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水贡米”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03高若兮杨晓萍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2期
关键词:坝区白水农户

高若兮 杨晓萍

(新疆农业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白水贡米”产地区域位于碧江区滑石乡,该乡地处铜仁市碧江区东北部,全乡总面积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稻田面积3.6万亩,是碧江区的粮食主产区,素有“铜仁粮仓”之称,全乡粮食总产量年均稳定在1.7万吨以上。“白水贡米”以口感软糯香甜而闻名, 这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环境与自然资源,是铜仁一大特色产业。2019年滑石乡老麻塘村“白水贡米”获农业农村部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称号。这意味着“白水贡米”的发展受到了国家与政府 的重视,是政府着力推行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的体现。因此,着眼于“白水贡米”品牌建设, 对提高农业经济与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意义深远。

1 “白水贡米”产业发展现状

1.1 产业布局及规模

制定了碧江白水大米产业项目实施方案,选择了“玉针香”“桃湘优莉晶”“隆两优华占”“宜香优2115”“晶两优534”“秀香优8号”等优质品种进行轮种,合理规划布局在滑石乡三个坝区(老麻塘坝区、豹子云坝区、白水坝区)。2019年,种植优质白水大米8900亩,总产量5651.8吨,总产值7212万元。2020年种植白水大米10000亩,产量达5400吨。

1.2 高标准绿色种植

按照“白水贡米”健身栽培技术标准,采取“优选良种培育壮秧、规范移栽、分区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一是建立昆碧共建“稻+鸭”模式示范点面积500亩,“稻+鱼”示范点800亩,安装性诱捕器3540盏,安装、检修太阳能杀虫灯400余盏。二是建立水稻病虫监测点,抓好田间监测。根据不同水稻品种、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土质设立了六个固定监测点,做到每间隔3-5天,到田间的监测点认真调查水稻病虫发生动态,掌握水稻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实现白水贡米产区绿色防控率达100%,滑石乡坝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1.3 加工原生态

大米加工厂3处,加工设备3套,生产线一条。大米生产加工,不抛光,不打蜡,不碾白,米质坚实、透明、细长。米饭清香柔软,入口香甜,回味悠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硒、钙、镁、铁、钾、锌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

2 “白水贡米”品牌建设主要举措

2.1 农民技术培训

组织农户采取集中、分散、田间课堂、交流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服务,对白水贡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健身栽培”)、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内容开展培训集中培训20余次,累计开展农民农业技术培训超过3000人次。

2.2 技术服务指导

建立坝区技术服务专家组坝区巡田制度。在坝区工作期间,每3-5天开展一次巡田,确保各个村组技术指导服务全覆盖。建立区、乡、村、组微信工作群,开展日常巡田一旦发现病虫害发生立即上传图片,通知乡、村、组干部组织农户开展防治。通过在各村民组张贴技术人员服务电话,农户发现病虫害联系技术人员后,技术人员确保在半天内到达农户田块进行诊断,现场开展指导培训防治。

2.3 组织方式及经营模式

成立白秧坪大米专业合作社,以“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生产模式为基本构架,按照“六统一” (统一提供良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管理、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加工包装、统一订单销售)进行生产经营。

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发展,企业、合作社负责资金运作、技术支持、产品回收、加工、市场销售等。

3 存在的问题

3.1 打造品牌的意识不强

目前铜仁市碧江区绝大多数农户意识都停留在“种-收-卖”的层面,比较看重及时利益,对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知。现有部分认知较高的企业与合作社创立了一些品牌且注册了商标,但是对于品牌的知名度和品牌内在没有进行很好的提高,品牌建设只注重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而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意识不强,使得品牌在提高相关方面经济收入与增强同类型品牌竞争力等方面没有展现出较好的效果。“白水贡米”打造的是中端米与高端米,其与同类型产品相较自身优势明显,目前缺乏针对特有的优势进行宣传。且中、高端米与普通大米的受众不同,宣传的对象也需具有针对性。

3.2 营销方式单薄制约了品牌的形成和影响力

碧江区农产品销售方式较为单薄,主要为合作社统一加工与销售,以及各大商超零售。在电商销售这个版块中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形成与影响力的提高。“白水贡米”的品牌影响区域主要为省内,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走出去”。在发展品牌以及维护品牌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目前使用的营销方式与路径较为落后。推广方式较为单调,缺乏效果显著的营销方法。铜仁市碧江区对于种植“白水贡米”有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优势,对比同类型产品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优良的品质并未形成较高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总体市场竞争力偏弱。政府和企业对于建设品牌的方式仅局限于打广告、开农产品推介会,没能结合实际出发寻找到更迎合消费市场的推广手段,目前品牌所形成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不是很好。

3.3 缺乏政府的大力扶持

低收益及高风险性是农产品的特性,因此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在资金和政策方面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贵州省铜仁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资金非常有限,铜仁市碧江区对于“白水贡米”的品牌建设发展中并未投入足够的资金,因此在产品的种植生产、后期的产品加工支持。虽在产品的种植生产方面有所注重,但后期品牌的宣传与销售有所欠缺。除资金扶持以外,地方政府还应根据“白水贡米”品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4 “白水贡米”品牌建设对策

4.1 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采取顺应消费市场发展潮流的营销方式是农产品营销的较好路径,应采用更新更好的方式对农产品与农产品品牌进行宣传。农业属于低利润产业,较多农业企业对于产品宣传的认知较为落后,认为大力的宣传只会增加成本,与所获得的收益不成正比,不愿在宣传方面增加投资。实际并非如此,加大品牌宣传是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销售量的重要环节,应该实行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强化农产品产销衔接,组织龙头企业、电商平台开展专项对接,加强品牌打造和宣传推介。一方面利用媒体广告、博览会、产销会、招商会、网络营销等平台进行品牌的推广,提高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开展的各类农业、农产品培训会,并在会上加大品牌建设相关方面的宣讲,让生产者、经营者快速的理解与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它将带来的深远影响。

4.2 加强农产品质量把控,做好品牌建设的基础

打造一个品牌的基石就是产品质量,只有从始至终做好质量管控,才能真正实现质量兴农。首先,需要去对标准化生产进行一个大力的推广,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加强合作社与农户间的联系,加强对各农户的种植技术培训与技术服务指导。有了标准化的生产技术体系,能够从源头管控“白水贡米”的产品质量。然后,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企业与合作社要改善大米加工的基础设施,严格把控大米二次加工的各个环节,确保大米从加工到销售都属于高标准、严要求,无任何质量问题。最后,优化产品外包装,根据大米的特殊性,除便于运输与保存外,提高外包装的档次与美观度,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持续打造“一村一品”,打好“白水贡米”品牌建设的基础,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

4.3 政府主导,推动“白水贡米”品牌发展建设

如果没有政府的主导推动,那么一个产业的发展是很难成功、做大做强的。因此,政府部门应把农产品品牌的建设放到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关键位置,在该品牌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同时一个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方针,以对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壮大发展产生一个正向的激励作用,最终合力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公用品牌。铜仁碧江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白水贡米”生产农户与加工生产农产品的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对应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使大米种植农户与加工企业具有坚实的后备力量,解决后顾之忧,如生产销售一定数量的大米补贴一定数额的资金,促使“白水贡米”品牌稳步发展。同时培养相关技术人才,为种植提供相应的科研技术支持。有了技术的保障才能加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产品差异化发展为核心,制定与同类农产品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以形成品牌自身的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坝区白水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贵州500亩以上坝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模仿天才
丰收
丹寨烧茶坝区产销有门道 坝区有活力
推动500亩以上坝区农业高效发展
——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