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0世纪8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2021-12-02吕秀一田晓敏
吕秀一,田晓敏
(1.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2.潍坊大泽进出口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日本开始战后经济重建,通过“贸易立国”等策略迅速使日本成功进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20世纪70年代,资源贫瘠的日本在第三次产业革命和石油危机等的冲击下,逐步认识到基础研究和自主技术开发的重要性,并于1980年正式提出国家发展由“贸易立国”转向“科技立国”的方针。“科技立国”人才的培养主要来自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改革又是“科技立国”理念实践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科技立国”战略的重中之重。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高等教育改革相辅相成,促成了日本作为“技术大国”和 “教育大国”的地位。二战后,日本的高等教育体系经历了三次重大改革。本研究仅就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高等教育第三次改革展开讨论,期望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和助推作用。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已占据资本主义世界中第二经济强国地位,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即所谓“战后奇迹”。纵观日本取得这一奇迹的诸多原因,其教育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经济大范围呈现发展低迷状态,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日本经济的脆弱性日益凸显。在这种强烈危机感和紧迫感的驱动下,日本举国对于新出路进行了大讨论,最终确立了着力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科技立国”战略,同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新要求。
(一)社会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20世纪80年代,日本旧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已经明显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伴随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行业的不断涌现,旧有的知识结构跟不上日本国家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发展形势要求高等教育改变之前那种注重纯学术的传授和研究,淘汰过时的专业、课程和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创设和调整新的专业学科,课程和教学内容也要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
日本社会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引进和移植欧美先进技术为己所用,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实现推陈出新。但由于日本的高等教育在学位制度、学期制度、留学生制度和学术交流等诸多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高等教育在对外国际交流领域中做得不够,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日本旧制高等教育的弊端
日本高等教育在旧制大学和战后经济快速恢复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专业结构呈现出重文法、轻理工的畸形发展倾向。例如,1960年的数据显示,日本大学人文社科类学生占55.8%,理工类只占28.7%;到1980年,人文社科类学生占54.3%,理工类占32.3%。而前苏联大学的理工类学生占比为51%,英国为49%,前西德为42%,法国为41%[1],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的专业结构凸显出更为不合理的状态。理工类学生占比偏少,说明高等教育培养出的科技人才数量不足,这样的专业模式自然不能成为“科技立国”战略的有力支撑。
日本社会素有注重学历的社会传统,评价一个人主要看他是否名校毕业,相对忽视他的学力和能力,而学力和能力恰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在这样的评价标准作用下,名牌大学毕业生在应聘中往往占据先机和有利地位。用人单位更青睐名牌大学毕业生,也就增强了考生以考取名牌大学为目标的信念。要进入名牌大学,就要通过竞争最激烈的入学考试,学校和考生都是为应试教育而努力学习。考生一旦在入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就很容易降低学习积极性。由于大学不存在淘汰制,“毕业分配由学校的社会地位决定”,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入学后高枕无忧、学习积极性不足,不利于大学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国际视野的新型人才。由于大规模大学和重点大学占据国家教育上的优先资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就不能使优先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私立大学由于受到经费限制等原因,在发展中整体处于劣势,教学和科研条件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也相对较差,导致培养出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具有竞争优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素质存在整体下滑趋势,这一趋势对日本“科技立国”战略必然起到反作用。
日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日本在二战以后开始注重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再将研究生教育限定在五所高水平的国立大学,一些地方大学开始筹建研究生院,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多。但日本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984年日本研究生占大学生总数的3.8%,与法国的23.6%、英国的18.5%、美国的11.5%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另外一个数据显示,从每千人人口中研究生的数量来看,美国为4.9人,法国为2.8人,英国为0.9人,日本只有0.5人[2]。日本的研究生学位授予制度非常严格,只有少部分博士研究生能够取得博士学位。1984年,日本硕士学位授予数是19 505人,约占当年硕士研究生人数的50%,博士学位授予数为7 477人,约占当年博士研究生人数的40%[3]。另外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研究生教育开展的多是基础科学研究,而在“科技立国”战略推行过程中,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大多是应用型人才,这就导致很多毕业生就业困难,而接受了高等教育而培育出来的人才又不能为国家战略起到推助作用,这就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社会供需矛盾。
针对日本高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1986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报告认为,“大学呈现比较封闭的状态,导致机能僵化,另外由于恣意增加大学的数量,在教育、研究的内容和质量上也存在令人忧虑的倾向”,同时指出:今后,必须采取必要的恰当的措施,促进改革大学的招生方法,提高教育和研究的水平,实行国际性和社会性开放,明确对大学的评估,以求大学的充实和完善[4]。这段报告准确全面地概括出当时大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改革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机构
确立良好的指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针,是促使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日本政府设立了临时教育审议会和大学审议会作为指导机构,促进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
(一)临时教育审议会
1984年8月,日本内阁会议成立了以中曾根康弘首相为议长的“临时教育审议会”(1984年—1987年),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该会议中心议题是如何克服应试竞争主义所带来的弊端和直面大学普及、大学过剩现象,将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可以看出,日本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力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与纠正。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将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高度归纳为“个性化、多样化、高度化”三个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条改革高等教育的基本原则:一是重视个性的原则,纠正日本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划一性的弊端;二是纠正学历社会弊端,建设以终身学习体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三是适应国际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5]。这些构成了高等教育改革必须遵守的原则。
(二) 大学审议会
1987年9月,根据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报告建议,日本文部省设立了大学审议会。大学审议会的成立有多方面原因,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对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审议,并向大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随着对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学科专业性的增强,学科之间联系增多,大学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同时社会方面也对大学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大学是教学、科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机构,并通过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了避免学校特色的缺失,大学中的改革要在各大学中独立自主地完成,国家则是对此进行积极的财政支持,提供资助和保护[6]。
根据文部大臣提出的咨询事项以及大学改革面临的实际问题,大学审议会展开的研究和审议对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87年10月文部大臣盐川正十郎对大学审议会的咨询有“教育研究的高度化”“高等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组织运营的活性化”,这些与上文提到的临时教育审议会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原则遥相呼应。西冈武夫文部大臣就任之后,在1989年3月重新实行了“审议请求”。审议项目包括“研究生院的充实与改革”“学部教育的充实与改革”“学位授予机关的设立”“大学入学考试的理想状态”等。这些项目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大学审议会认识到日本大学的弱点在于“研究生院”和“普通教育”。1989年3月14日在大学审议会上,西冈文相就普通教育进行了如下发言:“高等教育的反复、大学中新生学习欲望的减退、专业教育之间有机关联性的缺失等等都是要进行批评的。关于普通教育实施组织,对于学部的改组、与其他学部的整合等等都有必要谋求其变化”。根据这一发言,国立大学的“改革”得以顺利进展。大学审议会将这一追加咨询作为“自由化”的基础,提议在“自由化”的名义下,大学可以进行“自主的”选择。至此,在临时教育审议会基础上又增添了“自由化”理论,扩大了高等教育改革空间,同时健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总之,在临时教育审议会和大学审议会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改革成为政府、大学、社会的共同事业。高等教育改革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同样也不是大学自身就能取得成功的,更不能与社会脱节。只有政府、大学和社会合作、共同努力,高等教育改革才能逐步取得成功。高等教育改革取得成功,才能更好地发展大学的综合实力,使大学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也会对新时代新战略下的国家产生积极作用,同时必然会促使政府职能更加有效发挥。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20世纪80年代,在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指导下,大学审议会负责贯彻临时教育审议会的改革精神,具体指导并协调高等教育的改革,在如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改革成功。
(一) 改革考试制度和修订大学设置基准
日本确立的“科技立国”战略,指出要以“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作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从社会要求来看,要加快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步伐,增加产品附加值,达到保持在国际贸易和经济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高等教育要为这一社会目标积极培养相适应的人才,这种人才要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宽阔的国际视野。社会对人才的综合学力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是单纯通过大学入学考试的应试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必须纠正学历主义和过度的升学竞争,必须从源头上对入学者进行严格意义上的优化与规范。
临时教育审议会在1984年的第一次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中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国立大学协会决定从1987年起,将考试科目从7个缩减到5个,另外给应试者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分A、B两组进行名牌大学的考试且错开考试时间[7]32。在普通考生之外,1985年9月19日,文部大臣指定从专修学校“高等课程”中修业三年以上且毕业的学生有资格进入大学学习,为了保证让短期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能够插班学习,规定大学要保证三年级的插班名额,并为这部分学生转学和转专业提供便利条件。对社会成员实施特别选拔制度,在招生中预留出部分名额用来招收社会成员入学。对于职业高中或企业中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和职工,可经所在单位推荐进入对口院校进行深造[8]。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入学资格的弹性化,扩充了吸收多方面优秀学生和人才的途径。
大学设置基准僵化是造成高等教育问题严重的因素之一,这一点曾受到指责。经过调整和改革后,大学设置基准有了更高程度上的灵活性,使大学能在自主办学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独创性,培养出社会迫切需要的各类人才。战后日本大学中一直实行“一般教育”(共同必修科目)和“专业教育”(专业必修科目)的区分,新的大纲则打破界限,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行组织上课。关于课程设置标准,删除了之前对“一般课程”和“专门课程”的详细规定。但是对于组织教育课程的方针却增添了新内容。例如第17条规定,根据本大学所设“学部”“学科”和“课程”的目标,开设必要的课程,系统地组织教学。另外,对授课时数、听课人数、学分计算方法等采取各种条件的“放宽”政策,使师生都提高了自主性,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对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和创造力的人才起到推进作用。
(二) 充实和改善大学教育
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为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学校重视调整原有学科和增设新的学科与课程,大学充实和发展学校教育理念,使学校教育与国家发展战略相结合。
首先,大学向综合性方向发展。例如,筑波大学以率先实现“灵活教育研究组织”和“新型大学机构”为基本理念,致力于全方位打造“开放型大学”,不拘泥于固有观念,建立学群、学类、学系等新的教学和研究组织形式,引领日本的高等教育改革。其次,创设新的学院和学科。许多大学成立“长远计划制定委员会”,开设信息、生物工程、国际问题研究等新的学科,这些举措都是在“科技立国”战略下与国家科技政策相适应的学科和制度选择。第三,实行学分互换制度。如京都地区实行“互换授课制度”,有28所大学之间互相承认在其他大学学习的课程和所得的学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大学和自己喜欢的课程,所得学分计入本人成绩并得到学校的认可[9]。文部省通过拨付专门经费予以专门支持并加以推广。另外,大学为了适应企业对应用人才的需求,在农学、工学、经济学领域设置电子信息工学科、生物机械工学科、国际经营学科等学科,以此来培养应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人才。还有短期大学的设立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补充和完善。
(三)加强和扩充研究生教育
为适应信息化、国际化、多样化的需要,加速培养高水平研究人员,日本加大了研究生教育的投入,重点发展研究生院。战后初期,日本是在国立大学的学部附设研究生院,1976年以后才有了独立的研究生院和独立的研究生科。为便于仅有硕士学位的大学设立博士学位课程,1984年各大学开始联合设立研究生院,也有一些大学设立了综合研究生院。政府加大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仅1990年度,日本财政用于研究生院的扩建和改革的经费就达40.78亿日元。同时,通过入学资格弹性化、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减少课程学分数、增加学位种类等,修改研究生教育的有关法令。如对于学习优秀的博士生,课程学习年限由原来统一规定的五年可以缩短为三年即可毕业;博士课程的学分由以前的50学分下调为30学分;拟将硕士课程的学习年限由2年缩短为1年。研究生课程学分的互换,既可在国内校际间进行,也可与国外的大学互换[10]。
研究生院改革是大学改革的焦点之一。大学审议会首先在1988年2月设置了“大学院部会”,即促进研究生院发展的机构,强调研究生院重点化。研究生院重点化是指研究生院数量的扩大、多样化(高度专业职位的养成、社会人教育等)、研究生院制度弹性化等各种措施。随着数量的扩大,一直以来作为“学部附属设置”的研究生院和学部的关系发生了逆转,重心开始朝向研究生院转移。另外,之前存在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研究生教育,也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渐渐追求教育课程的整合。这里主要介绍进行改革的重点之一,研究生院的改组扩充、新形态的研究生院给教育以及研究内容造成的影响。
研究生院的重点化使得研究生院的学生数量实现了大幅度增加。然而,在国立大学方面,根据《公务员总定员法》的规定,教职员总数不能得以增加。因此,采用将助教授和教授职转换为助手和教务职员的形式。在以扩大研究规模和加强校际合作而导入的“大讲座制”的名义下,存在少数助手和教授身份重合的情况。助手和职员其原本的工作内容不可能消除,因此教授们的繁忙程度增强。这种情况,在一部分学校广泛存在。为保证学生数量充足,对于本校学生在早期就进行升学意识影响,确保其顺利升学;同时积极向其他大学的学生推行入学邀请。另外,对于社会人的入学和跳级实行奖励制度。当然这些措施导致了如下问题,研究生专业的早期固定化和“圈地形式”的招生方式以及“轻松的入学许可”,妨碍了研究生之间的正常竞争,有降低将来研究者实力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本校学生保送入学的方式导致大学组织的活力低下[11]。
日本设立了各种各样的“新构想研究生院”。从1980年前后,在只有硕士课程的地方国立大学中开始设置博士课程。一直以来,依靠指导教授的个人指导在日本的研究生院教育中占据中心地位,在这一时期,改革课程设置的重要性被广泛认知。与此相关的内容中,工学研究科中被称为“举国大型的教学计划”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将在学部和硕士课程中进行细致分类的学科以及专业的编成与博士课程进行整合,把对其他领域和专业的学习作为义务。不再将博士学位作为研究者的终点,为培养应对将来的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变化的潜在能力,将博士后期课程作为目标,对学位规则也进行改正,这种教学计划的出现成为必然。从1982年开始构想、1985年设置的“农水产系联合研究生院”和“关东国立大学工学系联合研究生院”构想,表明了类似的思维模式。前者被认为是“培养有广阔见解的人才”而进行联合,后者则是表明了“培养在广阔的研究领域中能够灵活应对、有资质有知识的自立的研究者以及高级技术者”的主旨。
关于独立研究生院,在1987年开设了“奈良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生院大学”和“北陆先进科学技术院大学”。开始是从信息、材料、信息技术3个方面中选择2个领域进行发展,之后便演变成拥有硕士课程和博士课程并进行3个领域发展的模式。特别是前者,是在“关西学术研究都市”的构想阶段提出的“联合研究生院”(1979年)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实现的。另外,成立了以大学共同利用研究所为基础的“综合研究研究生院大学”(1982年提出构想,1987年开学)。
这些新类型的研究生院的设立和新研究理念及新教育理念的产生,是密切结合日本国家发展战略,并积极为国家发展战略做贡献的符合时代潮流的新方式。
(四)高等教育国际化
为迎接国际化时代,促进高等教育在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对外交流,高等教育面临向国际社会开放的课题。1985年6月,临时教育审议会在第一次咨询报告中提出,“从国际化观点出发进行教育改革,乃是关系着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12]64。促进各国之间在教育思想、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对于置身于全球大环境之下的日本国家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为此日本采取了多种举措。例如,文部省制定的招聘外国教师制度、招聘外国研究员制度、外国人特别研究制度和海外研究员派遣制度等,便于各国大学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和留学生之间的互换交流。各大学依据相关配套制度普遍聘用外籍教授,并在提供支持的基础上积极鼓励本国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国外研修。到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每年向海外派遣的大学科研人员约4 000人左右,接收外国科研人员约2 500人左右[12]65。在加强专家学者对外交流的基础上,扩大了教育的开放程度,加强了与国际机构的联系和合作研究。
在留学生交流方面,成立了“21世纪留学生政策委员会” (COSP),发布了“面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的发展”报告,提出到2000年接收10万名外国留学生计划。各大学根据这一计划制定本校的留学生接纳计划。之后,日本每年都扩大了留学生招收名额,仅1990年日本招收的外国留学生就有41 347人[13]。在留学生的住宿、奖助学金、信息服务乃至勤工俭学等方面提供诸多方便,并放宽了文科博士学位授予条件[7]33。同时,日本还以海外留学、科学研究、学习技术为目的积极向世界各国派遣各类人员,1987年日本共派出5.7万人,1989年派出11.3万人左右[12]65。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模式,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流,大大加速了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适应了国际化时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20世纪80年代日本确立了“科技立国”战略,高等教育根据此战略新要求进行多方面的重大改革,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纵观日本高等教育重大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改革考试制度和修订大学设置基准、加强和扩充研究生教育、改善大学教育等措施。这些重大改革对提高日本科技水平、走上科技大国和教育强国之路、促进经济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推进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