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课程审议的探索道路上
——以“诗礼端午”特色主题课程的审议为例

2021-12-02唐燕娟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脉络预设经验

文 唐燕娟

高质量的课程审议是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紧密相连的。对教师而言,课程审议是一个收获与付出并举的过程。我们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通过课程审议不断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有效推进民间文化课程的建设。

一、课程前审议——理清资源、原有经验、预设活动的关系

(一)审原有经验——调查讨论,了解幼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例如,在实施“香囊芬芳”主题课程前,我们设计了调查表,让幼儿对香囊进行调查与讨论,我们从中提炼出幼儿的原有经验,便于教师更好地为预设活动找准方向、理清脉络。

(二)审资源——盘点资源,合理运用

有效的资源能引发幼儿的自主学习,提升幼儿的认知经验,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丰富幼儿的学习方式。每次生成主题课程后,我们会组织教师一起梳理与主题课程相关的资源,并分析资源价值,寻找、设计有可能组织和生发的活动,使资源功效最大化、最优化。

(三)审预设活动——形成课程预设网络图

经过对课程资源和幼儿经验的审议后,主题课程预设活动的节点以及相关活动也就产生了。对此,我们重点审议几个方面:预设活动是否涉及五大领域?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多元发展?活动内容是否丰富?活动形式是否多样?通过课程前审议,我们形成了资源表、幼儿原有经验图、预设网络图等。

二、课程中审议——调整与改进实施策略

(一)预生结合,调整主题课程脉络图

我们本着“既符合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的原则,审议生成的活动,调整节点,形成新的主题课程脉络图。在“诗礼端午”主题课程审议活动中,我们发现大班幼儿想去实地体验赛龙舟活动,于是我们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带领幼儿去荡口古镇观看赛龙舟,在教室区域里创设赛龙舟场景,进行划龙舟比赛……通过这样的课程中审议,活动内容更加丰富与完善。

(二)环境创设,推进课程实施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课程中审议的过程中,我们同样注重对环境创设的讨论与审议,针对如何布置主题墙、如何体现幼儿参与性、如何让幼儿与主题墙互动等问题展开讨论,让环境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推进主题课程的实施。

(三)观察幼儿,改进教学策略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我们组织教师围绕“运用哪些方式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展开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表格式观察适用于记录区域游戏中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情况、使用频率等;白描方式便于教师对幼儿进行识别与回应;运用照片、视频的记录方式有助于开展微格教研;幼儿的调查记录、表征与作品也可以作为教师观察、分析、评价幼儿发展的依据。

三、课程后审议——反思与评价课程实施

(一)审议学习路径图,让课程脉络清晰化

课程实施结束后,教师们整理出预设和生成的网络图,并以路径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每个节点旁贴上幼儿的活动照片、语言表征以及幼儿获得的经验,最终形成幼儿学习路径图。我们在课程后审议时,围绕“如何与幼儿共同来绘制学习路径图?还能通过哪些方式完善学习路径图?”等问题展开讨论,力求更好地体现课程实施的脉络。

(二)审议多元评价方式,让幼儿发展看得见

针对“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幼儿评价的单一性”的问题,我们将“多元评价方式”作为课程后审议的重要项目,鼓励教师撰写学习故事、课程故事,引导教师分析幼儿的作品,解读幼儿的语言。通过审议,教师们还提出应将同伴相互评价、家长参与评价和教师激励评价相结合,对每一个幼儿进行多维度、多方面评价,让幼儿的发展看得见。

课程审议是幼儿园的一项日常工作,是一项充分体现教师专业自主的工作,更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和发展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我们将踏实地行走在课程审议的探索道路上,不断提升课程审议的成效,发挥课程审议的作用。

猜你喜欢

脉络预设经验
串联知识脉络 巧用动态资源
太原市档案馆牵手百年胡氏荣茶共寻文化脉络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延安时期的党建“脉络”
党的建设学术脉络与前沿动态——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