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2021-12-03任成金

关键词:山东农民农村

任成金,何 颖

(山东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发展出现了蓬勃生机,在市场化、城市化的推动下,农村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逐渐减弱,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开始释放,促成了农村文化发展的新格局。我们以中共中央、山东省委关于农村文化建设政策的调整和农村文化的发展变迁为线索,并根据不同时期农民文化需求的变化,将改革开放以来对山东农村文化的发展历程做一个历史的回顾与梳理,以期对新时代农村文化发展有所裨益。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转型(1978-199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新局面,虽然这一阶段农村文化建设依然侧重于政治属性,以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为主要目的,但是改革开放毕竟打破了文革以来文化从属于政治的畸形局面,文化的经济功能和娱乐功能开始显现,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这一阶段山东农村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农村文化建设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问题,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与核心所在。在20世纪80年代,党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这些都为加强山东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在于进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教育,阐明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农村的一整套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了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现代文明意识,增强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指引下,山东省委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其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清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反对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摆到了刻不容缓的地位,如《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一九八一年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鲁宣发<1980>59号)、《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繁荣和振兴我省文艺的试行意见》、《山东省“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一九八六年全省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鲁宣发<1986>5号)、《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意见》(鲁宣发<1987>17号)和《关于今冬明春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通知》(1990)。其中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一九八一年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鲁宣发<1980>59号)中提到了“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一九八六年全省宣传工作要点的通知》(鲁宣发<1986>5号)中指出“坚持在精神产品生产中该放开的坚决放开,该管住的坚决管住,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倾向,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袭。”①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1986年2月中共山东省委通过了《山东省“七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一是与山东省情相结合,“全省进行理想教育,一定要和‘富民兴鲁紧密结合起来’”②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二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从“文明村民”“乡规村约”“移风易俗”等层面提出制定政策,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明确规定“乡村要制定、修订乡规村约”,“移风易俗,树立新的社会风尚”③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同时还提出了通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指出“全省农村乡以下要建立健全村邮员或报刊发行员队伍,同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村报刊发行站、委办邮路和城镇报刊零售网点”④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发展集体和个体售书网店”,“村通广播率提高到90%以上,喇叭入户率提高到70%以上”⑤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截至1995年山东建立乡镇文化站2188个,集镇文化中心946个,农村文化专业户21355户⑥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在《关于今冬明春在全省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通知》(1990)中,提出思想教育活动坚持“三为主”、“两不变”、“两不整”的指导方针,即以思想教育为主、正面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既不整干部,也不整群众;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不变,党在农村的一系列现行政策不变。⑦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编年史:第1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74页。在山东省第二次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中,突出了奔小康教育,以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口,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关键,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主义新思想、新风尚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形成,初步达到了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目标。

(二)农村文化建设与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相配合

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向进行,党对农民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教育是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开展过程是一致的。其中,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过程中,党对农民的基本政策的教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一九八一年宣传工作的几点意见》(鲁宣发<1980>59号)中指出:“围绕狠抓调整、稳定经济这个中心,大力开展经济宣传”,“要组织农村社队干部和群众认真学习中发〔1980〕75号文件,切实搞好生产责任制。”⑧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一九八二年宣传工作几个问题的意见》(鲁宣发<1982>16号)进一步强化了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指出“工矿企业和农村社队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比较薄弱”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宣传部门的干部深入实际,研究实行生产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后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哪些重大课题;怎样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去”,“继续抓好巩固和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宣传,促使干部、社员正确处理‘统’与‘包’的关系,稳住和搞好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部分。”⑩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共山东宣传史料》编写组:《中共山东宣传史料 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27年11月-1987年9月)》,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823页,第849页,第850-852页,第857页,第858页,第685-686页,第706页,第716页,第709页。在1990-1992年山东省两次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中,充分贯彻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同农村各项工作相结合。在开展教育活动中,突出了奔小康教育,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完善;整顿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较好地解决了支部班子的瘫痪问题;强化了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乡规民约等自我约束机制。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编年史:第1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15-316页。

这一时期,山东农村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六五”“七五”“八五”计划结合起来,深入进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的教育,促进了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可见,农村基本政策的推广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基本政策的推广过程也是加强文化建设的过程,两者的密切结合也就构成了当时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大特点。

(三)农村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逐渐减弱,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开始释放

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农村文化建设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畸形局面,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开始减弱,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开始释放。1979年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②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人民日报》1979年10月31日,第1版。1985年我国发布《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的统计报告》,国务院将“文化”、“广播电视”计入第三产业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③《中国第三产业年鉴》编委会:《中国第三产业年鉴:199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3年,第35页。,在国民经济中确认了文化的“产业”地位。1991年国务院批转的《文化部关于文化事业若干经济政策意见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文化经济”概念,肯定了“以文补文”的经营活动,标志着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水平。1994年,江泽民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和多样化的问题,指出“文化应该是健康的,使人精神振奋,又是丰富多彩的,能够满足人们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进行曲,战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思想年编(1989-2008)》,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48页。同时指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具体体现。”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55页。市场经济赋予了农村文化新的时代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农村文化建设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也可以娱乐身心,而且可以对于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随着中央政策的松绑,农村文化发展的环境变得宽松。在农村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的娱乐文化作为其表现形式一直贯穿始终,如踩高跷、舞狮子、扭秧歌等传统文化活动就是农民娱乐身心、释放压力的一种良好方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改善,农村文化的娱乐功能和经济功能开始展现,家庭耐用文化娱乐消费品实现了升级换代和数量增加。据统计,1995年山东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14.56元提高到1995年的1715.09元,位列全国第11位⑥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山东省农民生活统计年鉴1998》,济南:山东省统计局出版社,1998年,第12-13页,第16页。。1978年农民人均文化与生活服务支出为2.03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2.43%。⑦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统计年鉴1983》,济南:山东省统计局济宁资料印刷厂,1983年,第294页。到了1995年,山东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用在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上的费用达到106.08元,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8%⑧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山东省分县乡农民生活统计年鉴1997》,济南:山东省统计局出版社,1997年,第23页。;1980年全省农民家庭每百户家庭拥有黑白电视机0.36台,彩电尚未进入农民家庭,到了1995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黑白电视机74.26台,拥有彩色电视机25台⑨山东省统计局,山东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山东省农民生活统计年鉴1998》,济南:山东省统计局出版社,1998年,第12-13页,第16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和农民的增收,休闲娱乐消费升级,从以往的单一的收音机发展到电视机、录像机、组合音响等消费品。这表明,农村文化发展已经摆脱了极左政治思潮的束缚,广大农民迫切希望破除思想束缚,了解新生活、新观念,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得到复苏,农村文化发展开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特征。

(四)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始出现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始出现,农民群众主体意识在觉醒。乡镇文化中心和农村文化专业户的出现是80年代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创举,实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群众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改革开放的进行在促使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来农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单纯的物质需求和思想政治的灌输式宣传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农村的多样化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呈现出上升趋势,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始出现。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关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指示》(1981年8月)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关于当前农村文化站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国办发[1984]21号)精神,山东逐渐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网络,其中作为文化系统末梢的县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和文化专业户在活跃人民生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81年山东开始建立村一级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大院。“文化大院在活动方式和内容上,大都是农民自娱自乐,形式自由多样,具有当地特点,开放时间多在农民劳动之余,实用方便,对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①张华:《山东改革开放三十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随着山东省农村群众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专业户作为新生的力量开始涌现出来,具备“专业经营、兼业经营和义务服务”三种形式,并且成为补充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途径。据统计1995年山东建立乡镇文化站2188个,集镇文化中心946个,农村文化专业户21355户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第286页,第52页。。

这一阶段是山东农村文化建设的转型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山东农村不仅在经济上完成了转型,而且在文化上也实现了转型。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而是在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把农民解放出来,促使农民由被动的教育者向主动的文化享受者转变。虽然这一时期农村文化建设成效很大,文化消费大幅提升,但是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从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明显改善,据1995年数据,山东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高中(含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3.89%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81%,居全国第4位。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第286页,第52页。1995年山东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为106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02元,在全国居第13位。与北京(246元)上海(256元)广东(245元)浙江(163元)等省份相比依然具有较大差距。④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第286页,第52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初步发展(1996-2005)

以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1996年12月的《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为标志,山东农村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文化建设以“送文化”为主,主要表现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组织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这一时期农村文化政策重点,在强调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的基础上,转向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通过文化下乡活动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支持

长期以来,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满足农村地区文化需求的基本途径。文化下乡以面向基层,服务基层为主要宗旨,以广大农民为服务对象,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1996年10月,《山东省“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对山东农村文化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导思想,提出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1997年12月26日,山东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全面启动。“三下乡”活动启动以后,文化部门组织了“百团下乡”活动,山东省科协和农业部门组织了万名科技人员下乡送技术活动,“文艺部门把文化下乡看成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目安排注意增加有利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有利于引导农民建立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内容。”①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编年史:第16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44页。

在农村,农村文化建设活力不足,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从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没有创新,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肢体活动和说唱上,而真正的科技阅读、卫生、科普知识的推广活动组织有限;同时由于农村文化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失控现象,淫秽表演、低俗文化活动等屡禁不止。为了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引导和支持,先后在1998年、2002年和2005年通过了《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等三个文件,明确了提高农村文化事业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开展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等措施,指出了“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和‘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②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政策法规司:《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汇编1997-2001》,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480页。,“要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法和新形式。”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79页,第474页。同时提出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即“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79页,第474页。。山东省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山东省文化厅关于进一步繁荣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的通知》《山东省“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文件的出台突出了民意导向,切合了群众需求,其中在《山东省“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中指出“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加大‘扫黄打非’力度,严厉打击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领域中的制黄贩黄活动,严厉打击盗版、盗印、盗播等违法行为,坚决消除娱乐场所的赌博、色情等社会丑恶现象。”⑤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山东编年史:第16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81-482页。这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出现的文化事业投入问题、基层文化场所问题和社会丑恶现象问题都起到了督促和纠偏的作用,有利于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通过城市文明的辐射作用来推动农村文化消费观念变化和升级

在从农村走向现代的过程中,现代城市文明越来越渗透到农村,影响到农村居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消费观念。“集镇生活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模范和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带来了城市文化下沉和乡村文化模仿现代都市文化的双重动力。”⑥王丹宇:《农村文化建设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9页。由于城市文明的外溢效应,加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民的开放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观念明显增强,由原来的离土不离乡到后来的离土又离乡,对城市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向往成为带动农民文化需求上升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作为深受传统伦理规范、风俗习惯和道德文化影响的山东农村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传统走向现代,在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观念、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消费者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农村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实现了良性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农村文化市场在经营项目、运作方式、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受到城市文化市场的辐射和推动,进入了一个活跃阶段。以文助文、多业养文成为这一阶段农村文化市场的主要特点,带有城市文明印记的卡拉OK歌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等纷纷进入农村。同时,推行的文化惠民工程,如“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农村文化设施的提升等,既解决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相对匮乏的问题,在资金扶持、援助形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又建立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互哺”机制,实现了城乡文化良性发展,让农民享受到了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文化需求的进一步增加,单一枯燥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农村文化由原来的重宣教转向重在建设,以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为主旨。在城市文明的辐射下,山东农村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农民消费结构开始得到优化,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据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山东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377元,占消费总支出的8.27%①山东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山东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山东建立乡镇文化站1585个,集镇文化中心1336个,农村文化专业户35307户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第303页。;山东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统计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20.64%,居全国第3位。③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三)推动农民主体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只有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才能激发农民文化需求,农村文化才能真正兴起。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农村与外界交流的日益增多,农民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生产方式,开始形成自强、自立和自主的崇尚进取的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城市现代文明的影响,使得传统的以集体为本位的一元价值观遭到冲击,作为独立个体的农民主体意识开始觉醒。农民开始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价值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并且以不同方式追求实现自身正当利益和合法价值。城市文明的外溢效应在广大农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在城市文化的带动下,农民群众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娱乐文化需求。在文化主体、社会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从中央到省级部门不失时机的发布文件、出台政策,不断推动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和自觉性的增强,以唤起农民对乡村生活的认同感、幸福感。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开展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文化经营活动,使农民群众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76页。《山东省“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指出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心组织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广文明户、文明村、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的成功经验”⑤段立宏:《跨世纪的宏伟蓝图——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7页。。这些都表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民群众开始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并且在适当条件下追求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农村的文化政策的制定要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从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认识农民的自我价值、自我利益的正当性和积极性基础上,才能够推动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佳效果。

这一时期,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但是存在问题依然不少。诸如,文化生活单一,现有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难以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农民过分依赖于电视、扑克等低层次的文化消费,而旅游、阅读等文化活动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乡镇都建有文化站、文化中心,但是利用率不高;农村文化供给与文化需求不匹配,带来文化消费的诸多问题,其中包含低级趣味的文化活动的蔓延。

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文化的初步繁荣(2006-今)

这一阶段农村文化建设强调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突出农民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相应的文化建设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配合,山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规划、意见,其中包含《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06)、《关于在全省农村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见》(2011)、《山东省“十二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2011)、《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2014)等文件,均体现了山东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新趋向。在新农村运动的推动下,国家财政向农村进一步倾斜,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自我意识也进一步增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出现了初步繁荣。这一阶段农村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

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央和省的指导支持,更离不开县、乡、村三级推进。长期以来农村文化建设一直存在疲软现象,与农村经济的活跃和农村文化需求旺盛不相匹配。2005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明确提出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就是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74页。,这也就要求农村文化的发展必然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比翼齐飞。在该文件的指引下,山东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指导,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入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开展农村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强了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出现新局面。

截止到2016年底,山东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9.3%,行政村(社区)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95.6%,省定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覆盖率达到80%以上;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1.03万多个,开展活动4万余场次。启动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全省432个乡镇、1509个村(社区)建成历史文化展示场所;②中共山东文化厅党组:《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国文化报》2017年9月1日,第1版。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全省建有139个县级支中心、1388个乡镇基层服务点76000多个村基层服务点。广播电视入村入户方面,山东将于2018年底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应急广播村村响。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以无线数字电视为主、有线电视为辅、直播卫星为补充,到2018年底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以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为例,全区共有36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室36个,农家书屋31个,文化健身广场36个,阅报栏36个,网络场所36个。文化站、文化大院每周五天开放40个小时,镇里每年组织送戏下乡108场,每年组织广场舞比赛及其他活动20次,举办儒学讲堂20次,文化建设经费55万元。③数据来源: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相关工作人员。

在加强山东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同时,山东也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在更高程度上多层次的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山东是文化资源大省,不仅有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还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这都构成了山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潜力。目前山东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初见端倪,民俗文化成为山东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农家乐”“渔家乐”为代表的农家民俗旅游效益可观,2015山东乡村旅游总投入突破200亿元,总收入突破1800亿元。手工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农村的重要收入来源,胶东的海洋生物制品,鲁中南、鲁西的根雕根艺,巨野农民工笔画,高密的剪纸,潍坊的风筝、书画,郯城县红花乡的“中国结”既带动了农民增收,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政府扶持引导与农民自办相互协调

农村文化的发展除了依靠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以外,在发展方式上必然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即依靠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同时需要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1.山东各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农村文化有力扶持。在2006年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做到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有综合性文化设施,村有文化大院(室)。”④中共山东省委:《山东年鉴2007》,济南:黄河出版社,2007年,第82页。2011年《文化部关于加强村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从加强村级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向村倾向等方面明确了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服务作用。2012年12月《文化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合作推进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框架协议》指出,自2012年起,全省财政文化事业经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逐步提高,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保证一定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乡镇和村文化建设。

在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的指引下,山东省各级政府部门通过组织大型文化下乡活动、文艺演出活动、文化艺术培训班等形式,为农村基层培训文艺骨干,引导农村发展庄户剧团,这对于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加强乡村文化发展方面,2016年免费培训10000名基层宣讲骨干,为农村(社区)免费送戏10000场,为30000个农村(社区)文体广场配备移动音响。①苏锐:《山东省文化厅二〇一六文化惠民实事全部完成》,《中国文化报》2017年1月5日,第11版。在农村电影放映方面,2016年,全省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补助资金达1.35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8000多万元,各市5000多万元,部分地区已将单场场次补贴提高到230元。根据山东省广电部门统计显示,2016年,全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有效场次达到近83万场,观众达1.1亿人次。其中标志着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山东标准”走向全国推广,为全国农村电影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的重要参考;在流动文化服务工程方面,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文化部关于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山东为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积极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的流动服务“六进”活动以及全省的“文化小广场”建设。以夏津县为例,已建成14个乡镇文化站,287个社区农家书屋(每个书屋配发1500套书,4个书橱),287个社区文化广场(每个面积500平方米),287个社区村全部配有报刊架、棋牌桌、象棋、健身器材,91个贫困村全部配备了文化点播机,52个贫困村配备了5台电脑及配套桌椅、电视、投影仪,并全部连接上了网络,507个社区村以及城区广场舞队伍全部配发了音响设备,这就基本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全覆盖,基本满足了现在农村文化活动的需要。②数据来源:夏津县相关文化部门。

2.农民文化建设的主体性也被充分激发出来。改革开放不仅造就了农村的特色农业产业,而且也造就了农村特色文化活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性被逐渐激发出来。农民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受惠主体。当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被激发出来之后,农村文化发展也就实现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发展的相互支撑,农村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繁荣。首先是农民自办文化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2011年山东省文化厅评选出历城区庄户剧团大舞台、中国(胶州)秧歌节、周村区乡村文化艺术节等100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历城区柳埠镇黄巢庄户剧团、芝罘区张家吕剧团、青岛市牟家和谐锣鼓队等1000支农村优秀文化团队,李洪元、李善和、牟秀兰等10000名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其次是农村文化管理人员和文化骨干的大量培养,为农村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撑。山东省将文艺骨干和文化人才培养纳入文化下乡的重要内容,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型,农民文化建设的自主性被充分带动起来。大量的文化品牌、文化团队和文化人才的涌现,意味着农民的社会参与度和认同度的不断提高。

(三)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传统保护并重

改革开放40年来,一些民族和区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加速流失,传统的文化活动如秧歌、传统文化戏剧(山东梆子、茂腔、五音戏等)、皮影等,由于受到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获取性的因素的影响,逐渐萎缩并退出乡村舞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而逐渐提上日程。

山东通过扶持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收徒,鼓励民间自发组织戏曲、杂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动文化活动小型化、日常化,使濒临流失的文化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2005年11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巩固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法规全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第477页。2012年7月23日,山东省启动了“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活动。2014年9月出台的《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规定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开展历史文化、风俗民情来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2015年10月,山东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25号文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对历史文化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和开发并重,在延续村庄传统文脉的基础上,重点保护开发500个左右的传统村落,重点打造1000个特色景观旅游村。2016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意见》都强调了对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3项、传承人5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51项、传承人309名,这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全省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扎实推进,105个县(市、区)、121个乡镇(街道)和421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2017年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举办15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全省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新收徒3960人,全省各地延伸培训传承人、民间艺人12600人。除此之外,山东还加强了对红色革命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传承革命精神、保护红色资源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四)农村文化生活和农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这一阶段,农民收入了有了进一步增长,农民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广大农民对生态文明、社会道德秩序和健康生活方式有了新的期待。在农民文化程度方面,以2012年为例,山东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状况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5%,小学程度的占18.7%,初中程度的占57.2%,高中程度的13.2%,中专程度的3.8%,大专程度的3.6%,其中高中(含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为20.6%,居全国第3位。②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年,第34页。同时,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农民开始学会用法律知识处理日常经济问题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绝大多数农民都能积极参与民主选举,选举乡村干部,影响乡村决策体系,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随着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全省居民的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农村群众文化消费模式也开始由量的扩张向质的优化转变。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75元;2019年山东农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7.7台,计算机41.7台,移动电话231部,接入网络的移动电话154.7部,健身器材1.5个。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第176页。在农民收入和农村文化设施进一步改善的条件下,农民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聊天、看报、打牌、看电视等文化娱乐活动,而是转向到多样化、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广场舞、旅游、健身、网络等文化活动等开始兴起。

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而言,山东农村文化的发展相对滞后,体现在:

其一,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偏低、消费方式较为单一。据统计2019年山东农村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为1429元,远远低于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和娱乐方面的支出,仅为城镇居民文化支出的45%。虽然近年来农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文化生活结构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相对单一:农民对电视和棋牌的依赖率依旧很高,与技能培训、文化教育以及阅读、旅游相关的高层次的文化活动参与度远远低于城市居民。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由农民的文化程度决定的,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文化意识趋于简单化和娱乐化,这也就决定了农民的文化活动仅仅在于娱乐化而非提升自己。

其二,山东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较单薄且利用率低。村级文化设施是从农民参与和享受文化活动的基础,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动村级文化建设,但是文化公共设施依然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村级文化实践活动依然贫乏。虽然山东“2018年,全省8654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包括7005个省定贫困村,200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去除351个重合的村)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8560个,建成率98.91%”①《2019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分析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年,第194页。。与城市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居民在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站、体育场方面的需求方面依然难以有效满足。

其三,公共文化活动绝对供给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矛盾。虽然近年来,山东以更大力度统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实现了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行政村(社区)文化大院(文化活动室)的全覆盖,但是依然掩饰不住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不足和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得到农民普遍欢迎,但是面向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文化需求之间始终存在结构性矛盾。近些年来,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的深刻变化,传统的单一的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活动已经缺乏相应的时代性和吸引力,无法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需要。在已建成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服务中心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足,农村居民参与率不高,只有近20%的村民经常参加村级文化活动,没有参加过的接近50%。在山东广大农村地区之间,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联,文化活动还彰显了不平衡的特质,山东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农村居民文化参与活动程度明显高于鲁西南地区的济宁、荷泽、枣庄等地。由于鲁西南农村文化主体的空心化,外出打工青壮年比例占到了30%左右,个别村达到了50%,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农村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山东农村文化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文化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观念深层次变化,一切都在向好、向美的方向发展,但是农村文化还是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②《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31页。,这就需要我们从对山东农村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在促成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山东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山东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新农村 新一辈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