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词大会看小学英语贯彻文化意识教育的四“点”

2021-12-02白云虞京军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9期
关键词:文化意识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白云?虞京军

【摘 要】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诗词进行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等均起着十分有益的作用。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作为,选准“切入点”,厘清教学“契合点”,强化实践“根本点”,培植创新“发散点”,吟诵诗词导入,促进学生自主体验;创设诗词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涵泳诗词意蕴,增强学生前行动力;尝试诗词创作,升华学生内在情感;借用诗词结尾,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关键词】英语教学 诗词情境 文化意识 核心素养 小学英语

央视一年一度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植根中华文化,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选手对诗词的识记、理解、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并从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个教育者,有责任要保护好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教育中小学生的过程中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

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好。笔者通过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的感受,结合小学英语课程的实施,谈一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彻文化意识教育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一、选准“切入点”,传承诗词文化,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英语学习的实质是文化学习,这既包括本土文化的学习,也包括他国文化学习。文化内容蕴藏在语言形式之中。文化意识提升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纵深发展,也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参与度和愉悦感。培养文化意识这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要通过整合课程内容和改变教学方式来实现。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之一,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常见其中。学生在诵读古诗词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召,在完善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位的同时,也必将自觉地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文化精髓、推动社会进步的使命。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美籍华裔杨嘉骏谈道,他在美国出生,美国长大,可是他的根在中国。他用独特的方式呈现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用节奏快而强的说唱音乐演绎“When he was young. He left his town. When he gets old. He came back home. His accent didnt change. But appearance did change. When kids see him. Where are you from?” 诗句朴实无华,但却十分感人,表达了诗人从小离开家乡漂泊在外,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杨嘉骏用英文演绎唐诗,让笔者顿时感觉耳目一新,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常常说,优秀的文化根底不能丢。中国经典诗词可以唤醒学生们内心深处的情怀和感动,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探究学习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热爱人生的美好情感。

例如,在教学“Travel”这一主题时,笔者拓展了许渊冲翻译的《登鹳雀楼》(王之涣):

On the Stock Tower

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 glows.

The Yellow River seaward flows.

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

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

许渊冲的翻译诗可谓是意美、音美、形美,三美合一。读诗词更多是感受其中的乐趣和文化内涵,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白日依山尽”立足的是现实;“黄河入海流”凭借的是想象,想到了远方的博大和宽阔,也反思了人生和自我;“欲穷千里目”表达的是理想;“更上一层楼”展望的是境界,也是完善自我,追求更高的层次。

结合“Travel”这一主题,吟诵诗词导入,笔者尝试诗词创作:“Travel is a friend and travelling is cool. No matter it's far no matter it's close. You should go out and see there is a big world. Everything beautiful makes you start to lose control.”创设诗词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涵泳诗词意蕴,增强学生前行动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

二、厘清教学“契合点”,润物细无声,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江南姑娘王泽南朗诵陆游的《钗头凤》Pink hands so fine. Golden-branded wine. Green willow trees with walls to confine.中國古诗词翻译成英文以后,语言优美又简单易懂,美好的音韵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事实上,中国诗词文化早已走上了国际。比如,1984年,美国总统里根访华,在欢迎晚宴上,他举杯脱口而出:“ Although were side in far corners of the world, having a good friend is akin to having a good neighbor.”这就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再如,1989年,美国总统老布什访华,曾提到乘船经过三峡的经历时说:“the monkeys who screamed from the two sides without stopping.”这是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暗示中美关系将冲破重重阻力,破浪前行。我们读英译唐诗,在品味中国与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韵味美,同时更有助于提高自身英文水平。

我们可以将中国经典诗词引入英语课堂,节奏鲜明的诗歌具有押韵的特点,在语音教学中,诗歌是训练学生语音语感和节奏感最好的材料。体会诗词之美,在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课堂上,让学生在诗意的氛围里学习相关知识,诗词让我们的学习生活多了一份色彩,多了一份美的享受。

在教学“现在进行时”这一语法知识时,笔者引入了电影《哥伦布传》的主题曲《远航》。课件出示部分歌词:“I am sailing, I am sailing.Home again across the sea.I am sailing stormy waters.To be near you,to be free.”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创编歌谣:“I am swimming, I am swimming.Like a fish across the sea.I am swimming across the sea.To be near you,to be free.”学生在朗朗上口的歌曲中,记忆新知识,掌握现在进行时的句型结构,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诗歌使教学变得生动而丰富,使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饶有情趣。

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笔者尝试将疫情和灾难的相关信息与教学结合,在录制网络课程的同时,不时推出与疫情相关的英文歌曲、绘本故事等,这样,便在保证英语教学的同时,和家长、学生一起一次次完成了关于信念和生命的教育。

三、强化实践“根本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小学英语教材中也存在显性内容的不足,英語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往往采用说教的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么居高临下空洞乏味,要么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中国诗词大会》所呈现出的经典诗词大多有着积极多元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感人心扉的艺术魅力,好似一股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也为英语教师传承发展传统美德尤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开了一扇窗。《中国诗词大会》呈现在亿万观众面前的不乏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如果能常常吟诵这些脍炙人口的具有崇高志趣的诗词,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激发斗志,而且能培养学生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无疑也是以实际行动传承发展了中华传统美德。

在教学中,笔者适时吟诵诗圣杜甫的《春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忧心天下的情怀,产生共鸣。

Spring View

On war-torn land streams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杜甫的诗作以及精神内核激励着我们,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

爱国情怀当属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源泉。这种宝贵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的品质,是滋润现代人精神土地的和风细雨。直到今天,哪位中华儿女不希望祖国强大,不憧憬生活美满?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教育学生,要学习古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情怀,主动为国分忧,与国家荣辱与共。

四、培植创新“发散点”,尝试诗词创作,升华学生内在情感

当下的《中国诗词大会》,主要考查选手诗词储备,在广获好评的同时,笔者认为,它还存在着一定的质量提升空间。比如,诗词大会如果还能再增加一些鉴赏甚至创作等方面内容,可能会让节目更有吸引力。诗词的传播方式不只是背诵,更重要的是要让受众学会欣赏,甚至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词作品。

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也尝试诗词创作,唯有创新,才能让课堂永葆青春活力。笔者在执教Colors一课后,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了一首英文诗歌:“Blue is the sea. Green is the grass. White are the clouds. As they slowly pass. Black is the blackboard. Purple are the grapes. Red is the apple, I like it very much.”课后,笔者还布置了作业“创编颜色的诗歌”——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你能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你所学过的单词来完成这首有关颜色的诗歌吗?该作业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练习颜色的单词,熟悉生活中关于颜色的句型。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既有创意也有成效的。

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许渊冲利用《登鹳雀楼》,用他流畅的英语给我们阐述着中国诗词的三美:“意境美”“形式美”“音律美”。许渊冲先生在挺起中华文化的脊梁这条路上,以内心为指引,纵然独行,从不迟疑。他说:“人生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他希望能把中国文化的美变成全世界的美,我们的学生也能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贡献力量。

总之,英语教师在贯彻实施文化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作为,把握教材“知识点”,运用教学“契合点”,强化实践“根本点”,培植创新“发散点”,不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文化意识小学英语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