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学习单设计

2021-12-02戈向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英语

戈向红

【摘 要】本文围绕“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进行论述,从设计英语学习单出发,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并从设置内容梯度以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提出基本问题以促成阅读策略的获取、借助图表工具以体现思维路径的可视化等三个方面进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课堂学习单 英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这样的要求同样适用于小学英语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评价与教和学之间的关系,推动“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课堂评价活动应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为检测教学目标服务,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提供及时帮助和反馈,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开展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需要一线教师继续深入学习,寻找合适的对接点。

一、“教、学、评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评三个方面:教是教师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通过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语言实践活动,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评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完成以评价为导向的多种评价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教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是为了发展核心素养,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评是为了促教和促学。

“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原则,俗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体化”不是固化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的理念。“教、学、评一体化”的特点是全程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学习性评价,学习目标不仅有明确的预期学习成果,而且有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学习活动与学习评价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确定目标—明确评估证据—通过活动检验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线。

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要素

1. 将“定目标—给依据—开展学习活动”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路线

教学质量取决于课堂评价质量。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确定目标,明确评估依据后,思考通过什么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从起点到达目的地。在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活动和目标的关联性,设计能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活动;②方法和内容的一致性,使用恰当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学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资源;③学习和体验的层级性,依照教与学的体验顺序,逐次列出关键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总之,教学设计的基本路线是根据表现性目标,决定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

2. 强调基于问题和基于任务的项目性学习方式

“教、学、评一体化”不过度强调流程、不死抠环节、不纠结模式,而是遵循“意义先行,理趣并驱”的教学原理。它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先引入问题,激发动机;再营造认知冲突,启迪积极思维;最后尝试多元建构(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它还强调基于任务的学习:先启动元认知策略(反思我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再进行应用迁移(用学到的思维方法解决其他问题),从而创新学科内项目性学习方式。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要思考在哪个时间节点收集哪些证据来评估学生,来确认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找到可以证明学生成功完成学习目标的证据。评估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还有小组互评、自我反思、成果展示等。

3. 评价的运用更强调“指导性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嵌入评价,可以帮助师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心,但“教、学、评一体化”不提倡过分的打分、排名、记星等,认为评价的主要功能是导向、激励和诊断,评价的运用更强调“指导性反馈”。反馈是学习性评价的核心,只有评价没有反馈的“机械评价”是没用的。反馈是搭建多维对话、激发课堂活力的源泉,是师生新型关系的奠基石,是学习动力的补给剂,也是培育批判性思维最好的交互平台。

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单设计案例

“教、学、评一体化”需要一個“抓手”来辅助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即为每个“分目标”提供学习证据,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活动。学习单的设计既要相对独立,又要彼此联系,同时要在学习单的设计中嵌入方法指导和问题解决路径,引领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一个相对独立且完整的学习单设计,需要依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构思问题解决的活动步骤、活动规则、方式方法、组织形式和开展学习活动需要的条件等。

1. “主题贯穿”的学习单,体现语言学习的渐进性

学习单的设计要体现“主题贯穿”,凸显“教、学、评一体化”中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学习单的核心价值在于体现“主题语境”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基于已有知识,依托多模态语篇,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以及学习策略运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不同梯度设计学习单的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其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探究能力。以绘本Dad for sale的三个学习单(如图1、2、3)为例。笔者先呈现主题语境文本,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对、分析、推断,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第一个学习单旨在了解文中小男孩的情绪宣泄。在第二个学习单中,教师梳理提炼文本主句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结构和规则,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学会将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在第三个学习单中,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课语言结构基于主题进行表达,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双重体现。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或结束后,教师通过PPT或板书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引,为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提供范例,体现由知识到技能等综合素养的培育。

2. “问题导向”的学习单,彰显语篇阅读的策略性

在课堂活动推进过程中,设计学习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问题导向”。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对事物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多用几个how、why等半开放或开放式问题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如何通过有效提问,在激活与预测中趋近绘本、在提取与内化中解读绘本、在审视与运用中重构绘本,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故事内容,掌握阅读策略,加强自我体验,以推动学生对学习内容展开深层次思考。

例如,在笔者执教的Reading A-Z Leveled Book D The sky is falling一课中,以“Who is the wise person in the story?”为核心问题,在得出这个最终答案之前先要解决三个基本问题“Is the sky falling? What is falling? How do you know?”,形成问题串。

本课围绕核心问题,设置主题语境,在不同的教学环节设置问题串,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了解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动物,激活学生关于动物主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物体,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什么会从天上掉下来,并在小组中用对比、分析、推理等思维方法和策略创造性地进行“The ... is falling .”的语言输出。学习单还可以前置到课前预习环节,用以调动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能说出“The rain/snow/...is falling from the sky”和绘本的题目“The sky is falling”形成认知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利用学习单4(如图4)了解到文本中整个“以讹传讹”的过程。

再如,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 Whose gloves?第一课时中,教师利用课件给出以下信息及学习单5(如图5)。

下面四个人分别用一句话暗示了他们的物品的特征,请问这些东西分别是谁的呢?

四件物品是:trainers(运动鞋), boxing gloves, pipe(烟斗), bag.

Mr Ma: I like smoking(吸烟) very much.

Miss Li: Im losing weight(减肥) these days.

Sam: I am a boxer(拳击手).

Mike: I go to school everyday.

接下来请你当一回小侦探,选择方框里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T: Try to be a detective. First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case. Mr Ma said...

T:Herere trainers, bag, boxing gloves, pipe.(帶读以上四个单词)

T:Now, can you ask?Trainers. Can we ask: Whose trainers is it?

S: No, we should ask:Whose trainers are they?

T:Now, please complete the sentences, be a good detective, I think you can!

学习单设计中切忌直接把普通习题搬到“任务”里。用习题替代问题的危害在于,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做习题不利于其厘清概念、原理、方法,因此不具备举一反三的意义。刷题意识实际上是用工业时代训练“熟练工”的方法代替信息时代思维发展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3.“组织图形”的学习单,体现思维路径的可视化

利用组织图形设计的学习单往往通过发散思维、联想、想象将与某一主题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将思维和知识结构图像化,能帮学生将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因此在设计学习单问题时,学生呈现的结果可以通过不同的图示工具显性化,这个过程可帮助学生建立更符合逻辑的知识框架。

例如,绘本故事Tortoise and His Friends,主题为朋友。故事中小乌龟及朋友要过河,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是小乌龟却过不去,他害怕其他动物,不敢轻易接受他们的帮助,最后他的朋友们想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办法,既解除了小乌龟害怕的心情,又让小乌龟自己渡河了。故事属于虚构类的小说,情节完整,绘本中出现的关于动词类的单词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可以让学生对应动物结合学习单6(如图6)来梳理并表演出来。

学习单6提供了属于本节课的结构化回顾、总结、归纳、梳理,能形成归纳集成,或进行成果展示,重要的是建立和完善“认知结构”。在完成学习单和利用学习单表演的过程中,既聚焦了“遇到了哪些困难”,又着眼于“这节课解决了哪些问题”,同时包含学习反思和思维升华。

总之,学习单的设计不仅要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要达成知识的可迁移性,培养基于理解的举一反三能力。学生仅仅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还不够,还需要了解“学到什么程度”,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与传统课堂的“当堂达标”测试评价不同,“教、学、评一体化”不仅重视终结性评价,还特别重视导向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实施全程评价。在学习目标确定之后,设计目标评估方案;学习过程中,嵌入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量规);学习结束后,则为结果性评价,实现了教学与评价的有机统一。由此,课堂由“粗放性”教学步入了“精准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吴红梅.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21(6).

[2]任洁.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小学英语课堂问题链的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1(1).

猜你喜欢

英语
玩转2017年高考英语中的“熟词僻义”
英语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悠闲英语(86)感恩与忘恩
英语大show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