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 路阻且长
2021-12-03张晓利
文/本刊记者 张晓利
大势已至,未来已来,顺势而为,早早布局是制胜关键。
数字化转型的价值,正逐渐在医院、医疗行业,被清晰地意识到,且在此方面布局的管理意愿也越来越强烈。
一个现象
当下,医疗领域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无论是面对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三级医院等级评审,还是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智慧管理分级评估等政策,医院要想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都离不开医院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支撑。
同样,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下,无论是运营模式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进一步提升,还是预约诊疗、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线上诊疗等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也需要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的支持。
“精细化管理思维贯穿的智慧医院体系建设,数字化正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赋能。”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普遍认识。
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有体现。《意见》提出,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等要求。可以说,医疗数字化在国家新医改方案的统一指导下大有可为。
中国卫生信息协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基层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速在解读数字化转型在医疗领域的拓展、延伸与蜕变时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长期面临医疗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医过程效率不高、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支出居高不下、医务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的矛盾,数字化转型旨在缓解这些矛盾。”
两个洞察
医院自身有很多数据生产场景,但在信息化阶段,仅能做到将部分信息记录下来,无法形成可使用、可分析的数据。后疫情时代,医院原有的信息化系统已无法满足疫情防控要求,使得医院信息化必须向数字化转型。
随着医疗信息化在医疗场景的不断深入,创新技术的发展则可以帮助医院从信息化走向数字化,例如物联网技术可以将无法记录的业务场景记录下来;人工智能技术将非结构化的电子病历转化为结构化的数据,辅助医生进行医疗决策;等等。
但采访发现,目前我国不少医院探索耕耘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几乎每家医院都有上百种甚至更多的信息化系统,但问题是业务系统繁多、但各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化孤岛现象明显、互联互通性较差,无法很好地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支撑。
医院迫切需要打通医院原有相互割裂的各个业务系统,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和运营平台,使众多子业务形成联动,进而通过一系列新ICT技术的融入整合,实现诊疗效率和医疗体验的双升级。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尚处在医院信息化的建设阶段,重点关注系统建设以及信息集成。信息系统建设帮助医院收集院内各个业务场景下的数据,而最终能否走向数字化,即真正将数据应用起来,使医疗信息系统协同运营,仍需要一段时间。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医院管理者高度支持,需要上下齐心,有顶层设计和组织保障,能做到从战略到执行的落地;同时,也需要真正的资金与人力投入。
当下,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医院的信息化、智慧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管理者,虽认识到了重要性,但因工程庞大,一时间不知具体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有的管理者面临着资金困境,需要在疫情防控导致的紧日子下,多方权衡,能投入到智慧化方面的资金有限。而且,当下市面上不少公司只能做好单个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缺少帮医院系统地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多家企业、厂商推出的解决方案
华为启动了“全场景智能医院战略”,将云、5G、人工智能、IoT等新技术应用于医、教、研、管等各个领域及流程节点,实现医院人、财、物的全要素协同。
英特尔云边协同解决方案从底层打通信息节点,让各类数据获得充分的交互和流通,实现在云、边、端之间高效、实时、持久和安全的流动、处理和计算,打造出“云-边-端”整体协同、一体化的架构。
直观复星提出机器人精准医疗领域的解决方案,将独创与智能科技相融合,很好地满足“更好的疗效、更低的成本,提升患者体验、提升医务工作者体验”四大核心需求。
多位业内人士提醒,医疗机构进行数字化转型需要关注3个重点:数据安全性、设计前瞻性、系统兼容性。
数据安全性自不必多言,而在进行医疗数字化转型时,如何能保证硬件与软件的匹配至关重要,需要前瞻性设计。因为随着AI、5G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越来越多辅助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产品、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使得医疗数据量成指数级增长,导致医疗数字化对于硬件算例以及储存的要求越来越高。
另外,由于医疗数字化转型最终将由软件系统实现落地,那么系统间如何兼容,也是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远程医疗中,上级医疗机构和下级医疗机构的配合,系统是否能打通是影响服务最终能落地的关键因素。
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实,从认识到必要性到完成数字化转型,真正让医院多业务、多部门、多地域之间的分层分级、分权分域集成和打通,中间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以跨界视角分享了4条建议。第一,做好统筹规划,在历史包袱和机遇并存的情景下,“统筹规划、顶层设计,避免说一块做一块,想到哪做哪”。第二,夯实数字底座,即打造一个开放共享的数字平台,兼容现有系统,打通数据,做到可以面向任何场景,面向任何需要快速开发新应用。第三,急用先行,找到最迫切、最能见成效的场景作为切入点。“在有限投入中,使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数字化转型建立信心”。第四,做好人才储备。如,培养医工融合型人才,为医疗数字化打下扎实基础。
具体到落地层面,医院真正要实现数字化转型,须选好协作发展的伙伴。联动高科技企业,跨界共创,不失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最好形式。那么,怎样选择同路人呢?技术能力、企业背后生态、有哪些成功实践,都是医院管理者考虑的因素。
其实,随着医院信息化需求的提升,多家企业或厂商们也在不断创新和自我突破,推出自身的解决方案。
相信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与医疗服务必将走向深度融合,一个科技赋能下的全方位、多维度、体系化的数智医疗新时代已经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