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聚合”的实践路径

2021-12-02张宝君崔译文

关键词:思政教育教师

张宝君,崔译文

(吉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高校思政课既要面向学生群体,更要关注学生个体。数字教育时代,“漫灌”与“滴灌”协同已成为高校思政课实现供给精准的应然选择。大数据算法功能,有助于教育者通过对教育数据的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学生个体的特征和需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教育和教学。因此,高校思政课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出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挖掘大数据的功能,推进现实课堂与在线教育的全方位融合,构建多元化、差异化课程和实时评价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的需求,进而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大数据: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新动能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今天,大数据这个支点,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撬动着整个教育。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核心课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高校只有顺应大数据发展新业态,以“互联网+”思维,不断更新理念,才能促进大数据与思政课的有效嵌入、耦合,发挥其“聚合效应”。

1.1 促进个体教育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每个学生都是自由自主的生命体,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实现[1]。以人为本,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从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出发,探寻符合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和差异化、多元化需求的个性化教育与引导方式,进而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效益。大数据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为思政课教师合理设计适合学生个体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依据。一方面,大数据比对、筛选功能,突破了记录、存储和数据分析工具的限制,改变了样本选取的随机性和局限性,规避了“群体画像”的缺陷,提高了分析的精准度,保证了预测的有效性,实现了个性化预测的精准性,使思政课教师可以适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采取干预和应对策略;另一方面,数字化推动了个性化学习和差异性教学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信息获取特点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灵活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与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差异化的资源和条件支持,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 提高群体教育的精细化与层次化

传统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体现学生群体水平,而这些数据多采集于周期性、阶段性的评估。在传统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对多,难以及时、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细微变化。然而,运用大数据描述性统计、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等功能,通过对某一个体个性化数据进行聚类和非线性分析,却能充分体现个体的性格、兴趣和行为习惯,为个性化精准服务提供信息保障。运用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技术,思政课教师可以随时记录学生的思想、行为或经历的事情,适时浏览学生网络记录、微信朋友圈动态,即时对学生讨论、作业、阅读等相关学习数据予以采集,并进行聚类分析,通过上述手段,教师可以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习特点、学习习惯、话语模式,进而从学生行为痕迹数据中发现问题,准确把握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配送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育的针对性。

1.3 推动教育混合化与多元化

云计算、移动学习、3D视频等12项教育技术,使我国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大数据的发展为思政课提供了基于“物理+资源+社交”三维一体的空间学习环境,混合式学习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新模式。微观意义上,混合式学习模式包括:学习媒体、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方面的多元混合。具体而言就是针对学生现实需求和个性特点,把握恰当的时机,选择恰当方法,运用合适技术,精选和活化内容,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发动机”,以提供促进学习效果最优的学习方式。高校思政课要在继承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以AR、VR、4K、三维仿真等技术为依托,为学生营造接近真实生活的学习场景,并通过云评测、过程考核等智能学习分析评价系统,促进思政课资源、云端、课程设计等服务机制的日趋完善。

2 大数据:高校思政课改革与发展的挑战

大数据“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特点,使教育在时间与空间上无限拓展,教育资源、教育协作和教育方式跨时空的自由穿越、流动和交互,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了教育变革的连锁反应,促进了教育的全球化、开放化、互动化、定制化和自主化。

2.1 时空“零距离”:打破“封闭象牙塔”

目前,教育数字化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基础工程,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如欧盟的“数字化学习计划”、美国的NETP教育技术计划、加拿大的eduSpecs计划、韩国的“智能教育推进战略”,等等。数字化时代,教学目标更加多元,教学内容更加广泛,教学时间与空间更加灵活。这一变化,打破了以“象牙塔”为标志的学校教育的封闭状态,对以“流水线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教育内容、以考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思政课教学理念必须由传统线性、确定性思维向非线性、不确定性思维转变,教学模式也必须由“封闭的象牙塔”内的单一的线下知识传递向线下线上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当代大学生作为数字化业态下的原生代,他们更倾向、习惯于通过“快速、非线性”的技术手段获取知识、信息,进行各类社交活动和日常学习。学生需求方式的新变化,使规模化、批量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已经与时代脱节,高校思政课只有适应这一变化,才能推进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教学和分散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

2.2 模式“多元化”:冲击“课堂主渠道”

数字技术、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迭代更新,正以不可逆转的态势推动着教育的深刻变革。在数字化这个无声世界里,只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才能“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接受与内化。云计算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可扩展的定制性服务,利于学生便捷地获取和使用存储空间、工具和媒体等云资源。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功能愈加强大,各类课程APP应用软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移动设备经济、便携和灵活性的特点,满足了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体验,利于学生及时发现、分享生活中的问题,适时交流互动。数量庞大、题材广泛的线上教育资源,使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参与学习,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综上,各类线上学习模式的盛行,打破了传统“课堂”知识传递载体的主导地位,促进了教育多元化发展,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新载体。因此,高校既不能犹豫,也无法拒绝,更不能视而不见,只有认真研究、主动调整、敢于超越,才能在模式创新层面顺应潮流,迎头赶上[3]。

2.3 渠道“多样化”:弱化“教师主导权”

数字教育时代,教育主客体交互的平等性,决定了教师不再是话语的主导者、知识的简单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协作者、参与者和服务者。“数字化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导学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方法的创新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学习者。具体体现为:教师角色由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教育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由课程的执行者和知识固守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和学生学习的伙伴。因此,促进思政课教师在教育理念上实现由“输送”到“代入”转变,在课程上实现从“分体”到“合体”的转变,在专业发展上实现从“带教”到“合伙”的转变,有利于发挥思政课教师引导者、启发者和监控教学主导者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转变思维模式,提升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4]。

2.4 信息“离散化”:挑战“学生综合能力”

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数字化时代要求的人才,而作为“数字化”原住民,当代学生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以及生活与就业技能,也要具有信息媒介素养和技能以及学习与创新技能。教育的数字化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但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知识获取非线性、离散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能用数字化的思维方式方法成长和发展;面对学习空间的复杂化,需要学生具备前沿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批判性思维,具有沟通理解、组织协调和独立思考等能力;面对快速、离散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继承民族精神的素养,还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同时具有深度学习的能力。

3 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聚合”的实现路径

大数据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学习应人愿”已成为人们知识获取和信息接收的新常态。实现高校思政课与大数据由“加”到“融”,促进其和合共生,才能发挥其“聚合效应”。

3.1 “聚合”为基——以新“配方”促能效

3.1.1 有效聚合,促进功效最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的关键。”[5]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的聚合,就是运用大数据定制的特性对海量思政教育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归类整合,形成数据资源库,构建为学生提供多元、个性信息服务的综合性云数据平台。“数字化生存”时代,大数据对高校思政课的最大贡献,就是使教育场域实现了由平面、静态、现实时空向立体、动态、虚实结合时空的转变。因此,高校只有针对个体需求、数字技术、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将静态与动态资源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丰富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价值的有效传播。

3.1.2 对症下药,实现疗效最优

产品质量、药效好坏的关键在于“配方”和“成分”,高校思政课实效性如何,关键在于教育教学是否合乎教育规律,是否适应学生成长规律,是否符合学生“口味”。当代大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5],网络“栖息”已成为他们生活新样态,面对教育对象的变化,高校要坚持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驱动力,以提供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为基本出发点,采取终身学习跟踪、个性化推荐、实时反馈测验等方式,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以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课程目标的实现。

3.2 “需求”为本——以新“工艺”促共融

大数据与思政课实现同频共振,要求高校结合学生特点和需求,改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工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互动式和定制化的服务模式。

3.2.1 关注需求,筑理论和实践的“同心圆”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6]首先,要紧扣学生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高校思政课要紧紧围绕学生关注和疑惑的思想“疙瘩”和理论“扣子”,以“名家领读经典”“时事热点大家谈”“师生理论大讲堂”等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习近平总书记经典话语,提取凝练,解析分享,为学生排“理论之忧”,解“思想之难”。其次,要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思政课应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针对当前各类现实问题,在历史和现实发展的联结中,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社会、自然界、人类思维的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坚定理想信念[7]。同时,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学理优先”的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嵌入各门课程,保证理论阐释的“准”“透”,真正实现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方法、教师与学生的统一,强化理论引导的“长久性”与“有用性”。

3.2.2 多元融合,提升教育作品的“沉淀力”

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关键。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要“沿用好方法、改进老方法、探索新方法”[8]。首先,从关照的角度——解决学生生活中的“疑惑”。思政课应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世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强调人文关怀。要重点关注学生思想、学习、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开展生活引导、学习指导、就创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其次,从服务角度——解决内容、课程、队伍“协同”问题。教学内容在纵向维度上要贯通历史、现实、未来,横向维度上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同共促,深挖时代性强的思想、理论和案例;课程建设要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构筑大德育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人文课、专业课、社会实践协同共促,使各类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队伍建设要责权一体,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工作,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最后,从围绕的角度——解决教育方式问题。话语模式要“接地气”。思政课要贴近生活,以学生身边典型事件为素材,运用生活化、接地气的话语模式,使学生可亲可信、可知可感;要在深化专题式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叙事、访谈、体验式教学,提高课程亲和力,增强实效性;要发挥新媒介声色俱全、图文并茂、声情交汇、互动性强的特点,运用微信、微博、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打造微精品,促进教育的微小化、即时化和无界化,提升思政作品的“沉淀力”和“吸引力”;要打造“四进四讲”“阅享经典”“史苑论谈”“放歌公益”等系列品牌项目,实现校园精品文化活动常态化,使学生在优秀文化浸润、感染和熏陶中健康成长,为其“树魂、立根、打底色”。

3.3 “精育”为核——以新“工匠”锻团队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只有打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6],才能扭牢“立德树人”这个核心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的精准度和效率。

3.3.1 创新理念——“动起来”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6]。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政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面对教育模式的变革,思政课教师必须要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新质量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供给观、以传统课堂优势与数据技术深度融合为发展观,在“活”字上下功夫,不断推进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创新,为学生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然而,当前思政课教师还存在理念滞后,缺乏创新思维,未真正“动起来”的问题:一方面,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思政课未来发展认识不足,缺乏居安思危、求新图变的紧迫感,角色意识不强,存在不想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对新生事物“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于顾”;另一方面,部分教师缺乏精准服务的意识,对新生事物反应不灵敏,存在“不愿用、不敢用、不会用”的现象。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以创新为基本出发点,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时代要求、环境变化和工作对象情况,针对学生所思、所想、所愿、所求,不断促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将大数据有效嵌入高校思政课全过程。

3.3.2 提高能力——“用起来”

面对大数据的突飞猛进,高校思政教师还存在“数字”思政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行动滞后等现实问题。要想真正将数据技术“用起来”,首先,要强化“四个自信”,增强“三自意识”。一方面,高校要建立队伍思想和学习需求动态调查分析制度,健全政治理论经常性学习和定期轮训制度,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研判各种社会思潮和厘清各种错误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政治、大局、核心、看齐意识,强化“四个自信”;另一方面,高校要结合思政课教师自身专业和工作专长,合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落实优秀骨干人员研修、交流任职等具体政策,建立激励与淘汰机制,鼓励他们开展专题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他们可持续发展提供外部支持,推进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接受、认可和赞同,进而促进他们政治、情感和价值认同的统一,增强其自发认可、自觉提升、自愿坚守的意识。其次,加强骨干培训,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高校要突出领军人才培养,围绕相关重点建设项目,加大对思政课人才的支持和扶持力度,通过建设开放研修平台,组建学术共同体,实施名师引领工程等方式,培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化、专门化人才。另一方面,高校要强化骨干队伍建设。高校要在落实国家学科领航、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以及网络文化骨干培育等计划的基础上,按照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针对其特点进行分类培训,重点把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媒介人才挖掘出来,让他们运用大数据平台施展拳脚,以开办网络名站名栏、锻造网络名编名师、刊发网络名篇[2]为载体,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再次,储备力量,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队伍的大数据运用能力,一方面,高校搭建培训“立交桥”。高校要按照国家示范培训、省级轮训、学校全训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全方位培训,提高现有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高校要结合大数据时代,加快设计人员、动画制作人员以及前端开发和运营推广等方面人才的引进,发挥专业院校的作用,通过培训深造、挂职和基层锻炼等方式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构建共享“新平台”。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高校要积极挖掘网络优质培训资源,建立链接学习新平台。

3.4 “共享”为旨——以新“库存”丰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10]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发展的新趋势。

3.4.1 “四化切入”——打造思政数字作品研发“中央厨房”

思政课教学“中央厨房”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产品研发的技术平台,是集内容采集筛选、产品制作、信息推送于一体化的“蜘蛛网”式的新平台。构建思政课作品研发“中央厨房”需要按照“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11]做到以下四点:首先,队伍混编化。高校要整合校内外力量,将高校思政教育、舆情监控、网络、安全保卫等领导小组进行整合,并设立专门办公室,组建研发队伍,实行集中办公,协调一体。其次,技术支撑体系化。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校园移动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快硬件基础设施的迭代更新,研发融各类功能于一体的应用软件,提高技术的体系化。再次,资源建设系统化。加强高校思政课资源库建设,实现线索、素材、背景资料的数字化和集成化,最大限度地为研发人员获取信息、查阅资料、研发思政教育作品提供资源保证。最后,效果反馈即时化。充分发挥大数据、云计算的筛选比对功能,构建舆情热点、思政教育功效、受众需求特点的信息采集与反馈平台。

3.4.2 协同共建——搭建思政课教学资源数字化“共享平台”

高校要按照取长补短,共享共建的理念,建立思政课教育教学数字资源研发共同体,真正实现协调共促。首先,高校要加强与当地宣传媒介机构、网络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媒介技术合作共享机制,为“采编发”营造一个稳定的网络环境。其次,加强与其他高校的协作,打造思政教育资源共享协作体。高校要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协调分工,共同研发思政教育产品。再次,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高校要加强与当地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各类教育场馆和基地的沟通与协调,构建一体化的管理运行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 结语

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为高校思政课创新创优提供了新视野和新途径。立足大数据时代,明晰大数据给思政课创新创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动思政课移动化、智慧化和可视化发展已成为高校应势之举。为此,高校思政课创新创优,只有紧紧抓住“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直面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新样态、新问题和新挑战,坚持以“聚合”为基促能效,以“需求”为本促共融,以“精育”为核锻团队,“共享”为旨丰资源,才能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提高思政课供给的精益度,使之真正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最美教师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山里的教师
思政课“需求侧”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