于强烈的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阐释了对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会。

(二)生态民生理念:环境治理是重大民生实事

1.环境治理是重大民生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烈的生态环保意识,在本质上是关心人民群众生活、关爱民生福祉的生动体现。他指出环境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在不同场合明确表示,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也是民生。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秉承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宗旨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关爱民生福祉,是从最根本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思考和谋划首都规划和绿色发展,开创谱写首都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

首都北京地区生态脆弱,雾霾频现,水体污染严重,环境承载力较低,首都市民对生态宜居的环境期待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到北京市规划展览馆考察时指出,应多留点绿地和空间给老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关心首都人民生活与发展,力求从更多的空间拓展,加快构建首都新型生态城市空间布局。北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给百姓多留绿地为原则,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实现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空间和美丽首都生活的向往。

3.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习近平总书记把以人为本的生态观发展为政治意涵丰富的生态民生政治观,他强调,生态环境建设的好不好,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满不满意。要鼓励和重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监督与效果评价。要坚持由人民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生态环境建设质量检验与评价的第一标准。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完善的社会监督网,对那种排污治污设施“白天关、晚上开”行为要强化全天候、网格化、无缝隙监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些均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民生理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三)生态系统理念: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1.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诠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思想。2017 年 2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首都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要进行系统分析,并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多主体利益和多元因素,必须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进行推进,强调必须按照自然生态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治理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本规律,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的系统原则,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系统化考虑,系统推进城市建设、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给后代留下更加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

2.从系统性思维考虑首都规划与建设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重新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时指出,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首都城市发展要从系统规划的战略高度,认真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问题,没有好的生态质量,就没有高质量的经济,要更加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避免规划失误。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首都城市发展要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的系统关系,统筹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系统关系。

3.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系统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强调,要高度重视绿化、美化。要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森林城市来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他强调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的永续利用,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丰富的生态历史观。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不可人为分割。他还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这些重要论述均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的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系统关系。

(四)生态发展理念: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突出强调要走绿色生态的新型经济发展道路,指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要以推进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生与共同繁荣。他还提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要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发展理念,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布局等多领域、全方位的模式转变。

1.加强发展方式转变,坚持低碳化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优化要突出低碳化。北京生态脆弱,不能什么产业都发展,要特别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优化产业结构,以高端化、服务化、集聚化、融合化、低碳化提升产业质量和环境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就是要改变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增长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发展模式,通过高端技术、集约化资源利用与循环发展模式,不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和环境污染水平,以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低碳化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经济质量和生态效益,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2.转变生活方式,形成绿色低碳消费习惯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视察指出,要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转变生活方式,就是从资源能源节约利用、绿色低碳发展的角度强调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更加强调绿色生活、低碳消费。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绿色生活方式转变和绿色出行,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

3.划定生态红线,扩大绿色生态空间

首都建设“要大幅度扩大绿色生态空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目前北京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形势的重要论述。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首都北京建设与发展中,更加强调环境治理与绿色生态发展。扩大城市的绿色生态空间,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要留下更多的绿水青山,不要过度强化经济增长,更不能以经济增长来牺牲生态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五)生态治理理念:多策并举与多地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首都生态环境治理,并将首都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要高度重视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指明了建设方向和具体路径,更加强调打破“一亩三分地”的传统思维惯性,突出多策并举与多地联动的生态协同治理理念。

三、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指导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北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腾笼换鸟、瘦身健体,发展高精尖经济结构,以留白增绿扩大首都城市生态空间,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水平,谱写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加强科学规划与综合施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生态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对高生态宜居环境的强烈期待。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经从温饱、生存转向环保、生态。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要始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重视科学规划,以规划确立资源环境和国际影响的底线约束,突出重点任务,强化联防联控,提高生态意识,提升生态责任,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北京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加强科学规划和综合施策,严把环保准入门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和方式进行腾笼换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发展高精尖产业,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等各项排放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从人民的需求出发,强化科学规划和综合施策,北京积极推进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强化秋冬季期间移动源、扬尘源、生产生活源等重点污染源管控,提升大气环境治理水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硬约束,划定了首都城市建设管理的生态底线。要特别重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利益受损群众的基本需求,适度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扩大首都生态空间,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提升人民群众在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树立绿水青山理念,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实现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面对首都北京严重的超大城市病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要明确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快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在空间上提升功能聚焦区的生态承载力,促进资源要素在空间上的均衡布局与区域绿色发展。破解首都特大城市病难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建立面向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机制。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提升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群众智慧,鼓励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国土绿化、城市绿化、植树造林等活动,发扬群众首创精神,加快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首都,形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北京生动实践和首都标杆。

(三)鼓励人民监督评价,加强环境监管与责任追究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北京环境治理问题,明确指出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与责任追究。鼓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完善的社会监督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满意为衡量标准,构建强大的群众监督网,构建生态环境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统一的环境监管、政策制定、监督评价、执法问责,明确部门间、地区间、流域与地方间的权责关系,提升生态监控、预警、治理、追责能力,对任何污染行为实现监督无死角。发挥生态环保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吸纳人民群众力量对生态环保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价,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强化“党政同责”,加强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追究。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监督评价要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

(四)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控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要广泛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培育生态环境联合建设、联合预防、联合治理的文化氛围,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北京市积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制定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采取多元增绿、见缝插绿、背街小巷绿化美化等加大留白增绿,扩大生态空间。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梦想和期待的伟大事业。要将美丽中国的伟大复兴梦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的共建共享。北京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的多元协同参与机制和联防联控机制,对“散乱污”企业、传统能源调整、开发低碳能源、发展绿色产业、构建生态社会等领域充分吸引人民参与,争取人民支持,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共建共享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承载力,建立健全首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猜你喜欢

总书记文明群众
请文明演绎
多让群众咧嘴笑
漫说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