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烟散尽》的意义与结构
——在骠骑《硝烟散尽》作品研讨会上的发言

2021-12-02周景雷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硝烟红军战争

周景雷

网络文学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构成当代文学版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当下的网络文学已经进入一个常态化的发展过程,不论是从作品的数量还是从作品的质量而言,它所拥有的文学受众以及社会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随着网络文学发展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组织化,其所葆有的现实关怀、精神力量和历史意识越发向传统文学的文学品质看齐。因此,当我们在面对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时,如果刻意去强调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身份标识,可能会因为一些固有的文学理念而造成我们对文学作品形成片面性的阅读和理解。骠骑的《硝烟散尽》可能是一部网络小说,如果我们不了解骠骑作为一个网络作家的身份,那么我们也就没有必要从网络文学特有的文学视野来框定这部作品。这种固有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谱系所指涉的文学批评视野则会在一定层面上误导我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深入认知和全面把握。我想,这是我们在进行文学批评之前首先要确立的一种批评态度。

从战争题材而言,在我有限的阅读视野中,我认为今年有两部文学作品值得关注,一个是广西作家光盘创作的长篇小说《失散》,一个是骠骑创作的《硝烟散尽》。光盘的小说《失散》依托的历史事件是发生在1934年的湘江战役。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湘江战役可谓是关乎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战。在这次战役中,红军从过江前的八万多人直接锐减到过江后的三万多人,因此成为在中国工农红军史上最关键、最壮烈的一次战役。在以往涉及到这一战争题材的作品中,作家们更多讲述的是红军在过湘江之后,如何一路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最终抵达陕北的革命故事。而我今天提到的《失散》却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同意味的故事。光盘的关注点不在这场战役的胜利上,而在这场战役中因为没有成功过江而失散的红军个体身上。在这群失散的红军中,有的被当地的还乡团以及国民党军队抓捕,有的隐居在老百姓家中。后来在这些失散的红军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的个体命运又是如何的?光盘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独特的历史经验。这部作品让我感触很深,我想这是光盘作为一位广西作家所能“打捞起”的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学资源,在战争的宏大历史叙事背后发现那些失散的红军们的个体生命体验,特别是挖掘了这些红军战士的抵抗、坚守和革命意志,这是在以往的历史叙事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的。再一个就是骠骑的《硝烟散尽》,这篇小说同样依托的是重大的历史事件,即1950年至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饶有意味的是骠骑同样没有把关注点放在对战争本身的历史叙述上,而是放在对战场后方战俘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对联合国军战俘的管理、改造和教育上。可以说,骠骑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发现,我想这与他之前的军人身份有关。关于抗美援朝这样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也略有耳闻,而联合国军战俘又有着怎样的生存遭际,这显然是我们忽视的一个历史细节。可以说,在文学层面,骠骑的《硝烟散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鲜的文学经验,至少在题材和主题上填补了一些空白,拓展了我们介入历史的路径和深入现实的可能。革命历史事件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资源,一直在当代文学创作中充当着重要的构成要素。骠骑的创作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发现隐秘在历史褶皱中的历史以及将其很好地转化为我们当下文学创作的精神资源和文学资源是我们需要持续不懈努力的目标。

具体到骠骑的《硝烟散尽》本身,我认为这部作品较好地处理了四种关系:第一是大与小的关系。这部作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字是在描写战场和战场背后的战俘以及战争后方的一些生活。然而,在这部作品的小说结构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字是每一章的题记中所展露的那些决策层往来的电报、信件的内容,这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文字摘录已经暗示或预指了战争的发展势态,它们构成小说叙述层面更为宏观的把握。作者在大与小的关系上处理得很有意味,在信件摘录之后,作者着重于正面描写一个战场到另一个战场,一个战争到另一个战争,但能够决定战争走向的不在于真正进入战场的士兵,而在于指挥战争的上层将领和决策机构,这样一下子就能够把小说的“魂”勾出来。因此,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更多的是读每一章节前面的那一段文字,然后用很多的时间去查资料来了解朝鲜战争的真实面貌。值得肯定的是,小说通过骠骑这种在大与小组合关系的巧妙调用后使战争的全貌获得了一个非常立体化的呈现。第二是轻与重的关系。就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而言,过去我们在涉及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时,无一不是在重大的、残酷的、严肃的层面上进行把握的。这样的历史叙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实践中得到了反思,作家逐渐把人性以及人道主义关怀置放在更高的位置上。骠骑在塑造战争中的人性时很有自己独特的把握。他没有刻意去描写那些体现战争中人性的东西,而是在字里行间处处可见对人性的体察,就像是水泼在地面上一样慢慢渗析出来的一个对人性的认识,既漫不经心,又巧用匠心。比如他对男女爱情的描写,对战俘营中种族歧视的描写,这都是一些重要的问题,对这些关系他能处理得很微妙又恰到好处,我想这是一个成熟的作家才具有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再者说到这部作品的名字《硝烟散尽》,我在理解这个题目的时候,认为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落在了“散尽”而不是“硝烟”,那么,在“散尽”之后我们又该获得怎样的思考,这显然又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所以,我认为在“硝烟”与“散尽”之间也构成了一个轻与重的问题。第三是是与非的关系。作者在小说中塑造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历史事实时,不论是描写志愿军、联合国军,还是南韩军队,他都没有表露出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是尽可能地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描述作战双方的状态,战争的正义感则更多地从具体的战场描写以及人物对话中自然地流露出来。这种正义不是一种刻意的表达,不是作者作为叙述者来洋洋洒洒地铺陈一大段独白来捍卫战争的正义。过去的一些战争题材作品常常在整体格调上表现出鲜明的是与非、黑与白、对与错,并通过大段的文字来塑造和议论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当然这也是一种带有明显倾向性的非常好的表达方式。在《硝烟散尽》这部作品中,我没有看到这种外露的表达,但能够察觉到正义与非正义的内容一直潜隐在文字背后。骠骑能够在非常客观冷静的叙述当中将这种情感不露声色地表达出来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当然也是体现一个作家创作水准的一个方面。第四是实与虚的关系。面对这种的纪实性事件,怎样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处理实与虚的关系必然是摆在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哪些应该实,哪些应该虚,如何使这些纪实事件更具有文学性与艺术性则十分考验一个作家的功力的。总体而言,我认为这个故事具有很强的纪实性,但骠骑则通过文学语言的铺陈与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颇具文学色彩的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与使命担当的军事小说。我想,骠骑很善于用艺术的真实来完成对虚构性故事成分的把握和架构,这也是处理得很好的一点。

作者对这四种关系恰到好处的处理足以体现十几年的创作磨练和四千多万字的写作经验在其文学创作上的厚积薄发。我想,随着骠骑对文学艺术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此后的文学创作中他一定会处理得更加得心应手。除此之外,针对这部作品我发现了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叙述节奏的问题。总览整部小说,能发现小说前后的叙述节奏是不一致的。前半部分的节奏有点快,有点紧,后半部分的节奏有点慢,有点松。在写作的过程中,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作家的头脑中肯定随时呈现和跳动着不同的画面。就这部作品来说,它的画面呈现效果是非常强烈的,其中既有片段式的,也有闪回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就小说的前部分而言,我觉得作为剧本来看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作为剧本来看,小说的后半部分的节奏又有些慢了。因此,关于这个叙事结构,我觉得作者需要再琢磨一下。第二个是关于传奇性的问题。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传奇性是一个极具普遍性的特质。对于这部作品而言,我觉得小说前半部的传奇性是非常值得认可的,但是后半部分所应该涉及到的关于战俘营中的一些传奇性却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表达。实际上,在战俘营中也可以表现出很多传奇性的东西,比如士兵们用极少的时间建造了一个运动场或者搭建了一个台子或者筹备了很多紧缺的物资,这些都是在当时的历史境遇中很难完成的事情,但是士兵们都做到了,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性的体现。但是作者在面对这一日常叙事的时候,更多地选择了一笔带过或者寥寥几笔的一带而过。其实,我认为这些地方是值得深挖下去的,这不仅为作品的内容增添了现实的厚度,同时也加深了作品介入革命历史的深度,使整部小说在艺术的真实层面能够更好地引人入胜。当然,透过这一现象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传奇性的固有认知是片面的、单一的,我们惯以从宏大的历史事件本身去发现传奇、叙说传奇,而往往忽视了日常叙事中传奇的存在。我想,这种固有的盲见是我们需要察觉和纠正的一点。

猜你喜欢

硝烟红军战争
爱听红军的传说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战疫时间线
被风吹“偏”的战争
硝烟无尽
他们的战争
十送红军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倔强的小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