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1-12-03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历史

王 静

(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课程思政”是高校通过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以及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政课程体系,是与“网络思政”“文化思政”等概念相对应的思政教育。“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工作同向同行,利用协同效应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稳定发展。从形式层面来看,“课程思政”是将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具体课程之中。从价值追求层面来看,“课程思政”是对全体教师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提出的共同要求,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立德树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人才。“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须突破学科知识教学的传统局限,要通过史实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历史教学也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以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看待历史、剖析历史,从而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深化思政教育效果提供保障。

一、“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的价值思考

高校以“课程思政”为视角开展历史教学,需以“立德树人”理念为宗旨,在“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指导下,充分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历史教学应在全面完整的历史框架下,为学生陈述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呈现历史规律,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和理想信念,并使学生在科学思维认知导向下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一)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目标

爱国主义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与外延,但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向前的不竭动力,所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既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近代史开端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时期,再到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建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内涵也从反帝反封建过渡到捍卫中华民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进而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追逐富强、民主伟大中国梦。高校历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陈述历史、讲解知识的阶段,而是要通过时间线索将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完整串联起来,教师需引导学生以基本史实为具体切入点,分析总结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的斗争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背景与状况,使学生在各个历史阶段背景下体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使爱国主义厚植于广大学生内心深处。特别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校与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强调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伟大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思考历史逐步培养国际视野和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时代变化与社会建设、关心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关怀社会百态与国计民生,使学生在家国情怀下肩负起属于自己的历史责任,为建设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二)以坚定学生四个自信为追求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史,也是一部实现国家改革创新、繁荣富强的奋斗史。近代中国先后在三条完全不同的体制道路中挣扎探索,一条是从清末封建专制统治走向北洋军阀专制统治,进而走向国民党专制统治;一条是经历辛亥革命创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有一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两条道路虽以改革图强为出发点,但无法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也难以真正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皆以失败告终。高校历史教学要在宏大史实背景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阶级政权代表的利益群体及其发展凭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历史教学通过深入阐释“四个选择”,使学生在历史记忆中形成最基本的政治认同,进而在历史记忆和政治认同的内在逻辑下,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以及文化的理解与认同。简言之,高校历史教学要通过历史进程向学生揭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选择,依靠史实教育帮助学生理清“四个选择”的价值与基础,增强学生对“四个选择”的理解和认同,进而贯通近现代史中“四个选择”与大学生“四个自信”之间的内在逻辑,以此帮助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追求。

(三)以培育学生理想信念为职责

我国高校是扎根中国、立足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需时刻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所以,高校教育应坚定不移地推进“立德树人”工程,历史教学也要立足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以培育和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职责。理想信念是支撑个体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是引领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航标,也是帮助个体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青年学子只有树立崇高理想并为之不断奋斗,才能真正找到人生归宿、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历史教学需从层次上帮助学生理清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以及社会政治理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主体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信念、政治信念、科学信念以及道德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高校历史教学要通过历史进程和事实规律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理想是有原理、有依据,值得我们期待且为之奋斗的。高校历史教学要积极承担应对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职责,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坚定大学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终身的信心与决心。

(四)以提高学生思维认知为指向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开展历史教学,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影响下,能辨别历史是非、科学评价历史,能以辩证眼光看待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与积极性。以时间为线索的历史教学,不仅仅是通过“先后顺序”向学生展示历史进程,而是在事件、人物的总体历史背景下,使学生形成科学严密的逻辑思维。比如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选择”,需要放在不同历史背景下进行系统阐述,也要注意“四个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选择马克思主义”和“选择中国共产党”,始终紧密相连,并在我国长期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巩固和优化。与此同时,“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领导者问题,也决定了中国在后续发展进程中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和“选择改革开放”,所以高校历史教学应更加注重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以此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此外,高校历史教学须通过史实资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比如讲授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史,既要帮助学生总结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入侵对中国形成的影响,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今改革开放面临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近代历史上通商口岸、外债与当前口岸开放、引进外资之间的本质区别,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的主要困境

“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当前高校历史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也不容小觑。就当前高校以《纲要》课为主要历史教学凭借的模式而言,由于缺乏经济史、文化史、世界史以及地方史,导致教学内容范围狭窄、缺乏地方特色,加之课时安排紧张、教学方法陈旧,使得历史教学对深化思政教育效果的作用非常有限。

(一)高校历史教学内容狭窄,思政教育支撑有限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客观记录,通过人物与事件的完整串联向我们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与基本规律,为后人积累经验以及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积极依据。毛主席生平重视学习历史、反思历史,提出“读历史是智慧的事”,充分肯定了研读历史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高校将历史教育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之中,专门开设《纲要》课以强化学生历史共识、提高学生思维认知。不过,《纲要》课程以中国近现代历史为框架,着重强调通过特定历史内容完成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纲要》课不包含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等内容,严格来讲只是具有历史课程性质的公共理论课,内容层面收缩过窄,教育教学的范围与视角存在明显局限。这就使得学生接受的历史教育片段性、指向性过强,一方面,学生无法在完整的历史框架下获得系统、全面的知识教育和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容易从思想意识层面将历史教学和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明显提升成长成才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品性等综合素质的同时,更易对《纲要》课教学和思政教育活动产生反感、抵触情绪,不仅无法对思政教育形成有效支撑,反而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实际效果形成一定制约。

(二)历史教学缺乏地方特色,思政教育活力较低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形式的制约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热衷按照既定模式和现有框架展开,教学活动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明显不足。以历史教学为例,高校和教师往往按照相关课程标准选定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方面严重依赖固有教材,惰于开发具有特色性、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素材,甚至部分教师长期使用同一份电子课件,对于落后、陈旧的教学内容也不予修改调整。“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历史教学,教师绝不是以绝对理性的口吻向学生陈述相对遥远的历史事实,而是在关照现实、关切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有温度、有情感地利用一切优质教学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帮助广大学生群体尽快成长成才,肩负起属于自己的时代责任。实际上,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岁月流转为每一方土地都赋予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即使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和发展历史相对较短、文化积淀相对较浅的地方,也具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特殊资源能使教师和学生置身历史长河,充分感受历史魅力与地域氛围,是一种极富感染力与亲和力的教育教学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鲜活的教育资源。然而高校与教师大多墨守成规,不愿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做出过多的探索和改革,这就使得历史教学缺乏地方特色、失去现实依托,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难以深入、持久,自然无法进一步激发思政教育活力。

(三)历史教学课时安排过少,思政教育深度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几乎没有为学生开设历史类公共课程,农业、医学、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步入大学后,基本意味着与通史类历史学习彻底无缘,即使人文和社科类专业中,也只有历史与极个别其他专业开设相关历史类课程。甚至国际法、国际贸易类专业不为学生开设世界史课程,文学类专业学生不安排中国史课程的情况司空见惯。所以总体来看,高校历史课程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就当前高校开设的《纲要》课而言,课程安排大多在35—40学时之间,占3学分,即在一个学期周期内完成教学工作。在有限的学时分配下,《纲要》课需集中讲授反对外国侵略斗争、中国早期出路探索、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等近十章内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每个重大事件都对国家与民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具有很大的决定性意义,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从史实出发,引导学生在理清基本内容和概念的基础上,以辩证眼光看待历史、分析历史、体悟历史。在课时分配的严重制约下,教师按照教材章节完成历史内容的系统讲解已然压力重重,锻炼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价值情感等深层次教育目标严重缺乏时间与精力,这就使得《纲要》课无法从根本上与中学历史教学区分开来,依然停留在帮助学生掌握史实线索、熟记历史知识的较浅层面,自然也难以从更具深度与高度的层面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四)历史教学方式方法陈旧,思政教育空间较小

除了个别通识类选修课程外,当前高校历史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依然处于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状态,因而以历史教育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空间较为狭隘,教育效果明显不足。具体来看,高校较为保守的历史教学始终无法走出传统桎梏,学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关键主体,其知识基础、学习状态以及教育需求得不到应有重视,教师与学生以各自为中心,“教”与“学”处于相对分离的消极状态。这种背景下,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需面面俱到、亲力亲为,时间与精力投入较大。而学生习惯于在教师的既定安排下被动听讲,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较低,学习能力与效果都难以得到稳定提升。与此同时,严重依赖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过于割裂学生学习与课余生活之间的外在关系。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全面系统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塑造性格、完善品格、健全人格,使学生以正确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指导实践。思政教育要求学生将知识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种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各个层面的持续性、全面性教育。以课堂和教师为主导的历史教学,阻碍了学生课内学习向课外学习的稳定延伸,无法进一步扩大学生思政教育空间,进而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与水平。

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历史教学的优化探索

为深化育人效果、突出对思政教育的支撑作用,高校历史教学应紧随时代的发展与要求,积极做好优化探索工作。具体实践中,高校可通过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程完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也要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补充教育素材,还应开发好、利用好新的教育教学手段,为增设历史教学课时、拓展思政教育空间创造良好条件。

(一)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完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

早在2017年宋永忠委员就在“两会”上提议,应在高校开设“大学历史”必修课,该建言同时得到《光明日报》《新华日报》刊载,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2018年,朱季康教授发表关于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程的期刊论文,以更专业、更具体的视角对高校历史教育展开全面解读,所以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是具有广泛意义和现实依据的教育探索,高校应以此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政教育内容。首先,“大学历史”要与中学课程有序衔接。从内容角度来看,“大学历史”与中学历史课程重合颇多,存在重复教育的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目标与能力的角度做好二者衔接。新课标要求中学教育淡化学科能力,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等目标,但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共同掣肘,这些高层次目标在中学课程教学中远未达到,“大学历史”就要在这些方面与中学课程实现衔接。“大学历史”要运用基本史实与历史线索,帮助大学生完善历史知识结构、建立唯物史观,使大学生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思维教育下,能具备独立鲜明的个人观点,养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科学务实的方法论工具。其次,“大学历史”要与《纲要》课有机互补。《纲要》课程串联起中国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向学生集中展示了近代以来如何抵御外来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向学生讲述了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拥护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史、体察国情,是一门具有极高教育价值的历史性质课程。“大学历史”需在《纲要》课基础之上,进一步补充我国近现代史中社会、文化、教育、学术等领域内容,使学生在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下加深对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与体会。

(二)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补充思政教育素材

当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教学的《纲要》课程,概括、浓缩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其主题鲜明、线索清晰,依然是一种容易与学生产生隔阂的、面向宏观的大历史。所以,高校应当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补充思政教育素材,切实拉近学生情感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历史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首先,教师可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背景的事件、场地以及人物展开历史教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当地重要的历史人物、名人故居、历史遗迹、宗祠陵园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可依托当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详细脉络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和感知历史的机会。其次,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地方历史文化元素。民间生活长期积淀形成的民风民俗、饮食习惯、礼仪制度、服饰特色以及曲艺传奇,不仅构成了富有特色和个性的地方文化,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素材及解读视角,教师应注重利用这类资源帮助学生探寻历史与社会的变迁轨迹。总之,高校历史教学不应固守课堂与教材,教师要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此补充思政教育素材、活化思政教育过程。

(三)增设历史教学课时强化思政教育实践效果

高校当前历史教学内容局限、深度不足等问题,与教学课时明显不足紧密相关,因而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强化思政教育效果要以增设历史教学课时为着眼点。就当前《纲要》课而言,应当在现有内容框架下增加世界史与文化史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历史观与世界观,以解决大学生具备历史知识而缺乏历史认识的普遍问题。课时安排应从当前的一学期扩展为两学期,即通过一学年共计70课时左右的历史教学帮助学生贯通历史知识、养成科学思维,尤其要为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目标做好时间投入保障。高校为缓解课时安排紧张与增设历史教学课时之间的矛盾,可将通识类选修课程纳入线上教学体系,由学生自由选课、自主安排学习的时间与进度,将节省的集中授课时间用于历史教学,以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进而增强对思政教育的支撑力度。需注意的是,增设历史教学课时不能以挤压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为代价,而是通过现代化手段将部分教学工作转移到学生方面,以学生自学代替集中教学,从而在缓解集中教育空间压力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四)创新历史教学手段拓宽思政教育培养空间

高校以历史教学突破推动思政教育发展,必须从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入手,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与质量。一方面,高校要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不断丰富教学形式。针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对固定、学生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教师可在开课之前开展专项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知识基础、掌握学生思想动向,收集整理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历史问题,从而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有计划、有目的地解答学生疑问、回应学生需求,避免照本宣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教师也要通过“讨论式教学”敦促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此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针对某一教学专题或历史事件、人物,教师发布小组讨论的相关要求,学生依次完成资料收集、观点梳理、课堂讨论、归纳总结等任务,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育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持续扩大教育影响力。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交际、娱乐等日常活动不可分割的部分,教师除了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发布教学材料、布置教学任务以外,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通讯平台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增强历史教学的亲和力,以此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与培养空间。

总而言之,高校加强历史教学对拓展思政教育空间、深化思政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是“课程思政”视角下进一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的应有之举。高校与教师须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明确历史教学的时代职责与价值追求,要在正视历史教学困境与阻碍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历史教学的优化路径,切实开发好、利用好身边资源与现代化技术,为创新历史教学和提升思政教育水平营造优质环境。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历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