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产后三泡”常用瑶药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2021-12-02廖璐婕黄玉金梁梦婷黄金伍黄北兰陶彬锋冯秋瑜
廖璐婕 黄玉金 梁梦婷 黄金伍 黄北兰 陶彬锋 欧 桂 冯秋瑜,3*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201;3.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广西 南宁 530200
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世居深山密林,气候多变,瘴气弥漫,常年与猛兽、毒虫及各种瘟疫疾病作斗争。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1]。瑶族药浴,是瑶医药用以医疗保健的特色疗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有“三天出工”之称的“产后三泡”。“产后三泡”是通过在温热的泡浴中加入特色瑶药,用之给新产妇泡澡,达到防治产后诸症的目的。产后第一泡,首要预防产后风、破伤风,目的是止血止痛、消炎通络,增强子宫收缩,加快恶露排出;第二泡,在于预防受伤部位伤口感染发炎,调理脏器功能;第三泡,滋阴助阳,恢复元气,重在提高产妇免疫力,预防产后各种妇科疾病。这种药浴疗法被瑶人称为“产后三泡”。瑶族“产后三泡”属于瑶族庞桶药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能代表瑶医药特色。因为其配方为瑶族各家各户所有,不轻易外传;加上瑶语和汉语存在较大差异,没能统一翻译收录,导致仍有很多“产后三泡”的配方尚未能得到有效挖掘。且瑶族“产后三泡”配方组成因地而异,因人而异,药物组成各有不同。故本文采用民间调查、专家走访的方式,收集了广西不同地区瑶族常用“产后三泡”组方37首,加以归纳分析,以探究“产后三泡”常用瑶药的组方用药规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所搜集到的“产后三泡”瑶药配方均来自对金秀、恭城、富川等瑶族自治县的民间调查及专家咨询真实资料。
1.2 资料归类 收集瑶族“产后三泡”的组方37首,药物134味,分别作以下四大归类:①按照药性分类,分为寒、凉、温、热、平;②按照瑶药功效分类,分为风药、打药及风打相兼药。“风”有柔和之意,“风药”是指作用温和,善于清热除燥、驱风逐湿、补益气血的一类药物。“打”即击打,对于顽固难治的疔疮肿毒,其有破瘀散结、拔毒化腐的作用[2]。“风打相兼药”,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3];③按照药物的功效分类,则参考权威中药的功效进行分类;④按照传统老班药进行分类,可分为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频数分析法,对收集到的药方分类进行频次分析,探讨“产后三泡”常用瑶药组方配伍规律。
2 结果
2.1 “产后三泡”不同功效的瑶药频次分析 按照功效分类,出现总频次较高的依次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如图1所示。
图1 “产后三泡”不同功效的瑶药频次
从图1得知,祛风湿药总频次最高,占46.2%(62次);其次是活血化瘀药,占38.1%(51次),补虚药最低,占15.7%(21次)。常用祛风除湿的药物有半荷风、黑老虎、艾叶等;风药常用鸡血藤,打药常用九节风以活血化瘀;常用补虚壮体药以黄花倒水莲和五指牛奶为代表。对于使用频次最高的祛风湿药,其原因与瑶族人民居住的地理环境有关。瑶族聚居于深山中,阴暗潮湿,寒湿外邪入侵,寒湿盛为盈,凝滞筋脉,形成各种痛症;产妇分娩后,易耗血动气,体弱无力;若寒湿邪气入侵,羸弱的机体更无力抵御外邪。湿“盛”而体“亏”,机体未能适应盈亏两极的骤然变化,导致盈亏失衡,出现腰膝酸痛、肢冷麻木、全身疲乏等症状,故需以祛风湿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要用药;产后初期恶露未净,瘀血尚未排尽。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运用大量补药不能有效地化生气血,反而使毒邪更盛。且产后气血不足,脏腑虚弱,大量运用补虚药,易使气血化生受阻,故“产后三泡”不宜用补益药为主药,宜为辅助药。
2.2 “产后三泡”不同药性的瑶药频次分析 按照药性分类,使用频次高低依次为温性药84味(62.7%)、平性药34味(25.4%)、寒性药9味(6.7%)、凉性药7味(5.2%),热性药0味。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温性药使用最多,其中以风药(24味)、七十二风(15味)、风打相兼类药(14味)为主,如来角风、小发散;平性药中以七十二风(14味)、打药(9味)为主,如麻骨风,五指牛奶;寒性药与凉性药使用较少,瑶药双钩钻药性寒凉,为风打相兼药,是寒性药物的代表;凉性药多用风药和打药,如青九牛、六方钻等。而热性药的使用频次为0。由上得知,不同药性的药物使用频次有较大差异,以温性药与平性药为主。究其根本,妇女产后血脉骤空,精气血受损,筋脉失养,以及生殖系统及器官发生相应的改变,导致身体多虚多瘀,机体免疫功能下降[4]。选用温平之性的药物,作用柔和,既适应了产后虚弱的状态,又可达到温里助阳的效果;若重用寒凉药,产妇本已寒湿外邪侵袭,血脉寒凝,恐与治疗效果背道而驰。产后三泡组方几乎不使用热性药,原因是产妇产后阴道受损,湿邪留滞,伤口易诱发炎症,若此特殊时期使用热性药物,会导致湿热邪气蕴积,出现产后发热、大汗淋漓等症状。因此,偏重使用温性药与平性药,更有利于促进产后康复。药性的选择,临床上还须辨证选药,通过药物的偏性来调控平衡。
图2 “产后三泡”不同药性的瑶药频次及分类情况
2.3 “产后三泡”常用老班药频次分析(图3) 瑶族老班药分类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七十二风、十八钻、五虎、九牛。如图3所示。
图3 “产后三泡”常用老班药频次
在收集到的134味药物中,包括老班药34味,其中“七十二风”类药共出现20次,占58.82%,“十八钻”类出现8次,占23.53%,“五虎”类出现4次,占11.76%,“九牛”类出现2次,占5.88%。可见“七十二风”的使用频次最高。结合临床应用,对“产后三泡”常用老班药的频次数据分析,发现其原因在于产妇分娩后气血大亏,胞宫受损,须优先考虑补气活血、修复子宫。“风”类药效温和持久,因此风类用药频次最高,如九节风、半荷风、走马风、鸭仔风等;再辅以少量药效相对强烈的“钻”类药,如大钻、槟榔钻、小钻等;而产妇在分娩中造成的筋骨酸痛,则通过药效猛烈持久的“虎”类、“牛”类药以舒筋活络,常以入山虎、下山虎、黑九牛、青九牛等用作辅助药,且用药剂量宜小。由图3可看出,“风”药的使用频次显著高于其余三类药。究其原因,与妇女产后多虚有关。生产过程对机体造成的损伤需要分阶段调理。第一阶段即要充盈肢节、修复脏腑,故多用温和的“风”药。当产妇经过“风”药的调理,正气恢复到一定水平后,第二阶段即针对性治疗产妇各种痛症,故需要“钻”“虎”“牛”类药物以辅助治疗。由于临床上产妇的机体情况各不相同,但多以虚为主,故“风”药中温和补气的药物仍为首选,并贯穿始终。
2.4 “产后三泡”风打类药物频次分析 风打类药分类中,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风药、打药、风打相兼药。如图4所示。
图4 “产后三泡”风打类药物频次
在图4中,风药、打药、风打相兼药所占比分别为45.5%(61味)、29.9%(40味)、24.6%(33味)。妇女产后盈亏失衡,临床上多以产后机体亏损多见,出现头晕眼花、周身乏力、乳汁不下等症状。风类药物具有补气补血、调理脏腑功能等作用,对于产后机体“亏”的状态有较好的疗效。其特点之一为藤类药物的规律性使用,如鸡血藤、九龙藤、血风藤、松筋藤等,可舒筋通络、活血补气。另外,由于产后恶露瘀阻,毒邪不能排出体外,机体盈盛,出现肌肉酸痛、关节不利等症状,故需用打药以消盈补虚、消肿止痛。常选用药效强烈的黑九牛、入山虎等药物。产妇刚结束生产,机体较难立即恢复稳定的盈亏平衡状态,但急需达到的是盈亏的动态平衡。大钻擅行气止痛、消肿解毒;走马胎为常用跌打药,祛风活血,强壮筋骨。加大钻、走马胎此类风打相兼药,既能补亏症之不足,又能消盈症之有余,调和风药和打药之药性偏颇,使机体在盈亏转换间达到动态平衡。
3 讨论
3.1 功效频次分析 通过对比归纳,可得知在药物功效的选择上,偏向于祛风除湿。瑶族地区多山多雨,湿气萦绕,加之外出劳作常遭风吹雨淋,寒湿外邪入侵,湿淫壅盛,故药浴中常加入祛风湿药,如大钻、半枫荷、九龙藤、入山虎等;产后体虚,外感寒湿,湿盈则生痹,加之恶露不出、血块淤积,引起身体疼痛,俗称“产后身痛”。“产后身痛”又名产后遍身疼痛、产后关节痛、产后痹证,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肢体或关节酸楚疼痛、麻木、关节活动不利,甚者关节肿胀等症状,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病[5]。瑶族善治痛症,常加入强利筋骨的药物,如鸡血藤、走马胎、桑寄生等。妇女产后阴道留下创痕,若不及时清理恶露,极可能出现感染。故常加入九节风、鸭仔风等活血化瘀药,用以排脓化腐、引邪外出。产妇经历了紧张的生产过程后,百节空虚,为使机体尽快恢复产前状态,还必加入补虚药,如五指牛奶等。在用药的过程中,瑶医根据机体的盈亏状态来决定药物的配伍,注意不同药物之间的功效的互补与制衡:不伤及产妇身体之根本,不因邪盛而攻伐太过;亦不因体虚补益过甚,以至于过犹不及。
“产后三泡”虽在瑶族地区家家户户有不同配方,但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归纳了常用药和特色用药。常用药如鸡血藤、九节风、艾叶等,这类药具有活血化瘀、祛风寒湿之效,对妇女产后祛风散寒、补益气血作用显著;特色用药多具有地域性,常见如一身保暖、黄花倒水莲、地雷等。一身保暖又名“保暖风”,功效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产后毒盈盛导致的恶露瘀阻、肢节疼痛;黄花倒水莲为补气药,偏于补益气血,强壮筋骨,主要用于气血亏损导致的头晕、乏力诸症。两者均为产于大瑶山山脉的道地药材,合用利于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及机体脏腑之间的盈亏平衡状态,加速产后身体的恢复。地雷为活血止痛药,能抗菌消炎,用于预防产后伤口导致的感染及炎症,亦有镇痛安神之效,可缓解妇女生产后的疼痛,是恭城瑶族聚居地区的特色用药。
3.2 药性频次分析 数据研究发现,药浴中使用温性及平性药物居多。其原因分析如下:温性药物一般具有温里散寒、助阳补气等作用,可以驱散风寒、益气养血、温补肾阳,常用于阴证、寒证的治疗。产妇经历了分娩这一耗气耗血的过程后,身体异常虚弱,各器官发生了很大变化,关节逐渐闭合,使得寒湿聚积于体内。这些风寒湿邪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严重影响身体的正常恢复,造成产后头痛、腰痛及关节痛等诸多后遗症。温性药物的使用,可助机体调理脏腑,驱散风寒。而平性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明显,其作用具有双向适应性,即平性药可同时作用于寒热,或寒热均不明显的病症[6]。妇女产后易受各种邪气的侵扰,当出现难以辨别寒热的症状时,为保证用药不偏颇,造成寒热过盛,更宜选用平性药。故瑶族“产后三泡”常选用七十二风药和打药中的平性药为主,刚柔并济,风、打两类药物合理配伍,使补而不滞,祛邪而不伤正。
组方中选用少量的寒凉药物,目的在于制约大量温性药物之偏盛,维持机体的寒热平衡。但若是选择以寒凉药物调理为主,则容易导致子宫收缩或痉挛,不利于恶露排出。所以在女性产后的调理中甚少使用寒凉药物。不选用热性药物,是为了防止新产妇体内湿气在热性药及温水的作用下化为湿热之邪。且产妇体质虚弱,若此时用药偏热,易致虚火内生,不利于伤口恢复。妇女产后其本身的器官机能、物质代谢会发生巨大变化,这些都是用药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尤其是产妇用药往往可直接或间接地使乳儿受到影响[7]。
3.3 常用老班药(即特色瑶药)频次分析 如图3所示,在收集到的老班药中,以七十二风、十八钻所占比例较高,五虎九牛类较低。“风”类药物善于活血调经,是作为产后药浴常用药材的主要原料;“钻”类药物有舒筋活络的功效,有助于药效的传递,在药浴中也常使用;而“虎”、“牛”两类药效猛烈持久,对于气血两亏的新产妇来说,无法短时间承受猛烈的攻伐,因此用量宜小。“风”类药中以九节风、半枫荷为例。当产妇药浴时,温水能够舒张血管,毛孔扩张,药液进入身体,通过血管经络遍布全身,加速发挥药效[3]。九节风主治跌打骨伤,可治产后腰痛等劳损诸症;半枫荷能活血消肿,二者相互配伍,可加快子宫的修复。临床上,药浴选用药物并不单一,常根据病情配伍使用。不同的药物发挥不同的药效,如抗感染、镇痛消炎、增强产妇免疫力等。其配伍规律始终围绕瑶医“盈亏平衡”的核心病机展开,以“风”类药物补益机体之不足,以“钻”类、“虎”类、“牛”类来消除邪毒之盈满。
3.4 “风打”类药物频次分析 由图4得知,风药的使用频次最高。其原因分析如下:风邪为六淫之首,是由四时气候变化失常,风气太过或不及而成。其致病广泛,外可伤及肌表经络,内可损及脏腑筋节。妇女产后机体盈亏失调,失于固守,腠理大开,风邪由皮肤入里,损及各脏腑经络。而临床上用“风药”较安全,毒副作用少。这也是风药占比例较高的原因之一。风药中又以鸡血藤、半枫荷的使用频次较高,分别占23.08%和15.39%;鸡血藤活血化瘀通络,半枫荷祛风除湿。两者合用,祛散风邪,活血通络,对产后类风湿诸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打药的使用频次仅次于风药,因“打者燥而急”[8],打药功能急峻,见效快,祛邪攻滞最佳。打药中又以九节风为常用药,占41.18%。九节风善于散瘀止痛、消肿解毒,用以治疗诸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因其药效峻猛,故用量较风类药物少。“风打相兼药”气味辛温走窜,既能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又能散瘀消肿,可用于病后虚弱、产后腹痛、产后风瘫等病的治疗。其中以大钻和钩藤使用频次较多,均占21.43%。风打类药物的辨证应用,是瑶医“风亏打盈”治疗原则的重要体现[9]。对于处在产后百体空虚的新产妇而言,选用风药更适宜恢复产妇体力;打药多为药性峻烈之品,对于有湿热壅盛、骨节酸痛、痈毒疔疮等症状,即机体处于盈满状态的治疗效果更佳。因此,在用药搭配上,风药和打药既互相制约又互为补充。
4 结论
总而言之,“产后三泡”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是瑶族妇女防治疾病的常用手段,目的在于促进妇女产后身体的恢复和提高免疫功能。但是,受到瑶族缺乏系统的文字记载以及秘方秘而不传的因素影响,大部分“产后三泡”的有效组方还未被充分挖掘。通过以上对“产后三泡”组方常用药物的药性、功效、应用等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瑶族“产后三泡”治疗产后诸症,基于“盈消亏补”的原则,遵循温平并用、攻补兼施、风亏打盈治则,喜用风药,善用祛风湿药以散寒利湿,活血化瘀药以舒筋通络,辅以补虚药以调理气血,培补元气与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寒湿邪盛时,需要加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强筋健骨类药物;精气耗损、血道空虚时,需用调补气血、温中补虚的药。同时,本团队调查和研究发现,各地的瑶族用药各有特色。如,金秀地区的一身保暖、黄花倒水莲,以及恭城地区的地雷等药物使用,均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