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理论下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2021-12-02菏泽市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周海燕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7期
关键词:建构数学知识理论

菏泽市定陶区第二实验小学 周海燕

小学生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和思维方式的培养尤为关键。单纯的知识传授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均不高,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新型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部门和广大家长关注的重中之重,也符合当下素质教育理念。

一、建构理论概述

建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理论学习和了解知识中的一项组成部分,建构理论着重强调的是知识既不具有客观性,也不具有主观性。从小学数学角度来说,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数学课堂学习仍处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在枯燥的课堂学习中主动性和积极性均不高,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够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而是还应该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文化背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辅助以一定的资料,通过建构知识体系的方式,帮助小学生日后更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理论思路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理论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建构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理论下应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向自我设定的学习目标努力,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并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其次,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应明确学习动机,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最初阶段,而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学习主动性不高。此时,小学数学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更加重视小学生情感目标的确立,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掌握其真实学习状态,有利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理论下,应积极做好整合工作,在有效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动机和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引导其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升华知识学习内容,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三、建构理论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应用实践

1.通过建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习主动性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基础,如果在小学生最初接触数学学习阶段就对其产生抵触心理或厌烦心理,将不利于日后的数学学习,加之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具抽象性,小学生日常生活中根本接触不到相关的数学知识,更不易理解,学习难度相对较高,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建构教学情境的方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可让小学生分别数出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之后找几名同学去打扫卫生,问现在还剩多少名学生?以此例向小学生讲解减法算式,小学生在经历课堂情境教学后,更容易理解减法的含义,将原本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活泼,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同时,学习主动性就会大幅度提高。

2.通过创设课堂问题激发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备课工作,准备充分的课堂活动安排和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课堂问题,确保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动脑思考并积极回答,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人教版《认识物体和图形》的课堂中,教师可设置“找到教室内的圆形物体”“找到教室内的长方形”“钟表是什么形状的”等问题。让每一位小学生在积极参与找图形的过程中,主动思考,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给予奖励,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应积极鼓励其再去寻找,不断培养小学生动脑思考的习惯,对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起到积极作用。

自主学习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可受益一生,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小学数学建构理论下更加重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建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通过创设课堂问题激发学习积极性,让枯燥的课堂理论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有趣。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和动脑思考的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建构数学知识理论
论相对独立的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之建构
坚持理论创新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建构游戏玩不够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