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实践

2021-12-02郭硕

教育家 2021年45期
关键词:家书和平战争

郭硕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创造历史的人,不仅具有理性思维,亦充满情感色彩。全面了解历史、解读历史,需要基于理性分析,同时也需要走进历史人物的情感世界。著名教育学家朱小蔓教授指出:“人的情感决不是自然成熟的,它是在教育促进下发展、成熟的。”情感在人的认知发展、价值养成、行为导向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通过捕捉历史事件与人物凸显的优质情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感,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以主题教学彰显情感

主题教学是历史教学的灵魂,需在对课标深入思考、对课本知识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开展,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立意,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在教授八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时,笔者将单元主题确定为“和平”,期望通过历史主题中彰显的情感,激发学生家国情怀。笔者将课程内容分为四个子目:渴望和平、争取和平、捍卫和平、赢得和平。

第一子目再现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众的和平呼声,让学生从情感深处“触摸”时人的心境,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第二子目再现共产党人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共产党的历史选择。第三子目展现重庆谈判破裂后,共产党人不畏艰难,拿起武器捍卫和平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体会到共产党人捍卫和平的强烈情感。第四子目着力让学生体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真谛,感受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以历史情境烘托情感

创设历史学习情境,以情境烘托情感,是开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笔者尝试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素材,利用图表、历史叙述、史论等史料,以文字或其他形式为学生创设历史情境。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中,笔者挖掘出两则历史材料:

材料一:在欧洲各地,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战争。在下议院,劳合·乔治对首相评论说:“这些人非常渴望派我们的士兵去面对死亡。”当晚,伦敦民众在国会广场聚集。当大本钟敲响11下(柏林的午夜)时,他们唱起了国歌《天佑吾王》,然后跑回家大喊:“战争!战争!战争!”

材料二: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子弹嘘嘘,大炮隆隆,

我不想再待在这里……

——《全球通史》斯塔夫里阿诺斯 著

笔者运用此类带有情感色彩的材料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对比两则材料,概括出一战过程中人们的情感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学生在解读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也能进一步与历史中的人物“共情”。通过对比,学生能清楚地感受到人们在战前的狂欢以及士兵们在战争后期的“嘶吼”。战争亲历者们鲜活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产生远离战争、珍爱和平的价值体认。

以历史细节丰盈情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往往被宏大的历史叙事所遮蔽。但很多历史事件的上演离不开情感的助推,任何历史人物都有情感。充分利用带有情感色彩的史料,如日记、信件、回忆录、口述史等,去还原历史细节,是丰盈学生历史情感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述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时,笔者引用了两则家书:“1955年李振华致父亲的家书”“1955年女兵谭姗英致儿子谭安利家书”。两则家书相互印证,既表达了青年人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彰显了父母在关心子女的同时也殷切地期望他们能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两则家书中朴素而真挚的语言表达了彼时人们诚挚的爱国之情、建设祖国的决心,学生也因此更能体会到“一五计划”的意义。教师从此类细节中捕捉历史事件里的情感因子,能够丰富历史叙述,“以情优教”,从而让学生体悟到某个时代、某段历史时期当事人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情感共振。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涤荡心灵、升华情感,有利于其走向“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責任编辑:王梓霖

猜你喜欢

家书和平战争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家书( 连载一)
象牙战争
博弈·和平
人小鬼大狄仁杰
战争催生的武器
期盼和平
战争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