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比较为支点,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2021-12-02焦欢欢黄德忠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百分数认知结构支点

焦欢欢?黄德忠

【摘 要】支点,在物理学中是指杠杆发生作用时起支撑作用、固定不动的一点。教学中,支点是指能引起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点。本文以“认识百分数”一课为例,以比较为支点,通过比较不同情境的共同点,形成对百分数表示“关系”的认识;比较数形结合点,深化对百分数表示“倍比关系”的认识;比较应用范围的不同点,完善对百分数表示“何种倍比关系”的认识;比较新旧知的异同点,构建完整的“倍比关系”的认知结构。

【关键词】比较 支点 认知结构 百分数

教学中,支点是指能引起学生真正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点。在认知领域中,可以通过支点,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就数学学习来说,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按照他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个人感知、记忆、思维、联想的特点,组合成的心理结构。笔者倡导以比较为支点,通过比较,让学生在“不同”中看到“联系”,在“解构”中进行“建构”,有利于学生构建认知结构。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但在何处比较,比较到何种程度,不少教师难以准确把握。例如:“百分数认识”这节课,不少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认识了百分数的概念,鲜有从“倍比关系”角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因此,笔者以“认识百分数”一课为例,阐述如何以比较为支点,构建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

一、比较不同情境的共同点,形成对百分数表示“关系”的认识

概念学习,需要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去除概念非本质特征,抽取出相同的特征,形成对概念本质的认识。百分数,在不同情境中都有所运用,这需要学生在众多情境中,能比较出不同情境的共同点,挖掘出百分数最本质的特征,形成对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笔者因此展开以下教学:

师:我们看这幅图上写着“已充电98%”,你怎么理解这里的98%?

生1:就是把总容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100份,已充电是这样的98份。

生2:已充电量和总容量的比是98 :100。

生3:就是已充电量是总容量的98/100 。

师:看来98%不表示具体充了多少毫安电,而是表示已充电量是总容量的98/100 。

师:那25%呢?

生:把垃圾总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可回收物占其中的25份,也就是可回收物占垃圾总量的25/100 。

师:100%羊毛?

生1:纯羊毛,整件衣服都是羊毛做的。

生2:羊毛含量是整件衣服的100/100 。

师:百分数真神奇,一个百分数里藏着两个数量,带着这样的新眼光,再看你课前搜集的百分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

生1:羽绒占80%,80%表示羽绒含量占整件衣服的80/100 。

生2:装一批货,已经装了75%,75%表示已经装的货物占总货物的75/100 。

生3:海洋面积占71%,71%表示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100 。

师:观察黑板上的百分数和你搜集的百分数,他们表示的意思有什么共同点呢?

生1:都是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生2:都是把两个数进行比较。

生3: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一个物体占这样的多少份。

师:是的,实际上就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生4: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师:真好,你把分数和百分数联系起来了!

本环节,教师通过举例学生搜集的“已充电98%”,让学生解释98%的含义,并通过对“100%羊毛”“羽绒占80%”“海洋面积占71%”等例子中“百分数的含义”的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含义内在的一致性。在学生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百分数表示的意思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将感性的認识上升为理性的思考——“都是两个数在比较”“都是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进而和分数建立联系,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代表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比较不同情境的共同点,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百分数表示“关系”的认识。

二、比较数形结合点,深化对百分数表示“倍比关系”的认识

心理学家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编码的过程。编码分为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研究表明,双重编码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语义编码是以语言的方式理解、建构知识,形象编码是以画图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建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是实现双重编码的有效途径,将抽象的数与具体的形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数形结合点,深化其对百分数的认识。

师:同学们,明白了百分数的意义,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百格图,想看吗?(出示百格图,如图1)

师:请你帮帮老师,涂色部分怎么表示?

生:30%,表示把一个大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涂色部分是这样的30份。

师:那现在呢?(出示图2)

生:还是30%,3/10=30/100 =30%。

师:如果这样呢?(出示图3)

生:30%。

师:分得更多呢?(出示图4)

生:还是30%。

师:变成正方体了呢?(出示图5)

生:还是30%。

师:比较一下,不一样的图,为什么都表示了30%?

生:虽然图不一样,但通过约分或者通分,最后都变成了30/100。

生:最后涂色部分和整体的比都是30 :100。

生:都可以变成平均分成100份,取30份。

师:是的,30%表示了涂色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只要倍比关系不变,表示的百分数就不变。

学生常会有这样的误区:百分数就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如何让学生突破分母为100的认识?笔者认为,比较数形结合点是一种有效策略。通过数形结合,学生深刻意识到未必一定要分成100份,不管是分成10份、400份,还是1000份,只要涂色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不变,表示的百分数就不变,从而深刻认识到百分数含义的本质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通过数形结合点的比较,学生头脑中建立相应的表象,从而实现形象与语义的双重编码,深化对百分数表示的是“倍比关系”的认识。

三、比较应用范围的不同点,完善对百分数表示“何种倍比关系”的认识

学生从最初认识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再到表示倍比关系,学生的认知逐步加深。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比较百分数的应用范围,探究百分数究竟表示何种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完善对百分数的认识。

师:老师这里也有两个百分数(如图6),你能帮我选一选吗?

174.7%          10%

1.已经下载了整个文件( )。

2. 2015年,我国垃圾回收利用量是2006年的( )。

生:第一个是10%,表示已经下载的是整个文件的10/100,第二个选174.7%,表示把2006年的垃圾回收利用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2015年的相当于这样的174.7份。

师:比较一下这两个百分数,你觉得位置能交换一下吗?

生:不行,第一个最多是全部下载完,最多是100%,不可能超过100%。

生:第二个2015年的我国垃圾回收利用量是可以超过2006年的,可以大于100%,这说明2015年我国垃圾回收利用量超过2006年的垃圾回收利用量。

师:看来,已经下载的是整个文件的一部分,是不能超过100%,而2016年和2005年的垃圾回收利用量是两个独立的量,是可以超过100%,看来,在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时,百分数不能超过100%,而在表示两个独立的量的倍比关系时,不受100%的限制,是可以超过100%的。

在以往教学中,学生对超过100%的百分数感到困惑,不少教师只是一带而过,而没有充分重视。百分数是否超过100%,这和百分数表示何种倍比关系有关。因此本环节,笔者通过比较两种情境下,174.7%和10%这两个百分数能否互换,让学生意识到:在表示已经下载和整个文件这样部分与整体的倍比关系时,百分数不能超过100%,而在表示两个独立的量的倍比关系时,是可以超过100%的。通过比较应用范围不同点,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更加完善、全面。

四、比较新旧知的异同点,构建完整的“倍比关系”的认知结构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人的认知学习过程分为同化和顺应两种。同化是指新知识可以内化到已有认知结构中,而顺应是指学习者需要改变认知结构以此来适应新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让学生的认知进行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扩充并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教师展开以下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師:接下来哪些分数能改写成百分数,哪些不能?(出示图7)

生1:第一题的第一个分数不能,因为后面有单位,表示具体的数量,而75/100后面没有单位,表示原来是100份,运走的是这样的75份,表示一种关系,而百分数也表示关系,所以75/100可以写成百分数,即75%。

生2:第二题前两个分数后面都有单位,表示具体的数量,不能改写成百分数,最后的50/100表示23/100米是46/100米的100份中的50份,是表示关系,可以改写成百分数。

师:看来,只有表示关系的分率才可以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又叫作百分率,百分数还和比有关,你能把百分数化成比吗?

师:将以前学的分率和比与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进行比较,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3:我们学的分率和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它不是表示具体的数量,也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

师:你把新旧知进行了比较,发现不管分率、比、百分数,实际上都表示了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真好!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发现百分数就是百分率,同化于原有分率的认知下,再通过将百分数与分率、比进行纵向联系,在认知中形成“倍比关系”这样更上位的结构,从而让学生发现,不管分率、比、百分数,实际上都表示了两个数之间的倍比关系。教师将倍比关系作为分率、比、百分数的“根”与“魂”,进行纵向联系,同时通过横向联系,让学生认识到百分数的读写、作用、意义、范围,通过横向、纵向的联系,形成结构化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指向课堂核心关切的支点式学习研究”(立项批准号:Xc-c/202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百分数认知结构支点
假如给你一个支点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如何让小学生掌握解答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模式和方法
三教三探 寻根究底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例谈百分数的应用
中学生体育认知结构的若干思考
难在寻找那个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