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课程思政的传媒类课程混合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1-12-03范松楠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混合案例思政

范松楠

(北京城市学院国际文化与传播学部,北京 100083)

引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重塑媒介生态,同时作为动因之一也推动着全球化进程中大国实力的此消彼长。2014年颁布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媒介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意志。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全媒体人才培养力度”。在传媒行业热情地拥抱4K、5G、AI、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热门技术之时,在国内外信息传播领域波诡云谲的话语争锋和舆情碰撞层出不穷之际,致力于为行业输入人才的传媒类高等教育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焦虑。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职责担当和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要求如何落地为具体可行且符合融媒与智媒时代需求的一套传媒类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案,需要传媒类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为此,本文通过微观上的课程案例,结合中观层面上以践行课程思政为特色的传媒类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试图为宏观层面上回答上述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一、践行课程思政,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包含着德育,总是要把反映特定生产关系的政治信念、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政治信仰、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在我国,重视德育是高等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对于传媒类人才培养而言,立德树人更是重中之重。一方面是因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媒类内容还涉及到人民群众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分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认识的引导调控。培养一支在新闻宣传战线或文艺战线上能够从家国情怀出发、立场坚定书写浩然正气的后备军、主力军,是传媒类人才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的职责。教育部、中宣部颁发的《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2.0 的意见》就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在执行层面,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能够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可见,对于传媒类人才培养,专业课教师如何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在专业课课堂上“守好一段渠”,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值得深入思考的。

二、混合教学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要求

践行课程思政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所谓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的共同活动中采用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的方法”正在悄然改变——从在搜索引擎、维基百科等网络途径上的自主查找,到国家机构、高校学府有组织有系统地构建的网络课、精品课,以及一度风靡全球的MOOC,无一不昭示当今的学习方式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受此影响,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日渐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

混合教学方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有学者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后指出,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线上教学/学习(online teaching/learning)和面对面教学/学习(face to face teaching/learning)相融合的方式即为混合教学/学习。从教的方法角度看,称之为混合教学;从学的方法角度看,称之为混合学习。它包括以下特色:第一,所谓“混合”包括“线上”和“面对面”两个环节;第二,这两个环节都受到教师监督并经过教学设计;第三,“混合”还指多种媒体的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第四,线上和面对面的学习活动最好能够融合在同一个学习平台之中;第五,混合学习中融合了多种媒体。在具体实践中,基于MOOC/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较为普遍,其中线上教学/学习部分主要依靠MOOC,面对面教学/学习部分则以传统课堂、翻转课堂为主。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线上线下相结合、能够融合多种媒体和教学法的混合教学法更符合媒介融合潮流对传媒类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媒体时代,传媒类人才培养讲究“细分”,也就是说按照不同媒体类型拆分出各自的核心能力,比如纸媒的采写编评、广电媒体的拍摄编采录等,进而通过课程和实训来培养。媒介融合时代则讲求“融合”,从介质、技术、业务到机构、理念与制度,无一不在整合重构。传媒业态的这种变化在人才能力和素养要求上自然也趋向“融合”。确切地说,媒介融合时代的传媒人才必须具备一种“融媒体思维能力”“融媒体技术操作能力”“融媒体内容生产能力”“融媒体市场运营能力”。他们需要跳出媒介类型的窠臼,掌握文、图、音、视、网等跨媒介综合技术,数据分析、可视化设计等新兴技术,网页、APP、社交媒体、广电终端等渠道分发与编排技巧,将服务思维、极致思维和融合思维贯穿于工作始终。由此可见,媒介融合时代传媒类人才在信息素养、能力构成、思维训练等方面的培养任务已经很难为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式胜任。相应地,混合教学法不仅综合线上线下两个途径,极大地拓展了教学时空,还有利于让本就生活在数字环境中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媒介应用能力,形成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此外,如上文所述,混合教学法自身就具备“融合”的特征——融合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传媒类人才培养中,这种本就具备融合特质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有利于融合思维的内化。

三、传媒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的混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作为一个学科,教学设计经过了较为漫长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学者和流派,如亚里士多德、约翰·洛克、杜威,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系统工程学、教育技术等,都为教学设计的形成与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的指引思想。“若以20世纪60年代为起始点,教学设计在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后,最终基本上形成并完善了集系统工程学、传播学、学习心理学与技术为一体的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教学系统开发)理论和ADDIE模型,今天学术界称其为教学设计过程”。后来教学设计模型发展出其他类型,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模型、基于知识对象的教学设计模型、聚焦教学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模型等。但ADDIE模型展现的教学设计的传统过程,且相对更为全面,适用性更广。为此,本文采用该模型进行传媒类课程混合教学设计规划。

ADDIE模型包括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与评估(Evaluation)五个部分。混合教学设计模型的基本环节也遵循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维框架,但要更多地考虑教学内容、资源、活动在混合教学环境下的分解与混合。而践行课程思政的传媒类课程在进行混合教学设计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如何挖掘思政元素。

(一)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是最基础的准备阶段,目的在于对教学设计所涉及到的目标、资源、环境等做必要全面的评估。分析的内容是否全面到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设计的后期运行效率与效果。在此阶段,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目标人群分析、教学环境分析、教学媒体选择、教学任务分析等。

教学目标分析需要和目标人群分析相结合。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目标人群即学生的生源情况、个体的专业基础和学养层次、学习习惯与风格等都有较大差异,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教学环境分析和教学媒体选择是指混合教学涉及的学习环境类型以及教学使用到的软硬件设施。混合教学设计的教学环境自然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任务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针对课程,即在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对某一门传媒类课程进行学习单元拆分,确定每一个教学周次的具体任务;二是针对学生,即根据某一门传媒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核要求,确定学生学习任务的分组。

需要强调的是,具有践行课程思政意识的传媒类课程,需要在混合教学的教学设计初期就植入这种自觉。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在目标人群的分析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结合某一门传媒类课程考虑如何挖掘思政教育资源。

(二)设计阶段

如果说分析阶段是对教学相关环境、资源与主体等进行充分调研评估,那么,设计阶段则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做出规划。用于不同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有所不同,包括“界面设计、序列设计、课的设计和学习者控制”。对于传媒类课程而言,它的混合教学设计主要是课的设计。

有研究认为,“课程设计是对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任何一门传媒类课程,在微观层面上都需要制定完整的课程大纲、教材或讲义、教案和课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方法、重点难点、考核方式等;中观层面上则需通过本门课程的概念、观点、原理、史实等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传媒类相关学科,如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的基本逻辑或结构;宏观层面上要梳理清楚本门课程在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上的目标,在行业变革突飞猛进的当下课程结构如何布局等。

对于有践行课程思政意识的传媒类课程,课程设计就更为复杂一些。首先,它需要在任何一门传媒类课程的金字塔教学目标中清晰地标出价值与情感上的目标;其次,要根据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再次,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品格。

(三)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设计阶段的蓝图最终落地提供条件与资源。由于采用混合教学方法,开发阶段的前端工作是技术上的硬件支持,即打造符合教学要求的虚拟网络教学环境。为更好地践行课程思政,开发阶段需要在教学资源建设中有意识地选择与某一门传媒类课程内容贴合的带有鲜明思政元素的内容,在教学活动安排的过程中,开发能提升学生思政水平的训练项目。

(四)实施阶段

在教学资源开发完成后,传媒类课程的混合教学就进入到实施阶段,即按照前期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活动安排完成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实施阶段是真正执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从教学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以为下一个教学周期的教学设计做必要修正。需要强调的是,传媒类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传统课堂或者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的设计上,要根据课程内容调节课前、课中、课后之间的任务安排。

(五)评价阶段

教学活动的最终成果要通过评价指标来判断。传媒类课程的评价方式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完成,一般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被广泛使用受益于新行为主义倡导者斯金纳。“上个世纪50年代,斯金纳等用以开发程序教学过程的一种经验性的方法中包含尝试与修正程序,孕育出后来被称为形成性评价的要素。这种方法已经成为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解决教学问题的一个典范”[14]。如果在前期设计中,有体现思政内容和教学活动或题目,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中应予以权重考量。

四、践行课程思政的传媒类课程混合教学设计案例

本文以北京某高校传媒类专业核心课《融媒体概论》和《电视文体写作》为例,说明践行课程思政的传媒类课程混合教学设计与实践情况。这两门专业课中,《融媒体概论》理论性较强,《电视文体写作》则偏重实操训练。在践行课程思政的混合教学设计中也形成了各自的特色。

(一)《融媒体概论》:深挖案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学习时空拓展与多线程共进”的混合教学设计特色

1. 《融媒体概论》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融媒体技术发展逻辑、具体形式、媒介融合进程、信息生产变革、广电发展历程、视听新形态等基本知识,具备深入认识融媒体生态环境变化的理论视野和分析能力。

2.“学习时空拓展与多线程共进”的混合教学设计。在分析阶段根据课程特点与学情选定案例教学为知识传授和课程思政的突破口。在设计与开发阶段,根据混合学习单元情况构建案例库,筹划多头共进的学习线程。在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融媒体概论》课程设计了多线程共进的混合教学方式,综合调用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具体如下:

课下线下进程:由教师布置小组主题训练题目。学生课下线下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准备工作,制作好PPT和报告,或完成网络教学平台上的研究型教学环节。

课下线上进程:

1)由教师提前布置每个教学单元的课前预习题目和课后复习题目。学生需要根据时间要求按时完成。

2)由教师提供教学资源,包括PPT、讲义,相关案例资源或拓展学习资源等。学生在课下进行线上学习。这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课上线上进程:

1)教师随时引用线上的教学资源,如相关案例、背景资料等,更好地完成授课环节。

2)课堂上由教师根据授课情况,调用随堂教学或讨论区、课程作业、投票、问卷等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线上训练或赏析案例。

课上线下进程:在课下线下进程中布置的主题训练在课上进行汇报。

《融媒体概论》课程在实际的组织实施过程中,由于学习进程由单数变为复数,学习时空出现重大转变。集中在固化的静态课堂和有限的课时内的传统授课方式的时空得到突破和拓展。目前,该课程已经初步形成了“学习时空拓展与多线程共进”的混合教学特色。

在实施与评价阶段,教师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上传各类教学资源、安排各类教学活动、批阅作业、回复答疑等;在实际课堂中完成授课、讨论、答疑、点评等教学事务。采用综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兼顾线上和线下双重表现。

3.深挖案例思政元素,构建案例库沉积思政资源,实现课程思政目标。比如,在“立足时代潮头,理清技术逻辑”单元中,该课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诞生的战争背景案例来告知学生技术的政治经济属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5G会如何塑造我们的未来?”的视频节目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混合教学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完成课程思政的目标,这些带有思政元素的案例被提前上传至线上网络教学平台中。而在线下实际课堂中,则需要灵活调用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的形式。在翻转课堂方面,《融媒体概论》采用了三种形式,分别是“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检测”“课前自学、 课中研讨、 课后答疑”“课前设问、课中汇报、课后研讨”。从学生后期反馈来看,案例与这种混合教学设计在课程思政建设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电视文体写作》:将思政建设与核心素养发展相结合,“讲—赏—练—评”的混合教学设计

1.混合学习单元开发 《电视文体写作》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掌握电视新闻稿件、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电视短剧剧本、主持人节目台本、电视策划文案、电视媒介经营文本、电视文秘稿件、电视学术文章作等写作基本知识,具备根据不同题材要求写出主题鲜明、结构完整、格式正确的文字稿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价值观。

2. “讲—赏—练—评”的混合教学设计。在分析阶段,从课程特色和学情出发,确定思政建设和混合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电视文体写作》课程具有非常明确的技能训练要求,课程除了常规讲授外,还引入用于赏析仿写的经典案例、布置针对性的专题写作训练、师生互动的作品点评环节,即“讲—赏—练—评”的授课整体思路。在设计与开发阶段,按照“讲—赏—练—评”的思路,开发设计混合教学的内容。

讲授: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上由教师提前上传各类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前预习;线下实际课堂中完成各章节知识点的讲解。

赏析:包括日常授课环节中的经典案例赏析和阶段考核中的专题性案例赏析。前者由教师选取带有思政元素的作品,以案例的形式上传在虚拟教学资源中,在实际课堂中由教师主导、师生互动共同品评借鉴。后者由老师提供题目,学生分组协作完成。题目一般是根据课程内容,由学生自行搜集具有思政特色的案例并完成分析点评的报告。

训练:根据本课程的各个写作主题,教师提前线上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则在线下实际课堂中在一定的时间压力下完成。训练成果以在线测试或课程作业的形式沉积在虚拟教学环境中。

点评:由教师制定具有思政性质的评价标准,提出修改意见和鼓励评语。

《电视文体写作》混合教学设计的实施阶段与评价阶段与《融媒体概论》大体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3.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为规避以往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中经常出现的契合度不高的问题,《电视文体写作》课程选择将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发展相连接的建设路径。另外,在具体建设中还采用了“结构性设计—建构性设计—主体性设计”的方式。

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关键环节。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即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人文积淀。可见,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集中体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目的,“课程思政”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它们为传媒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挖掘思政要素和资源的方向。《电视文体写作》的课程思政建设有意识地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点与混合学习单元相匹配,确定各章节着力发展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广播电视新闻写作”单元为例,这一单元重点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国家认同这几个核心素养要点。在“赏析”和“训练”两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布置发展上述几个要点的案例和题目。

如上文所述,“赏析”部分包括日常授课环节中的经典案例赏析和阶段考核中的专题性案例赏析。其中,日常授课环节的经典案例点评构成了《电视文体写作》课程思政的结构性设计路径。结构性设计路径是指带有思政元素的案例是该课程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阶段考核中的专题性案例赏析则构成了该课程思政建设的建构性设计路径。建构性设计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主张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训练”环节的专题写作是课程思政主体性设计路径的体现。主体性设计以前二者为基础,超越课程原有结构,选择社会热点话题、学生感兴趣的焦点话题、广为关注的痛点话题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电视文体写作》课程中,专题写作这一主体性设计带有强烈的知识内化后外显输出的特点。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在阐述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重要途径,混合教学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要求的基础上,梳理了传媒类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的混合教学设计的几个阶段及其各自任务,并重点介绍了两个具有特色的应用案例。在理论阐述和实际案例梳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第一,作为一种通用的教学设计模型,ADDIE模型包括可以广泛应用于多种课程的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五个环节。对于传媒类课程的混合教学设计,该模型提供了设计的导引和方向。此外,在传媒类课程的思政建设方面,ADDIE模型的五个环节为思政建设分配的不同任务,从分析阶段结合课程特色来确定思政元素,到设计阶段选择思政建设的方式(如案例、题目、考评等),再到开发和实施阶段思政资源沉积在混合教学中的虚拟教学空间。可见,ADDIE模型为传媒类课程的思政建设和混合设计都具有框架性的导向作用。但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是如何结合传媒类专业特色,进一步修正ADDIE模型这一通用性模型,使其更符合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类人才培养需求。

第二,为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传媒类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需要在课内“下功夫”,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实现课内思政效果外溢。就前者而言,传媒类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在课上通过课程内容、案例讲解、题目设置、考核评估等方式实现教育目标;就后者而言,要鼓励学生在实践课程、实习活动等层面切实践行,输出带有思政色彩的文化产品。对此,上文案例中使用的“结构性设计—建构性设计—主体性设计”路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第三,未来还需要充分发挥混合教学对传媒类课程思政建设的“数据库”“互动区”等积极价值。思政资源的累积往往需要大量的案例和题目设计,混合教学的虚拟教学空间是传媒类课程便捷的思政资源数据库。此外,混合教学将成为老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社区,有助于思政建设成果的深化和巩固。

猜你喜欢

混合案例思政
混合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思政课“需求侧”
混合运算的方法要领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混合运算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