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习作例文的范本价值,促进写作素养的形成

2021-12-02张仁榜周燕

新教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范本交流平台

张仁榜 周燕

统编教科书是以知识为体系编撰的教材,每个单元按照教学梯度呈现若干的知识点和读写能力训练环节,以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习作单元遵循这一规律,通过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单元习作的整体编排,帮助学生认知和践行写作知识,从而形成写作技能和方法。习作例文是习作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用来模仿、借鉴,可用来帮助学生强化对写作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可以说,在习作单元各板块的教学中,习作例文都是很好的范本。

一、为“精读课文”提供范本

精读课文本身就是策略范本,编者选取能凸显单元语文要素的文章作为学习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共同梳理、提炼出文章中隐性的写作知识。统编教科书在精读课文之后还安排了交流平台和习作例文,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对写作知识的认知。因此,在学完精读课文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阅读与精读课文相似的习作例文,发现共同的写作规律,强化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认知。

比如,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学生在学习了《夏天的成长》一文后,知道围绕“夏天的成长”,作者从生物的长、山川大地的长、人的长三个方面,写出了夏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姿态;明白了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来写,能把意思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学完《夏天的成长》一文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站》,并思考:《小站》这篇例文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作者是怎样一步步表达出来的?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学生知道:文章围绕着小站的“小”,写了小站火车停靠时间短、人少、月台小、喷水池小、树少、设备简陋等方面,从侧面烘托了小站虽小,但工作人员仍一心为旅客服务的精神。这样,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围绕一个意思从几个方面来写,能使文章主题突出,意思表达得更充分。在教学了《盼》之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并引导学生比较两篇的相似之处,让学生懂得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还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通过先学习课文,再与习作例文进行比照,学生对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二、为“交流平台”提供范本

交流平台是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总结和梳理,师生一起交流课文是如何体现语文要素的,应如何学习和运用写作知识,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比如,在教学完六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后,教师可先利用交流平台和学生交流这两篇课文的写法,学生明白了:《匆匆》一文在表达情感时,通过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作者把自己的感想直接抒发了出来,这种写法叫“直接抒情”。而《那个星期天》则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流露自己的情感,这样的写法叫“间接抒情”。然后,教师可再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并让学生想想: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文章哪些地方用了直接抒情,哪些地方用了间接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匆匆》是抒情散文,所以作者整篇文章都在抒情;而《那个星期天》是叙事散文,用间接抒情较妥。当然,写叙事散文也可以像《别了,语文课》这样,把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结合起来。从精读课文到交流平台,是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过程,而交流平台结合习作例文的学习,又是一个从理性认知到感性认知的过程。这样,学生对写作知识的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这就为接下来的写作实践做好了准备。

三、为“初试身手”提供范本

初试身手安排在精读课文和交流平台之后,是在学生对本单元写作知识有所认知基础上的初次实践。要完成写作知识的内化,认知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初试身手有两幅插图,一幅是激烈的跑步比赛情景,一幅是一家人给奶奶过生日的情景。编者的要求是“看图并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和交流平台,说一说“怎样才能把一件事说清楚”。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说一说两幅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我家的杏儿熟了》,并想一想:例文是怎样把事情说清楚的?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课文把奶奶“分杏”“打杏”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得很清楚,所以写清楚动作、语言、神态,就能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当时的情形。接着再让学生说说这两幅图的内容,并要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说完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一评:事情的经过讲清楚了吗?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讲清楚了吗?在这个过程中,习作例文先帮助学生对“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讲清楚就能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当时的情形”的言语知识产生了认知,然后通过实践落实认知,最后再用认知检验自己的表达成果,从而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四、为“单元习作”提供范本

通过初试身手,学生在初步实践之后,能够运用写作知识落实自己的表达成果,但是一次的实践并不能形成稳定的写作素养,因此,必须再实践、再认知。

比如,在指导四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游?摇?摇    ?摇?摇》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了解习作的三个写作建议:1. 先画出游览路线图。2. 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写出特点。3. 用上过渡句。然后出示习作例文《颐和园》,并布置阅读任务:1. 默读文章,画出起过渡作用的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2. 把文后的路线图补充完整。3.说说作者抓住什么景点作为重点写,它的特点是什么。在学生明白了作者有条理、抓重点、写特点、运用过渡句的写法后,再引导学生选择印象深刻的一个景点,画出该景点的游览路线图;圈出自己认为重点的景物,想一想它为什么吸引自己;从一个景点描写到另一个景点,要用上什么句子才能过渡得更自然,把过渡句写在两个景点之间。然后再让学生模仿创作。在学生完成习作之后,可以让学生将习作例文拿来和自己的习作进行对照:景点的游览顺序写清楚了吗?重点的景物写清楚了吗?景点和景点之间有过渡句吗?最后让学生进一步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例文在单元学习中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比如,教学完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麻雀》一文后,可以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小木船》,知道这篇文章把陈明和“我”友谊破裂又恢复的前因后果寫得很清楚。教学完《爬天都峰》后,可以让学生再次阅读《小木船》,知道作者把“我”和陈明的语言、动作、神情也写得很清楚。在指导单元习作时,还可以以这篇文章为例,指导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写清楚,让学生模仿借鉴。

总之,通过不断地从认知到实践、从实践到认知、从再认知到再实践的写作知识的传授与落实,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了提升,而习作例文在此起了促进、强化学生写作认知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福建省霞浦县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范本交流平台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智能化之吉林范本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1《洛神赋图》:爱情范本,古典绘画的瑰宝
《我的少女时代》:一个小清新文化的典型范本
反思中学写作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