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诊法”研训,助推教师专业化成长
——以自主游戏中便利贴记录校本教研为例

2021-12-02

好家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张贴预设案例

文 宋 超

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教师作为儿童游戏的欣赏者,深度不够;作为游戏活动的推动者,温度不够;作为专业素养的学习者,高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尝试以便利贴记录形式,促进教师和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共同提升。

一、望——游戏观察什么

自主游戏指导。成立游戏小组,每月便利贴跟踪观察教师在游戏中的行为体现,及时了解教师的观察水平。组织游戏研讨会,每月由4名教师循环分享;月底,游戏小组针对“备课本”上出现的问题及时研讨,帮助教师梳理观察的要点。

自主游戏解读。以游戏观摩为载体,开展有预设观察,而后进行解读,解读幼儿与材料的熟悉过程、发现幼儿游戏主题的生成,以扫描式的方式关注游戏,了解并掌握游戏的大致情况,尤其搜索幼儿有价值的游戏生成点或者游戏者。

二、闻——便利贴记录什么

记幼儿表现写对话。每个班的教室门口设计了游戏板,教师将每次记录的便利贴张贴在游戏板上,更好地呈现幼儿同伴间的交往、游戏的背后意义,为教师撰写案例、解读幼儿用准备。

记游戏开展画图示。用便利贴形式画图,将幼儿游戏的过程进行记录,以便解读幼儿游戏背后的教育价值。

三、问——便利贴怎么记录

辩论赛——互问。以“记录幼儿对话或者行为表现”为辩题,教师们各抒己见。有些老师认为,记录对话更能清晰幼儿的游戏水平;有些老师认为: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表现,更能方便解读幼儿的个体差异……不管记录什么,只要捕捉到幼儿的“哇时刻”,就有撰写游戏反思的素材。

游戏会——研读。教师共读《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从游戏故事中发现儿童》一书,把重点理论知识摘录在便利贴上,以走进儿童世界的游戏表演——教师现场解读——读书交流形式,把理论融入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切——便利贴怎么使用

“360度”反思。以游戏案例“‘轮胎新玩’的N测”为例,运用“360度”反思,追踪教师的观察指导能力,进行评价与分析。

前质疑:玩轮胎时,教师的预设点是什么?游戏小组观察教师的哪些行为?

观摩中:通过游戏现场情景记录,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

后分享:成功的游戏案例有助于形成 “团队互动”,在更高的水平上推进合作。

五、对症下药,放大“便利贴效应”

凸显“便利贴”功效果。由于基于儿童行为的观察是随机的,教师采用自主游戏中便利贴记录,其功能和效果不断凸显。一是随处可贴:便利贴记录为教师提供了可行性素材,不仅可以张贴在游戏板上供家长了解幼儿的实际能力,也可以张贴在幼儿成长足迹上,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专业的支持。二是随时可记:游戏贯穿一日活动,发现有价值性的“哇时刻”,就可以随时记录。

实现团队小步递进。“四诊法”融合便利贴技术,全面使用、信息互动、头脑风暴、思考引导等,能对游戏进行较客观的记录,也使记录的内容更具有分析意义和价值,教师从“看不懂”到“看得懂”,从“想不清”到“想明白”。虽是小步递进,但实现了团队能力的提升。截至目前,我们已有多篇游戏案例荣获市、县一、二等奖。

提升自主游戏实效。教师运用简单易带的便利贴纸追随幼儿,幼儿看到便利贴后,都会三五成群地商量着今天玩什么、怎么玩,主动用便利贴把自己的游戏计划画下来,有效提升了游戏的计划性。在游戏前,教师组织幼儿将活动的预设,用便利贴的方式进行记录,随后幼儿自主游戏,游戏后用便利贴再次进行记录。通过前后对比,游戏的表征性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张贴预设案例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中国年画
“拒绝民进党”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人小鬼大狄仁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