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少年司法社工的“铺路人”和“探路者”

2021-12-02李香玉

教育家 2021年45期
关键词:社工司法服务

李香玉

“不想做个‘透明人,我想当‘神偷。”小许,男,17岁,从小在老家长大,初一辍学后在父母的要求下到北京务工。他在北京共从事过三份工作,每次工作状态都不太稳定,会因为“工作辛苦、无聊、失去新鲜感”等原因而选择辞职。回家后小许会被父母要求继续上班,对此他倍感压力,最终选择了过流浪的生活。在流浪期间,小许因实施多次盗窃行为被公安机关抓获。

小许的问题与他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事件有很大关系。在小许年幼时,父母将他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照顾,带着他的弟弟去市里经营生意。小许把父母的行为解释为“他们只爱弟弟,不在意我”。在小许的心中,奶奶是他最重要的家人。但有一天奶奶与母亲发生了争执,母亲告诉小许,奶奶是因为每月收了她的生活费才愿意照顾小许,加之家庭中还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让小许认为假如父母不给奶奶钱,奶奶可能也不会尽心尽力照顾他。此后,他便认为没有家人是真正爱他的,对他好也是有目的和利益可图的。

当在学业、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大多会选择退缩、逃避,而家人也没有鼓励和帮助他应对困难,更多的是批评。在否定中长大的小许,也开始自我否定,他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感受不到家人的关爱,也没有朋友的支持,觉得自己从未被人看到,就像个“透明人”。

小许内心渴望他人的关爱与认可,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说自己特别喜欢看跟“神偷”有关的影视剧、小说,并想要成为像“神偷”一样的人,只因为神偷很神、很厉害,可以被很多人看到和关注。

在外流浪时,小许需要靠自己解决温饱问题。相比枯燥、辛苦地工作,偷盗取财对小许来说更容易操作,于是他开始学习、模仿影视剧里那些他原本就会留意和崇拜的偷盗行为。而在偷盗成功后,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体验到了那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愈發觉得“盗窃行为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于是在盗窃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是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以下简称“超越”)社工遇到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十年来,超越始终致力于罪错少年(指进入刑事司法程序的涉罪未成年人)的回归以及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和救济,用心、用情、用力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孩子需要的是立体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因为儿童服务需求是多元化的,如个体偏差认知的调整、行为的矫治、家庭关系的修复、社会关系的适应、职业技能的训练等,这些需求的改善需要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才能够真正帮助他们。”首都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北京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超越青少年社工事务所主任席小华在谈及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时强调。

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希望点燃希望

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审议通过,首次把社会工作者纳入法条,在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两部分明确社会工作者参与未成年人保护。2021年6月8日,《国务院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在强化家庭监护责任、加强学校保护工作、加大社会保护力度、落实司法保护职责等6处提及社会工作。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第三章第二十七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队伍,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参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

这些重要的节点,都被一一记录在超越的微信公众号里。对这个集体而言,这些日子比节日更重要,更值得庆贺。因为他们通过自身十余年的孜孜努力成为推动司法社会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既是这条路的“铺路人”,又是行走在前面的“探路者”。

2010年,司法社会工作在中国尚属新兴领域。因为看到了需要,又有专业基础,席小华牵头成立了首都师范大学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也就是超越的前身,成为北京市首批司法社工。2012年,超越在北京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立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主管,成为北京市成立的首家市级青少年司法类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

十一年来,席小华不仅以研究者身份进行着专业研究,还带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希望点燃希望”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使命。这句沉甸甸的话,不知唤醒了多少罪错少年,帮助了多少未成年被害人,在他们走投无路、对明天绝望的时候,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重新找到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作为超越的副主任,李涵是一名有着11年工作经验的司法社工,2020年5月荣获了第三十四届“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同年7月又被评为第20届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自己挺幸运的。我本科读的是社会工作专业,2006年上大学开始就跟着导师席小华,在她的帮助和引领下成长。大学四年,我在未管所、工读学校、检察院进行了阶段性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和感到了‘被需要。毕业之后,我就希望能够身体力行地帮助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罪错少年乃至一个个家庭。他有需要,我能帮他——这就是我选择做社工的理由。”在李涵轻描淡写的言语背后,是一份朴素的关怀,这份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是这个大时代里可贵的正能量。

披荆斩棘开新路,心如花木向阳生

然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谈何容易?席小华详细阐述了在司法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他们所遭遇的三大困境。“第一类是专业性困境,司法社会工作对社工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是极大的挑战。可以说,我们选择了一类较难的服务,而且帮教的对象比较特殊,都是那些司法案件中的未成年施害者或者被害者。这些孩子遭遇了极端不支持的环境,产生了极端的行为,要想在短期内改善和解决是挺困难的。第二类是制度性困境,超越在成立之初就缺少制度支撑,没有合法的身份和必要的权利保障,难免会遭受质疑,更谈不上得到相关的制度性支持。第三类是资源性困境,没有制度支撑就很难有稳定的经费保障,机构的发展就会非常艰难。”

对此,李涵也深有同感,“我们每行动的一大步,都是我国少年司法工作进步的一小步。虽然我们只是无数点中的一个,但至少我们已身在其中。我们很年轻就和社会责任、社会进程发生了关系,这是我们的压力,更是我们的动力。”

他们总是在路的尽头披荆斩棘,开辟新路。席小华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纵然前方困难重重,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现在司法社会工作有了法律的保障,我国最高司法机关也很重视,积极引入社工开展服务,社会公众对我们所做的工作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关注。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在这条路上,我们已经先行了十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也无偿地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了其他社工组织,更配合最高检和团中央研发出具有科学性和较高指导性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席小华带领超越这支社工队伍怀着一份温暖的初心,引领青少年走出困境,决不放弃一个罪错少年。

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于6月1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0)》披露,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37681人,受理审查起诉54954人。虽然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大幅下降,但升降态势与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防控要求紧密相关。据《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2014年至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分别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56276人、49665人、43039人、42413人、44901人、48275人,分别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77405人、67737人、59077人、59593人、58307人、61295人。而一般实施了违法犯罪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进入审查起诉阶段的大概在三倍以上,可见罪错少年这一群体之庞大。

教育、陪伴在行为上发生偏差的未成年人,是整个社会的共同愿望和责任。“在进入公安局到施行审判的过程中,这些孩子只能接触到执法人员,这远远不够。他们大多处于一种很无助的状态,内心非常脆弱,这也是他们行为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孩子‘病了,不能只想着惩罚孩子,家长、学校和社会更应该认真思考自身该做些什么,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在分析孩子的行为问题时,还要有历史分析的视角,任何问题的发展都有其脉络。任何人观念的形成都源于他所成长的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环境。孩子的问题其实不只是孩子的问题,还是社会的问题、历史的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他们是在试错中长大。我们需要给罪错少年一个改变的机会,当然对社会有危害的必须采取法律方式解决,但如果没有到那个程度,建议采取帮教方式让他回归健康的生活。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更需要智慧。”席小华认真地说。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向学校延伸

谈到对超越的发展期许,席小华说:“我们始终对自己的专业性保有敏感度,深知一定要广泛而深入地学习,跟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了解那些需要我们帮教的孩子。在司法领域不是说做完国家标准就可以了,还需要继续深耕细作。另外,我们还希望做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和实践。现在,大家普遍意识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向学校延伸,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李涵也表示:“我们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本领,更主动地提前走到这些孩子的身边,更能迅速地跟他们建立关系,并找到恰当的方法进行干预。这些年,我至少为500个未成年人提供过帮教服务,看到导致孩子发生偏差行為的因素首先来自家庭,其次来自朋辈群体。当孩子受到朋辈群体的负面影响时,如果家庭和学校没有能力回应,他们就会越走越远。若家庭社工和学校社工能够发展起来,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尤其,学校社工的作用非常大,他可以连接家庭和社会,是一个重要纽带。”

目前,我国驻校社工的发展并不理想,探其原因,席小华分析道:“首先,从制度上来讲,社工进学校还没有入口。就像心理服务进学校一样,学校里面设立心理教师岗位,心理服务才能得以开展。其次,从认知上来讲,学校本身可能并不清楚社工能给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哪些帮助,与德育老师、心理老师、大队辅导员有什么不一样。”

虽然距离“一校一社工”的美好愿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席小华相信只要认真做事,未来就一定是美好的,就像他们在司法社工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一样。同时她也深知,一些工作的推进,有时需要自下而上的呼吁,需要实践先行。所以,她一直带领超越努力推动社工进学校的工作,今年是他们在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建立社工站的第七年,他们的专业性和服务精神深得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他们还积极探索在普通学校开展社工服务,2021年暑假,超越为北京市八一学校提供了系统性新入职教师培训。除了针对如何做好班级建设、如何跟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这些“向外”主题,他们还重点关注了教师自我生命成长的“向内”主题。因为只有教师内心充满力量,才能做好那些“向外”的工作。

回顾过往,砥砺前行。席小华说:“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靠一代又一代的社工持续不断地努力,才能让这个行业真正被社会所认可。每一条路都会有无数个节点,在这些节点上,我们需要扶持与帮助,我们也会为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说‘一切都会过去,明天会更好。”

猜你喜欢

社工司法服务
A Social Crisis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网络司法拍卖如何更具公信力
英国司法周开幕 系中国法院首次举行国别司法周活动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